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全解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6560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9.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全解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全解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全解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全解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全解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全解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全解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全解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全解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全解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章综合解说

本章内容概览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非常复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在发挥着调节作用,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共同构成机体的调节网络。

本章介绍了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神经调节和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的激素调节。

关于神经调节内容的编排,教材先从人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这样的安排,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我们的感知来源于生活。

关于激素调节,首先介绍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再介绍主要激素的作用及激素分泌异常的表现,并引导我们认识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本章以生命的调节和控制为主线,围绕神经调节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展开,最后总结: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联系,共同指导和控制人体的生命活动,体现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生物学观点。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2)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成像特点以及矫正方法。

(3)耳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

(4)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反射和反封弧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

(6)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7)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及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异常症。

难点:

(1)听觉与视觉的形成过程。

(2)脑与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3)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联系和区别。

(4)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与胰岛素的重要作用及分泌异常症。

本章学法点津

学习本章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生活场景,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构概念。

例如,用看到黄蜂的过程来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用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场景引发对激素调节的思考。

(2)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图片,结合文字说明来理解相对枯燥、抽象的知识。

图文并茂有助于形成概念,也可以培养学习能力。

例如,教材中介绍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和“四不要”、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缩手反射的过程等,都用了相对较大的图片并结合文字说明。

(3)对于本章中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如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区别、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分泌异常时引起的病症等,可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加以识记。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教材预习全解

趣味情景导入

放学铃响了,同学们匆匆地向食堂走去。

没走进食堂小明就闻到一股饭菜的香味,走进去一看,原来今天吃的是排骨炖土豆、炸豆腐、西红柿炒鸡蛋。

小明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排骨就吃了起来,真香啊……

同学们吃饭的过程体现了人体对外界环境的多种感知:

闻到菜香是嗅觉,看到饭菜是视觉,尝到菜香是味觉……人体对环境的这些感知都属于感觉,它是人体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感知的结果。

学习目标导航

1.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说出保护耳的各种措施。

5.关注日常生活中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6.关爱与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相关知识链接

1.生活中,我们用眼睛看到外界的事物,用耳听到各种声音,用鼻子嗅到各种气味,用皮肤感受冷、热、触、痛、压等刺激……这些都是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2.青少年及儿童如不注意用眼卫生,如长时间看电视、上网,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看书等,就会形成近视,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教材内容全解

想一想,议一议

(见教材第78页)

这五种感觉分别来自眼、鼻、舌、皮肤和耳。

这些感觉能使我们品尝到饭菜的色、香、味,享受用餐过程,并使我们全面、准确地感知吃饭时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知识点一人体感觉的获取

人体的各种感觉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的。

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叫感受器。

有的感受器比较简单,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

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通常称它们为感觉器官,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

知识点二眼和视觉

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

视觉的形成和眼球的结构是分不

开的。

1.眼球的结构(重点、难点)

眼球(如图)包括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其中眼球壁的结构(从外向内)分为三层:

外膜、中膜和内膜。

外膜包括巩膜和角膜;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膜是视网膜。

眼球的内容物主要是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2.教材第79页“插图”全解(如图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

教材图4-47展示了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具体介绍如下:

拓展:

眼球的附属结构

眼球的附属结构主要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眼外肌,保护眼球的眼睑、结膜、泪器等。

①眼外肌:

分布于眼球的周围,牵动眼球自由灵活地转动。

②眼睑:

俗称“眼皮”,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

眼睑能够闭合,可以阻挡强光和灰尘等物质的进入,对眼球起到保护作用。

③结膜:

连接眼睑和眼球,是半透明膜,表面光滑、柔软且有一定弹性,富有血管。

④泪器:

包括泪腺和泪道等结构。

泪腺分泌泪液,起到湿润和清洁眼球的作用。

泪液中还含有一些溶茵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球的病菌,对眼球起到保护作用。

例1(2016·四川广元)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是指()

A.虹膜和角膜B.巩膜和角膜C.巩膜和虹膜D.角膜和瞳孔

【答案】C

【解析】人眼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虹膜。

巩膜的特点是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

人眼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

故选择C选项。

3.视觉的形成(重点、难点)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韧像。

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形成视觉。

具体过程可表示为如图:

注意:

①物像的形成部位是视网膜,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②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例2(2015·湖北)2015年初,某歌手捐献的角膜成功移植给两位患者,使他们重见光明。

在眼球

的结构中,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的部位是()

A.角膜B.晶状体C.视网膜D.大脑的特定区域

【答案】C

【解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等的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视网膜上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故选择C选项。

4.视觉形成过程中眼的调节功能(难点)

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依靠的是眼的调节作用,其中主要是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和瞳孔对进光量的调节。

(1)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

晶状体是一个两面凸的透镜结构,它的曲度受睫状体的调节,曲度变化时,对光线的折射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

看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看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的曲度变小。

(2)瞳孔对进光量的调节: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强光下看物体时瞳孔缩小,在弱光下看物体时瞳孔扩大,这叫做瞳孔对光的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球内的光量。

在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线的刺激;在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

此外,看远处物体时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球内的光量;看近处物体时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使成像清晰。

5.教材第80页“试一试”全解

(1)拿一面镜子,在室内光线较暗(应能从镜中看清瞳孔的大小,如果外界光线较强可拉上窗帘遮光)的情况下和室内光线较强(如果外界光线较弱,可打开门窗或者打开室内的灯)的情况下,仔细观察、比自己眼睛瞳孔的大小。

(2)在适宜的光线下,同学之间相互观察瞳孔的大小,然后拿一个手电筒(光线不要太强,光线太强可蒙上一层纱布或纸)照射被观察同学的眼,观察瞳孔的大小,并与没有手电筒照射的情况进行对比。

通过观察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大小,我们可以发现人的瞳孔大小能改变:

在明亮处瞳孔缩小,以减少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线的刺激;在黑暗处瞳孔扩大,以增加进入眼球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受到足够的刺激。

瞳孔的扩大和缩小是由虹膜内的平滑肌控制的。

例3夏日晴天的中午,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当他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排18号座位时,

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A.瞳孔扩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瞳孔扩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D.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答案】B

【解析】小明从外面走进电影院时,周围环境由明亮变黑暗,此时瞳孔扩大,以增加进入眼球内的光量;当由看远处的物体转为看近处的物体时,眼球内的晶状体曲度会由小变大,以便看清物体。

故选择B选项。

提示:

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和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

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球内的光量,而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使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知识点三近视及其预防

1.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措施(重点、难点)

(1)近视及矫正

①近视的成因: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

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

②近视的矫正:

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

近视眼配戴眼镜前后眼球的成像情

况如图所示。

(2)假性近视

青少年在读书、写字时,如果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很近,或采光、照光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曲度增大。

时间久了,一旦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

这时候,只要消除上述不利因素,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等,就可以使视力恢复正常。

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果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从而变成真性近视。

这时候,视力就不容易恢复正常了。

2.预防近视

教材第82页图4-51展示了预防近视的措施:

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和“四不要”。

“三要”是指: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要”是指:

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走路看书。

例4(2015·福建泉州)青少年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近视的主要成因及矫正方法分别是()

①晶状体曲度过大②晶状体曲度过小③配戴凹透镜④配戴凸透镜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A

【解析】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而看不清运处的物体。

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选择A选项。

 

例5(2015·山东烟台)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近几年来中学生患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下列不利

于预防近视的做法是()

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B.发现视力下降,立即配戴近视镜

C.课间到教室外活动

D.持续使用电脑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答案】B

【解析】预防近视要注意用眼卫生,注意光线要适宜,阅读或看屏幕时保持适当的距离,还要注意营养搭配,多吃维生素A等。

配戴近视镜属于对近视眼的矫正,而不是预防。

故选择B选项。

知识点四耳和听觉

耳同样是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的感觉器官。

人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居第二位。

1.教材第83页“观察与思考”全解

教材第83页的几幅插图展示了我们可以通过耳朵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

听到汽车鸣笛,迅速躲避;听到电话铃声,接听电话;在课上倾听同学们的讨论,踊跃发言;随着音乐节拍做广播操,动作整齐划一。

讨论:

(见教材第83页)

1.人若失去听觉,就听不到汽车鸣笛,无法迅速避让,易发生危险;听不到电话铃声,无法接听电话;听不到同学的讨论,很难积极参与交流;听不到音乐,不能按节拍做广播操,使动作整齐划一。

2.失去听觉,我们就无法欣赏悦耳动听的音乐、无法分辨各种声音等。

2.耳的结构(重点、难点)

如图所示,耳的结构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1)外耳:

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耳郭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则是外界声波进入中耳的通道。

(2)中耳:

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鼓膜的作用主要是在声波的撞击下产生振劝,产生的振动经过鼓室里的听小骨传到内耳。

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可调节鼓膜两侧大气压力。

(3)内耳:

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接受听小骨传来的振动,可产生神经冲动。

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里面没有听觉感受器,但是它含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晕车以及晕船现象就与前庭和半规管中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过于敏感有关。

3.听觉的形成(重点、难点)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

具体过程可表示为下图:

提示:

①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内。

②如果中耳内的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或发生障碍,会导致传导性耳聋;如果耳蜗、听觉中枢和听觉神经受损伤,会导致神经性耳聋。

试一试:

(见教材第84页)

不同,在听自己说话或唱歌的录音时,会觉得那声音不像是自己的;但是别人听起来,能确认这就是你本人的声音。

这是因为我们在说话时,所发出的声波有一部分通过头骨直接传递到耳,所以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混合的,跟完全通过空气传播而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例6(2015·山东德州)如图所示为耳的结构,下列关于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2]造成损伤

B.晕车与[4]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C.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

D.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答案】C

【解析】声音在鼓膜处转变成振动,听小骨把振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

所以听觉感受器是耳蜗,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听觉中枢)形成的。

故选择C选项。

例7下面能正确表示人体听觉形成过程的是()

A.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

B.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耳蜗(感觉细胞)→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

C.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耳蜗(感觉细胞)→大脑的一定区域

D.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

【答案】A

【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

外界的声波由耳郭收集,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的一定区域,人体就形成了听觉。

故选择A选项。

4.耳和听觉的保护

(1)减少和消除噪声对听觉的影响。

①噪声:

那些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叫做噪声。

例如,汽车的高音喇叭声、建筑工地施工的声音、机器的轰鸣声等。

②噪声的危害:

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听觉会受到影响。

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鼓膜会破裂,甚至会因此失去听觉。

(2)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4)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5)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例8(2015·山东聊城)“火树银花不夜天”,在喜庆的盛大节日里,人们常常要燃放礼花爆竹,此时

旁观者最好张口,或闭嘴、堵耳。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B.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D.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答案】C

【解析】中耳内有咽鼓管,它的一端与鼓室相通,另一端与咽部相通。

当遇到巨大声响时,空气会产生非常剧烈的振动,鼓膜会受到从外耳道传过来的剧烈空气振动产生的压力,可能导致鼓膜破裂。

但是张口或闭嘴、堵耳可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防止鼓膜受到伤害。

故选择C选项。

5.其他感觉(难点)

(1)嗅觉:

嗅觉是由物体发散于空气中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腔上端的感觉细胞而引起的。

在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

(2)味觉:

舌的上表面和两侧分布着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称为舌乳头,舌乳头内有味觉感受嚣——味蕾,能够辨别酸、甜、苦、咸。

其中对酸味最敏感的是舌的两侧,对甜味最敏感的是舌尖,对苦味最敏感的是舌根,对咸味最敏感的是舌尖和舌的两侧。

(3)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这些感觉功能使人全面、准确、快速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知识点五教材第85页“技能训练”全解(观察和测量)

观察下图中的两个线段,往往会认为左侧图的线段比右侧图的线段长,但用尺子测量一下这两个线段的长度,发现它们是一样的。

这是因为我们通过视觉所观察到的物体和实际测量之间存在着差异。

例如,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时,离物体的远近不同,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大小也不相同。

对于不同的物体,也会存在着这种差异。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为了使观察的结果更准确,只用眼睛观察是不够的,用工具进行测量是必要的。

