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6336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23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超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超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超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超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docx

《超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docx

超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第一章编制目的及依据

第一节编制目的

为保证高边坡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达到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方案中预定的安全管理目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编制此专项方案,做为指导高边坡防护施工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需按方案中的技术措施、安全措施施工,切实保证高边坡施工的安全。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深圳市xx

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三、本公司相关技术、经验及资源;

四、法律、法规、规范: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279号令);

3、《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9、《土层锚杆设计及施工规范》(CECS22:

2005)

10、《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9010)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

14、《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l499-1998)

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96)

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8、《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782-99)

1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20、其它相关规范、条例。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边坡概况

xx

E地块高边坡支护采用分级放坡、锚拉格构梁支护,坡长395米,最大坡高41米。

土石方挖运约13万立方米。

E地块主边坡呈弧形,沿E地块西南侧边缘分布,为早期开发此地块修路及平整场地而形成的边坡,坡体由残积土层或全风化岩层组成,边坡高2m~11m,呈台阶状,边坡总体坡向55°,坡度25°~45°,坡体下部局可见中风化岩层。

该段边坡岩土体裸露,未支护、未绿化,雨季时水土流水和微小型崩塌发生。

兴建航海运动学校的建设过程中将对E地段(主要为E-3#、E-4#、E-5#楼及E-8#,E9#-建筑等)开挖,而形成最高达40m高切坡;开挖后形成切坡高度较大,在天然状态下安全储备低,在强降雨作用下切坡处于失稳状态;由于坡脚为教师和学生公寓等,边坡的失稳将直接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采取综合工程治理措施进行防治。

第二节边坡治理方案

根据场地情况,综合考虑技术成熟、施工可行、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等因素,确定本地块边坡治理方案为:

分级削坡,锚拉格构梁加固坡体,格构间坡面进行喷混植草绿化,在坡顶、坡脚及平台上设置截(排)水沟,使地表水有序排放。

一、削坡及坡比

分级削坡,单级边坡高度10m,平台宽2.0m。

AC段切坡坡比1:

0.75;

CE段一级、二级切坡坡比均为1:

0.75;

EG段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切坡坡比均为1:

1;

GM段一级切坡坡比1:

0.75,二级切坡坡比1:

0.75,三级切坡坡比1:

1,四级切坡坡比1:

1;

PR段、RS段采用一级切坡,其中PR段切坡坡比1:

0.75,RS段切坡坡比1:

1;

另E-9#消防水泵房建筑施工中将形成7m~8m深基坑,基坑临时性支护坡比为1:

0.3。

二、锚拉格构梁

1、锚杆(索)

设计锚杆(索)类型及数据见表2.1。

设计锚杆(索)位于竖梁和横梁交点处,锚孔直径均为150mm,倾角为20°,水泥注浆体强度M30;锚杆间距为2.5m×2.0m或2.5m×2.5m(横向×竖向),锚索间距均为2.0m×2.0m(横向×竖向)。

锚索钢绞线类型为无粘结型。

2、格构梁

根据锚索(杆)轴向拉力设计值不同,与之联接的钢筋混凝土格构梁分为3种型式。

见表2.2。

横、竖梁均为C25混凝土现场浇筑,采用埋置式,外露高度均为150mm。

 

表2.1锚杆(索)型式数据表

锚杆(索)类型

类型

编号

主筋

总长度(m)

锚固段长度(m)

拉力设计值(kN)

拉力锁定值(kN)

拉力型

锚杆

A

1Ф25,

HRB335级钢筋

9.0

全长粘结

构造

B

2Ф25,

HRB335级钢筋

10.0

170

C

15.0

拉力型

锚索

D

2Ф15.24,

1860级钢绞线

16.0

10

213

213

E

20.0

F

23.0

G

25.0

H

5Ф15.24,

1860级钢绞线

16.0

10

488

488

J

20.0

K

23.0

L

32.0

拉力分散型锚索

M

单元体1Ф15.24,1860级钢绞线,3个单元体

32.0

16.5(3×5.5)

320

320

N

单元体1Ф15.24,1860级钢绞线,4个单元体

32.0

22(4×5.5)

427

427

P

35.0

22(4×5.5)

注:

拉力设计值为488kN锚索要求锚固段进入强风化层长度不小于10.0m。

表2.2格构梁尺寸表

类型

尺寸(宽×高)

间距(横向×竖向)

适用范围

竖梁

横梁

竖梁

横梁

300mm×300mm

200mm×300mm

2.5m

2.0m

(2.5m)

