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6905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安徽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安徽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安徽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安徽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docx

《安徽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docx

安徽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

AHPS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标准

PSJG~

 

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

(试行)

 

2020-04-07发布2020-10-01实施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

 

稻瘟病抗性鉴定………………………………………………………………….....1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12

稻曲病抗性鉴定…………………………………………………………………....20

纹枯病抗性鉴定…………………………………………………………………....28

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37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规范

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

稻瘟病抗性鉴定

 

前言

《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为系列标准。

第1部份:

稻瘟病抗性鉴定PSJG

第2部份: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PSJG

第3部份:

稻曲病抗性鉴定PSJG

第4部份:

纹枯病抗性鉴定PSJG

第5部份:

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PSJG

本标准为PSJG—稻瘟病抗性鉴定。

本标准附录为标准性附录。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爱惜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爱惜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徽省植物爱惜总站、安徽省种子治理总站。

本标准起草人:

王文相、丁克坚、张磊、程福如、檀根甲、刘家成、孔令传、赵德平。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和抗病性评判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要紧农作物品种审定中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和抗性评判。

本标准同时适用于安徽省稻品种区域实验、生产实验和自然诱发鉴定中的稻瘟病病情调查和抗性评判。

2引用文件

GB/T15790稻瘟病测报调查标准。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鉴定指南》(PSJG1101-2020)。

《安徽省要紧农作物品种推行应用前审定标准》(皖农种[2007]100号)。

《安徽省要紧农作物审定品种大体条件评审细那么有关评审事项说明》(皖农种[2020]68号)。

3术语和概念

稻瘟病RiceBlast

由稻瘟病病原物Pyriculariagrisea稻真菌病害。

4病原物

病原物来源

在安徽不同生态区搜集稻瘟病病株,分离、纯化经辨别寄主测定后,按生理小种(群)成立菌种库。

接种体

接种体一样为淮北、江淮丘陵、沿江、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生态区内不同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或特定生态区内不同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特殊情形能够依照委托单位要求从菌种库中制备。

没有特定要求的情形下,接种体为菌种库中最新的病原物。

接种体繁衍

将菌株用酵母培育基纯化培育7d(恒温26℃),用打孔器切取直径为2mm的菌丝块,将假设干菌丝块移至产孢培育基(培育基配方:

米糠20g,酵母,琼脂20g,蒸馏水1000ml)上,26℃恒温下培育8~10d,光照时刻12h(早7:

00至晚19:

00,日光灯辅助照射)。

待产生大量孢子备用。

5鉴定圃

鉴定圃设置

人工接种鉴定可在盆钵中(苗瘟)或网室水泥池中(叶瘟和穗瘟)进行。

自然诱发鉴定圃选择历年发病较重的老病区,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上等的田块。

鉴定圃鉴定品种随机排列,1次重复。

鉴定圃种植与治理

5.2.1自然诱发鉴定圃种植与治理

5月中、下旬播种,秧龄25~30天,每品种5×5=25丛。

每品种周围用2行高感诱发品种包围。

每隔15个品种设置一组抗、感对照(抗病品种TeTeP和感病品种Ⅱ优838)。

为了确保田间能发病,可在植株3~4叶期接种少量混合菌种,以使病害得以流行。

⑴叶瘟:

自播种至接种期间施足氮肥,接种前3天施一次氮肥,维持秧苗嫩绿;水分前期湿润,后期寸水。

⑵穗瘟:

在水稻孕穗期重施一次氮肥,维持叶色浓绿,田间可灌深水,以利发病,但不能使植株倒伏。

5.2.2人工接种鉴定圃种植与治理

⑴叶瘟

盆钵育苗者须施足基肥,土层深10㎝,每盆钵中的品种数视盆钵大小而定,但每一品种相隔3㎝,每一供试品种播20粒左右。

也能够用一样方式在网室水泥池中进行。

待幼苗扎根后,酌施氮肥,维持嫩绿。

⑵穗瘟

水泥池宽100㎝,肥水较高,供试品种浸种、摧芽后,每品种条播5行,每行播种20~30粒,行与行之间相隔25㎝。

供试品种周围种植感病品种籼、粳稻各一个各类二行。

5.2.3病圃施药

参加鉴定的水稻品种在全生育期内不利用杀菌剂,杀虫剂的利用依照病圃内害虫发生种类和程度而定(纹枯病严峻田块需用井冈霉素于拔节期防治一次),接种前后幸免施用任何药剂。

