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hyrfe教案农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4309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0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khyrfe教案农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Ckhyrfe教案农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Ckhyrfe教案农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Ckhyrfe教案农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Ckhyrfe教案农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khyrfe教案农学.docx

《Ckhyrfe教案农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khyrfe教案农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khyrfe教案农学.docx

Ckhyrfe教案农学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

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

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天津农学院教案

 

 

教师所在系:

农学系

讲授课程:

土壤肥料学

教师姓名:

田秀平

教师职称:

教授

 

天津农学院教务处制

 

天津农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土壤肥料学

学分

3.5

总学时:

63学时

讲课:

63学时

上机:

学时

实验:

学时

课程类别

(√)

理论课(√)公共课()必修课()

实验课()专业课()院级任选课()

授课年级

05农学1、2班

授课专业

农学专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

《土壤肥料学》是农艺教育专业及植物种植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各门专业课程之前必修的一门先导性课程。

《土壤肥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把《土壤肥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技能及其最新成果和实用的高新理论与技术等,简明、清楚、准确、系统地介绍给同学们,使同学们掌握《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今后学习、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学好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基础,也为学习其他种类植物的栽培提供帮助。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土壤和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理论与原理,能够具备土壤农化测试新技术、土壤评价新技术、土壤利用改良规划新技术、植物营养诊断技术、肥料合理使用技术等多种技能,为学好植物生产、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农业生产、管理与发展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形成土壤母质的主要成土矿物、各种风化过程的作用结果;粒径对矿质土粒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的影响及掌握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的基本原理;土壤结构性的评价尤其是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对粘结性、粘着性及可塑性的理解;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的关系;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及区别;土壤水分的形态学;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运移的基本规律及调节措施;土壤空气组成特点及土壤的通气性;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对土壤热量状况的影响及土壤空气与热量状况的调节;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的概念及与土壤养分的缓冲容量的关系;掌握土壤胶体及性质;掌握土壤吸附保肥性及阳离子的交换作用;土壤酸碱性及氧化还原状况的概念及调解;土壤供肥性的调节。

重点掌握土壤形成因素对土壤发育的影响及土壤主要的成土过程。

教材和参考书

1、使用教材:

陆欣主编,《土壤肥料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XX年

2、主要参考书:

黄昌勇主编,《土壤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朱祖祥主编,《土壤学》,农业出版社,1983年

林成谷主编,《土壤学》(北方本,第二版),农业出版社,1996年

王荫槐主编,《土壤肥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年

陆景陵主编,《植物营养学》,中国农大出版社,1994年

 

课程名称

土壤肥料学

授课周次

第1周1次

授课方式

讲授+提问+启发+举例

章(节)名称

§.绪论

课时

4

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讲授土壤、土壤肥力和肥料的基本概念,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近代本学科发展简史。

加深学生对土壤和肥料的内涵及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作用的深刻理解。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

掌握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土壤、土壤肥力与肥料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教学引导

通过简单介绍土地与人口的关系,引出本节内容。

二、学生课前准备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土壤退化问题。

三、课堂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

2、点名

3、介绍学习本课程的注意事项

1)本课程的地位;2)难易度;3)应如何对待

4、通过简单介绍土地与人口的关系,引出本节内容。

5、详细讲解绪论的各部分内容(如下)

绪论

第一节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增加作物的抗性,促进作物早熟。

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重点讲土壤概念、土壤组成及土壤肥力的概念)

①土壤的概念

第三节土壤肥料科学发展概况(重点讲以下4个学派)

(一)农业化学学派

(二)农业地质学派

(三)土壤发生学派

(四)土壤属性学派

第四节土壤肥料工作的任务(简单介绍)

四、课后作业

1.简述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土壤为什么是具有再生作用的自然资源?

3.如何正确理解土壤肥力的概念?

4.简述肥料的概念、类型及各有何特点?

5.农业化学学派,农业地质学派及土壤发生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土壤肥料学

授课周次

第2周2次

授课方式

讲授+举例说明+实物

章(节)

名称

§1土壤矿质土粒

课时

4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岩石及其基本特性;理解由矿物岩石至形成母质的过程中;了解不良质地土壤利用改良的基本原理,为利用改良不良质地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掌握形成土壤母质的主要成土矿物的各种风化过程的作用结果;掌握粒径对矿质土粒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的影响及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

形成土壤母质的主要成土矿物的各种风化过程的作用结果。

粒径对矿质土粒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的影响及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主要矿物、岩石风化特点、产物;怎样区别不同类型的母质。

矿物质土粒的机械组成和质地分类的关系。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教学引导

提出问题:

为什么土壤矿物质土粒构成了土壤的“骨骼”?