与拉力型锚杆联接

400mm×400mm

300mm×400mm

2.0m

2.0m

与拉力设计值为213kN拉力型锚索联接

400mm×500mm

300mm×500mm

2.0m

2.0m

与拉力设计值为320kN、427kN、488kN锚索联接

三、喷混植草绿化

格构梁间及坡高不大于5.0m的切坡采用喷混植草绿化,喷混植草总厚度为100mm。

喷混合料中要以乡土植物为主,灌草结合,以灌为主。

四、截(排)水

在坡顶格构梁2.0m以外范围内设置梯形截水沟,平台及坡脚设置排水沟,坡面间隔约100m处设置跌水沟,具体截面尺寸详见防排洪设计。

第三节地质概况

边坡岩土体分为松散土类,软质岩组,较坚硬—硬质岩组三种主要类型。

一、松散土类

在钻孔揭露深度和控制范围内,松散土类包括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坡积及洪积层、残积层。

自上而下按层序为:

人工填土层(Qml):

灰黄色,灰色、灰褐色等杂色素填土,稍湿,结构杂乱,松散-稍密状,土质不均匀,主要成分为粉质粘性土,堆填而成,不均匀,夹碎石,欠固结,层厚1.20m~7.10m,平均厚度5.47m。

坡积及洪积层(Qm):

分布在工程区山体表层及靠海低丘部位,为黄色、褐黄色、砖红色粉质粘土,土质粘性较好,含少量砾,干强度高,韧性中等。

层厚不均匀,厚度1.20~6.60m,平均厚度4.2m。

第四系残积层(Qel):

主要分布在山体表层坡积和洪积覆盖层及人工填土的下部,为褐黄色、砖红色粉质粘土,稍湿、可塑~流塑;由流纹质凝灰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可辨,干强度高,韧性中等。

层厚不均匀,厚度0.50~18.80m不等。

二、软质岩组

该岩组为侏罗—白垩系火山岩(J3K1n)的全风化~强风化凝灰岩,被松散土类所覆盖,地表开挖处有出露。

全风化凝灰岩:

褐黄色、凝灰岩,岩石风化呈砂土状,夹少量风化碎块。

厚度不均匀,厚度1.90~22.7m,平均厚度约6.8m。

强风化凝灰岩:

褐黄色,岩石受强烈风化而解体,岩芯呈坚硬土夹碎块状,岩块可掰断,风化裂隙发育,该层厚度不均匀,厚度在0.5~19.9m,平均厚度约3.2m。

三、硬质岩组

侏罗—白垩系火山岩(J3K1n)微风化岩石及中风化岩石为硬质岩组,被松散岩组和软质岩组所覆盖,地表仅在新东路部分路段开挖处见出露。

中风化凝灰岩:

浅灰色,岩石结构清晰,呈块状,局部短柱状,裂隙较发育,岩石较坚硬,锤击震手,声脆,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

根据深圳地区经验参数,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15.0~45.9MPa。

微风化凝灰岩:

青灰色为主,凝灰结构,似流纹、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英安岩屑、石英晶岩屑及火山灰等,岩芯呈10~25mm的短柱状,岩质坚硬,岩石基本质量指标RDQ=38%。

根据深圳地区经验参数,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41.0~145.9MPa。

第四节本工程重点、难点

一、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

1、采用合理的工法确保施工质量,特别是拉力分散型锚索施工技术方法和施工质量,达到设计的安全性、耐久性要求,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2、严格按设计技术要求和规范规定,结合本工程特点,做好信息化施工措施和应急预案,是确保安全的关键。

3、必须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土方开挖及边坡防护施工,在保证上一级边坡足够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开挖下一级边坡。

4、采取完善的降水、排水、雨季施工措施(包括坡体工作面防护、坡面绿化防护等),也是确保进度、施工安全的重点。

二、施工重点、难点应对措施

详见第三章:

施工技术方案

 

第三章施工技术方案

第一节边坡防护总体施工顺序

采用“至上而下、分阶施工、跳槽开挖、及时支护”的逆施工法边坡防护,总体施工顺序如图1所示:

图3.1边坡防护施工总体流程图

说明:

1、土石方开挖:

本工程场地现状是北高南低,而高边坡防护正是在北侧,北侧土石方开挖按边坡防护施工顺序开挖,即开挖分段、分层开挖,开挖一层,边坡防护一层,待开挖至二级平台(绝对标高约56.00m)后,建筑区大面土方与边坡防护位置土方同时开挖。

并将部分可用于回填的土方和可用利用的石方暂时堆放在场区内临时堆放区。

2、边坡支护和水土保持工作:

土方开挖的同时,施工坡顶截水沟,土方开挖至每级平台修坡后即进行平台以上部分边坡防护施工,包括锚杆、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喷播混植草、平台排水沟等施工。

