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结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7746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知识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知识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知识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知识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结构.docx

《知识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结构.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结构.docx

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先秦)

夏:

公共权利

商:

内、外服制------神权色彩浓

西周:

分封制:

谁封:

天子

封谁:

同姓亲族、姻亲、功臣、先代贵族

封什么:

“授土授民”

受封者的义务:

承认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纳贡、定期朝见、随王征战等

影响------积极:

确立了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了疆域,巩固了统治;为未来向成熟的地域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消极:

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离心力强,容易导致割据分裂。

 

宗法制:

一个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两个原则: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庶以贵不以长

三个宗法形式:

家谱、宗祠、族规

四个重要观念:

“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关于大宗、小宗:

形成国家观念

作用-----积极:

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

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事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社会的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礼乐制度:

是西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

例题1:

(2011年全国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尊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例题2:

历史学家指出:

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确切的说,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B.贵族兼并土地愈演愈烈

C.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D.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二,秦以后的政治-----中央集权

确立的背景:

政治:

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经济: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思想:

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实践:

商鞅变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客观条件:

秦的统一和强盛

根源:

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基本特征:

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内容郡县制度

官吏的选拔与考察

细密严苛的法律

中央与地方: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西周------秦------西汉初------汉武帝------唐末五代-------北宋-------元-------明

两对矛盾

相权与皇权:

(中央的权利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利不断削弱)

秦-----------汉武帝-----------隋唐-----------宋-----------元-----------明-----------清

 

选官制度:

西周--------------秦--------------汉武帝--------------东汉末--------------隋唐

辅助性措施

谏议与监察谏议:

隋唐------宋------明清

监察:

秦------汉武帝------北宋------隋唐------明清

评价

积极:

能有效的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逐渐消亡的原因

政治上:

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参政议政,废除专制制度;

经济上:

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废除阻碍其发展的专制制度;

外来因素: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传入,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专制制度,并为建立新制度提供了模式借鉴。

例题3: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A.延续和维持了先秦县统郡的政治格局

B.表明嬴政开创了中国贵族政治时代

C.形成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D.秦朝郡县制是对西周分封制的继承与发展

例题4:

(2011年北京卷)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代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例题5:

某机构虽总辖军国政务,但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

大臣除奉命办事外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

下列哪一引言并非对该机构及其大臣的描述

A.“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

B.“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C.“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D.“传述朕旨,令章京繕写,均不应稍有泄漏”

例题6:

(2012年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例题7:

(2012年全国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列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历程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例题8:

(2011年浙江卷节选)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治)达臻“文明”以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沉厚的贵族色彩。

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寓封建(注:

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例题9:

«晋书»中说:

“初,(晋武)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共举默。

”从这一记载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始创官吏察访合适人才向中央推荐之制

B.魏晋之际,品第偏重门第已成事实

C.中央行政部门“中正”积极举荐人才

D.晋武帝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例题10:

(2011年江苏卷)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16%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13%

71%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

1、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形成的影响

政治上:

容易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

经济上:

平原少、土地贫瘠,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为工商业者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价值观上:

商品经济要求以平等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也要求自由的环境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民族精神上:

小国寡民的城邦提供了古希腊人到海外建立殖民地的动力,造就了古希腊民族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例题1:

“跨海迁移的苦难所产生的一个成果……是在政治方面。

这种新的政治不是以血缘为基础,而是以契约为基础……在希腊的这些海外殖民地上……他们在海洋上的同舟共济的合作关系,在他们登陆以后好不容易占据了一块地方要对付大陆上的敌人的时候,他们一定还和在船上的时候一样把那种关系保存下来,这时……同伙的感情会超过血族的感情。

”在古希腊的诸多城邦中,城邦间的关系是

A.都聚集在斯巴达城邦下

B.城邦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C.小邦是大邦的属国

D.各邦均为独立主权国家

例题2: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2、雅典民主的历程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力克里改革

 

3、雅典的民主

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

政治因素:

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重要条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为民主政体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经济因素: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阶层渴求追求民主权利。

直接因素:

雅典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运作方式

机构

产生方式或资格

主要职责

性质或地位

公民大会

全体公民参加

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五百人议事会

抽签产生

为大会提议案、主持大会监督官员执行大会决议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民众法庭

抽签产生

负责各种诉讼

日常司法机关

特征:

人民主权、轮番而至、直接民主、法律之上、权力制衡。

理性认识:

经历了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

经历了民主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由血缘世袭到财产地域,由财产限制到最后取消,由贵族共和到公民广泛参与;

民主制度不断创新;

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范围小,只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

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的。

其民主性质非常原始,同时抽签选举等民主原则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例题3: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

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C.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利,承担社会义务

例题4:

(2011年山东卷)“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二,古代罗马的法律

公元前6世纪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

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

成文法

评价:

1,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为维护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

维护了奴隶制度,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公民的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及私有财产的保护,进一步稳定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2,影响广泛而深远。