6鉴定

接种

叶瘟

鉴定接种时刻在秧苗3~4叶期,接种体按要求制备,进行喷雾接种,每毫升孢子量20~30万个,晴天黄昏接种,接种量以所有叶片上布满孢子液为限,接种后第二天起按时喷雾保湿,7~10天后(视感病对照品种发病情形),调查病情。

穗瘟

接种体按要求制备,每毫升孢子量20~30万个。

⑴孕穗期注射接种:

每穗接种毫升或孢子液从穗苞中溢出;

⑵或抽穗后于黄昏喷雾接种,接种量以穗上布满孢子液为限,以后按时喷雾保湿。

病情调查

.1人工接种鉴定

⑴叶瘟。

接种7~10天后(视感病对照品种发病情形)进行调查,调查株数按对鉴定品种逐株(丛)调查、记载病情级别,每株(丛)以各叶表现出的最高病情级别为本丛最终病情级别结果,最后确信25丛的加权平均发病品级。

⑵穗瘟。

收割前4~5天调查100穗病情,按对鉴定品种逐穗调查、记载病情级别,计算穗瘟损失率指数。

6.2.2自然诱发鉴定

⑴叶瘟。

于分蘖末期病害最重时调查,按逐株(丛)调查(25丛)、记载病情级别,每丛以各叶表现出的最高病情级别为本丛最终病情级别结果,最后确信25丛的加权平均发病品级。

⑵穗瘟。

于黄熟期(收成前7天左右)调查,共调查100穗。

按记载病情级别,计算穗瘟

损失率指数。

鉴定调查记载表要有鉴定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字。

在开展鉴定调查时,鉴定人员与复核人员一同进行,鉴定人员对鉴定植株病情级别进行判定,经复核人员确认跋文载。

穗瘟损失率指数计算

(1)

(2)

发病率、穗瘟损失率指数均保留1位小数。

抗性分离记载

假设一个鉴定群体中显现明显的抗、感类型,应在调查表中注明“抗性分离”,用/表示。

病情级别和病级划分标准

6.5.1叶瘟病情级别划分标准

病情级别

病情

0级

无病斑;

1级

仅有针尖大小的褐点;

2级

有较大褐点;

3级

圆形至椭圆形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病斑直径约1~2毫米;

4级

椭圆形或狭长纺锤形病斑,局限于两条叶脉之间,病斑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2%

5级

典型稻瘟病斑,受害面积为3~10%;

6级

典型稻瘟病斑,受害叶面积为11%~25%;

7级

典型稻瘟病斑,受害叶面积为26%~50%

8级

典型稻瘟病斑,受害叶面积为51%~75%

9级

典型稻瘟病斑,受害叶面积>75%

6.5.2穗瘟损失率(单穗)病情级别划分标准

病情级别

单穗损失率

0

无病

1

≤5%(个别小枝梗发病)

3

~15%(1/10-1/5左右枝梗发病)

5

~30%(1/5-1/3左右枝梗发病)

7

~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9

>%(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或造成白穗)

6.5.3穗瘟病穗率、穗瘟损失率指数病级划分标准

病级

穗瘟病穗率%

穗瘟损失率指数%

0

0

0

1

<5

<5

3

~10

~15

5

~25

~30

7

~50

~50

9

>50

>50

7抗性评判

抗性类别划分标准

以综合抗性指数评判

抗性级别

综合抗性指数

抗性类别

缩写

类别

1

HR

高抗

3

5

中抗

7

9

HS

高感

综合抗性指数=叶瘟病级×+穗瘟发病率病级×+穗瘟损失率指数病级×

以叶瘟、穗瘟病级评判(在单独鉴定叶瘟或穗瘟的病情下参考利用)