边坡施工至坡脚后施工坡脚排水系统。

在边坡支护施工的同时,必需同时施工涉及边坡部分排水系统,以使场地尽早形成排水能力。

第二节土石方开挖方案

一、施工方案确定

本工程场地现状是北高南低,而高边坡防护正是在北侧,北侧土石方开挖按边坡防护施工顺序开挖,即开挖分段、分层开挖,开挖一层,边坡防护一层,待开挖至第二级(或第三级)平台后,大面土方与边坡防护位置土方同时开挖。

并将部分可用于回填的土方和可用利用的石方暂时堆放在场区内临时堆放区。

二、开挖前准备工作

1、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地上通讯线路,电杆、树木、原有建筑物及地下给排水、沟渠、基础等,或进行搬迁、改建、改线;对古墓应报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对附近原有电杆、塔

架等采取有效防护加固措施。

2、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边坡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边坡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标高、边坡坡度、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高边坡开挖还应提出支护、边坡保护和降水方案。

3、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

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4、修筑好土石方运输临时便道。

5、在施工区域内做好排水设施,或疏通场地内原有排水系统,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应做成不小于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或排洪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开挖区域。

6、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7、机械设备进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地表清理→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车外运→排水设施施工、边坡防护

土方开挖流程见图3.2:

图3.2土方开挖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平台

由于场地地形的特殊性,在边坡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需为每一级平台以上边坡支护提供工作面,为锚杆、锚索、格构梁施工提供方便,如图3.3所示。

图3.3土方开挖留设平台工作面示意图

3、施工技术要点:

(1)本工程土方开挖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边坡防护土石方开挖,二是建筑区土石方开挖。

(2)机械挖土应绘制详细的土方开挖图,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部各层标高及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弃土堆放位置等,避免超挖、乱挖,应尽可能的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3)在斜坡地段挖方时,应遵循由上向下、分层开挖的原则,以避免破坏坡脚,引起滑坡。

(4)边坡防护部分土方开挖必需与支护密切配合,开挖分段、分层,开挖一层后立即进行人工修坡,然后进行支护施工,尽量减少坡面土体裸露时间。

遇到雨天还要缩短工作面。

(5)待边坡土方自上而下挖至二级平台时,建筑区土石方开始开挖,每台挖掘机分区施工,保证挖机、自卸汽车最大利用率。

(6)边坡开挖过程中必需注意边坡稳定,遇到松质岩或土不得采用机械开挖,改为人工开挖,以保证边坡稳定,不塌方。

(7)建筑区开挖完同一个标高部分,立即将此部分正平,进行场地排水系统施工,以使场地尽早形成排水能力。

(8)开挖过程中,原场地内的排水沟槽尽量先不破坏,利用排除场地积水。

(9)边坡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必需注意对标桩、监测点的保护,不得碰撞或破坏。

第三节支护施工方案

一、施工顺序

1、平整场地,按有关协议对本标段内光缆及地上、地下管线等原有设施进行改移。

2、从上至下分级逐段开挖边坡,按设计要求刷平边坡,并及时施作锚拉格构梁。

待上一级锚拉格构梁施工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级边坡开挖施工。

3、每施作完2级~3级锚拉格构梁后,施作锚拉格构梁内喷混植生护坡。

4、边坡施工完毕后,分段施作排水沟。

排水沟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

 

 

图3.4锚拉格构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锚杆施工

土层锚杆施工顺序:

开挖与修坡→定钉位→成孔→安放拉杆→注浆。

1、开挖与修坡:

支护前清除浮土,人工修坡,平整度达到施工规范要求,要求保证坡形平直均匀。

2、定位放线:

按设计要求,以第一排锚杆标高为准向下类推。

当最下排锚杆(索)与地面间距大于二分之一锚杆(索)间距时,在梁下端部设置一道9m长构造锚杆。

3、成孔:

(1)钻孔机械:

选用国产工程地质钻机XU-600型钻机,可钻通孤石、中风化层等坚硬岩石。

(2)钻孔方法:

要求成孔时不扰动土体,减少原来土体内应力场的变化,尽量不使自重应力释放。

首先考虑潜孔冲击钻干法成孔,如果在土层中潜孔钻无法成孔时,经与设计院沟通后方可采用湿法成孔。

钻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孔壁要求平直,以便安放钢拉杆和灌注水泥浆;

b.孔壁不得坍陷和松动,否则影响钢拉杆安放和土层锚杆的承载能力;

c.钻孔时不得使用膨润土循环泥浆护壁,以免在孔壁上形成泥皮,降低锚固体与土壁的摩阴力;

d.土层锚杆的钻孔多数有一定的倾角,因此孔壁的稳定性较差;

