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布尔高放废物地下科学实验室和奥布中低放处置场参观体会与启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4445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国布尔高放废物地下科学实验室和奥布中低放处置场参观体会与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法国布尔高放废物地下科学实验室和奥布中低放处置场参观体会与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法国布尔高放废物地下科学实验室和奥布中低放处置场参观体会与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法国布尔高放废物地下科学实验室和奥布中低放处置场参观体会与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法国布尔高放废物地下科学实验室和奥布中低放处置场参观体会与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国布尔高放废物地下科学实验室和奥布中低放处置场参观体会与启示.docx

《法国布尔高放废物地下科学实验室和奥布中低放处置场参观体会与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国布尔高放废物地下科学实验室和奥布中低放处置场参观体会与启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国布尔高放废物地下科学实验室和奥布中低放处置场参观体会与启示.docx

法国布尔高放废物地下科学实验室和奥布中低放处置场参观体会与启示

  清晨,当车子驶过大片绿油油的麦田,来到默兹省的法国国家放射性废物管理局(ANDRA)的布尔高放废物地下科学实验室时,科学部负责人杰克•迪莱先生笑着迎上来:

“荣幸之至,这里是第一次接受来自中国的采访。

  按国际标准,放射性废弃物根据放射性大小和长短衰变期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短期核废料衰变期为30年,中期在30年以上,长期则达千年以上。

法国布尔地下科学实验室是用于储存高放核废物的,而奥布则用于储放中低放废物。

  迪莱先生介绍说,1989年,法国核废料储存爆发危机,于是政府制定法律,1991年法国在安他建立了国家核废料管理属独立管理机构,相关的工业,科研均设立在此。

其职能有向公众提供信息如核废料来自何处;对短期衰变期核废料进行管理;以及对高放核废料进行科学研究。

年度预算是1亿4200万欧元,340名员工中60%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对法国各地所产生的各种放射性废弃物进行综合的管理和处理。

法国在如何处理核废料方面有个原则:

谁造成污染,谁支付费用。

  选择深埋核废料的地点的标准是:

地质土层密封性强;地质稳定没有火山和地震现象;不能有自然资源如矿产;地质结构非常简单,层次清晰。

  在展示室,看到一排排的架子上整齐码放着一个个蓝色密封箱子,上面贴有标签。

迪莱先生说,这些都是科研人员在地下445米-490米土层的取样。

  这里的地下主要是黏土层,与岩石层相比,其优势是随着压力的改变,黏土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一旦出现缝隙也会很快填补。

但不足之处是散热功能差,所以储库不能很大。

  为了便于面向公众宣传,这里按照地下科学实验室的尺寸设立了一个仿真虚拟大厅,走进去如同身临其境。

只见巷道内壁上安装了一些传感器和相关仪器设备,用以观测黏土层的密封性、位移变化和渗水现象。

科研人员在巷道上打了20米-40米共40个钻探孔,检测这里是否可以适宜储放核废料。

预计2005年底,在地下会把两个钻探井连在一起,明年上半年完成约100个巷道的建设。

  迪莱先生最后补充道,在这里放置高放核废料的决定,将经各地的民意代表在各层面投票通过。

  离开布尔地下科学实验室已是午后时分。

汽车马不停蹄驶过绿油油的大片麦田,来到了奥布中低放废物处置场。

  这里的信息交流主管索菲•杜博女士说,1994年建造奥贝中心是目前所有法国核废弃物的储放厂。

主要储放法国电力公司、高结玛公司和原子能委员会的一些非常低放性的废弃物,以及对放射性废弃物进行中间的储存。

  进入处置场需要穿上白色防护服、登上白色鞋,戴上白色头盔。

在杜博女士的指引下,看到里面建有一排排筑有高高的水泥隔离墙的储存仓库。

据介绍,奥贝共占90公顷,其中30公顷用于建大约400个储存仓库,以储存短衰变期的核废物。

该处置场已运行了13年,但只使用了17%的储放空间,还可使用六七十年。

  对核废料有三层具体保安措施,首先核废料采取混凝土固化的方式运输,其中真正的核废料在密封式包装桶内只占15%-20%的体积,其他75%都是水泥,没有水分和化学物质。

