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咽喉区道岔安全性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8798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1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南咽喉区道岔安全性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柳南咽喉区道岔安全性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柳南咽喉区道岔安全性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柳南咽喉区道岔安全性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柳南咽喉区道岔安全性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南咽喉区道岔安全性分析.docx

《柳南咽喉区道岔安全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南咽喉区道岔安全性分析.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南咽喉区道岔安全性分析.docx

柳南咽喉区道岔安全性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柳南编组站咽喉区安全分析

 

年级:

2011级

学号:

姓名:

专业:

交通运输(高速铁路)

指导老师:

 

2013年3月

院系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专业交通运输(高速铁路)

年级2011级姓名苏少龙

题目柳州南编组站咽喉区安全分析

指导教师

评语

指导教师(签章)

评阅人

评语

评阅人(签章)

 

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章)

年月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

班级2011级学生姓名苏少龙学号11829151

发题日期:

2013年3月5日完成日期:

2013年3月19日

题目编组站咽喉区安全分析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时至今日,许多咽喉区安全事故仍在不断的发生,“愚者以留学换取教训,智者以教训制止流血”,事故是令人痛惜的,不堪回首的,但它毕竟是用前人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是留个后人的宝贵财富。

因此,我们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搞好对过去发生事故的分析,从中总结出各种咽喉区事故的特点及规律性东西,找出避免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用以指导以后的安全工作。

如何对咽喉区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如何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如何从事故教训中找出防止措施,如何以措施来制止流血,这是当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本文从编组站咽喉区作业与技术分析入手,对到达场、出发场、到发场咽喉区逐个分析。

同时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结合国内外新进管理理论,建立事故树模型,理论联系实际,从系统工程的角度采用宏观与微观分析、系统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咽喉区的列车冲突、脱轨、冒进、车辆溜逸、错误办理进路、调车挤岔、延误列车等事故进行系统分析,重点剖析典型案例,直接分析影响咽喉区安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数,事故发生的外因、内因,以及人员、设备、环境等因数来系统分析各类咽喉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提出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编组站咽喉区的安全性。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

(共12周)

第一部分大纲及绪论(3周)

第二部分编组站咽喉区作业与技术分析(3周)

第三部分编组站咽喉区事故分析(3周)

第四部分改变咽喉区安全状况措施(3周)

第五部分结论(3周)

评阅及答辩(周)

备注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审批人:

年月日

摘要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是铁路企业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铁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编组站咽喉区往往是事故多发区,它的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铁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铁路越是深化改革,走向市场,加快发展,越要强化安全基础,搞好安全生产,特别是编组站咽喉区安全。

本论文以铁路行车事故为背景,根据铁路行车事故的重要性质,系统地分析了咽喉区易发生的各种行车事故。

运用人—机—环境工程学理论和事故树、事变树以及成败树等多种模型,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列车冲突、脱轨、冒进、溜逸、错误办理接发列车以及调车挤岔等惯性事故进行了系统分析。

从直接影响编组站咽喉区安全的人员、设备、环境等因素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提出预防措施,减少咽喉区事故的发生,避免重蹈覆辙。

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提出问题,分析比较国内外对咽喉区安全分析的现状;

2、系统分析了编组站各场咽喉区的关键技术与主要用途;

3、运用人—机—环境工程学理论和事故树、事变树、成败树等多种模型,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列车冲突、脱轨、冒进、溜逸、错误办理接发列车以及调车挤岔等惯性事故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地分别提出预防措施;

4、通过对导致咽喉区安全事故的分析,分别从强化职工工作控制、提高设备质盘、实行规范管理以及通过构建科学的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实现科技保安全4个方面,提出实现编组站咽喉区安全有序可控生产的对策。

