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2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9723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2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2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2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2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2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2套.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2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2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2套.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2套

2015年教师资格专题

2015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

共2套

 

Ø本文内容简介

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时间从2015年考试正式实施。

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

在校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

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考,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本文汇集了有关中学教育学的相关内容,期待您的研读。

百手起驾

2015-2-14

2015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

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19世纪德国教育家____的代表著《____》第一次提出使教育学成为科学。

2、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学说是确定社会主义____的理论基础。

3、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影响,全面地看,是由____、____、____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是三方面合力结果。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是中心环节。

5、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三方面,其中____是一种特殊环境。

它在青少年发展中起____作用。

6、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学的____,又是____。

7、思想品德是由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因素构成。

这四个因素互相影响,促进转化,贯穿个人思想崐品德形成过程的始终。

8、班主任是学生的____和____,又是____纽带。

9、课外活动的形式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古代教育(奴隶和封建社会)的显著特点是()。

A全民性B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C阶级性和等级性D教育同生产劳动相分离

2、学校教育出现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4、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A教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B学生的认识过程C教师指导下学生主体的认识和发展过程

5、学校工作的全面安排,必须以()为主。

A教育B教学C开发智力

6、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独立作业的方法叫()。

A演示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

7、我国学校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年。

A1862B1901C1912D1942

8、班集体的核心是()。

A班长B班主任和班长C全体班干D全体同学

9、课外教育工作是课堂教学的()。

A一部分B重要内容C必要补充D延伸

10、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A多端性B长期性C复杂性D影响的多方面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教育学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教学计划是教师每个学期制定的关于开展教学工作的安排计划。

3、“寓教于活动之中”这句话是正确的。

4、狭义的课外活动单指学校在课外组织的教育活动。

5、品德评价仅是德育的一种辅助方法。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学制

2、自我教育

3、启发式

4、教学组织形式

5、劳动技术教育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

2、教师劳动的特点。

3、学校工作为什么以教学为主。

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题11分,共22分)

1、试述怎样上好一节课。

2、试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情、行的辩证关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七、实例分析(8分)

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油光可鉴”的“鉴”字,作了深浅不同的两种讲解,既讲了“鉴”是镜子,在这里作动词使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又引申到“半亩方培一鉴开”“后车之鉴”中的“鉴”字的应用和解释,使程度较高的学生也得到满足。

课后,她对基础差的学生细心了解,积极引导,使他们跟上班,对基础好的学生,就帮助他们组织兴趣小组,举办文学讲座,请用所学转学原则分析于老师的作法。

 

答案

 

一、填空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目的

3、家庭、学校、社会

4、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学习成绩检查与评定、上课

5、遗传素质、环境、教育、教育

6、客体和主体

7、知、情、意、行

8、组织者、教育者、学校联系各班级

9、群众性活动、小组性活动、个人性活动

二、不定项选择

1CD2B3B4C5B6B7A8C9C10ABCD

三、判断并改错

错。

教育随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并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

错。

教学计划是依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四、名词解释

1 、是由国家制定的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它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

2 、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斗争和行为控制,使正确的思想行为战胜错误的思想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3、同注入式相反,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指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

4、指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5、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生产劳动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教育活动。

五、简答题

1、①生产力制约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制约教育内容和课程结构,制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

②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能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技术。

2、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艰巨性、双边性、示范性、机动性、劳动成果集体性、间接性。

3、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主是因为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学校与社会其它部门劳动的根本区别,正反两方面经验也说明学校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主。

4、直接经验是个人亲自在实践中获得的,间接经验是向他人学习后获得的。

学生学习应以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后因是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而个体生命时间有限,学生所学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这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并要有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但无论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还是要有运用知识的机会,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好间接经验基础理论知识服务的。

六、论述题

1、①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②上好一节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合理、结构紧凑、师生积极性高。

(每点要求要展开,或结合实例说明)③以上几点要求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条件,我们上好一堂课,评议一堂课,就要看教师在课上如何创造和运用这些条件取得了怎样的实际效果。

2、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是知、情、意、行基本要素之间,不断地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①知(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规范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

一个人的思品的形成首先是从道德认识开始的。

②情(道德情感)是拟人们依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只有道德认识没有较深的情感体验认识只能停在口头上,因此,情是道德意志和行为产生的巨大的内部推动力量。

③意(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完成一定的道德行为时,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克服困难的巨大精神力量。

④行(道德行为)人们在一定的道德信念情感意志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和反映,就是道德行为。

知是基础情意是巨大推动力量,行是关键在德育过程中,四者的共同发展才能促成人的品德不断进步,因此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四方面培养,既重晓之以理,又重情意动之以情,练之意,更重导之以行。

七、实例分析

(1)因材施教原则。

(2)它是要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要适合学生一般的发展水平,也要照顾学生的个人特点,促使学生全体和个人的才能,包括差生,都得到较高发展。

