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厂房深基坑支护方案.docx
《震动厂房深基坑支护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震动厂房深基坑支护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震动厂房深基坑支护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适用范围2
二、工程概况2
三、支护方式的选择3
四、施工部署及准备5
五、基坑防护7
六、基坑监护8
七、基坑支护安全保证措施8
八、基坑支护安全应急措施9
一、编制依据、适用范围
1、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合同文件等
1.2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
1.4《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
1.5《土方和爆破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GB50202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湖南有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纯钼靶材项目安装与配套工程开挖及回填工程气锤房以及冷却循环水站土石方工程。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湖南有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纯钼靶材项目安装与配套工程气锤房以及冷却循环水站
1.2、工程地点:
本工程位于长沙市望城县经济开发区。
1.3、土石方开挖情况:
①气锤房部分:
基础(包括设备基础)为桩基础,开挖方量约4447.5m³,回填方量约3539m³,平均开挖深度5.4m,土质为素填土;
②冷却循环水站部分:
基础为开挖天然地基筏板基础,方量约4053.75m³,回填方量约2892m³,平均开挖深度4.3m,土质为粉质粘土;
基坑、基槽的土方回填,按照各自基础完成时间适当安排回填时间。
采用挖机回填,将气锤房的大部分土方托运至厂区东侧,将冷却循环水站开挖的土方一部分用做气锤房的回填土,一部分用做冷却循环水站的回填用土。
2、地质情况及周边场地条件
本工程场地土层分布情况如下:
素填土1、黄褐色,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碎石及植物根茎,为近期堆积未分层碾压,结构松散,密实度不均,未完成自重固结。
自西向东厚度逐渐增加,层厚为0-12.8米。
粉质粘土;2、黄褐色,褐红色,可塑状,由下伏板岩风化而成,含有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及结核,遇水易散,脱水易干裂。
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有光滑,摇震反应无。
该层全场分布没本次勘察未钻穿该层,控制深度为8-15.2米。
根据周边工程经验,此层厚度约为30-40米。
三、支护方式的选择
1、基坑支护方案的确定
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情况及基坑支护规范要求,土方开挖过程中,采用自然放坡,其中杂填土放坡边坡系数为1:
0.75,局部因场地受限的情况系数调整为1:
0.5,以确保边坡稳定。
在可能导致塌方的边坡上,用喷射细石砼的方式进行锚固。
2、基坑排水方案的确定
由于临近雨季,对于由于降雨产生的雨水排水措施我部在基坑边四周约1.5米的范围内修筑200×300的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导致基坑坍塌。
基坑内采取明沟排水的办法,在基坑底部周边设300×300排水沟,在两侧各修筑一个0.6米×0.6×1米的集水坑,用水泵将基坑渗出的地下水排出。
3、施工方法
自然放坡为边开挖边放坡,根据土方开挖情况、排水情况进行,开挖一步,放坡一步,北边与南边边坡因靠近马路,不能采用多级开挖,直接放坡至路边1m处,东边与西边则采用二级开挖的方式每2.5m放一级坡,中间留2.5m的装卸平台,剩余高度直至基坑底。
因东面有二十三冶临时配电房,故此处不能二级开挖,开挖需远离屋角1m开始放坡。
土坡面及坡顶上翻60㎝范围内喷射50厚强度等级为C15的细石混凝土,需搭设单排脚手架。
施工前设置位移观测点,施工期间连续观测,直至施工完毕。
具体做法见其剖面图。
具体支护方式情况如下图所示:
四、施工部署及准备
加强组织管理,管理人员应履行各自职责。
施工班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劳务队组成,劳动力合理调整,确保各阶段施工人员及时到位。
1、人员组织安排:
1.1、管理人员安排
施工人员职责要明确,确保能够高质量的完成自己手中的任务。
总指挥:
康俊伟(总体安排项目人员)
现场协调:
宋泽铁(负责施工现场所有工种,项目部人员的总体协调)
技术负责:
胡灵威(负责施工现场所有技术指导工作)
安全员:
袁子惠(负责施工现场所有安全工作)
测量员:
邱雨
施工员:
申慈航
1.2、作业层施工人员组成
序号
工序
工种
人数
备注
1
边坡修整
泥工
5
2
喷射混凝土
泥工
5
3
辅助施工
机械工
2
2、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设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台
2
2
混凝土喷射机
台
1
3
砼搅拌机
台
1
3、施工准备
3.1、通过阅读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施工图纸,掌握施工现场的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等的情况,编制此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安全、防火培训,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安排好有关的试验工作。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必要时现场商定调整技术参数应急施工。
3.2、全面检修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前设备运转正常。
3.3、编制施工计划,安排施工顺序,协调各工序及各专业间的配合工作。
3.4、落实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并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
3.5、做好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工艺设备等的计划安排工作,使之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3.6、设专人对坡顶水平位移、坡顶沉降观测点进行测量,每天将测量结果反馈给责任工程师以指导施工。
五、基坑防护
1、临边防护
(1)、边坡上部附近不准堆放弃土和材料设备等,堆放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不得小于4m,临时材料不得小于2m。
(2)、距离坡上线1.5m外用钢管插入地下做立杆搭设1.2米高,杆高1.5m,两道水平栏杆,并用安全警示带全封闭,并设立红色警示灯。