【关键词】铁路运输;咽喉区;行车安全;事故分析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

第二章编组站各车场咽喉区作业与技术分析3

2.1到达场咽喉区3

2.1.1到达场咽喉区的主要作业内容3

2.1.2线路分组3

2.2出发场咽喉区4

2.2.1出发场咽喉区的主要作业内容5

2.2.2线路分组6

2.3到发场咽喉区6

2.3.1顺向到发场(一级三场)6

2.3.2反向到发场(一级三场)6

2.4调车场尾部咽喉区7

2.4.1不设顺向编发线的调车场尾部7

2.4.2设有顺向编发线的调车场尾部8

第三章编组站咽喉区事故分析9

3.1列车冲突事故分析9

3.1.1事故详细情况9

3.1.2列车冲突事故原因分析9

3.2列车脱轨事故分析18

3.2.1脱轨原因分析18

3.2.2车轮脱轨的力学分析19

3.2.3在曲线路段影响铁路行车的主要因素有3点20

3.2.4在直线路段影响铁路行车的主要因素有4点20

3.2.5防止脱轨的新策略21

3.3列车冒进事故分析27

3.3.1冒进事故树定性分析27

3.3.2预防“冒进”事故的措施32

3.4车辆溜逸事故分34

3.4.1事故详细情况34

3.4.2发生溜逸事故的原因分析34

3.4.3防止溜逸事故的分析36

3.5错误办理进路事故分析36

3.5.1错误办理进路事故的种类36

3.5.2错误办理列车进路事故的原因分析37

3.5.3预防措施讨论37

3.6调车挤岔事故分析38

3.6.1调车挤岔事故树分析39

3.6.2调车挤岔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40

3.6.3调车挤岔事故的预防与控制41

3.7延误列车事故分析41

第四章改变编组站咽喉区安全措施43

4.1影响编组站咽喉区安全工作的因素分析43

4.1.1铁路运输外部环境突变影响43

4.1.2运载工具和运输设备失控影响44

4.1.3运输从业人员主观过错影响44

4.1.4各主要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45

4.2确保编组站咽喉区安全的对策与措施47

4.2.1提高职业能力,兑标作业保安全47

4.2.2提升设备质量,强化基础保安全48

4.2.3健全基本制度,规范管理保安全49

4.2.4构建保障体系,动态控制保安全49

结论52

致谢53

参考文献54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编组站咽喉区是行车和调车作业最繁忙的地方。

它的安全与否,对作业安全和效率关系非常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编组站的通过能力日益提高,对编组站咽喉区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

回顾2001年至今十年的时间,全路紧紧围绕着“规范管理、强基达标”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是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全路改革不断深化、发展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铁路安全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不断迈进的情况下,铁路编组站咽喉区的安全情况并不稳定,这直接影响了铁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时至今日,许多行车安全事故仍在不断的发生,而大多事故都发生在咽喉区,可见搞好咽喉区安全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愚者以留学换取教训,智者以教训制止流血”,事故是令人悲痛的,不堪回首的,但它毕竟是用前人的血为代价换来的,是留个后人的宝贵财富。

因此,我们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做好对过去发生事故的分析工作,从中总结出各种咽喉区事故的特点及规律性东西,找出避免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用以指导以后的安全工作。

如何对行车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如何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如何从事故教训中找出防止措施,如何以搞好咽喉区安全工作来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这是当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编组站咽喉区安全是相当重视的,充分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改进编组站管理体制,运用人机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事故树和现代管理理论对咽喉区事故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国内针对优化铁路安全管理体制,加大铁路的科技投入,提高铁路科学技术含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针对咽喉区到岔口多、小半径曲线多、安全隐患因素复杂等特点,如何保证编组站咽喉区作业安全,对事故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较少,所以非常有必要进行编组站咽喉区安全性分析。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找出事故防止措施。

首先要善于了解事故,才有可能吸取事故教训;其次要善于总结吸收教训,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在看似偶然的背后却存在着必然的规律,从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这是运输安全实现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目标的重要途径;然后要把握运输安全的发展动态,通过昨天的事故剖析,不断提出今天的防范措施,更要对明天的运输安全遇到的新问题和面临的新隐患做出一个科学的预测,以使我们的安全工作更具有超前性、前瞻性、预防性和基础性。