每个桶都有编号和清单,用火车、卡车进行集中运输,每天这里要开进约9辆来自各地区的卡车,每年要在这里储存2万个金属桶。

在一定的压力下,把小的储放桶放到大的桶中,进行各种测试,撞击、翻倒。

检测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第二层保护是水泥库,墙壁厚40厘米,长、宽各25米。

将装有核废料的金属桶分层储放其内,每一层加上一些土层覆盖,再用钢筋水泥密封。

与此同时,科研人员对周围渗入地下的水、雨水、草、山泉等进行抽样检测,并定期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医疗检查,目前没发现有显著放射性元素增加。

然后把环境检测指数通过网站公开。

2006年该仓库将完全竣工,直到核废料衰变期过后,再重新改造仓库。

  当所有的工程都完成后,最后一层是用黏土覆盖所有的储存仓,再在其上铺以毛毡,最后再在其上铺土和种植绿化植被。

  为了检测在大气中当地是否有轻微的泄漏,每年这里要进行1.5万次检测,包括对环境、水、大气、植被和动物等,截至目前已检测了13年。

每个季度,会把前3个月的检测结果公开发表。

  杜博女士最后介绍说,离这里最近的房屋在方圆800米之外。

来此的游客数量并未减少,这里已接待了1万多名参观者。

目前尚未发现周围居民因这里有个低放废物处置场而拍卖房屋,大批迁往别处。

“1万年不泄漏”美建犹加山核废料基地引争议

  2002年,布什政府向国会递交一项法案,要求在内华达州的犹加山兴建一座储存容量达7万吨的永久性核废料堆放基地。

但是,事隔2年,由于涉及敏感的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问题,这份报告仍在国会与法院的诉讼拉锯战中迟迟得不到批准。

15日,获准前往犹加山基地采访,实地了解这一项目搁浅的原因。

  犹加山毗邻美国能源部的内华达核试验基地,距赌城拉斯维加斯约160公里。

从1982年开始,美国能源部、环保总署和原子能管理委员会耗资40多亿美元,对犹加山脉展开大规模地质勘探和调查,并最终确定将这里作为美国永久性的核废料堆放基地。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核实验室的地质学专家鲍伯•列维奇告诉,这里地质状况稳定,气候干旱,人烟稀少,地下含水层距离核废料堆放层有300多米,不会腐蚀储存容器,是储藏核废料的理想地方。

  在现场看到,8公里长的地下主通道和辅助试验通道早已完工,巨大的通风管道伸向漆黑的洞口,2根铁路钢轨延伸到300米深的地道,因使用频率不高,已有点锈迹斑斑。

据列维奇介绍,如果这一永久性核废料储存计划最终得到国会批准,他们将在犹加山腹地300米的地下,沿主通道建造总长10公里的储存地道。

核废料储存在特制的金属桶状容器中,用列车送入地下,安放在储存地道内,外面覆盖肽金属隔离层和高强度合金防护容器。

  美国目前100多座核电站及军方核试验产生的高放射性核废料已达4.75万吨,分散存放在39个州的131个地点,受储存能力的限制,部分核电站将在未来几年因无法处理核废料而不得不减少或停止发电。

因此,美国能源部迫切希望尽快启动犹加山核废料基地工程。

  但这一项目遭到内华达州56%选民的强烈反对,许多人担心,核废料的永久性处理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科学难题,万一出现核泄漏,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个名为“和平母亲”的反核民间组织负责人罗谢娜•贝克告诉,犹加山基地附近就是一个火山口,几年前,这一地带曾发生5.8级地震,储存地道下面还有地下水流动,所有这一切都表明,20多年的地质学调查远不足以形成充分的科学证据。

  目前,犹加山工程已经得到布什政府和国会的支持,但华盛顿地区巡回法庭以环保总署提供的“1万年不泄漏”承诺科学证据不足为由,拒绝举行听证,环保总署将为此上诉最高法院。

如果官司进展顺利,犹加山工程项目方估计,最迟到2010年,犹加山基地就能拿到执照,开始动工,并将于2025年完工,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的核废料处理基地。

核动力

  核动力是利用可控核反应来获取能量,从而得到动力,热量和电能。

因为核辐射问题和现在人类还只能控制核裂变,所以核能暂时未能得到大规模的利用。

利用核反应来获取能量的原理是:

当裂变材料(例如铀-235)在受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发生核裂变时,核能就会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这些热量会被用来驱动蒸汽机。