2、上下通道
用钢管和木挑板搭设人行坡道,坡道必须满足多人同时上下行走,并保证其承载力,坡道底部支撑必须放置在300mm宽的承托板上,不得直接置于土中,坡道要有扶手护栏等齐全的安全设施。
不准使用木梯上下,坡道要设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0mm。
3、基坑排水
基坑底部排水,项目配备2台Φ50口径的污水泵放入基坑底部已挖好的集水坑中,基坑底部雨水、地下水经过排水沟流入集水坑,再由水泵抽至厂区西侧空旷处。
地面排水由地面排水沟将雨水引入厂区北、南两侧主排水沟。
六、基坑监护
基坑四周虽然放坡较大,但仍不排除由于降雨量过大而导致边坡坍塌的危险,故设一名专职监护人员,进行全天监测,如发现有松动、变形、裂缝现象,立刻撤离现场作业人员,并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采取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另外在雨天时,严禁施工操作人员在基坑周边及基地施工,防止雨天基坑边坡坍塌造成人员伤亡。
七、基坑支护安全保证措施
1、该工程具有地质条件复杂、交叉作业、工期紧等特点,安全工作十分重要,严禁施工中在坡顶堆放材料及重物以免造成未成形的坡体滑移,各级管理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
2、施工现场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建立安全管理生产责任制。
3、建立并认真执行安全交底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4、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现场临时搭设的脚手架,支撑杆必须稳固。
5、土方坍落和滑坡是本工程最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
在危险处设置醒目警示标志。
施工过程中设专人对边坡进行监测。
6、施工前应提前做好防雨准备工作,遇雨天应停止施工,对施工用材料、机具及坡面进行覆盖防护,雨后复工须认真检查边坡情况。
决定是否有必要采取措施,之后才能施工。
7、施工现场要做到及时清理,保持场容整洁,道路畅通。
8、施工期间严格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
9、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规定,确保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
10、雨天基坑开挖保证措施
10.1、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途径每天查看天气预报及时掌握沈阳地区天气情况。
10.2、有物资设备部提前采购雨天应急物资,如:
雨靴、雨衣、铁锹、药品等。
10.3、现场施工员和安全员及时掌握基坑四周基坑支护的稳定情况,如有情况及时处理上报相关领导。
10.4、原则上在雨天时,不得在基坑内和基坑安全防护范围内进行施工,如必须施工时,在施工地点必须安排专职安全员进行监督,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10.5、如有安全事故发生及时启动现场安全应急预案,尽可能避免人员的伤亡。
八、基坑支护安全应急措施
1、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小组组织成员如下:
组长:
康俊伟
副组长:
宋泽铁
成员:
胡灵威、袁子惠(安全员)、葛梦瑶(综合员)、邱雨、申慈航、周峰(材料员)及现场保卫人员。
2、成员职责
组长:
负责组织制定现场应急预案,并负责应急响应时现场指挥实施。
副组长:
参与制定现场应急预案,并负责组织应急响应时的现场调查、现场疏散、人员安排、伤员抢救、外部联系等。
材料采购员:
负责应急物资及设备的采购和保管,应急响应时对伤员进行初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进行施救,直至伤员送至医院或医生来到现场,保证抢救的连续性。
成员:
协助副组长在应急响应时落实执行现场调查、现场疏散、伤员抢救等。
综合员:
应急响应时如伤员的伤势较轻,现场急救后伤情较稳定,由综合员负责马上将伤员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
现场保卫人员:
主要负责在采取逃生和紧急疏散时的组织工作,并负责疏散后的疏散情况检查,保证全部人员能及时有序地疏散至指定的集合地点(集合地点必须有有效的安全距离和其他安全特征)。
3、应急响应流程
事故应急响应流程图
4、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当发生坍塌事故后,抢救重点是集现场的人力、物力、设备尽快把压在人上面的土方、构件搬离,受伤者抬出来并立即抢救。
4.1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4.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骶骨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4.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或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脊运。
4.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
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4.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4.5.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
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4.5.2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纱布、棉花等作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4.5.3止血带止血法:
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者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4.6、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4.7、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保护现场
4.8、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到路口引导救护车
4.9、立即向所属单位和公司质量安全部汇报
4.10、由责任单位写出事故报告报公司质量安全部
5、应急善后处理
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和现场情况得到有效救治和控制后,即解除应急状态;由上一级机构和项目部组织共同事故调查小组,按《事故、事件处理控制程序》进行调查处理,做好事故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修改和完善后的内容应重新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