从而使那些“意料之外”变为“意料之内”。

编组站是在铁路网上办理货物列车解体、编组作业,以办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为主。

编组站咽喉区更是行车和调车作业最繁忙的地方,也是事故频繁发生的地方。

由于咽喉区的安全影响因数多种多样,采集数据困难,不易做出定量分析评价,即使做出定量评价也缺乏一定的准确性。

因此,本文从编组站咽喉区系统分析入手,首先对到达场、出发场、到发场、调车场尾部咽喉区逐个分析。

然后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结合国内外新进管理理论,建立事故树模型,理论联系实际,从系统工程的角度采用宏观与微观分析、系统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咽喉区的列车冲突、脱轨、冒进、车辆溜逸、错误办理进路、调车挤岔、延误列车等事故进行系统分析,重点剖析典型案例,直接分析影响咽喉区安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数,事故发生的外因、内因,以及人员、设备、环境等因数来系统分析各类咽喉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提出防范措施,减少同类事故再次发生,提高编组站咽喉区的安全性。

 

第二章编组站各车场咽喉区作业与技术分析

2.1到达场咽喉区

凡是二级式编组站或三级式编组站都设有前方到达场。

到达场咽喉区的分析要根据车场衔接方向数、各方向行车量、反驼峰方向到达改变列车的接车方式、机务段和通过车场的位置、驼峰作业采用双推单溜还是双推双溜、是否设置峰下跨线桥等条件确定,着重解决线路的合理分组、两端咽喉区的平行进路、机车走行线的数目和位置、调车停留线的布置等问题。

2.1.1到达场咽喉区的主要作业内容

到达场入口咽喉区办理的作业一般有以下三项:

①衔接各方向到达解体列车接车;②向部分线路上停留的待解车列连挂调车;③反驼峰方向到达列车的本务机车入段。

一般二级式和三级式编组站作业量较大,这三项作业需要平行进行。

编组衔接方向多,势必造成咽喉及进站线路疏解布置复杂,对运营和安全不利。

但是,如将引入吸纳路分散接轨,将造成接轨站与编组站间通过能力紧张以及折角车流迂回走行距离长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直接引入编组站的线路,顺反方向加起来最好不要超过四个。

这样,到达场进口咽喉的接车进路最少为一个,最多也只有三个(两个顺向,一个反向环接)。

向待解车列挂调机进路1~2条,反方向列车本务机车入段进路1条,共计需要3~6条。

到达场出口咽喉区办理的作业主要有以下三项:

①推送车列上峰解体和调车返回;②反驼峰方向列车到达;③顺、反向到达列车本务机车入段。

推送解体进路,一般要两条,以充分发挥驼峰作业效率,保证至少具备双推单溜作业条件。

为使调机返回不影响推峰作业,可再单设一条调机返回线。

反方向接车进路不宜多设,一般以一条为宜,以免过多地干扰推峰解体作业。

为使顺驼峰方向本务机入段能与其他作业平行进行,应设置峰下跨线桥。

2.1.2线路分组

为保证上述主要作业能同时进行,不进要求咽喉布置要有必要的平行进路,而且还必须将该车场的线路相应地划分为若干线束,以与咽喉的进路相适应。

通常车场线路划分的组数应多于或至少等于咽喉平行进路的数目。

这样,才能保证咽喉区的平行作业能够实现,并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线路分组的多少与编组站图形以及到达场衔接线路数等有关。

以三级三场为例,到达场的线路按照用途应分为以下几组:

顺驼峰方向接车线2~3组;反驼峰方向改编列车接车线1组;调机走行线1~2条;本务机入段线0~1条。

如果无改编中转列车也在这里办理作业,尚需设通过线1~2条。

到达场线路的固定使用应与进站线路及推峰作业相配合,以避免不必要的进路交叉。

如三级三场峰前到达场,无改编列车的通过线应设在到达场的最外侧,邻靠顺向无改编列车到发线内侧布置顺向改编列车接车线2~3组,邻靠反向无改编列车到发线内侧布置反向改编列车接车线。