(叶瘟或穗瘟)病级

抗性类别

缩写

类别

0-1

HR

高抗

3

R

5

MR

中抗

7

S

9

HS

高感

有效性判别

对照感病品种或任一鉴定品种的抗性级别达到7-9,该批次鉴定有效。

重复鉴定

同一鉴定品种的抗性级别一年为5,另一年在5以下或5以上的,若是两年抗性级别相差2个

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别)的,那么需要做第三次抗性鉴定。

或一年在5以上,另一年在5以下的,那么需要做第三次抗性鉴定。

抗性评判

在有3年鉴定的结果中,如有2年的抗性类别是一致的,那么此抗性类别作为最终鉴定结论。

达到高抗-抗或感-高感类别的鉴定品种,当两年抗性类别不一致时,以记载的最低综合抗性指数所对应的抗性类别为准。

同一鉴定品种的抗性级别一年为5级,一年在5以下或5以上的,若是两年抗性级别相差1个品级,用两年综合抗性指数的平均数,对照标准从头划分抗性类别;若是两年抗性级别相差2个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别)的,那么需要做第三次抗性鉴定,与相差1个品级的综合抗性指数平均,从头划分抗性类别,或在其他情形下直接用3次鉴定的综合抗性指数平均,从头划分抗性类别。

同一鉴定品种的抗性级别一年在5以上,另一年在5以下的,那么需要做第三次抗性鉴定,按规那么从头划分抗性类别。

8鉴定报告

人工接种鉴定一样以鉴定品种对特定生态区内不同生理小种的混合接种体或特定生理小种的反映出具鉴定报告单。

鉴定结果报告单一样以单个品种单独出具。

如集中批量送样的,也能够多个品种出一份鉴定结果报告单。

鉴定结果报告单格式见附录B。

以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白叶枯病抗性、稻曲病抗性、纹枯病抗性、条纹叶枯病抗性出具一份综合的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报告,报告格式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鉴定指南》PSJG1101-2020附录A-1。

鉴定报告要盖鉴定单位公章,要有制表人、复核人和签发人签字。

附录A-1-1稻品种稻瘟病(叶瘟)抗性鉴定调查记载表

鉴定方式:

□自然诱发鉴定法□人工接种鉴定法鉴定地址:

品种编号

品种编号

品种编号

品种编号

品种编号

鉴定

株号

病情

级别

鉴定株号

病情

级别

鉴定

株号

病情

级别

鉴定

株号

病情

级别

鉴定

株号

病情

级别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4.

4.

4.

4.

4.

5.

5.

5.

5.

5.

6.

6.

6.

6.

6.

7.

7.

7.

7.

7.

8.

8.

8.

8.

8.

9.

9.

9.

9.

9.

10.

10.

10.

10.

10.

11.

11.

11.

11.

11.

12.

12.

12.

12.

12.

13.

13.

13.

13.

13.

14.

14.

14.

14.

14.

15.

15.

15.

15.

15.

16.

16.

16.

16.

16.

17.

17.

17.

17.

17.

18.

18.

18.

18.

18.

19.

19.

19.

19.

19.

20.

20.

20.

20.

20.

21.

21.

21.

21.

21.

22.

22.

22.

22.

22.

23.

23.

23.

23.

23.

24.

24.

24.

24.

24.

25.

25.

25.

25.

25.

26

26.

26

26.

26

27

27.

27

27.

27

28

28.

28

28.

28

29

29.

29

29.

29

30

30.

30

30.

30

平均

平均

平均

平均

平均

鉴定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

附录A-1-2

稻品种稻瘟病(穗瘟)抗性鉴定调查记载表

品种编号:

鉴定方式:

□自然诱发鉴定法□人工接种鉴定法鉴定地址:

鉴定

株号

病情级别

鉴定

株号

病情级别

鉴定

株号

病情级别

鉴定

株号

病情级别

病穗率

损失率

病穗率

损失率

病穗率

损失率

病穗率

损失率

1.

26.

51.

76.

2.

27.

52.

77.

3.

28.

53.

78.

4.

29.

54.

79.

5.

30.

55.

80.

6.

31.

56.

81.

7.

32.

57.

82.

8.

33.

58.

83.

9.

34.

59.

84.

10.

35.

60.

85.

11.

36.

61.

86.

12.

37.

62.

87.

13.

38.

63.

88.

14.

39.

64.

89.

15.

40.

65.

90.

16.

41.

66.

91.

17.

42.

67.

92.

18.

43.

68.

93.

19.

44.

69.

94.

20.

45.

70.

95.

21.

46.

71.

96.

22.

47.

72.

97.

23.

48.

73.

98.

24.

49.

74.

99.

25.

50.

75.

100.