从简单地学内容开始导入本课。

二、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岩石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与土壤母质等内容。

学生重点预习粒径对矿质土粒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的影响及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的基本原理。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章土壤矿物质土粒

第一节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岩石

一、主要成土矿物(用实物重点介绍成土矿物)

二、主要成土岩石(每个岩石举1个例子,如花岗岩、砂岩、大理岩)

第二节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与土壤母质

一、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二、土壤母质形成及我国的主要成土母质(从运输动力讲解母质的类型)

第三节土壤矿物质土粒的组成与特性

一、粒径对矿物质土粒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的影响(重点强调土粒越粗,养分含量越低)

二、矿物土粒的大小分级――粒级与粒级分类(结合图表讲解)

三、矿物质土粒的机械组成(颗粒组成)和质地分类(结合图表讲解)

四、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结合实际、并以提问形式进行讲解)

四、课后作业

1.简述风化作用的概念、类型、特点。

2.试述岩石、母质、土壤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3.矿质土粒和土壤质地是如何分类的?

4.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间的关系?

5.如何对不同质地的土壤进行改良和利用?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土壤肥料学

授课周次

第3周3次

授课方式

讲授+举例说明+启发+提问+讨论

章(节)名称

§2土壤有机质

课时

4

教学目的

学生应了解土壤有机质概念、来源和类型。

掌握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影响因素,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性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管理。

让学生认识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及影响其转化的因素,土壤腐殖质特征,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原理及途径。

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原理及途径。

教学难点

腐殖质形成的过程,腐殖质的分离,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原理及途径。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教学引导

由土壤的组成及重要性,提出问题,切入主题。

二、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本次课内容,重点预习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及影响其转化的因素。

学生课前预习本次课内容,重点预习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及影响其转化的因素,土壤腐殖质特征,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原理及途径。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二章土壤有机质

第二节土壤有机质

一、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组成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类型(以灰化土为例进行启发式讲解)

(二)土壤有机质的组成与性质(提问形式讲解)

二、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重点讲解)

(一)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二)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三)三、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提问的形式进行启发讲解)

第三节土壤腐殖质

一、腐殖质组分的分离(结合图进行讲解)

三、三、腐殖质的性质(重点讲述内容,举例、提问)

第四节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以全班讨论形式讲解)

四、课后作业

1.试述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

2.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哪些贡献?

3.生产实践中采用哪些措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

4.土壤腐植质的性质及组分?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土壤肥料学

授课周次

第4周4次

授课方式

讲授+举例说明+启发

章(节)

名称

§3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课时

4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土壤孔隙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土壤中结构的概念、类型及对土壤肥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重点掌握土壤比重、容重的概念,孔隙的概念、类型;土壤结构性的评价尤其是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对粘结性、粘着性及可塑性的理解;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

土壤结构性的评价尤其是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对粘结性、粘着性及可塑性的理解;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

各级孔隙的计算及土壤比重和容重的区别;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机制;土壤水分对土壤粘结性和可塑性的影响。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教学引导

提出问题“土壤为什么渗水?

”学生回答“有孔系”。

进行本次课的讲授。

二、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本次课的内容,重点预习土壤比重、容重的概念、土壤孔隙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三章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第一节土壤孔性

一、土壤孔隙性(提出问题“土壤为什么渗水?

”引出土壤孔隙的概念,再讲土壤孔隙性,重点讲解土壤孔隙的类型,强调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孔隙大小)

二、土壤相对密度和容重(通过讲解土壤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方发强调两者的区别)

三、土壤孔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通过启发、提问进行讲解)

第二节土壤结构性

一、土壤结构的类型及其特性(图片讲解,并通过实验一学生采土样时加深印象)

二、土壤结构的评价(只讲团粒结构的肥力作用)

三、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举“豆腐脑”、“明矾净水”“蚯蚓“等例子讲解)

四、土壤结构的改善与恢复(通过启发、提问进行讲解)

第三节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

一、土壤物理机械性(举例、启发式讲解粘结性、黏着性和塑性)

二、土壤耕性(重点讲概念及其含义,简单介绍压板,讨论式讲解耕性的改良)

四、课后作业

1.何谓土壤孔隙?