机车走行线的位置视其用途而定。

调机走行线以设在两组顺向接车线之间较好。

如作业繁忙或采用双推双溜作业时,应考虑设两条调机走行线,一条设在顺向接车线之间,另一条设在顺、反向接车线之间。

反驼峰方向改编列车本务机走行线的布置应视机务段位置而定。

当机务段与出发场并列时,为了机车回段与反向列车接车能同时进行,机车走行线应设在顺、反接车线之间(此时应与调机走行线的设置统筹考虑)。

若机务段与到达场并列,则在进口咽喉端设机待线,由机务段另一端入线,车场内可不必单设本务机走行线。

若反驼峰方向改编列车采用环接方案,则本务机由出口咽喉直接入段,到达场内也不必另设本务机走行线。

2.2出发场咽喉区

单向或双向三级式和大部分二级式编组站都设有出发场。

与调车场并列的二级式出发场,其咽喉区布置和一级三场的到发场类似,这里重点分析三级式出发场的咽喉结构。

三级式出发场分为两种。

一是双向编组站的出发场,它仅供一个方向(上行或下行)使用,作业单纯,咽喉布置简单。

单向编组站双方向共用的出发场,其两端咽喉区作业繁多,结构比较复杂,而它的布置形式又和机务段、通过车场的位置、车场的使用方式、调车场尾部牵出线数目、机车走行线的数量及分布等因素有关。

2.2.1出发场咽喉区的主要作业内容

出发场进口咽喉办理的作业一般有以下四项:

①顺向无改编中转列车接车;②在各牵出线上办理的调车作业,包括编成车列向出发场牵出转线;③反向自编列车及无改编中转列车发车;④顺、反两方向本务机出入段。

调车场与出发场间牵出线数目应视图形而定。

大型的三级三场编组站为了和头部的大能力驼峰相适应,牵出线通常不应少于三条,但也不宜太多,否则调机作业相互干扰严重,一般以四条为限。

至于双向编组站,因为只编一个方向的列车,当作业量不大时,可设两条牵出线。

机车出入段的径路要视机务段的位置而定。

如机务段与到达场或调车场并列,则顺、反两方向的机车出入段应有两条进路。

顺向机车出入段利用峰下跨线桥绕调车场顺向左侧至出发场。

反向机车走行线布置在调车场顺向右侧。

若机务段与出发场并列,反向机车由机待线转至出发场挂机,顺向机车出入应有两条通路,一条穿越出发场,另一条设在出口咽喉。

这样布置,可以分散机车出入段与反向无改编中转列车接发的交叉。

至于接发车进路,考虑到出发场进口咽喉是三级式编组站作业最繁忙、能力最薄弱的区域之一,所以不宜多设。

一般是顺向无改编中转列车接车进路1条,反向发车进路1~2条。

这样,出发场进口咽喉共需要作业进路6~9条。

出发场出口咽喉办理的作业主要有以下四项:

①顺驼峰方向无改编中转列车或自编列车发车;②调机转线;③反驼峰反向无改编中转列车到达;④顺向本务机出入段等。

顺向发车进路系由衔接线路方向数而定,一般是1~2条。

有反向列车环发时需再增设一条。

接车进路通常为一条。

调机转线一般利用咽喉处进行,不另设专用机待线。

顺向本务机出入段有两条通路。

一条是机车走行线设在顺、反向发车线之间,由机待线连通顺向发车每一条线路。

另一条进路是由机务段在出口处直接连通机待线,起到分散进路交叉和机动灵活的作用。

若无改编中转列车有甩挂作业时,尚需设置单独的牵出线。

2.2.2线路分组

为保证上述主要作业能同时办理,出发场线路一般分为:

①顺向无改编中转列车到发线1组;②顺向自编列车发车线1~2组;③本务机走行线1条;④反向自编列车发车线1~2组;⑤反向无改编中转列车到发线1组。

各组线路在车场内的安排应与区间正线及场间连接线位置相适应,以减少作业进路的交叉干扰。

2.3到发场咽喉区

2.3.1顺向到发场(一级三场)

2.3.1.1办理的作业及平行进路

在进口咽喉区办理的作业主要有以下三项:

①顺驼峰方向列车接车;②到达解体列车向驼峰牵出转线;③顺向列车本务机出入段。

在出口咽喉区办理的作业主要有以下三项:

①向该场各衔接方向发车;②自编出发列车由尾部调机牵出转线;③顺向到发列车本务机车出入段。

2.3.1.2线路分组

为保证上述作业能尽量同时办理,到发场线路一般分为三组:

①顺向无改编中转列车到发线1组;②顺向改编列车到发线1组;③机车走行线1条。

线路的排列可按无改编中转列车到发线设在最外侧,改编列车接车线靠近调车场,机车走行线设在这两类线路中间。

这样布置虽存在着顺向改编列车的到达与机车出入段走行的交叉,但避免了机车出入段与驼峰调机牵出解体顺向改编列车的交叉,两种交叉相比,此设计干扰较少。

2.3.2反向到发场(一级三场)

2.3.2.1办理的作业及平行进路

在进口咽喉区办理的只有该场各衔接线路方向接车和编成车列由牵出线转线两项作业。

在出口咽喉区办理的主要作业有以下三项:

①向该场各衔接方向发车;②到达解体列车向驼峰牵出转线;③反向列车本务机出入段。

由于一级三场是小型编组站,衔接线路方向不多,机车出入段也不太频繁,因此在进口咽喉处一般有2~3条作业进路,在出口咽喉处有3~5条作业进路即可。

2.3.2.2线路分组

为保证上述作业能尽量同时办理,到发场线路一般分为三组:

①反向无改编中转列车到发线1组;②反向改编列车接车线1组;③反向自编列车发车线1组。

线路的排列为无改编中转列车到发线设在最外侧,改编列车接车线靠近调车场,中间布置自编列车发车线。

这样布置使两端咽喉负荷较均衡。

实际作业中可结合线路固定使用,随列车到发和车站作业情况灵活使用。

2.4调车场尾部咽喉区

2.4.1不设顺向编发线的调车场尾部

2.4.1.1办理的作业及平行进路

不设顺向编发线的调车场尾部咽喉区一般办理两项主要作业:

①按编组计划编组列车;②将编成车列转线至出发场。

此外,还承担向车辆段、货场等处取送车辆的作业,但业务量不大,不需单独设置平行进路,对调车场尾部布置影响很小。

编组列车和牵出转线需要的平行进路数量应与设置在尾部的牵出线数(三级式编组站为调车场与出发场之间的联线)相适应。

而牵出线数量应根据无编量的大小和尾部调机数量而定,通常为2~4条。

2.4.1.2线路分组和咽喉布置原则

为便于两台或两台以上调机同时作业,调车场线路应分为若干线束,使调车场尾部牵出线都与其中的两三个线束相通连。

每束线路一般为6~8条。

咽喉布置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每条牵出线连接的调车及负担的作业量应力求均衡;

2)从整个尾部咽喉区布置来看,采用对称式梭型车场和单式对称道岔有利于缩短咽喉区长度和调机作业行程;

3)为增加作业的机动和灵活性,各线束连接时应保证各牵出线上的调机有直接去相邻线束作业的进路条件,并有部分地与相邻牵出线调机平行作业的可能性。

2.4.2设有顺向编发线的调车场尾部

2.4.2.1办理的作业及平行进路

设有顺向编发线的调车场,其顺向自编列车在编发线上完成集结、编组、技检、发车作业。

反向自编列车仍需设出发场,由尾部调机牵出转线后,再办理发车作业。

该调车场尾部咽喉区主要办理以下四项作业:

①按编组计划编组列车;②将反向自编列车牵出转线至出发场;③本务机去编发线连挂车列;④顺向自编列车发车。

此外,还承担向车辆段、货场等处取送车辆的作业,但业务量不大,对调车场尾部布置影响很小。

平行进路一般为3~5条。

2.4.2.2线路分组和咽喉布置原则

线路分组和咽喉布置原则与不设顺向编发线的调车场基本相同。

顺向编发线应选择调车场顺向最外侧1~2个线束布置。

 

第三章编组站咽喉区事故分析

编组站咽喉区的主要事故一共有7种,分别是列车冲突事故、列车脱轨事故、列车冒进事故、车辆溜逸事故、错误办理进路事故、调车挤岔事故以及延误列车事故。

针对重大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结合国内外新进管理理论,建立事故树模型进行逐个分析。

3.1列车冲突事故分析

3.1.1事故详细情况

1999年1月10日18时40分,2434次货物列车在运行经过回龙庵站内侧线2道时,越出出站信号机与正在进站的8996次货物列车发生侧面冲突。

中断正线行车18小时10分;机车大破1台,车辆报废4辆,大破5辆,小破2辆。

事故原因:

机车后第4位车辆折角塞门关闭,造成列车制动力减弱。

3.1.2列车冲突事故原因分析

3.1.2.1列车冲突的形式

我们可以发现,列车冲突事故都是发生在车站咽喉区内、两列火车之间。

综合可以建立如下的列车冲突模型。

假设A(进站列车)、B(站内列车)两列火车相冲突,其冲突有三种类型:

1.进站列车A失误,与站内停车B相撞。

A车的具体失误形式如图3—1所示:

 

进站列车A的失误

示意图

(1)信号机应显示红灯,却升级显示绿灯,A车与站内停车B冲突。

AB

(2)信号显示正确,但行车人员错办进路,A车错进,与站内停车B冲突。

AB

(3)信号显示红灯正确,但A车来不及制动或未制动,冒进信号,与站内停车B相撞。

AB

(4)信号机发生故障,无信号显示,A车不清楚情况,冒进信号,与B车相撞。

AB

图3—1进站列车A失误,与站内停车B相撞

 

2.站内列车B失误,与进站列车A相撞。

具体失误形式如图3—2所示:

站内列车B失误

示意图

(1)B车应

道停车,但因信号升级显示绿灯,B车与A车冲突

A

B

(2)B车信号显示正确,但错办出路与A车冲突

A

B

(3)B车信号显示红灯正确,但B车来不及或未施制动,冲出信号与A车冲突

A

B

图3—2站内列车B失误,与进站列车A相撞

3.站内列车B侵占进站列车A的路线与正常运行列车A相撞。

具体失误形式如图3—3所示:

B车档A车线路

示意图

(1)B车尾部压道岔,A车与之相撞

A

B

(2)B车因故途停,A车尾追,与之相撞

AB

(3)B车脱轨进入邻线,A车与之相撞

A

图3—3站内列车B侵占进站列车A的路线

3.1.2.2建立列车冲突事故树

1.列车冲突事故原因

经统计证明,导致列车冲突事故的因数中,人的因素占90%以上,人的因素中有以下两种情况:

(1)铁路工作人员的失误:

①列车操纵人员失误,例如司机打瞌睡、车长失职等;

②调度指挥人员失误,例如调度命令错误、值班员失误等;

③行车作业人员失误,例如扳道员失误、调车员失误等。

(2)非铁路工作人员肇事:

如破坏列车制动系统,关闭折角塞门、拔掉闸瓦钎等。

(3)除人的因素以外就是设备故障,设备故障主要有列车故障、制动系统故障、信号故障、道岔故障及线路故障等。

2.绘制如下事故树(见图3—4)

 

 

 

图3—4列车冲突事故树

3.1.2.3列车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