平均病穗率

平均损失率

鉴定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

 

附录A-2(多个品种)

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调查记载表

鉴定方式:

□人工接种法□自然诱发□鉴定地址:

品种

编号

鉴定

参数

调查株数

各级病情级别株数

病情

指数

Z

L

0

1

3

5

7

9

叶瘟

穗瘟

损失率

叶瘟

穗瘟

损失率

叶瘟

穗瘟

损失率

叶瘟

穗瘟

损失率

叶瘟

穗瘟

损失率

叶瘟

穗瘟

损失率

备注:

1:

Z-综合抗指L-抗性类别2:

接种小种编号:

来源:

3:

种植日期:

4:

接种日期:

5:

抗性分离:

鉴定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

附录B-1(单个品种)

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报告单

报告编号:

第页共页

品种编号

品种名称

委托鉴定单位

鉴定编号

样品接收时间

样品数量

鉴定项目

鉴定依据

鉴定结果

鉴定地点

接种体来源

混合接种体

特定接种体:

特定接种体:

鉴定依据

鉴定方法

种植日期

接种日期

调查日期

鉴定参数

(病级或抗指)

叶瘟

穗瘟

损失率

综合抗指

叶瘟

穗瘟

损失率

综合抗指

叶瘟

穗瘟

损失率

综合抗指

鉴定值

抗性类别

CK抗性类别

鉴定结论

 

备注

 

制表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附录B-2(多个品种)

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报告单

报告编号:

鉴定依据第页共页

鉴定

参数

品种

编号

混合接种体

特定接种体:

特定接种体:

叶瘟病级

穗瘟病级

损失指数

综合抗指

抗性类别

叶瘟病级

穗瘟病级

损失指数

综合抗指

抗性类别

叶瘟病级

穗瘟病级

损失指数

综合抗指

抗性类别

CK

备注:

包括接种体组成、病原物采集地点、人工诱发条件(如适用)、种植日期、接种日期、鉴定圃种植与管理情况、样本容量、调查日期、有无抗性分离情况等。

制表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规范

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前言

《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标准》为系列标准。

第1部份:

稻瘟病抗性鉴定PSJG

第2部份: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PSJG

第3部份:

稻曲病抗性鉴定PSJG

第4部份:

纹枯病抗性鉴定PSJG

第5部份:

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PSJG

本标准为PSJG—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本标准附录为标准性附录。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爱惜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爱惜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徽省植物爱惜总站、安徽省种子治理总站。

本标准起草人:

王文相、丁克坚、张磊、程福如、檀根甲、刘家成、孔令传、赵德平。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品种白叶枯病抗性鉴定技术和抗病性评判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要紧农作物品种审定中稻品种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和抗性评判。

本标准同时适用于安徽省稻品种区域实验、生产实验和自然诱发鉴定中的稻白叶枯病病情调查和抗性评判。

2引用文件

《农作物品种抗病性鉴定指南》PSJG1101-2020。

《安徽省要紧农作物品种推行应用前审定标准》(皖农种[2007]100号)。

《安徽省要紧农作物审定品种大体条件评审细那么有关评审事项说明》(皖农种[2020]68号)。

3术语和概念

稻白叶枯病RiceBacterialLeafBlight

由白叶枯病病原物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Ishiyama)Swings引发的稻细菌病害。

对照品种checkvariety

本标准中特指为查验实验的靠得住性,在品种鉴按时附加的在特定生态区表现为已知抗病的品种(IR26等)和感病的品种(汕优63或Ⅱ优838等)。

4病原物

病原物来源

在安徽水稻产区的不同生态区搜集白叶枯菌株,按菌群成立菌种库(我国用金刚30、TeTeP、南粳1五、Java14、IR26将白叶枯菌分为Ⅰ~Ⅶ共7个菌群,我省流行的菌群为Ⅱ和Ⅳ)。

接种体

接种体一样为淮北、江淮丘陵、沿江、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生态区内不同菌群的混合菌种,或单个菌群,特殊情形能够依照委托单位要求从菌种库中制备。

没有特定要求的情形下,接种体为菌种库中最新的病原物。

5鉴定圃

鉴定圃设置

在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上等,适合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田块设置鉴定圃。

鉴定圃种植

鉴定品种常常规浸种催芽后,播于鉴定圃内。

播种时刻依检测地址和参测品种生育期不同灵活把握,一样以水稻分蘖盛期后的3周内或孕穗期后的3周内的日平均气温在28~30℃为宜。

在秧龄25-30d时移栽。

鉴定品种采纳随机排列,重复3次。

鉴定品种每小区移栽1行,每行10丛;株行距为20cm×20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