土壤孔隙可分为哪几级?

2.土壤比重和容重有何区别?

3.影响土壤孔性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调控?

4.简述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其评价。

5.生产实践中采用哪些措施创造团粒结构?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土壤肥料学

授课周次

第5周5次

授课方式

讲授+举例说明+启发+提问

章(节)

名称

§4土壤水

课时

4

教学目的

本章通过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特点的分析概述,了解水资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土壤水的形态学以及土壤含水量等基础知识。

阐明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以及田间水分的平衡。

通过本章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土壤水的能量观点,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运移的基本规律及调节措施,以便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

教学重点

土壤含水量表示方法及区别;土壤水分的形态学;土壤水的能量观点;水分特征曲线。

教学难点

水分常数;液态水的有效性;土壤水分的能态学。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教学引导

从介绍水分在农业生产上重要作用及水资源短缺引入本次课内容。

二、学生课前准备

自学水资源现状特点和水资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重点预习土壤水的能量观点;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运移的基本规律及调节措施。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四章土壤水

简单介绍水分在农业生产上重要作用及水资源短缺。

第二节土壤水的基础知识

一、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技术(重点讲解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简单介绍测定技术)

二、土壤墒情(结合实际生产简单讲解)了解经典烘干法的方法及特点。

第三节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

一、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特征与性质

(一)土壤水分的保持

(二)土壤水分类型及性质(重点讲述)

二、土壤水分的能量概念

(一)土壤水势极其分势(通过举例、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讲述)

(二)土壤水吸力

三、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提问式讲解)

第四节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

一、液态水的运动(采用饱和水和非饱和水的对比法讲解)

二、气态水的运动(要求学生说出实际生产中两种水是气态水运动的结果)

第五节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平衡(重点讲述土壤水分的调节)

四、课后作业

1.土壤含水量有哪些表示方法?

2.简述土壤水分的类型及性质。

3.什么是土水势、水吸力?

二者有何区别?

4.如何合理地调节土壤的水分状况?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土壤肥料学

授课周次

第6周6次

授课方式

讲授+举例说明+启发+讨论

章(节)

名称

§5土壤空气与热量状况§6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6.1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与植物生长§6.2土壤胶体及基本特性

课时

4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土壤空气与热量状况的调节。

、土壤空气的更新过程及其机制;阐述土壤热来源、热性质、土壤的热平衡和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及土壤空气和土壤温度对作物生长、土壤肥力的影响。

掌握土壤空气的组成的特点;掌握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的概念及与土壤养分的缓冲容量的关系;掌握土壤胶体及性质;硅氧四面体,硅氧片;铝氧八面体,铝氧片的概念;高岭石,蒙脱石和水云母的性质。

教学重点

土壤空气组成特点及土壤的通气性;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对土壤热量状况的影响及土壤空气与热量状况的调节。

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的概念及与土壤养分的缓冲容量的关系;土壤胶体及性质。

教学难点

土壤的通气性,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对土壤热量状况的影响。

学过程

设计

一、教学引导

由无气体不成土壤”导入土壤空气与土壤的关系及土壤空气的重要性,切入主题。

二、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土壤空气及热量状况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预习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对土壤热量状况的影响及土壤空气与热量状况的调节。

重点预习土壤组成特点及土壤的通气性;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的概念及与土壤养分的缓冲容量的关系;土壤胶体及性质。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五章土壤空气与热量状况

第一节土壤空气及其更新(提出问题“土壤中O2低于大气?

CO2高于大气?

为什么还有变化幅度?

通过回答讲解土壤空气组成及更新。

补充土壤呼吸强度的概念)

第二节土壤热性质及土壤热量平衡(重点讲热容量、导热率和热扩散率)

2.土壤的热量状况

第三节土壤空气与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讨论式讲解)

第六章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

第一节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与植物的生长(结合农业生产测土施肥实际进行讲述)

第二节土壤胶体及其基本性质

一、土壤胶体的种类(重点讲解层状铝硅酸岩矿物)

二、土壤胶体的基本构造(强调双电层构造)

三、土壤胶体的性质(通过举例、回忆无机化学内容进行讲解)

四、课后作业

1.与大气组成相比,土壤空气有哪些特点?

