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docx
《济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济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
“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公。
【注】①原:
原国。
②卫:
卫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 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 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A
(2)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3)①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
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
②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
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
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
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
(或者:
利在讲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解析】【分析】
(1)A项划线词语意思相同。
两句中的“期”都是“约定”之意。
B项,攻克/下达;C项,粮草/动词,吃;D项,投降,投靠/归宿。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译为:
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
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
此题要注意标志性的虚词“也”。
(3)此题具体考查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
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这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
赞成晋文公的行为可从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的角度作答。
不赞成晋文公的行为可从墨守成规会错失良机的角度作答。
也可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
故答案为:
⑴A;
⑵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⑶①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
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
②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
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
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
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
(或者:
利在讲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附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
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
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
“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
”群臣近侍进谏说:
“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
”文公说:
“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
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
”于是撤兵离开。
原国人听到后说:
“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
”于是投降了晋文公。
卫国人听到后说:
“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
”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
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
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
(节选自宋濂《游琅琊山记》)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②③④⑤望之而蔚然深秀者 蔚然:
________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
________
③饮少辄醉 辄:
________
④复西行约三里许 许:
________
⑤可鉴毛发 鉴:
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
(3)(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泉水,都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摹,而(乙)文还写到了泉水________的特点。
(4)依据(甲)(乙)两文,说说琅琊山闻名天下的原因。
【答案】
(1)茂盛的样子;靠近;就;左右,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照,照见。
(2)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沿着溪流经过薛老桥,就进入了醉翁亭。
(3)声音;形态;清澈
(4)因为琅琊山风景秀丽,又有名家题名(命名)。
【解析】【分析】
(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许”:
左右。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蔚然”等词的意思需要理解好上下文的内容。
(2)此题中的“得”“寓”等词语的翻译,“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几乎与现代汉语一致,比较容易翻译。
(3)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两文都描写了泉水,都从声音和形态写到了泉水的特点:
清澈。
读懂文句是作答的前提。
(4)说说琅琊山闻名天下的原因。
文言文要点的概括。
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前几句都是对琅琊山秀丽风景的描写。
“渐入佳境”是名家题名。
这些都是琅琊山闻名天下的原因。
故答案为:
⑴茂盛的样子;靠近;就;左右,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照,照见。
⑵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沿着溪流经过薛老桥,就进入了醉翁亭。
⑶声音;形态;清澈
⑷因为琅琊山风景秀丽,又有名家题名(命名)。
【点评】⑴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⑵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
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⑶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出选段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的要求用原文的语句进行回答。
⑷要依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归纳
【附参考译文】
甲文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
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乙文参考译文:
又向西走了三里左右,有泉水从两座山之间流泻出来,分成了几条水道,叫作让泉。
(让泉)流水潺潺,非常清澈,能够照见人的头发。
靠着岸边有一个亭子叫“渐入佳境”,现在已经废弃了,只剩下四个大大的字在崖石上刻着。
淳熙年间郡守张商卿等人在上面题记的姓名还存在着。
沿着溪流经过薛老桥,就进入了醉翁亭。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
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
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
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
先君曰: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因以赐轼,曰:
“是文字之祥也。
”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戒,而不可更。
或主于德,或全于形……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
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
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②,发书笥③,忽复见之。
甚喜,以付迨、过④。
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注释)①纱縠行:
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
②当涂:
地名。
③书笥:
书箱。
④迨、过:
苏找的儿子苏迨与苏过。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扣之铿然(________)
②轼宝而用之(________)
③其匣虽不工(________)
④不可易也(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于所居纱毂行宅隙地中/万钟于我何加焉
B. 与群儿凿地为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 且为铭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 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4)选文围绕天石砚写了哪些事情?
