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5900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28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汉字加拼音。

(4分)

①闪(shuò)②咀(jué)③眷恋④祈祷

【答案】烁嚼juànDǎo

【解析】

试题分析:

给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正确拼读拼音,再根据语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4分)

悬崖峭壁仔细端祥临危不惧围追堵截曲指可数调虎离山

万簌俱寂翩翩起舞惊慌失措乘胜追击异口同生大显身手

【答案】祥—详曲—屈簌—籁生—声

【解析】

试题分析:

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默写。

(10分)

①国破山河在,。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

③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④白头搔更短,。

⑤山河破碎风飘絮,。

⑥,铁马冰河入梦来。

⑦毛泽东在《七律?

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⑧《老山界》一课在写夜宿雷公岩里写到夜的寂静是以声写静,更显夜的“寂静”。

古诗文中有类似意境的语句吗?

请写出两句来。

,。

【答案】①城春草木深②夜泊秦淮近酒家③僵卧孤村不自哀④浑欲不胜簪⑤身世浮沉雨打萍⑥夜阑卧听风吹雨⑦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⑧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

理解性默写,根据题干的信息,背诵出相关的诗歌,分析判断诗句作答,注意易错字的写法:

淮、僵、浑、簪、阑、岭、逶迤、腾、蒙、磅礴、籁、俱、磬,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4分)

①电信诈骗的泛滥和滋生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②电信诈骗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

③开展防电信诈骗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1)第句,修改意见:

(2)第句,修改意见:

【答案】

(1)第①句,修改意见:

将泛滥和滋生颠倒

(2第③句,修改意见:

在校园后加活动

【解析】

试题分析: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考点:

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名著阅读。

(6分)

(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历时三年才写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

(2分)

(2)下列选项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相关的内容,其中两项有错误,请你找出来()()(4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书中的故事取材于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C.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D.在课本选取的一个精彩片段中,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现保尔战胜软弱自我的全过程,心理刻画细腻感人。

【答案】

(1)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病床上

(2)BC

考点:

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第二部分(47分)

(一)诗歌欣赏(5分)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6.

(1)诗的一、二句表现了秋水什么特点?

(2分)

(2)“一雁度南楼”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3分)

【答案】

(1)清、寒

(2)通过“一”字写出了雁的孤单,而“雁度南楼”又是写孤雁向南方飞去,使孤身在外的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

(1)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仔细阅读一、二句,找出关键词语,分析秋水的特点,从“寒”和“临”可分析其寒、清的特点。

(2)理解古诗思想情感,要根据作者的身世与写作背景,抓住中诗句中有情感色彩的字词如本诗中“一”字理解。

通过“一”字写出了雁的孤单,而“雁度南楼”又是写孤雁向南方飞去,使孤身在外的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考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晏子使楚》,然后回答问题。

(14分)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

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7.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然后予以解释。

(2分)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    )②今方来(   )

  ③何坐(   )④寡人反取病焉(    )

9.翻译文中的句子:

(4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0.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

(2分)

11.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

(2分)

【答案】

7.曷通何,什么;熙通嬉,开玩笑

8.①习(熟练)②方(将要)③坐(犯罪)④病(辱)

9.①两个官差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那儿去

②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

10.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

反击“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的发难   

11.想羞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窘态。

【解析】

7.

试题分析:

通假字是古文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结合平时的所学所记,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本文中曷通何,什么;熙通嬉,开玩笑。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字词的含义,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本题中注意,“坐”古今异义,犯罪;“病”古今异义,辱。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注意下面词语的解释:

诣、徒、其实。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

疏通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本文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

反击“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的发难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分析:

疏通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分析,可知想羞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窘态。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翻译】

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

晏子不进去,说:

"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

"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

"齐国没有人吗?

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回答说:

“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

“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

”晏子回答说:

“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

“晏婴是齐国的熟悉言辞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左右的人回答说:

“在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一个人从大王您面前走过。

大王问,‘这是什么国家的人?

’(我们)回答说,‘是齐国人。

’大王说,‘他犯了什么罪?

’我们说,‘犯了偷窃罪。

’”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2题。

(4分)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注】追之,杨子曰:

“嘻!

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邻人曰:

“多歧路。

”既反.问:

“获羊乎?

”曰:

“亡之矣。

”曰:

“奚亡之?

”曰: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竖:

僮仆歧路:

岔路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答案】①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追它的人这么多?

②我们不知道往哪边追,所以就回来了。

【解析】

试题分析: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注意下面词语的解释:

亡、反。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翻译】

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带着他的朋友,还请杨子的仆人一起追赶.杨子说:

“唉!

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

”邻居说:

“因为岔路很多.”杨子的邻居不久就回来了,杨子问:

“找到羊了吗?

”邻居回答说:

“已经逃走了.”杨子问:

“为什么会这样呢?

”邻居回答说:

“因为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不知道羊到哪里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9分)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

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

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

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

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

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

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

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

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3.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3分)

14.写出第⑤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

(3分)

15.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哪一项不正确?

(3分)()

A.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答案】

13.作者将人和蚊子在雨中漫步的“惬意”和“危险”作比较,提出蚊子“在雨中为什么能够毫发无损”的问题,激发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问题的具体说明

14.列数字、打比方。

列数字:

运用“1/50至1/300”等数据,从数量上具体准确地说明雨滴击中“空中飞舞”的蚊子时施加给它的力量之小。

打比方:

把雨滴比作羽毛,形象地说明了蚊子受到的冲击力之小,便于读者展开想象,感知理解。

15.(B)

【解析】

13.