蒸汽机可以直接提供动力,也可以连接发电机来产生电能。

世界各国军队中的大部分潜艇及航空母舰都以核能为动力,同时,核能每年提供人类获得的所有能量中的7%,或人类获得的所有电能中的15.7%。

  一、应用

  美国每年产生的核能居全世界首位,美国人消耗的电能中有20%来自于核能。

如果按核能占总电能的百分比来看,法国则为全球第一。

2006年的调查显示,核能满足了80%的法国电能需求。

欧盟需要的30%的电能来自核反应。

各国的核能政策均各有不同。

  核能是一种储量充足并被广泛应用的能量来源,而且如果用它取代化石燃料来发电的话,温室效应也会减轻。

国际间正在进行对于改善核能安全性的研究,科学家们同时还在研究可控核聚变和核能的更多用途,比如说制氢(氢能也是一种被广泛提倡的清洁能源),海水淡化和大面积供热。

1979年的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使美国放缓了建造核能发电厂的步伐。

后来,核能在经济与环境两方面的益处使联邦政府又开始重新考虑它。

公众也对核能很感兴趣,不断飙升的油价,核能发电厂安全性的提高和符合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使一些有影响的环境保护论者开始注意核能。

有一些核反应堆已处于建造当中,几种新型核反应堆也在计划之中。

  关于核能的利用一直存在着争议,因为那些放射性核废料会被无限期保存起来,这就有可能造成泄漏或爆炸,有些国家可能借应用核能的名义来大量制造核武器。

核能的拥护者说这些风险都是很小的,并且应用了更先进的科技的新型核反应堆会将风险进一步降低。

他们还指出,与其它化石燃料发电厂相比,核能发电厂的安全记录反而更好,核能产生的放射性废料比燃烧煤产生的还少,并且核能可以持续获得。

而核能的反对者,包括了大部分主要的环境保护组织,认为核能是一种不经济,不合理且危险的能源(尤其是与可再生能源相比),而且他们对新技术能否减低成本和风险也存在着争议。

有些人担心朝鲜及伊朗可能正在以民用核能的名义研制核武器。

朝鲜已经承认拥有核武器,而伊朗则对此否认。

  二、历史

  1、起源

  第一个成功的核裂变实验装置在1938年的柏林被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莉泽•迈特纳和弗瑞兹•斯特拉斯曼制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国家致力于研究核能的利用,它们首先研究的是核反应堆。

1942年12月2日,恩里科•费米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第一个完全自主的链式核反应堆,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建立的反应堆被用来制造轰炸了长崎的原子弹“胖子”中的钚。

在这个时候,一些国家也在研究核能,它们的研究重点是核武器,但同时也进行民用核能的研究。

  1951年12月20日人类首次用核反应堆产生出了电能,这个核反应堆位于爱达荷州Arco的EBR-I试验增殖反应堆,它最初向外输出的功率为100kW。

  1952年,帕雷委员会(“总统的材料政策委员会”的简称)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认为核能的前景“相当悲观”,它建议应该让科学家们研究太阳能。

  1953年12月,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发表的名为“和平需要原子”的演说,这使美国政府开始资助一系列国际间的核能研究。

  2、早期

  1954年6月27日,世界上第一个为电网提供电力的核电站在苏联的欧伯宁斯克开始运行。

这个反应堆使用了石墨来控制核反应并用水来冷却,功率为5兆瓦。

全世界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核反应堆是位于英格兰设菲尔德的CalderHall,它于1956年开始运行。

它有一个Magnox型反应堆,最初的输出功率为50兆瓦,后来提高到了200兆瓦。

宾夕法尼亚州码头市的一个压水型反应堆是美国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反应堆。

  195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前身)的主席说,人们谈到核能时经常会提到,如果广泛应用核能,电力在将来会变得很便宜,实际上这是错误的。

但是人们的这种想法已经让美国决定在2000年之前建造1000个核反应堆。

  在1955年联合国的“第一次日内瓦会议”中,世界上聚集了最多的科学家来一起探索核能这个新领域。

1957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即现在的欧盟)一同成立。

同年成立的还有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3、发展

  核反应堆的功率提升迅速,从1960年代的不到1GW(吉瓦)猛长至1970年代的100GW,1980年代又升到了300GW。

1980年以后,核反应堆的功率的提升变得不那么迅速了,到2005年,功率只上升到了366GW,大部分来自于中国的核能建设。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之间,建造核电站所需的巨额费用(来自政府要求的提高和一些反对者的诉讼所要求的经常性改进)和下降中的化石燃料价格使建造当中的核电站变得不那么吸引人。

