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宏观经济政策.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7164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章+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11章+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11章+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11章+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11章+宏观经济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1章+宏观经济政策.ppt

《第11章+宏观经济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宏观经济政策.ppt(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1章+宏观经济政策.ppt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Policy教材第十六章教材第十六章第一节第一节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FiscalPolicy11财政政策的机制财政政策的机制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需求以达到实现充分就业或物价稳需求以达到实现充分就业或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政府支出包括:

政府支出包括: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投资);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投资);政府购买(政府消费);政府购买(政府消费);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

税税收包括:

收包括: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税收。

22财政政策的工具财政政策的工具33财政政策的运用财政政策的运用“逆经济风向行事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

的原则:

经济萧条经济萧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失失业业扩张性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紧缩性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减少税收收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增加税收收增加增加总需求总需求减少减少总需求总需求经济繁荣经济繁荣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二、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二、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Automaticstabilizers又称内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Built-instabilizers-某些经济政策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某些经济政策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趋向于稳定的机制。

济趋向于稳定的机制。

经济萧条经济萧条-所得税减少,转移支付增加,所得税减少,转移支付增加,-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下降;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下降;经济繁荣经济繁荣-所得税增加,转移支付减少,所得税增加,转移支付减少,-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上升。

自动抑制总需求的上升。

三、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与效果三、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与效果挤出效应挤出效应EffectivenessofCrowdingout-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

减少。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利率上升利率上升-私人私人投资和消费减少。

投资和消费减少。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的大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的大小相关;小相关;挤出效应的大小与挤出效应的大小与IS曲线和曲线和LM曲曲线的斜率相关。

线的斜率相关。

0YiIS2i1E1Y1IS1E2Y2i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的效果

(1)教材教材P393图图16-1(a)0YiIS2i1E1Y1IS1E2Y2i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的效果

(2)教材教材P393图图16-1(b)IS曲线的斜率越曲线的斜率越大,投资对利率的反大,投资对利率的反应越不敏感,应越不敏感,挤出效挤出效应就越小,即财政政应就越小,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策的效果就越大。

反。

反之,则效果就越小。

之,则效果就越小。

IS曲线的斜率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取决于两个因素: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取决于两个因素:

1.1.投资对利息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投资对利息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即即dd越大越大,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

小,反之则越大。

2.2.投资或政府支出的乘数越大,投资或政府支出的乘数越大,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

1b(1t)11da+e+G0bT011111111dr=Y斜率的绝对值斜率的绝对值0YiIS2i1E1Y1IS1E2Y2i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的效果(3)教材教材P394图图16-2(a)0YiIS2i1E1Y1IS1E2Y2i2LMY3财政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的效果(4)教材教材P394图图16-2(b)LM曲线的斜率越曲线的斜率越大,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大,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反应越敏感,反应越敏感,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就越大,即财政政策的就越大,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小效果就越小。

反之,则。

反之,则效果就越大。

效果就越大。

LM曲线的斜率曲线的斜率r=+YkhJhM0h斜率斜率四、功能财政与公债四、功能财政与公债FunctionalFinanceandNationalDebt凯恩斯主义认为,国家财政应当凯恩斯主义认为,国家财政应当具有调节经济的功能,要使这一功能具有调节经济的功能,要使这一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放弃财政收支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放弃财政收支平衡的旧信条。

平衡的旧信条。

因为,要发挥财政调节经济的作因为,要发挥财政调节经济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就必然出现财政赤用,在经济萧条时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在经济繁荣时就必然出现财政盈字;在经济繁荣时就必然出现财政盈余。

余。

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出现财政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公债来加以解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公债来加以解决。

决。

但是,公债不能向公众和厂商但是,公债不能向公众和厂商发行,否则会抵消刺激经济的作用。

发行,否则会抵消刺激经济的作用。

公债只能卖给中央银行。

公债只能卖给中央银行。

关于公债的争论。

关于公债的争论。

“公债哲学公债哲学”-即公债无害即公债无害论。

论。

第二节第二节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一、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MonetaryPolicy11银行制度银行制度教材教材351-353351-353中央银行中央银行CentralBank-“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企业企业-直接办理存放款业务。

