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7871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ppt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ppt(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ppt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重重点问题点问题:

1、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及效果第一节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及影响经济政策目标及影响调控两种类型:

一是计划类型;二是市场调控类型;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福利以达到一定的目标,目标,而制定的解决解决经济问题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原则和措施。

一、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一、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持续增长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1.充分就业:

略2.物价稳定:

略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GDP/人)(资料7)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交易对外交易所引起的收收入总额入总额与支出总额支出总额的对比关系。

反映对外经济交往情况,和经济稳定程度。

国际收支失衡:

逆差和顺差逆差和顺差。

几点提示:

几点提示:

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政府在制定目标时不能追求单一目标,应综合考虑。

应考虑政策本身的协调和时机的把握。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政策政策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人力政策收入政策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

改变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收入和支出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当局即央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影响影响见下表:

政策种类对利率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投资的影响对GDP的影响减少所得税增加政府购买投资津贴扩大货币供给膨胀性财政政策膨胀性货币政策上升上升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增加增加上升上升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增加增加上升上升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下降下降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

(一)构成:

(一)构成:

国家财政政府政府支出支出政府政府收入收入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商品购买劳务购买税收公债所得税财产税中央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实质性支出,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GDP一部分。

社会福利贫困救济各类补助货币性支出,收入在不同成员间的转移,不是GDP一部分。

流转税多为比例税多为累进税短期中期长期第二节第二节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一、财政构成及财政政策工具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国库劵国库劵中长期债劵所得税是对个人和公司的所得征税。

财产税是对不动产或房地产征税。

流转税是对流通中商品和劳务买卖的总额征税。

税收占收入的比例可分:

累退税比例税累进税公债发行:

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又能影响货币的供给.

(二)财政政策工具

(二)财政政策工具变动政府购买支出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总支出水平不足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支出水平;总支出水平过高时,政府可以减少购买支出水平。

变动政府转移支付变动政府转移支付总支出水平不足时,政府可以提高转移支付水平;总支出水平过高时,政府可以降低转移支付水平。

变动税收变动税收变动税收总量:

如一次性减税可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变动税率:

如降低所得税税率可引致国民收入增长。

公债发行公债发行一方面筹资,弥补赤字;另一方面通过在资金市场的流通来影响货币供求,调节社会总需求。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年份年份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其他支出199044.3623.929.4113.448.86200036.1927.67.617.4211.19200527.4626.397.2919.1919.67201034.2128.485.9321.310.08财政支出及结构财政支出及结构2015年年1-12月累计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同口径增长13.17%。

具体来看,1-12月累计,教育支出教育支出26205亿元,增长8.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67亿元,增长9.3%;医疗卫生与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计划生育支出11916亿元,增长1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001亿元,增长16.9%;城乡社区支出城乡社区支出15912亿元,增长11.5%;农林水支出农林水支出17242亿元,增长16.9%;节能环保支出节能环保支出4814亿元,增长26.2%;交通运输支出交通运输支出12347亿元,增长17.7%。

1990-2010年支出分析年支出分析1。

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

2。

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

3。

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4。

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

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

5。

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国家财政用。

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出也逐年增加。

财政制度制度与财政政策政策对经济具有自动自动和主动调节主动调节的功能.二、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抑制膨胀,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政策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是通过三项制度得到发挥:

1、政府税收自动变化政府税收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政府税收减少可支配收入减少大于大于抑制衰退总产出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累进税制使个人纳税档次变低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个人收入减少,如果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下降减缓下降减缓,经济衰退受到抑制。

2、政府支出自动变化政府支出自动变化如转移支付:

经济衰退使失业增加,被救济人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减缓,经济衰退受到抑制。

内在稳定器是应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16税收自动变化税收自动变化衰退ty转移支付自动变化转移支付自动变化抑制衰退y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衰退符合标准的人数抑制衰退失业y减缓衰退AD抑制衰退yP支持价格支持价格收购收购y和c减缓三、斟酌使用(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三、斟酌使用(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即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主动采取财政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实现价格稳定的充分就业。

经济衰退时经济衰退时扩张财政政策;扩张财政政策;经济膨胀时经济膨胀时紧缩财政政策;紧缩财政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逆经济风向行事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又称为又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相机补偿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因强调对总需求进行管理,也称因强调对总需求进行管理,也称“需求管理财政政策需求管理财政政策”凯恩斯的“需求管理需求管理”调节经济的重点要放在总需求的管理方面,使总需求适应总供给;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产生衰退和失业时,政府应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