  在20世纪后半叶,一些反对核能的运动开始兴起,它们担心的是核事故和核辐射,还反对生产,运输和储藏核废料。

1979年的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和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成为了许多国家停止建造新核电站的关键理由。

澳大利亚于1978年,瑞典于1980年,意大利于1987年都对建造核电站的问题发动了全民公投,同时爱尔兰的核能反对者成功地阻止了在该处核能计划的实施。

但布鲁金斯学会表示,美国政府没有批准新核电站的建造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而非安全问题。

  三、反应堆的种类

  1、当今的技术

  现今正在运营的核反应堆可依裂变的方式区分为两大类,各类中又可依控制裂变的手段区分为数个子类别:

  ①核裂变反应堆通过受控制的核裂变来获取核能,所获核能以热量为形式从核燃料中释出。

  •现行核电站所用的全为核裂变反应堆,这也是本段的主述内容。

核裂变反应堆的输出功率为可调。

核裂变反应堆也可依世代分类,比如说第一、第二和第三代核反应堆。

现在的标准核反应堆都为压水式核反应堆(PWR)。

  •快中子式核反应堆和热中子式核反应堆的区别会在稍后讲到。

总体来说,快中子式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较少,其核废料的半衰期也大大短於其它型式反应堆所产生的核废料,但这种反应堆很难建造,运营成本也高。

快中子式反应堆也可以当作增殖型核反应堆,而热中子式核反应堆一般不能为此。

  A.压水式核反应堆(PWR)

  这种反应堆完全以高压水来冷却并使中子减速(即使在温度极高时也是这样)。

大部分正在运行的反应堆都属于这一类。

尽管在三哩岛出事的反应堆就是这一种,一般仍认为这类反应堆最为安全可靠。

这是一种热中子式核反应堆。

中国大陆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台湾核三厂的反应堆为此型。

  B.沸水式反应堆(BWR)

  这些反应堆也以轻水作为冷却剂和减速剂,但水压较前一种稍低。

正因如此,在这种反应堆内部,水是可以沸腾的,所以这种反应堆的热效率较高,结构也更简单,而且可能更安全。

其缺点为,沸水会升高水压,因此这些带有放射性的水可能突然泄漏出来,。

这种反应堆也占了现在运行的反应堆的一大部分。

这是一种热中子式核反应堆。

台湾核一厂和核二厂两座发电厂的反应堆为此型。

  C.压重水式核反应堆(PHWR)

  这是由加拿大设计出来的一种反应堆,(也叫做CANDU),这种反应堆使用高压重水来进行冷却和减速。

这种反应堆的核燃料不是装在单一压力舱中,而是装在几百个压力管道中。

这种反应堆使用天然铀为核燃料,是一种热中子式核反应堆。

这种反应堆可以在输出功率开到最大时添加核燃料,因此能高效利用核燃料(因为可作精确控制)。

大部分压重水式反应堆都位于加拿大,有一些出售到阿根廷、中国、印度(未加入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巴基斯坦(未加入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罗马尼亚和南韩。

印度也在它的第一次核试爆后运行了一些压重水式核反应堆(一般被称为“CANDU的变种”)。

中国大陆秦山核电站三期工程的反应堆为此型。

  D.石墨轻水型核反应堆(RBMK)

  这是一种苏联的设计,它在输出电力的同时还产生钚。

这种反应堆用水来冷却并用石墨来减速。

RBMK型与压重水型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即可以在运行中补充核燃料,并且使用的都是压力管。

但是与压重水型不同的是,这种反应堆不稳定,并且体积太大,无法装置在外罩安全壳的建筑物里,这点很危险。

RBMK型还有一些很重大的安全缺陷,尽管其中一些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被改正了。

一般认为RBMK型是最危险的核反应堆型号之一。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拥有四台RBMK型反应堆。

  E.气冷式反应堆(GCR)和高级气冷式反应堆(AGCR)