直接办理存放款业务。

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LegalReserve-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保持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所吸收的存款中保持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金。

金。

这一比例就是法定准备率。

这一比例就是法定准备率。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DemandDeposit又称支票货币又称支票货币CheckbookMoney或或存款货存款货币币DepositMoney,存款货币的增加也存款货币的增加也就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就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22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教材教材354-355354-355AA银行吸收存款银行吸收存款100100万元万元原始存款原始存款;AA银行将银行将8080万元贷给客户甲;万元贷给客户甲;BB银行取得客户甲的存款银行取得客户甲的存款8080万元;万元;BB银行将银行将6464万元贷给客户乙;万元贷给客户乙;CC银行取得客户乙的存款银行取得客户乙的存款6464万元;万元;CC银行将银行将51.251.2万元贷给客户丙;万元贷给客户丙;100万元万元+80万元万元+64万元万元+51.2万元万元+=500万元万元举例说明商业银行如何创造存款货币:

举例说明商业银行如何创造存款货币:

假定法定准备率为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20%。

存款总额存款总额DD=原始存款原始存款RR11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rr=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派生存款派生存款(0(0r1)r1)33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教材教材357357-原始存款扩张的倍数。

原始存款扩张的倍数。

货币乘数货币乘数MoneyMultiplier=存款总额存款总额D原始存款原始存款R=1111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r或或=1111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提现率提现率+超额准备超额准备率率货币乘数货币乘数的作用也的作用也是双向的。

是双向的。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11货币政策的机制货币政策的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以影响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利息率,进而影响总需求。

利息率,进而影响总需求。

假设前提假设前提-人们的财富只有货币和债券人们的财富只有货币和债券这两种存在形式。

这两种存在形式。

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增增加加债券价格债券价格上上升升利息率利息率下下降降投资增加投资增加消费增加消费增加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减减少少债券价格债券价格下下降降利息率利息率上上升升投资减少投资减少消费减少消费减少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Operation-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

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

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Policy-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现率RediscountRate或贴现条件以控制或贴现条件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商业银行的贷款。

准备率政策准备率政策ReserveRatioPolicy-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法定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备率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22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政策的工具33货币政策的运用货币政策的运用经济萧条经济萧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失失业业扩张性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再贴现率降低再贴现率降低法定准备率降低法定准备率增加增加总需求总需求经济繁荣经济繁荣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紧缩性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法定准备率减少减少总需求总需求三、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三、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也与也与IS曲线和曲线和LM曲线的曲线的斜率相关。

斜率相关。

0Yii1E1Y1ISE2Y2i2LM1Y3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

(1)教材教材P402图图16-3(a)LM20Yii1Y1Y2i2Y3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

(2)教材教材P402图图16-3(b)E1ISE2LM1LM2IS曲曲线的斜率线的斜率越小,即越小,即投资对利投资对利率的反应率的反应越敏感,越敏感,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就的效果就越大越大。

0YiISi1E1Y1E2Y2i2LM1Y3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3)教材教材P403图图16-4(a)LM20Yi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4)教材教材P394图图16-2(b)ISi1E1Y1E2Y2i2LM1Y3LM2LM曲曲线的斜率线的斜率越大,即越大,即利率对货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币供给量的反应越的反应越敏感,敏感,货货币政策的币政策的效果就越效果就越大大。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消除财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消除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更有效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可以更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

地制止通货膨胀。

也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也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或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或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配合的方式。

缩性财政政策相配合的方式。

0YiLM1IS2i1E1Y1IS1LM2E2E3Y3Y2i2第四节第四节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一、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一、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货币主义Monetarism的货币的货币政策在传递机制上与凯恩斯主义不政策在传递机制上与凯恩斯主义不同:

同:

他们认为,直接影响国民收入他们认为,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不是利息率,而是货和价格水平的不是利息率,而是货币供给量。

币供给量。

假设前提:

假设前提:

人们的财富具有多种形式:

货币、债券、人们的财富具有多种形式:

货币、债券、股票、住宅、珠宝和耐用消费品等。

股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