请写出其中的两件。
【答案】
(1)敲击;视为珍宝;精致;交换
(2)B
(3)这是一方天然的砚石,具有砚台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
(4)示例:
十二岁时和同伴嬉戏时发现天石砚;父亲把天石砚赐子我。
【解析】【分析】
(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扣”,敲击;“宝”,动词,视为珍宝;“工”,精致;“易”,交换。
(2)A.“于”解释为:
在/对于;B.“与”解释为:
和;C.“且”解释为:
并且/况且;D.“乃”解释为:
却是/于是;故选B。
(3)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
“是”,这;“天”,天然的;“形”,形状。
(4)结合“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
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
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
”概括得出:
十二岁时和同伴嬉戏时发现天石砚;结合“‘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因以赐轼”概括得出:
父亲把天石砚赐子我。
结合“甚喜,以付迨、过。
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概括得出:
把天石砚交给儿子苏迨和苏过。
故答案为:
⑴敲击;视为珍宝;精致;交换
⑵B
⑶这是一方天然的砚石,具有砚台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
⑷示例:
十二岁时和同伴嬉戏时发现天石砚;父亲把天石砚赐子我。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了解句意,结合句意进行分析,注意平时对常用虚词的积累。
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准确的概括。
【附参考译文】
苏轼十二岁的时候,在所住的纱縠寓所空地上,和一群少年玩掘地的游戏。
得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鱼,外表色温润晶莹,呈现浅绿色,里外都点缀着细小的银星,击打它就发出铿锵的声音。
试着拿它当砚使,很容易发墨,只是没有储水的地方。
先父说:
“这是一方天砚啊!
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
”于是把它还给我,说:
“这是你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
”我十分珍爱地使用它,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
“一旦接受了上天的造就,就永远不再改变初衷。
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形体。
如果两者都有,那我取法什么?
仰人鼻息跪人脚下吗?
这样的人世间有很多。
”
元丰二年秋七月,我获罪入狱,全家人流离失所,书籍也丢失散乱。
第二年来到黄州,寻找我那方砚台,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以为把它丢失了。
元丰七年七月,乘船到到当涂,翻开书箱,忽然又看见了它,非常高兴。
于是把它交给儿子苏迨和苏过。
装砚的匣子虽然不十分精致,却是先父亲手雕刻的啊,并命匠人按砚的形状做的,不能更换。
4.古诗文阅读。
(一)黄州安国寺记
(宋)苏轼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①,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
其明年二月至黄。
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
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②所从生而不可得。
一念清净,染污③自落,表里翛然④,无所附丽⑤,私窃乐之。
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⑥。
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
连笑曰: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卒谢去。
余是以愧其人。
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
连曰:
“寺未有记。
”具石请记之。
余不得辞。
【注释】①指苏轼在吴兴任太守期间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
②罪垢:
指罪孽。
③染污:
烦恼。
④翛(xiāo)然:
超脱的样子。
⑤附丽:
附着,依附。
⑥赐衣:
指朝廷对佛教高僧的赐衣和赐封号制度。
(二)行香子·述怀①
(宋)苏轼
清夜无尘。
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②,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①元祐元年(1086),苏轼被召还朝,但是政敌多次以类似“乌台诗案”之事欲再度诬陷苏轼,遂提笔抒怀。
②石中火:
指击石迸出的一闪即灭的火花。
(1)下列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求所以自新之方 往之汝家,必敬必戒
B. 间一、二日辄往 遂于外人间隔
C. 私窃乐之 宴酣之乐
D. 具石请记之 百废具兴用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
(3)文中写僧人继连有何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为苏轼词中画线的句子“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设计朗读。
(可从停连、语速、节奏、重音、语调等方面入手,答出一点即可)
(5)上面两篇古诗文中,苏轼的境遇相同、心境相似,请结合《黄州安国寺记》相关内容,品析词中画横线的诗句“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语言上的妙处。
【答案】
(1)B
(2)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
(3)一是交代了作记的缘由;二是继连于纷扰世事中依然心无牵挂,保持内心的淡泊,让苏轼自愧不如、敬仰佩服;三是此时苏轼被贬,安国寺成了苏轼排遣内心苦闷的地方,继连在此寺为僧十四年,却不留恋赐衣封号。
苏轼借写继连表达自身的人生追求,希望如继连一般用淡泊、豁达的心境去消解被贬谪的苦闷。
(4)“叹”字重读,并稍作停顿,此处要读出悲叹之感。
“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此处感叹时光易逝,应连读,读得缓慢、低沉。
“梦”字重读,强调人生如梦,稍纵即逝,悲凉之感尽显于此。
(5)【示例1】用了三字短语,音韵和谐,“一张”“一壶”“一溪”三个量词,简单纯粹,如他在安国寺的生活“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此刻他就是个闲人,清清静静。
【示例2】琴”“酒”“云”与之相伴,意象空灵,与《黄州安国寺记》中“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境界相吻合,表达了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解析】【分析】
(1)A的;到。
B隔。
C意动用法,以…为乐;快乐。
D详细;通“俱”,全、都。