(3)要求 ①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正确对待个别差异。

③既要照顾个别差异,又要面向大多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2015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必做卷及答案

第二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本世纪40年代____主编的____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2、古代教育(奴隶和封建社会)的特点____、____、____。

3、生产力的发展____和____着教育的发展。

4、教育与政治经济间的不平衡规律的新的表现形式是____。

5、初中学生的年级特点初一____,初二____,初三______。

6、知识教学中促进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

7、确保教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

8、综合课的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主要指____步调一致____步调一致。

10、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包括马列理论教育、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____、____、____和劳动教育。

11、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晓之以理的____动之以情的,导之以行的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班主任工作中心环节是()。

A教育学生学好功课B了解和研究学生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2、我国现代学制是从()开始的。

A明末B清末C北洋军阀时期D国民党统治时期

3、学校教育是一种()。

A自发的环境B特殊的环境C人与人关系的环境

4、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提出的。

A赞可夫B乌申斯基C巴班基基D赫尔巴特

5、爱生有两个方面,这就是()。

A关怀与爱护B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C爱护与批评

6、美的表现形态极其丰富,大致可分为()。

A自然美B人工美C社会美D艺术美

7、一个人自我教育水平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A自尊心荣誉感B积极表现和上进要求C自我分析能力和道德评价水平

D个人集体观念和集体所形成风气

8、劳动教育就是()。

A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情感B养成受劳动习惯

C爱护劳动成果D为社会创造财富

9、()是国家指导教学实践,办好学校的重要文件,它规定各级学习科目的项目和范围。

A教学大纲B教学计划C教科书

10、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独立作业的方法叫()。

A演示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自从有了学校,学校教育目的就反映生产力的要求。

2、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脱离教育性的教学是不存在的。

3、教学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唯一途径。

4、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不是直线过程而是螺旋式的长期的连续的过程。

5、德育过程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教学

2、美育

3、教学方法

4、课的结构

5、榜样示范法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教学目的的意义。

2、为什么教育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怎样备好课。

4、中小学常用教学原则。

六、论述题(每题11分,共22分)

1、试述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

2、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中怎样贯彻启发式原则。

七、实例分析(8分)

马卡连柯派过去有盗行为的学生,单独去送款;电影“缘色的钱包”中工读学校,让有偷窃行为的学生,看守桃园。

(试用德育过程的实质是激发,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运动的过程这一规律加以解释)。

 

答案

 

一、填空

1、凯洛夫、教育学

2、学校出现、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离分、教育具有阶级性

3、制约、促进

4、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5、适应期、关键期、选择性

6、知识多、知识内容、掌握知识的方法

7、内容正确、方法合理、态度科学

8、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9、学校内的各种教育力量、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10 、理想教育、法纪教育、文明礼貌教育

11 、说服、陶冶、实际锻炼

二、不定项选择

1C2B3B4C5B6ACD7ABCD8ABC9B10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

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时期学校教育目的开始反映生产力的要求。

2、正确。

3、错。

教学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4、正确。

5、错。

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四、名词解释

1、是在教师引导下和学生的参加下,由教育机关专门组织起来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

2、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3、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组织的一种有秩序的教师工作方式和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总和。

4、指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顺序以及时间的分配。

5、它是以活生生的正面人物为榜样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五、简答题

1、①使我们的工作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要求,从而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性。

②它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③它制约着教育工作一切方面。

2、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教育这种特殊环境之所以能在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在于①它能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

②这种环境影响较为系统能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产生深刻影响,教育又是一种特殊的实际活动,这种活动是在成人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它可通过有效活动方式大大缩短反映的过程。

正因教育是特殊环境特殊实践活动与遗传自发环境相比它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3、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写好三种计划。

4、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启发性-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巩固性-循序渐进-整体性。

六、论述题

1、①做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品德、知识、能力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教师品德知识能力有特殊要求,达到了这种要求教师才能成为合格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才高效优质地完成教育目本和本职工作。

②具体说,教师在品德方面要求为对本职工作--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对学生--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对自己--严以律己、勤奋学习、以身作则,对同事--虚心学习、团结互助。

教师在知识上要有三种知识,精通专业知识,有广博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教师在能力上要有四种能力,对教育影响加工能力、对教育影响传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③做为未来的或己成为教师的人必须不断加强上述三方面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合格教师。

2、①“启发”的实质,是通过教学中师生的双向活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以形成正确的观念信念。

②要求:

掌握和运用好“启发”的条件和关键。

条件:

学生有接受启发的基础,要教师“启发”有方。

关键:

研究教材内容的“启发点”研究在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时的不同启发手段。

要研究学生。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愿望。

应善于组织全班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并且帮助学生掌握思考方法。

建立新型的尊师爱生的关系。

七、实例分析(8分)

在德育过程中,一切外部影响及教育,都要通过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才能起作用,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改正错误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上述教育方法就是给学生创造思想斗争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逐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感谢您的下载与阅读,祝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