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0069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ppt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ppt(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虚词“以”字用法详解.ppt

“以以”字的用法字的用法

(一)介词

(一)介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1表示工具。

译为:

拿,用,凭着表示工具。

译为:

拿,用,凭着。

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凭借。

译为:

凭,靠表示凭借。

译为:

凭,靠。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

把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

把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

于,在,从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

于,在,从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冠。

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徙步到华山当道士。

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徙步到华山当道士。

5表示原因。

译为:

因为,由于。

表示原因。

译为:

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列传)6表示依据。

译为:

按照,依照,根据。

表示依据。

译为:

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

(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余船以次俱进。

(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现在按照实际情况察核他现在按照实际情况察核他(的数字的数字)说明:

说明:

“以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以省略。

以一当十(成语)以一当十(成语)夜以继日(成语)夜以继日(成语)秋以为期(秋以为期(诗经诗经氓氓)以作介词时,以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一个介词词组介词词组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前作“状语”;但是在文言文里介词词组除了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外,还经常放在动词后作补语(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凡是放在动词后作“补语”的介词结构,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作顺序调整,把后置的介词结构放回动词前面去,才通顺。

咨臣以当世之事咨臣以当世之事(二二)连词连词。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游褒禅山记记)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而”“又又”“而而且且”“并且并且”等,或者省去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而或省去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

樊哙侧其盾以撞。

翻译:

樊哙侧举盾牌一撞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

可译动作行为的目的。

可译“而而”“来来”“用来用来”等。

等。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列传)例例:

不宜妄自菲薄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以塞忠谏之路也.4、表示结果、表示结果,“以以”之后的动作、行为之后的动作、行为,是前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结果一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可译为“以致以致等等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六国论)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语,可译为而而,或省去。

,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辞)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石钟山记)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石钟山记)修饰:

蚓无爪牙之利修饰:

蚓无爪牙之利蚯蚓没有锋利的爪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牙其中其中“锋利的锋利的”修饰爪牙石什么样子的,修饰爪牙石什么样子的,这就叫做修饰这就叫做修饰“弃甲曳兵而走弃甲曳兵而走”一句中一句中“弃甲曳兵弃甲曳兵”语意较语意较虚,主要表现逃兵狼狈逃窜的情形,在语虚,主要表现逃兵狼狈逃窜的情形,在语意上与意上与“走走”也没有先后的必然性,所以可也没有先后的必然性,所以可以理解为修饰关系以理解为修饰关系文言虚词“以”词性判别文言文中,虚词“以”既可以作连词,也可以作介词。

如: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出师表)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狼)句中“以”用在动词“告”前,连接前后分句,表目的关系,是连词;句中“以”用在名词“刀”前,与“刀”一起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劈”的状语,是介词。

那么,如何判别具体语境中“以”的词性呢?

用一句话概括:

用一句话概括:

符合符合“以以+动词(短语)动词(短语)”格式,格式,“以以”为连词;为连词;符合符合“以以+名(代)词或名词短语名(代)词或名词短语”格式,格式,“以以”为介词。

为介词。

助词助词助词,又称为语助词。

文法术语,指的是一种词类,属于虚词,附着在其他词汇、词组,或是句子上,作为辅助之用。

通常用于句子前、中、后,表示各种语气;或是用于语句中间,表示结构上的关系。

(三)助词(三)助词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

表时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

表时间)(出师表出师表)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

方位)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

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

表范围)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

表范围)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

(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四)动词(四)动词皆以美于徐公。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1以为,认为。

以为,认为。

2用,任用。

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涉江)(五)名词。

译为:

缘由,原因。

五)名词。

译为:

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春夜宴桃李园序桃李园序)(六)通假1通通“已已”,已经。

,已经。

固以怪之矣。

固以怪之矣。

日以尽矣。

日以尽矣。

2通通“已已”,止。

,止。

无以,则王乎?

无以,则王乎?

【以为】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1认为认为,把把当作或看作。

当作或看作。

2、把、把作为或制成。

作为或制成。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铸以为金人十二。

铸以为金人十二。

文言中文言中“以以”的固定结构的固定结构1、【以为以为】

(1)、认为)、认为,把把当作或看作当作或看作。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把把作为或制成。

作为或制成。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以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

把它设为。

)为:

把它设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以是】【】【是以是以】相当相当因此因此,引,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之陋也。

(石钟山记石钟山记)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去了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定会回来的2、【以是以是】【】【是以是以】【有以有以】【】【无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有什么办法用来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项王未有以应,曰:

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

坐。

”(鸿门宴鸿门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无以成江(劝学劝学)3、【有以有以】【】【无以无以】何以,就是以何,译为凭什么,用什么.例例:

何以战何以战?

4、【何以何以】练习二、下列加点的二、下列加点的“以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赵亦盛设兵以待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余与四人拥火以人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BG(A目的连词目的连词B把把C并列连词并列连词D顺承连词顺承连词E因为因为F凭借凭借G把把H在在)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B、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D、何陋之有策之不以其道8.(2分)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B)A.先帝不以臣卑鄙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以伤先帝之明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0、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先帝不以臣卑鄙B.不别治生,以长尺寸C.咨臣以当世之事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虚词虚词11、以以光先帝遗德。

光先帝遗德。

22、以以塞忠谏之路也。

塞忠谏之路也。

33、以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陛下平明之理。

44、是以先帝简拔以为陛下。

先帝简拔以为陛下。

55、愚、愚以为以为宫中之事宫中之事66、悉、悉以以咨之咨之认为认为因此因此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来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来来”表示结果,译作“以致”是以是以先帝举宠为督。

先帝举宠为督。

愚愚以为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营中之事,悉以咨之此先汉此先汉所以所以兴隆也兴隆也先帝不先帝不以以臣卑鄙臣卑鄙咨臣咨臣以以当世之事当世之事遂许先帝遂许先帝以以驱驰驱驰故临崩寄臣故临崩寄臣以以大事也。

大事也。

受命受命以以来。

来。

表示的原因以为:

认为是以:

因此介词,表示工具,译作介词,表示工具,译作“用用”“拿拿”“把把”以以伤先帝之明伤先帝之明此臣此臣所以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以以告先帝之灵告先帝之灵以以彰其咎彰其咎以以咨诹善道咨诹善道表示结果,译作“以致”用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来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来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作“来来”介词,表示工具,译作介词,表示工具,译作“用用”“拿拿”“把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