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筑设计讲解.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9358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2.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解.ppt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建筑设计讲解.ppt(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解.ppt

幼儿园建筑设计讲解主讲:

傅睿PN:

1377523960311/8/202211幼儿园的定义幼儿园的定义幼儿园是3至6岁的幼儿学习、生活、娱乐及保教的场所,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年龄特征,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同步健康发展的教育机构。

22幼儿园的设计要点幼儿园的设计要点幼儿园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保教活动的独特方式,决定了幼儿园建筑必须满足幼儿的特殊使用要求2.1应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1.1.应满足幼儿的生理需求,应满足幼儿的生理需求,符合幼儿尺度特点,从环境设计、建筑造型到窗台、踏步等构造细节方面都要考虑到这些都是以幼儿为使用对象,并应反映幼儿园建筑的特点。

2.2.应满足幼儿心理的需求,应满足幼儿心理的需求,能充分表达“童心”的特点,并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认识的兴趣,促进幼儿个性和情感的良好发展。

2.2应适合幼儿生活规律的要求1.幼儿的动态活动时间长,要保证足够面积的室内外游戏场地和环境良好的活动空间。

2.必须把室外活动场地作为幼儿园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套规模,配套设施。

3.注重幼儿生理的特点,做好幼儿生活活动单元的设计。

4.为使幼儿掌握粗浅的知识和简单生活技能,应创造舒适、良好的教学活动环境。

上课形式要灵活。

2.3应创造良好的卫生、防疫环境1.设计应满足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的要求。

2.选址、总图设计时必须将幼儿园设置在安全区域内,严禁在污染区和危险区内设置幼儿园。

3.在建筑设计中应满足日照、通风的要求以及班级之间的卫生距离。

2.4应满足保障幼儿的安全的要求幼儿身体各部分机能的发育尚未成熟,动作还不十分协调,防护意识差,同时好奇心强烈,又容易忽视对周围的注意,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

2.5应有利于保教人员的管理1.幼儿园建筑设计则要密切配合幼儿教育的要求,方便办公,利于管理。

2.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幼儿园建筑设计应注意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化教育管理模式的需要。

33幼儿园的分类幼儿园的分类幼儿园分类受托方式建筑方式办学机构全日制寄宿制混合制独立附属改建基金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私立教学特点普通专门化3.13.1幼儿园的规模幼儿园的规模幼儿园规模一般按3、6、9、12等3的倍数确定其班级数。

幼儿园的规模可划分下列三类:

大型幼儿园10个班以上;中型幼儿园6至9个班;小型幼儿园5个班以下。

小班:

(至周岁)2025人;中班:

(4至5周岁)2630人;大班:

(5周岁至6或7周岁)3135人;混合班:

30人;学前幼儿班:

不超过40人。

3.2幼儿园工作人员编制1.3个班以上的设园长1人,行政助理1人;2.6个班以上的设正副园长各1人,行政助理1人;3.全日制幼儿园各班设教养员2人,保育员1人;4.宿制幼儿园各班设教养员2人、保育员2人、夜班保育员、洗衣员及隔离室人员数人;5.炊事员按40名幼儿(1日3餐1点)设炊事员1人;6.寄宿制幼儿园幼儿超过100名,设专职医师1人,护士或保健员1人。

整日制幼儿园,幼儿超过100名,设护士或保健员1人;幼儿在100名以下,设兼职护士或保健员1人。

4幼儿的特点在做建筑设计之前,应先了解建筑服务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需求及行为特征规律,作为必要的设计依据和前提条件。

幼儿园建筑主要服务于3至6岁的幼儿,幼儿生理、心理发育和行为的特点是设计幼儿园的主要考虑因素。

这对适应幼儿发展规律,在建筑中合理的提供设备、设施以及创造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4.1幼儿的生活作息规律“幼儿生活活动单元”在建筑上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厕所和户外活动场地之间应有很好的关系构成一组房间4.24.2幼儿人体尺度幼儿人体尺度测量部位年龄测量人数7岁6岁5岁4岁3岁2岁1岁身高118.5114.8108.6101.093.985.978.24.34.3幼儿感知能力的特点幼儿感知能力的特点幼儿对颜色的感知能力幼儿的辨色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加强幼儿对空间和方位的感知能力学前儿童的空间感觉只限以自身为中心的有限空间幼儿对形状的感知能力幼儿期的形状知觉发展得十分迅速幼儿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对幼儿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4.44.4幼儿想像力与好奇心的特点幼儿想像力与好奇心的特点富于幻想是幼儿的一大特点幼儿园的空间、环境、家具及设备都应能为满足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

