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扎桩.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6531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扎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工挖扎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工挖扎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工挖扎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工挖扎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挖扎桩.docx

《人工挖扎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扎桩.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挖扎桩.docx

人工挖扎桩

天景山复建房L组团—社区中心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3

第二章、编制依据:

3

第三章、施工主要机具设备4

第四章、施工作业条件5

第五章、施工操作要点5

第六章、质量要求6

第七章、安全措施8

第八章、施工注意事项9

第九章、应急措施9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天景山复建房L组团-站前路临时创意配套服务工程

工程地点:

南京市江宁区

施工单位:

南京华致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南京新华泰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南京江宁科学园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南京市凯盛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天景山L组团,工程主要内容为土建工程项目;本为工程地上1层,建筑总高度4.2m,标准层层高3.6m。

第二章、编制依据:

编制说明及依据:

1、南京市凯盛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南京江宁科学园发展有限公司天景山复建房L组团—站前路临时配套服务项目施工图纸;

2、国家及省的有关规范、标准、规程;

站前路临时创意配套服务项目

表2-1主要规程、标准

类别

名称

编号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50476-2008

3、建筑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4、本站前路临时创意配套服务项目工程的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土成孔,灌注混凝土成桩。

第三章、施工主要机具设备

1.提升机具

铁制辘轳、钢丝绳、胶皮吊桶。

2.挖孔工具

短柄铁锹、镐、锤、钎,风镐。

3.水平运输机具

双轮手推车或1t机动翻斗车。

4.混凝土浇筑机具

混凝土搅拌机(含计量设备)、小直径插入式振动器等。

当水下灌注混凝土,应配金属导管、吊斗。

混凝土储料斗、提升装置(卷扬机或起重机等),以及钢筋笼吊放机械等。

5.其它机具设备

钢筋加工机具、支护楼板、支撑、电焊机、吊挂式软爬梯;36V低压变压器、井内外照明设施。

第四章、施工作业条件

l.已有报告、桩基施工图已齐全。

2.施工场地范围内的障碍物已拆除或迁移。

场地已整平,施工用水、用电线路已铺设;临时设施修建。

3.现场已设置测量基准线、水准基点,并要加保护;施工前已放线定位,已复核桩位。

4.机具设备已齐备,并已维修、保养,处于完好状态。

第五章、施工操作要点

1.挖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是:

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胶皮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灌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灌注桩身混凝土。

2.为防止坍孔和保证操作安全,直径0.9m的桩孔多设混凝土支护,每节高0.9~1.0m,厚8~15cm,或加配适量直径6~9mm光圆钢筋,用C20混凝土。

3.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混凝土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上部留100mm高作浇灌口,拆模后用砌砖或混凝土堵塞,混凝土强度达1MPa即可拆模。

4.挖孔由人工从自上而下逐层用镐、揪进行,遇坚硬上层,用锤、钎或风镐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寸误差30mm。

弃土装入胶皮吊桶内。

垂直运输,在孔上口安支架、辘轳,提升吊至地面上后,用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出。

5.桩中线控制是在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设十字控制点,每一节设横杆吊大线锤作中心线,用水平尺杆找圆周。

6.钢筋笼就位用小型吊车进行,上下节主筋采用帮条双面焊接或搭接焊,整个钢筋笼在固定前应靠自重保持垂直度正确。

7.混凝土用商品砼车向桩孔内灌筑,不能用砼车直接浇筑的,用翻斗车或手推车进行运输。

混凝土要垂直灌入桩孔内,并应连续分层灌筑,每层厚不超1.5m。

小直径桩孔,6m以下利用混凝土的大坍落度和下冲力使其密实;6m以内分层捣实。

大直径桩应分层捣实。

对直径小、深度大的桩,应使用坍落度大的混凝土,利用混凝土大坍落度下沉力使之密实。

第六章、质量要求

(一)保证项目

1.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桩芯灌注混凝土量不得小于计算体积。

3.灌注混凝土的桩顶标高及浮浆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成孔深度和终孔岩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二)基本项目