典型例题剖析

题型一眼与视觉

例1(2015·四川内江)茜茜同学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经检查医生说她患了近视,下面是茜茜同学根

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乙和丁

【答案】B

【解析】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使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图甲)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故选择B选项。

例2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列有关视觉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眼睛的瞳孔将变小

B.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C.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睫状体的曲度

D.信号灯图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

【答案】B

【解析】瞳孔能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量,当外界光线弱时,瞳孔放大,以便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睛;当外界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只让少部分光线进入,防止眼睛受强光的伤害。

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

信号灯的图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形成的。

故选择B选项。

例3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灵敏调节曲度的结构是[]_________,它有折射光线的作用。

(2)在我们眼睛上有一个能让光线进入眼睛内部的小孔,是_________(填名称),当你看完电影

从电影院走到阳光下时,它会______________。

(3)你能看到远处的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__________(填名称)上。

【答案】

(1)③晶状体;

(2)瞳孔,缩小;(3)视网膜

【解析】根据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及视觉的形成过程分析回答。

图示①是角膜,②是瞳孔,③是晶状体,④是脉络膜,⑤是视网膜,⑥是玻璃体。

(1)睫状体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晶状体能对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起折射作用。

(2)虹膜的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当周围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当周围光线弱时,瞳孔扩大。

电影院里面的光线弱,瞳孔扩大,才能使足够的光线进入眼内,看清物体;当我们从电影院走出来时,外面的光线强,因此瞳孔由大变小,才能减少外界光线对眼的刺激。

(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上,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题型二耳与听觉

例4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接受铃声刺激并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

A.鼓膜、耳蜗B.耳蜗、大脑C.听小骨、大脑D.鼓膜、大脑

【答案】B

【解析】铃声在鼓膜处转变成振动,听小骨把振动放大传到内耳,内耳的耳蜗能够接受振动的刺激并把振动转变成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故选择B选项。

例5如图为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耳的各部分结构中,最先接受声波刺激的是[]___________,当它内陷时,会引起听力下降。

矫正的办法是经常做吞咽动作,因为吞咽时,空气通过[]_________进入________,增加其内侧的压力,使其恢复原状。

(2)[]_________内含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接受声波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到____________,形成听觉。

(3)耳的结构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

(1)2,鼓膜,3,咽鼓管,鼓室;

(2)4,耳蜗,大脑(或大脑皮层、听觉中枢);(3)5,半

规管,6,前庭

【解析】

(1)耳的各部分结构中,耳郭收集的声波经外耳道最先传到[2]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

当鼓膜向内凹陷时,声波的传导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听力下降。

做吞咽动作时,空气可以通过[3]咽鼓管进入鼓室,在鼓室一侧增加对鼓膜的压力,可使内陷的鼓膜恢复原状。

(2)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4]耳蜗内,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的。

(3)内耳中的[5]半规管和[6]前庭中具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知识能力提升

重点内容总结

易误易混警示

1.误认为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视觉的形成包括两个主要过程:

(1)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2)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此,视网膜上形成的是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了视觉。

例1(2015·湖南株洲)如图表示人眼瞳孔的不同状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黑色部分表示瞳孔,是位于虹膜中央的小孔

B.反射光线从瞳孔进入,透过晶状体,刺激视网膜产生视觉

C.刚走进黑暗的电影院时,瞳孔状态如图乙

D.瞳孔状态由图乙变化到图甲,说明光线在增强

【答案】B

【解析】位于虹膜中央的小孔叫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球内部的光量。

当在黑暗环境时,瞳孔扩大,以增加进入眼球的光量。

当外界环境光线增强时,瞳孔会缩小,以减少进入眼球的光量。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把囹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最后在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故选择B选项。

2.误认为遇到巨大声响时,只捂住双耳就可以保护耳

巨大的声响会产生强大的声波,对鼓膜造成危害。

由于鼓室中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因此遇到巨大声响时,可以闭嘴,同时捂住双耳,防止声波进入;或者张开口,不要捂耳,使声波从外耳道和咽部同时进入,使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例2燃放鞭炮时,要迅速张口,或者闭嘴、堵耳,目的是()

A.缓解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