  这种反应堆使用石墨作为减速剂,并用二氧化碳作为冷却剂。

其工作温度较压水式反应堆更高,因此热效率也更高。

一部分正在运行的反应堆属于这一类,大部分位于英国。

老式的核电站(也就是Magnox式)已经或即将关闭。

但高级气冷式核反应堆还会继续运行10至20年。

这是一种热中子式核反应堆。

关闭这种核电站的费用很高,因其反应炉核心很大。

  F.液态金属式快速增殖核反应堆(LMFBR)

  这种反应堆使用液态金属作为冷却剂,而完全不用减速剂,并且在发电的同时生产出比消耗量更多的核燃料。

这种反应堆在效率上很接近压水式反应堆,而且工作压力不需太高,因为液态金属即使在极高温下也不需加压。

法国的超级凤凰核电站和美国的费米-I核电站用的都是这种反应堆。

1995年,日本的“文殊”核电站发生液态钠泄漏,预计将会在2008年重新开始运行。

这三个核电站都用到了液态钠。

这是一种快速中子式反应堆而不是热中子式反应堆。

液态金属式反应堆分为两种:

  ▲液态铅式反应堆

  这种反应堆使用液态铅来作为冷却剂,铅不但是隔绝辐射的绝佳材料,还能承受很高的工作温度。

还有,铅几乎不吸收中子,所以在冷却过程中损失的中子较少,冷却剂也不会变成带放射性。

与钠不同的是,铅是惰性元素,所以发生事故的几率也较小,但是,应用如此大量的铅就不得不考虑毒性问题,而且清理起来也很麻烦。

这种反应堆经常用的是铅铋共熔合金。

在这种情况下,铋会产生一些小的放射性问题,因为它会吸收少量中子,而且也比铅更容易变得带放射性。

  ▲液态钠式反应堆

  大部分液态金属式反应堆都属于这一种。

钠很容易获得,而且还能防止腐蚀。

但是,钠遇水即剧烈爆炸,所以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虽然这样,处理钠爆炸并不比处理压水式核反应堆中超高温轻水的泄漏麻烦到哪里去。

  ②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机通过被动的衰变来获取热量。

  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机被用来驱动太空探测器(比如卡西尼-惠更斯号),苏联的一些灯塔,和某些心脏起搏器。

这种发电机产生的热会随著时间逐渐减少,其热能通过温差电效应转换成电能。

  2、工作原理

  一般核电站的关键部分是:

  •核燃料

  •中子减速剂

  •冷却剂

  •控制棒

  •压力舱

  •反应炉中心紧急冷却系统

  •反应堆保护系统

  •蒸汽发生器(沸水式反应堆中没有这个)

  •安全壳建筑

  •水泵

  •涡轮机

  •发电机

  •冷凝器

  一般的热电厂都有燃料供应来产生热,比如说天然气,煤或石油。

对于核电厂来说,它需要的热来自于核反应堆中的核裂变。

当一个相当大的可裂变原子核(一般为铀-235或钚-239)被一个中子轰击时,它便分裂为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同时释放出能量和中子,这个过程就叫做核裂变。

原子核释放出的中子会继续轰击其它原子核。

当这个链式反应被控制的时候,它释放出的能量便可用来烧水,产生出的水蒸气会驱动涡轮机,从而产生电能。

需要记住的是,核爆炸中发生的是“不受控制的”链式反应,而核反应堆中的裂变速度无法达到核爆炸所需要的速度,这是因为商业用核燃料的浓度还不够高。

  链式反应被一些能够吸收或减慢中子的材料控制着。

在以铀为核燃料的反应堆当中,中子需要被减慢速度,因为当慢速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时是更容易发生裂变的。

轻水反应堆使用普通水来减慢中子并进行冷却。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它便达到了工作温度,此时它的密度会降低,因此没被它吸收的少量中子会被减得足够慢,然后去引发新的裂变。

负反馈将裂变速度保持在一定水平。

  3、试验技术

  一些产生核能的其他设计,比如说德国第IV号反应堆,是一些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的对象。

它们在将来可能会投入实际应用。

一些改进后的核反应堆使反应炉变得更干净,更安全和/或降低了散布核武器的风险。

  ◆超临界水冷式反应器(SCWR)