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欧洲中世纪的一些君主国借鉴了古罗马的法律。

对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法中也有古罗马的影子。

例5:

«十二铜表法»被视为古罗马“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其依据是

A.最早以成文法形式明确维护私有财产

B.违背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规定

C.贵族突破了随意解释法律的禁令

D.标志着古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例6:

马克思说:

“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习惯法的出现使得贵族不能随意损害平民利益

B.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C.帝国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适用于罗马公民

D.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极度的混乱

例7:

假如你是中国秦朝的丞相。

当你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

B.“郡县制”与“元首制”

C.“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关于代议制民主

1、概念:

由选民选出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行使国家权力。

2、确立的背景:

生产力的进步(尤其是工业革命)

各国的国情

3、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

核心:

实行“普选”

两种政体: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三项原则: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多样性

英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法国:

议会制共和制

德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美国:

总统制共和制

4、基本特点

都有议会、都实行分权制衡原则、都实行政党制度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英国的制度演变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二,美国(独立战争)

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总统制的共和制----南北战争

联邦制、分权制衡、民主的原则是美国宪法的主要特征;

美国通过战争与法律的形式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议会制的总统制的共和制

法国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斗争异常激烈。

四,德国(统一战争)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不完善、不彻底的代议制。

例1:

(2011·江苏卷)恩格斯指出:

“(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定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

联邦议会……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大臣无法存在。

”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例2:

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两者内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规定国家元首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B.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

C.政治权力中心在议会

D.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例3: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政府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例4:

(2011年·广东卷)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例5:

(2012年•北京)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

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例6:

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在«斯图亚特时代的英国(1603—1714)»中写到:

“(«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纪念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作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

”据其描述,当时英国

A.实行责任内阁制

B.削弱了议会的立法权

C.国王依然拥有较大的立法权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例7:

有学者认为:

“与欧洲文化相比,美国文化完全是山寨起家的。

”其“山寨”性表现在

A.效法英国的政党政治

B.仿效法国的共和制

C.依据德国的联邦制

D.受惠于伏尔泰的“开明君主制”

例8:

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进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

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与。

1887年—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年---1889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

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督权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C.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D.行政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例9: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两个规定反映了

A。

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

B.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

C.法德代议制形式不同

D.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

例10:

近代美、法、德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

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

政权组织形式责任内阁制

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B.

C.

D.

例11:

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

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对权力的监控

B.对君主的制约

C.突出法治

D.强调主权在民

例12:

对比古希腊和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的阶级性质相同

B.两种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现以权谋私

C.民主形式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的变化

D.二者的适用对象基本相同

例13:

2010年6月30日美国参议院以99比0全票通过奥巴马总统任命的新驻阿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的审核,彼得雷乌斯将接替因对奥巴马政府官员发表诋毁性言论而被解职的前驻阿美军司令麦克里斯特尔。

这段材料说明

A.美国是民主化法制化的国家

B.美国总统的权力至高无上

C.与总统意见不一的美国官员将被解职

D.美国参议院与总统立场一致

例14:

材料一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已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

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

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

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

----------------以上材料均出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根据材料,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以英国为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在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影响下,19世纪末中国的政治运动中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

这场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第四、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

旧民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民族危机地主阶级------新思潮的萌发---------师夷长技以制夷

阶级矛盾

二次鸦片战争------外国侵略(外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内忧)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二十一条”

无产阶级------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

开端:

五四运动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

列宁主义------十月革命

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

一大

二大

三大

过程:

国民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例1:

(2011年•福建卷)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

“……流毒于天下……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

一,建国初期的政治

1、两部文件

«共同纲领»:

“新政协会议”通过

“人民民主”的原则

临时宪法

“1954年宪法”:

目的:

保证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原则:

社会主义的原则(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三大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曲折------文化大革命

2、发展------“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全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大”和“政协”制度

出台«选举法»等各种法律法规,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通过了«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规范政府的行为

基层民主选举------直接选举

三,祖国统一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初步酝酿

正式提出

定为国策

成功实践

3、台湾问题

台湾的历史源流

为什么会产生台湾问题

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的方针,建议“三通”

八十年代以来,两岸对“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

1992年,两岸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1995年,江泽民就祖国统一提出八点主张

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四,新中国的外交

1、建国初期的外交------二、三、五

两次会议

三大制度

五项原则

2、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3、新时期的外交

第七单元:

当代世界的政治

一,战后的两极格局

1、冷战

背景

表现

影响

2、热战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二,多极化趋势加强

欧共体的形成

日本崛起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中国日益强大

美苏因对抗而实力下降

三,当今世界的格局

1、苏联解体

2、冷战后的世界形势

3、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农业

农业的起源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四大特点:

关于农耕经济的常识:

古代农业的一般状况

生产工具:

耒耜铁器牛耕曲辕犁灌溉工具

水利设施:

都江堰治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