试题分析:

说明文以事例对比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说明对象、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内容、丰富文章内容等方面来概括。

作者将人和蚊子在雨中漫步的“惬意”和“危险”作比较,提出蚊子“在雨中为什么能够毫发无损”的问题,激发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问题的具体说明。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

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试题分析:

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各个选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句子作答。

从文中第7段可知,可以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但并不是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5分)

丰碑

李本深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块大冰坨,狂风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

他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

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

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

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

“不要停下来!

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

“……前面……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一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

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

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儿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飞雪打熄。

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们借火……怎么?

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

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

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

“叫军需处长来!

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

警卫员!

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

”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

“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

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

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雪雾之中,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

16.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4分)

17.简要概括将军发现死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

(4分)

18.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丰碑原指什么?

课文中指什么?

(3分)

19.你想对文中的军需处长说什么?

(4分)

【答案】

16.渲染寒冷气氛,表现环境十分恶劣,暗示战斗十分残酷;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军需处长冻死作铺垫。

17.答案示例:

发愣、激动、愤怒、震惊(发怔)、内疚、敬仰

18.主人公是军需处长。

原指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课文中指军需部长的高尚品德与舍己为人的精神

19.军需处长,您真了不起,为了其他的战士您英勇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向您致敬。

我们都应该发扬您舍己为人的革命主义精神,您是我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

【解析】

16.

试题分析:

在叙事文章中,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

其主要作用有交代故事的环境、铺垫情节、表达人物的情感、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

渲染寒冷气氛,表现环境十分恶劣,暗示战斗十分残酷;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军需处长冻死作铺垫。

考点:

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

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从文中找出将军的心理变化为发愣、激动、愤怒、震惊(发怔)、内疚、敬仰。

考点:

分析文章的抒情线索。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

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结合全文故事内容分析理解。

文中的主人公是军需处长。

根据所学所记,回顾“丰碑”的原意,原指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结合相关的语境分析其在课文中的含义,课文中指军需部长的高尚品德与舍己为人的精神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

试题分析: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军需处长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作答,表达清楚即可。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第三部分:

作文(45分)

20.作文:

春去秋来,花香果硕,自然世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摄入在你眼中,定格成了心中的那朵芬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社会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事、一瞬,印记在你脑中,滋生成了心中的那朵芬芬;文学宝库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精彩纷呈的场面,铭刻在你心中,沉淀成了心中的那朵芬芳……

请以“心中的那朵芬芳”为题。

写一篇记叙文。

字数,不少于600。

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班级名,人名。

【答案】例文:

心中的那朵芬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心中的那朵芬芳。

其实,我的心中也会飘来阵阵芬芳。

  紫色的丁香花开着,簇拥在一起,远远望去,是一片紫色的花海,暖春的风轻轻拂来,吹动着那片丁香,好似花海里的层层波纹,荡漾开来,我望着那片抖动地丁香花,思虑不免被扰乱……我便从冬日里惊醒,暖风吹过脸颊,带来丁香花特有的香味。

我会闭上眼睛,贪婪地嗅着花香,静静地依偎在外婆怀里,听外婆讲故事。

那时地公园正值春天,百花竞相开放,但我们唯独喜爱丁香。

听外婆说,紫丁香有淡淡的香味,淡淡的颜色,它没有其它花的娇艳和高贵,但它有最平凡的灵魂,这也是最宝贵的。

我似懂非懂地看着外婆,把外婆逗笑了,外婆的笑好和蔼,宛如丁香花一样,看着花下的外婆,辨不清是外婆在笑还是花在笑,只记得那沁人的芬芳涌上心头。

  我们常常会相伴去公园赏丁香,当丁香花露出微微淡紫色时,就是春天来临之际,因而我喜欢丁香花。

  后来,渐渐长大些,基本上不陪外婆去公园了,说到原因,一方面是外面的世界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另一方面则是我拥有了独特的思维,就这样告别了丁香花,也意味着告别了童年。

  光阴荏苒,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偶然的一次机会,走在回家的路上,闻见了一种久违的清香,眼前出现了一株丁香树,一片紫色映入眼帘,于是脑海中浮现出熟悉的画面:

一个懵懂的女孩和外婆坐在树下赏花,想着想着,那丁香好似外婆的笑容,再次让我分不清,我的眼眶湿润了。

  于是,我决定要陪外婆看一次丁香花。

又是一个春天,又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我和外婆来到了丁香树下紫色的花团紧簇,外婆笑了,好久没有见到这样的笑容。

  顷刻间,我明白了,多少年来,我和外婆的话语越来越少,但我们的心始终连在一起,纵使世界的吸引力日益增大,但我们的心依旧是平凡的。

  那埋藏在心底的丁香,那尘封的记忆,那多芬芳,此刻涌上心头……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先要注意审题,“芬芳”的愿意是香气的意思,文题是一个形象的比喻,通过阅读提示语,“芬芳”可以是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山一石;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事、一瞬;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场面等在你的“心中”定格、滋生、沉淀,给你美的情、美的、美的思想,这种获得的“美的感悟、生活的体现、人生的哲理”会在你心中留下一抹“芬芳”,简言之,就是生活中的美的人,美的景,美的物给你的心中留下的深深的感触。

“那朵”说明只能写一物。

考点:

按要求写作。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