对凯恩斯主义的质疑时滞:

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财政政策、乘数作用发挥等,都需要时间;不确定性:

乘数大小、达到预定目标需要的时间均不确定,而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外在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及“挤出”效应问题可能导致决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四、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经济繁荣政府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经济衰退政府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盈余赤字核心思想核心思想:

政府为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胀,需要字赤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这就是功能财政。

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平衡妨碍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功能财政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

而。

而斟酌使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

功能财政功能财政是对财政平衡思想平衡思想的否定否定。

机制:

机制:

盈余,如果硬要消除盈余,必须支出需求P通货膨胀(火上加油)赤字如果硬要消除赤字,必须税收支出有效需求衰退更加严重(雪上加霜)

(1)繁荣

(2)衰退税收年度平衡预算与周期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与周期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

要求每财政年度收支平衡。

若追求年度平衡:

结果如下通过乘数效应核心思想核心思想:

收支平衡周期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

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

理论上可行,操作很难。

五、赤字与公债五、赤字与公债赤字:

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赤字:

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弥补弥补赤赤字途径字途径借债出售政府资产向央行借债(增货币),货币筹资通胀国内公众和外国举债,债务筹资间接引起通胀预算总赤字=非利息赤字+利息支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赤字增加长引起债务增长,债务增长债务增长引起利息负担增长利息负担增长,会使赤字进一步增长赤字进一步增长。

评价赤字风险二个指标:

赤字率=赤字/GDP不超过3%负债率=国债额/GDP不超过60%解决赤字途径三利:

增税、减支、举债途径三利:

增税、减支、举债得罪有钱人得罪选民最好办法卖出公债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为稳定利率又在公开市场买进债增加货币供给2015年年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加,公司信用类债券同比继续增长,债券市场全年发行各类债券规模达22.3万亿万亿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5%,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55.2个个百分点。

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3%。

截至2015年12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47.9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43.9万亿元。

中国总债务占中国总债务占GDP比重达比重达251%专家专家:

国债比例不高国债比例不高债务负担指标:

1.国债负担率=国债/GDP,不超过6%。

2.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额,安全控制线15%-2%。

3.国债偿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安全控制线8%-1%,警界线22%。

4.居民应债能力=国债余额/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债券品种发行量变化情况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债券品种发行量变化情况传统西方经济学思想公债需要还本付息,必须用征税或多发行货币来解决,增加公众负担;老的公债常用发新债来偿还,造成下代人的负担。

现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外债是负担,但内债是“自欠自债”不存在负担;用征税办法偿还公债只是财富再分配,没有损失;发行公债可以促使资本更多地形成,加快经济增长,为后代带来更多财富和消费。

六、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

六、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

税收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支出中央政府支出地方政府支出联邦税60%州税地方税40%美国第三节第三节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GAE=ADkGY(YMrIdYL2hL=M扩张政策传导机制:

扩张政策传导机制:

L1影响政策效果的参数是:

d、kI、k、h一、财政政策的一般效应r0r1E1E2E3Y0Y1Y2E3点点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导致利率上升,挤掉一部分投资,使产出水平由Y2下降致Y1,这是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挤出效应:

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IS函数:

d:

变大,斜率变小IS曲线平缓,利率变化对收入水平影响大。

(不考虑货币市场)I对r敏感,扩财使r上升,就会使投资下降很多,挤出效应大,所以产出效应小。

(与货币市场结合)b:

变大,斜率变小IS曲线平缓,利率变化对收入水平影响大。

t:

变大,斜率变大IS曲线陡,利率变化对收入水平影响小回顾:

回顾:

LM函数:

影响LM斜率变化的移动:

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

若若h变小变小,斜率变大,LM更陡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k:

若k变大变大,斜率变大,LM更陡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意味一定的货币需求(交易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则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效果就小。

利率变化引起收入变化小。

利率变化引起收入变化小。

利率变化引起收入变化小利率变化引起收入变化小。

回顾:

回顾:

二、财政政策效果Y0Y1Y2IS(d大)IS(d小)增加G,IS曲线右移E0E3E0E1E3Y3实际收入因利率的上升增加的量LrIdkIADYkL1L2hL=M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参数是:

d、kI、k、h第三节第三节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一、货币政策效果:

一、货币政策效果:

1、IS斜率不同、LM斜率不变;Y0Y1Y2Y3E0E1E3E2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