3)钻孔的容许偏差:

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规定:

a.锚杆钻孔水平方向、孔距垂直方向误差不宜大于50mm;

b.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3%的钻孔深度;

c.钻孔深度通常比锚杆长度增加≥50cm。

4、安放拉杆:

本工程锚杆采用全粘结锚杆。

采用φ25二级钢筋,120度焊接Φ8钢筋托架,托架间距2500mm。

锚杆端头设长40d的弯头与格构梁锚固。

锚杆在施工前应进行除锈处理。

杆体插入孔内长度不小于设计规定的95%。

5、注浆:

注浆方法:

孔底注浆法;注浆压力:

常压注浆;PO42.5普硅水泥,水泥结石体强度等级M30。

锚杆注浆材料采用1:

0.8~1:

1.5水泥砂浆,水泥用P.O.42.5R水泥,水灰比0.38~0.5,注意拌和均匀,随拌随用。

注浆用2DN-15/40型泥浆泵进行注浆,注浆管端距离孔底50cm左右,待浆液流出孔口时,用水泥袋纸等捣塞入孔口,并用湿粘土封堵孔口,严密捣实,再以2-4Mpa的压力进行补注,稳压数分钟后注浆才结束。

注浆锚固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3天内不得悬挂重物。

6、抗拔试验

在土钉施工前及全部完成待水泥浆达到龄期后,进行土钉抗拔力试验,试验数量为施工土钉数的1%,且不少于3根,检验点由监理单位和设计人员指定。

试验方法按《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三、普通型预应力锚索施工

1、工艺流程

锚索制作

开挖与修坡→定孔位→成孔→安放锚索→注浆→张拉锚固

2、材料要求

(1)钢绞线:

无粘结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强度等级为1860MPa,直径15.24mm,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使用前应进行随机抽检,作力学性能试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2)锚头材料:

锚具及夹片等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其性能均应该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及联接器》GB/T14370的规定。

承压板和过渡管,其材料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

(3)水泥

注浆材料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高铝水泥。

进场的水泥出厂不超过三个月,在监理有见证送检合格的基础上方可使用。

3、预应力锚索施工

(1)开挖与修坡:

本项目在每层土方开挖后立即进行修坡,清除坡角松土至坚实原土表层,在作业高度没到之前不挖掉,以免暴露时间太长。

(2)定位放线:

按设计要求,以第一排锚杆标高为准向下类推,孔位允许偏差为水平方向20mm,垂直方向20mm。

(3)成孔:

1)锚索孔径D≥150mm,要求成孔时不扰动土体,减少原来土体内应力场的变化,尽量不使自重应力释放。

按设计的纵向、横向尺寸及开挖面夹角进行钻孔施工。

成孔主要采用钻孔机械干作业成孔,严禁水钻,孔深应超过设计长度0.5m。

成孔允许偏差如表3-1:

锚索成孔允许偏差值表3-1

序号

项目

容许偏差

1

孔位容许偏差

水平方向

±50mm

垂直方向

±50mm

2

孔径允许偏差

±5mm

3

孔深允许偏差

±50mm

4

成孔倾角允许偏差

≤5%

2)钻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孔壁要求平直,以便安放锚索和灌注水泥浆;

孔壁不得坍陷和松动,否则影响锚索安放和抗拔力;

终孔后必须认真清孔,采用高压风清孔,风压为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出孔外。

经监理检查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

  

3)成孔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在松散的堆积层中采用跟管钻进法。

在钻进过程中对地层地质变化、地下水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确认锚固段与自由段的分界面,以便优化设计指导施工。

每钻进5m用测角仪校核钻孔倾角。

钻进过程中如遇塌孔,应立即停钻,进行注浆固壁处理,注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浆初凝后方可重新扫孔钻进。

钻达设计深度后,应在停止进尺的情况下,稳钻1~2min,达到设计锚固直径。

为保证注浆液与孔壁粘结良好,采用高压空气进行吹渣清孔。

在遇到岩性软弱而难以成孔时,可视具体情况使用大扭矩钻机采取跟管法钻进成孔,其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为保证岩锚孔道质量,除终孔的孔轴偏差符合设计规定外,还应使孔道顺直性好、孔壁无错台、无松动碎石,以免影响锚索安装,增大锚索张拉时的摩擦阻力和降低有效锚固力。

若施钻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地形、地质方面的问题,需要移动孔位,应报经有关单位同意,并得到其书面通知后方能实施。