(2)这句话的意思是:
烧香打坐,深深的自我反省审察,心灵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据此可知这句话的断句方法是:
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
(3) 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分析,我(苏轼)将调离吴兴要到汝这个地方去。
结合继连的语言、动作分析,继连在寺院里当了七年僧人,该赐予他法号,但他却打算辞去离开,他的徒弟与父老都挽留他。
继连笑着说:
“知道满足就不会爱到侮辱,懂得停止就不会有危险。
”最后还是辞去离开了。
由此看出继连是一个不求名利,淡泊自守的人,这一点让苏轼非常的佩服,也感到惭愧,苏轼希望自己希望如继连一般用淡泊、豁达的心境去消解被贬谪的苦闷。
由“”继连说:
“本寺还没有文记”,要我写一篇记,我推脱不了。
由此可知文章写继连交代了作记的缘由。
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4) 结合这句话的内容及表达的感情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
其实是感叹人生苦短,人生如梦,稍纵即逝。
据此设计朗读脚本,“叹”字应重读,“叹”字重读,并稍作停顿,要读出悲叹之感。
“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此处感叹时光易逝,应连读,读得缓慢、低沉。
“梦”字重读,强调人生如梦,稍纵即逝的感慨。
这样的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能结合诗句内容及感情,言之有理即可。
(5)结合语境及写作背景理解这句话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
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
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用了三字短语,音韵和谐,“一张”“一壶”“一溪”三个量词,简单纯粹,就像他在安国寺的生活“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此刻他就是个闲人,清清静静。
故答案为:
⑴ B
⑵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
⑶一是交代了作记的缘由;二是继连于纷扰世事中依然心无牵挂,保持内心的淡泊,让苏轼自愧不如、敬仰佩服;三是此时苏轼被贬,安国寺成了苏轼排遣内心苦闷的地方,继连在此寺为僧十四年,却不留恋赐衣封号。
苏轼借写继连表达自身的人生追求,希望如继连一般用淡泊、豁达的心境去消解被贬谪的苦闷。
⑷“叹”字重读,并稍作停顿,此处要读出悲叹之感。
“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此处感叹时光易逝,应连读,读得缓慢、低沉。
“梦”字重读,强调人生如梦,稍纵即逝,悲凉之感尽显于此。
⑸【示例1】用了三字短语,音韵和谐,“一张”“一壶”“一溪”三个量词,简单纯粹,如他在安国寺的生活“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此刻他就是个闲人,清清静静。
【示例2】琴”“酒”“云”与之相伴,意象空灵,与《黄州安国寺记》中“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境界相吻合,表达了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
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解答时可以了解文言断句的一些常识,还可以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再根据语感和结构进行划分。
⑶本题考查赏析文章某个内容的能力。
答题时,要在把握文章内容、人物形象及主旨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
①这一内容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②这一内容与文章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③这一内容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
⑷本题考查设计朗读脚本的能力。
设计朗读脚本要从感情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语气、节奏等方面对文章某个片段进行朗读设计。
结合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语句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分析这种感情主要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哪些词语就应该重读。
⑸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的品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参考译文】
宋元丰二年十二月,我任职吴兴地方的太守,由于得罪了权贵,皇上偏爱又不忍心责备我,所以把我降职为黄州地方的团练副职,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第二年,即元丰三年二月到达黄州后。
初步安排了一下吃住的地方,收拾收拾卫生,收收一路劳累的心思,就开始闭门思过,寻找改过自新的方法。
探得吴兴城南边有个安国寺,树木茂盛,竹子修美,景色不错。
过一两天就去烧香打坐,深深的自我反省审察,心灵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身心全空,寻求罪过产生的原因是不可得了,心灵清净,杂念全无,感觉良好。
早去晚归了五年的时间。
寺里有个和尚叫继连的,做和尚头七年被赐予佛衣,又过了七年,赐予他法号,他打算辞去离开,他的徒弟与父老都挽留他。
继连笑着说:
“知道满足就不会爱到侮辱,懂得停止就不会有危险。
”最后还是辞去离开了。
听说后我心里有点惭愧。
元丰七年,我将调离吴兴要到汝这个地方去。
继连说:
“本寺还没有文记,请我做一篇记。
”我推脱不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①,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②,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③,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造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然亮才,于治戎⑤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⑥,攻守异体⑦,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
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⑧,大义不及邪?
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①殊量:
非凡的器量、才能。
②解带写诚:
解开衣带表示诚意。
③委质:
呈献礼物,表示臣服、归附。
④建:
提出。
⑤治戎:
作战,治军。
⑥侔(mòu):
等,与……相等。
⑦攻守异体:
攻守的形势不同。
意思是说,攻者难,守者易。
⑧陵迟:
衰落、衰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