1.钢筋笼的主筋搭接和焊接接头长度、错开距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钢筋笼加劲箍和箍筋,焊点必须密实牢固,漏焊点数不得超出规范的规定要求。

2.挖孔中心线与桩中心线应重合,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同一水平面上的孔圈,正交直径的桩差不得大于50mm。

3.护壁混凝土厚度及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护壁直径(外、内)误差不大于50mm。

(三)允许偏差项目

挖孔灌注桩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2

3

4

钢筋笼主筋间距

钢筋笼箍筋间距

钢筋笼直径

钢筋笼长度

±10

±20

±10

±50

尺量检查

 

拉线和尺量检查

5

6

7

桩径

桩位

桩垂直度

±50

50

H/200

注:

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指个别截面;

2.H—桩长;

3.检查数量:

按桩数抽查10%,但不少于3根。

第七章、安全措施

1.在孔口应设水平移动式活动安全盖板,当上吊桶提升至高于地面时,推活动盖板关闭孔口。

手推车推至盖板旁,将土卸净后,再开盖板,装下吊桶。

整个过程中坚决避免杂物或器具掉入孔内伤人。

2.吊桶装土,不应太满,以免在提升时掉落伤人;同时每挖完一节,应清理桩孔顶部周围松动土方、石块,防止落下伤人。

3.人员上下可利用吊桶、吊篮,但要配备粗绳或悬挂软绳梯,供作业人员上下使用。

4.在大孔径井口旁作业人员应挂安全带,井下作业必须戴安全帽。

5.加强对孔壁上层涌水情况的观察,如发现流砂、大量涌水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6.向井内吊放钢筋等材料及施工工具时,必须绑紧系牢,防止溜脱发生坠落事故。

7.桩孔挖好后,如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或中途停止挖孔时,孔口应予覆盖。

8.混凝土护壁浇完后应进行检查,如发现有蜂窝、漏水等现象,应及时补强,以防造成事故。

9.施工用电开关必须集中于井口,并应装设漏电保安器,防止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值班电工必须经常检查一切电器设备及线路,加强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

10.井内抽水管线、通风管、电线等必须妥加整理,并临时固定在护壁上,以防吊桶或吊篮上下时挂住拉断或撞断。

第八章、施工注意事项

1、挖孔时,如遇上层滞水或地下水,应在孔中超前挖掘集水井,设潜水泵降低水位,迫降水边挖孔,防止水位反复变化扰动土层,引起塌方。

2.当地下水位较高,且遇淤泥层或流砂,采用倒挂临时槽钢井圈,密集插板,采取短挖掘、短支护,强行掘进通过该土层;或用钢护筒强迫下沉,待桩身混凝土浇过此段后,再拔出回收。

3.如桩穿过含水土层,涌水量较大,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导管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法,严禁直接往水中灌注混凝土,或采取随抽水随浇筑的方法。

第九章、应急措施

抢救疏散组迅速对事故现场是否存在二次危险源进行确认、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若事故现场存在有再次发生事故的危险源时,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立即抢救疏散被困现场人员,立即组织施救。

(一)发生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事故

1、抢救疏散组立即使伤员脱离危险区域。

2、救护组确认疏散出来的人员伤势情况。

3、在医疗人员未到之前救护组人员根据伤势情况采取止血、人工呼吸相应的急救措施。

4、根据伤势情况、救护组依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分批送往指定医院进行救治。

(二)机械伤害

1、抢救疏散组安排电工立即切断事故现场电源或移出机械。

2、发生机械人员伤亡时,医疗救护组应立即对人员进行固定、包扎、止血、紧急救护等。

3、伤势严重、呼吸中断或心脏停止跳动:

医疗救护组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急救。

4、根据伤情情况、救护组依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分批送往指定医院进行救治。

(三)中毒

1、抢救组立即赶往事故现场,检查中毒患者基本症状。

2、后勤保障组及时调派安全值班车到达事故现场,并与相关单位和部门联系抢救所需设备、器具。

3、在医疗人员未到之前、救护组对患者采取现场应急救护措施。

4、转送中毒人员途中,应有抢救人员相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采取应急救助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