4、锚索制作

锚索可以在现场制作也可以在外面预制后运来。

首先根据计算长度下料,钢铰线的下料长度应为锚索设计长度,锚头高度、千斤顶长度、锚具厚度,以及张拉余量(取20cm)的总和,下料长度允许误差为50mm。

用砂轮切割机截断,然后平顺放在作业台架上,在内锚固段范围内每隔1.5米穿一个对中隔离支架形成锚束,并使钢铰线间有一定间隙,保证压浆时能充填密实,两对中支架之间扎紧固环铁丝一道,使内锚段形成波纹形状,自由段每1.5米扎一道铁丝,形成直线形状,自由段采用除锈、防腐、涂黄油、穿套聚乙烯管,最后在锚索端头套上导向帽,制作完毕后按孔号编号挂标签存放。

5、锚索运输及进孔

(1)锚索运输:

依靠人工扛抬在边坡上搬运。

搬运前仔细核对锚索长度应与锚孔深度相符,搬运时,不得损坏各部位,凡有损伤的必须修复。

扛抬各支点间距不得大于2m.弯转半径不宜太小。

(2)进孔:

对成孔高压风清孔后,立即将锚索进孔。

入孔时,应防止锚索挤压、弯曲或扭转。

锚索入孔的倾角和方位应与锚孔一致,要求平顺推送,在锚索安装承载体的一端先入孔。

先慢慢入孔,摆正方向,然后加快速度推送,依靠锚索重力及惯性下滑。

尽量不要停顿,严禁抖动、扭转和窜动,防止中途散索和卡阻。

如中间卡住,可稍拨出一点再下推,直至下到设计深度。

若遇锚索进孔困难,再用高压风吹洗孔一次;若还不行,再次钻孔,直到锚索入孔安装就位为止。

(3)注浆管应随锚索一同入孔,注浆管头部距孔底5~10厘米,锚索定位止浆环到达孔口时,停止推送,再检查一遍,排气管是否畅通。

预应力锚索进入孔内的深度不应小于锚索长度的98%。

6、注浆:

锚索注浆(M30)水灰比为0.4~0.5,为二次压力注浆(锚固段须采用压力劈裂注浆)。

注浆管的管端距离孔底5~10厘米左右,管底出口处都用黑胶布等封住,以防沉放时土进入管内;第一次注浆的量根据孔径和锚固段的长度而定,注浆后把注浆管拔出,可以重复使用;待第一次灌注的浆液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第二次注浆,利用泥浆泵,控制压力为2.5-5.0MPa,要稳定2min,浆液冲破第一次灌浆体,向锚固体与土的接触面之间扩散,使锚固体直径扩大,增加径向压应力,使锚固体周围的土受到压缩,孔隙比减少,含水量减少,也提高了土的内磨擦角,显著提高土层锚杆的抗拔能力。

7、锚索张拉和锁定

锚索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注浆体和格构梁混凝土抗压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0%;预应力锚索正式张拉前,应取20%的设计张拉值,对其预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钢绞线完全平直;拉力分散型锚索从远端逐根顺序进行张拉锁定;张拉荷载通过换算出的油压表读数及锚索位移量两项指标进行控制。

灌浆体达到70%强度后,可进行初张拉,张拉设备仪表应事先进行标定,张拉前在锚索头部套入垫板和锚具,然后安放张拉千斤顶,轴线与锚索轴线一致,张拉采用整体分级张拉的程序。

锚索张拉,宜分级分次,循环进行,本工点拟分三级三次循环。

分级荷载为设计预应力值的1/3,每次张拉值宜稳定10分钟,再移至下一个锚索。

一次张拉完后再进行下一次,不得在一根锚索上连续分次张拉。

锚索张拉时,一定要将锚索扶正与工作台垂直后,再安装千金顶,张拉时应设架保证千斤顶与工作台面垂直,确保各根钢绞线受力均匀。

锚具及夹片应涂抹防锈剂,孔内空隙应用挤压法确保防护剂填满。

锚索张拉后,应该对锚头和锚索自由段间的孔隙进行补浆。

8、锚索试验

预应力锚索施工要做基本试验、工艺试验和验收试验三种。

基本试验是为确定锚索极限承载力和获得有关设计参数而进行的试验;验收试验是为检验锚索施工质量和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而进行的试验。

根据规范规定,应进行不少于3根索的基本试验(抗拔力检测)和锚索总数的5%(6根)的验收试验,以验证锚固质量的可靠性,其最大试验荷载不应超过钢绞线强度标准的0.8倍。

工艺试验结合基本试验一起进行。

9、封锚:

锚索张拉锁定后应对外锚头进行封锚处理,封闭保护锚头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5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