  超临界水冷式反应器将比气冷式反应堆更高的效率与压水式反应堆的安全性结合到了一起,它在技术上遇到的挑战可能比二者都大。

在这种反应器中,水会被加热到临界点。

超临界水冷式反应器与沸水式反应堆相似,但是超临界水冷式反应器中的水不会沸腾,因此它的热效率也就比沸水式反应堆高。

这是一种超热中子反应堆。

  ◆整合式快中子反应堆

  1980年代科学家建造,测试并评估了一个整合式快中子反应堆,后在1990年代由于克林顿政府的要求而被弃置,这是因为克林顿政府的政策是防止核武器扩散。

这种反应堆会将用过的核燃料回收,因此它只产生一点核废料。

本段结尾的链接是对于爱达荷州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前总管CharlesTill博士的采访,他介绍了整合式快中子反应堆并解释了它在安全性,效率,核废料和其它几个方面上的的优点。

  ◆球床反应堆—这种反应堆使用陶瓷球来包装住核燃料,所以它比较安全。

绝大多数的这种反应堆使用氦作为冷却气体,氦不会爆炸,不会很容易地吸收中子而变得有放射性,也不会溶解能变得有放射性的物质。

典型的设计拥有比轻水式反应堆的安全壳层数(一般为3层)更多层的安全壳(一般为7层)。

一个它独有的特点是,它的燃料球实际上组成了反应炉的核心,而且可以一个一个地更换,因此这种反应堆更安全。

核燃料的这种设计使重新处理它们变得很贵。

  ◆SSTAR小型(Small)密封(Sealed)可运输式(Transportable)自主(Autonomous)反应堆(Reactor)在美国是首要研究项目之一,它是一种相当安全的增殖反应堆。

  ◆次临界反应堆的设计更安全,但是在建造技术和经济上还有一定困难。

  ◆钍反应堆:

在特殊的反应堆中,钍-232可以转变为铀-233。

在这种情况下,比铀的储量更丰富的钍就可以用来制造铀-233。

铀-233相对于铀-235来说有一些优点,它产生的中子更多,并且产生更少的长半衰期超铀元素核废料。

  •高级重水反应堆—下一代的压重水式核反应堆,使用重水来作为减速剂。

印度的巴巴原子研究中心(BARC)正在对此进行研究。

  •KAMINI—一种独特的反应堆,它使用铀-233来作为核燃料。

由巴巴原子研究中心和甘地原子研究中心建造。

  •印度正在建造一台更大的快速增殖钍反应器,为的是利用钍来获取核能并控制它。

  受人为控制的核聚变在理论上也可以提供核能,并且操纵过程也不像锕系元素那么麻烦,但是在技术上还有许多难题等待解决。

科学家已经建造了几个核聚变反应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反应堆输出的能量比输入的能量多。

尽管科学家从1950年代就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但是一般认为2050年以前不会有商业性的核聚变反应堆投入应用。

现在领导着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是ITER。

  四、核燃料的循环

  核反应堆只是核燃料循环中的一部分。

整个循环从核燃料的开采开始。

一般来说,铀矿不是露天开采的条带矿,就是原地开采的过滤型矿。

在任意一种情况下,铀矿石都会被提取出来,并被转为稳定且紧密的形式(例如黄铀饼),然后被送到处理工厂。

在这里,黄铀饼会被转化为六氟化铀,之后会被提纯。

在这时,包含了0.7%以上铀-235的提纯铀会被加工成各种形状大小的燃料棒。

被送到核电站后,这些燃料棒会在反应堆中呆上大约3年,在这3年中,它们会消耗自身包含的铀的3%,在这之后,它们会被送到乏燃料水池,在这里,核裂变中产生的一些半衰期短的同位素会衰变掉。

在这里呆上大约5年后,这些核燃料的放射性会降低到安全范围之内,之后就会被装进干的储藏容器永久储藏,或被送到再处理工厂进行再处理。

  1、核燃料的来源

  铀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元素,陆地上和海洋中的每个地方都存在着铀。

它就跟锡一样常见,储量比金高500倍。

大部分种类的岩石和土壤都包含着铀,尽管浓度极低。

现在,比较经济的铀储藏地的铀浓度至少为0.1%。

以现在的花费速度来算,地球上可被提取的铀还可用50年。

将铀的价格提高一倍对核电站的运行成本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可以使地球上可被提取的铀能持续使用几百年。

在这种情况下,将铀的价格提高一倍会将核电站的运行成本提高5%。

但是,如果将天然气的价格提高一倍,那么天然气的供应成本会提高60%。

将煤的价格提高一倍会将煤的供应成本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