幼儿期是个被好奇心充塞,推动时期幼儿活动空间环境如果布置得当,就可根据他们好奇的天性经常有创意性的更新5幼儿园的总体环境设计幼儿园的总体环境设计是对幼儿园进行合理的基地选择、总平面功能布局及园区内的环境景观设计,力求做到布局合理、安全卫生、使用舒适、环境优美。

5.1幼儿园基地选择的要求1.四班以上的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2.幼儿园建筑基地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3.幼儿园基地应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4.幼儿园基地应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5.应保证幼儿园建筑基地地段安全。

5.2幼儿园基地的面积要求应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1.基地面积应满足规范、定额要求的总用地面积,也应有足够的室外活动场地及绿化面积。

2.用地面积包括建筑占地、室外游戏场地、绿化及道路用地等。

3.基地覆盖率不宜超过30%,应尽量扩大绿化面积。

规模用地面积(m2)用地面积定额(m2人)6班2700159班37801412班4680135.3幼儿园总体环境的设计原则1.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分区合理2.各种流线组织应明确清晰、互不干扰3.尽量扩大绿化用地范围幼儿园总体环境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

功能分区、出入口的设置、建筑物的布置、室外活动场地的布置、绿化与道路的布置、杂务院的布置等。

5.3.1功能分区根据使用要求,幼儿园用地主要分为四部分功能:

1.建筑用地:

包括幼儿生活用房,服务用房、供应用房三部分。

2.游戏场地:

包括幼儿游戏场、戏水池、砂池、小动物房舍等。

3.杂物用地:

包括晒衣场、杂物院、燃料堆场、垃圾箱等。

4.绿化用地。

功能分区应注意如下要求:

1.将使用功能上联系密切的部分相接近,而需要隔离的部分相远或加以分开,形成不同功能的区域,各部分之间布局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各功能分区的使用性质力求明确,避免不同功能之间相互干扰。

3.功能分区应注意使用方便,便于管理和组织交通流线。

4.功能分区通常由道路、树墙、建筑物或小品、构筑物等加以分隔,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

幼儿园功能关系分析图5.3.2出入口设置出入口的类型及组成:

1.一般宜设置两个,即主要出入口和次要出入口。

2.主要出入口供儿童出入和对外联系使用,次要出入口为生活、供应等后勤出入口。

3.小型幼儿园或限于条件也可仅设一个出入口,但设计中必须使幼儿路线和工作人员路线分开。

4.出入口应形成幼儿园总体环境设计的一个分区,其空间组成包括大门、入口前缓冲空间、围墙、前庭,有的还可与门厅相结合。

出入口的位置要求:

1.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应设在方便家长接送幼儿的路线上。

2.为保证安全,主要出入口一般设在次要道路上,当必须设在交通干道上时,则需后退足够的距离。

3.主要出入口面临街道,位置明显,并留有足够的空间。

4.次要出入口应隐蔽,道路与供应用房有较方便的联系。

5.主要出入口位置与道路交叉口、站台及其它建筑出入口的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

1.距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2.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最边缘不应小于5m;3.距公共交通站台最边缘不应小于10m;4.与其它建筑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出入口与基地的关系1.基地为长方形,且短边临街:

一般只能设一个出入口,并退后红线一定距离,留出缓冲的余地。

为了避免儿童出入与生活供应车辆相互间不干扰,应在入口处将路线分开,开辟去厨房,杂务院的专用道路。

2.基地为长方形,长边一面临街时:

如果幼儿园规模较大,宜设置两个出入口,将主入口靠近建筑物,次入口通向杂务院。

3.当基地两面临街时:

最好将主、次入口分别设于两条道路上,并且尽可能将供儿童出入的主要入口设在次要道路上,以免受干道车辆和人流的影响,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出入口的设计要求1.主要出入口应留有一定面积形成一个入口部分,创造良好的等候、休息及疏导人流的集散空间。

2.主要出入口的宽度一般不宜小于4m。

3.主要出入口应与建筑物入口有较直接联系,注意人车分流。

4.主要出入口入园路线上不宜设置儿童活动场地。

5.主要出入口均需设置大门,造型设计应体现幼儿建筑特色。

6.次出入口应与主要出入口分开设置,和厨房、杂务院邻接,并与街道有方便的联系;7.为避免幼儿攀登和钻爬,应采取垂直分格的金属栅栏。

5.3.3建筑物的布置1.选择适宜的建筑朝向2.应满足建筑间距的要求日照、防火、防噪、通风、卫生防疫3.建筑层数的确定:

幼儿园建筑合理的层数宜采用两层或局部三层。

建筑占地可按30的建筑密度计算确定。

如果基地面积和经济条件允许,幼儿园建筑宜为平房5.3.4室外活动场地的布置1.按幼儿开展的游戏内容分:

1.静态游戏活动场地2.动态游戏活动场地3.动、静区应有相对独立性,有一定的分隔。

2.按使用性质和使用者分:

1.室外班活动场地:

6080m2为宜2.室外公共活动场地:

公共活动场地面积(m2)180+20(N-1)式中:

180、20、1为常数,N为幼儿园班级数。

室外活动场地的设计要求1.应有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2.应创造富有童趣的室外环境空间。

3.应有动和静的部分,也应有阳光和阴影的部分。

4.安全、卫生,便于管理和监护。

5.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要避免交叉影响。

6.室外公共游戏场地应宽敞、平坦,宜以草坪为主。

班级活动场地的布置方式及特点要求1.毗连式1.室内外可相互渗透;2.一般设在建筑南侧;3.场地之间自然分隔;4.视线开阔便于管理。

2.集中式:

1.没有直接交通联系;2.场地布置相对集中;3.相互独立,分隔力求自然。

3.枝状式:

1.室内外贯穿一体;2.场地独立性最好;3.设置时应考虑建筑间距以满足日照、通风要求。

4.分散式:

1.结合自然地形分区布置;2.独立性强,互相干扰少;3.易满足分区、朝向、通风等要求;4.占地大,场地间联系不方便;5.屋面式:

1.充分利用空间;2.使垂直交通量下降;3.减少相互干扰;4.应加强安全措施,如设置安全牢固的护栏、宽绿化带。

公共活动场地的内容及设施公共活动场地组成内容包括:

集体游戏场地、大型器械活动场地、砂土游戏、戏水游戏、游戏墙及组合游戏等场地;规模大、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设置游泳池及其配套的更衣、淋浴等设施。

集体游戏场地:

是幼儿进行如赛跑、球类游戏、捉述藏、手挽手地跳舞,唱歌等集体游戏的场地;其面积至少应满足含有一个30米直线跑道的面积和一个能围合成圆形进行集体游戏的面积,如果规模在6个班以上,至少应设2个圆形的面积。

器械活动场地规模班数(人数)器械活动场地占地面积(m2)6(180)2009(270)30012(360)400砂土游戏场地规模班数(人数)砂池占地面积(m2)3(90)5106(180)10139(270)204012(360)3060戏水池、游泳池规模班数(人数)占地面积(m2)6(180)509(270)8012(360)100游戏墙:

迷宫是游戏墙的一种,它利用墙体的围合、阻隔、留出路等手法造成多变的迷幻路线,使幼儿在其中像捉迷藏一样有趣。

迷宫可分地面和地下两种,设计时应适合幼儿尺度,墙的开口形式可多变。

地下迷宫还可以利用充影的明暗变化增添迷幻的效果,更为幼儿所喜爱。

5.3.5道路的布置交通联系用道路:

是联系幼儿园各组成部分的主要通道,也是幼儿园内的车行路。

沿建筑物四周的道路可兼作消防通道用。

便捷并避免迂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