2.简述土壤空气更新的方式。

3.土壤热特性包括哪些?

这些因素对土壤热状况有何影响?

4.如何调节土壤的热量状况?

5.土壤空气及温度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

6.土壤胶体有何特性?

简述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土壤肥料学

授课周次

第7周7次

授课方式

讲授+举例+启发+讨论

章(节)

名称

§6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6.2土壤的吸附保肥作用

§6.4土壤的供肥性§6.5影响土壤供肥性的化学条件

课时

4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土壤供肥性及影响土壤供肥性化学条件。

掌握土壤阳离子的交换作用及影响因素;土壤盐基饱和度及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条件;土壤酸碱性及氧化还原状况的概念及调解;土壤供肥性的调节。

教学重点

掌握土壤胶体及性质;掌握土壤吸附保肥性及阳离子的交换作用;土壤酸碱性及氧化还原状况的概念及调解;土壤供肥性的调节。

教学难点

土壤胶体的电荷来源;专性吸附的概念;土壤水解性酸;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教学引导

通过复习上次课土壤胶体,土壤电性等基本原理。

导出土壤吸附保肥作用。

二、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重点预习土壤阳离子的交换作用及影响因素;土壤盐基饱和度及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条件。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三节土壤的吸附保肥作用

一、土壤的吸附性能的一般概念

二、土壤阳离子吸附与交换作用(通过本人试验讲述阳离子的交换作用和专性吸附的区别,重点讲解阳离子交换作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土壤的供肥性

一、土壤的供肥能力土壤的供肥性(结合土壤供肥实际讲解)

二、土壤养分的有效化过程(举例讲解离子的饱和度效应、互补离子效应)土壤养分的有效化过程

三、土壤供肥性的调节(讨论式讲解)土壤供肥性的调节

第五节

影响土壤的供肥性的化学条件

一、土壤溶液的组成和浓度(简单介绍)

二、土壤酸碱反应(结合图表重点讲解土壤酸度和碱度、结合施肥讲述土壤酸碱性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三、土壤的缓冲性(提问形式讲解)

四、土壤氧化还原反应(重点讲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四、课后作业

1.南方土壤一般保肥能力比北方土壤弱,为什么?

2.如何进行土壤供肥性的调节。

3.简述土壤酸碱性类型,如何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4.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对作物生长有何影响?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土壤肥料学

授课周次

第8周8次

授课方式

讲授+举例+提问+启发

章(节)

名称

§7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课时

4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土壤剖面构造,理解我国土壤分布的规律性。

掌握掌握主要成土过程及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土壤形成因素对土壤发育的影响及土壤主要的成土过程。

教学难点

土壤主要的成土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教学引导

总结上节课内容,提出土壤发生学派的主要观点,引入土壤形成因素。

二、学生课前准备

提出问题“土壤类型为什么千差万别?

”引出土壤形成因素。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七章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第一节土壤形成因素与过程

一、土壤形成因素(详细讲述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因素,简单介绍人为因素)

二、主要成土过程(结合土壤类型进行讲述)

三、自然土壤剖面构造(结合图片讲解)

第二节我国土壤分类

一、我国土壤分类概况(学生自学)

二、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系统的分类原则(举例讲述)

第三节土壤分布的规律性

一、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一)土壤的纬度地带性(结合图片讲解)

(二)土壤的经度地带性(结合图片讲解)

二、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结合图片讲解)

四、课后作业

1.试述土壤形成中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2.简述土壤主要的成土过程。

3.阐述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系统。

4.简述我国土壤分布的规律性,试举例说明。

课后记

 

天津农学院教案

 

 

教师所在系:

教务处

讲授课程:

土壤肥料学(07农学)

教师姓名:

杨黎芳

教师职称:

助理研究员

 

天津农学院教务处制

 

天津农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土壤肥料学

学分

3.5

总学时:

63学时

讲课:

63学时

上机:

学时

实验:

学时

课程类别

(√)

理论课()公共课()必修课(√)

实验课()专业课()院级任选课()

授课年级

07农学1、2班

授课专业

农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土壤肥料学》是种植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土壤肥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把《土壤肥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技能及其最新成果和实用的高新理论与技术等,简明、清楚、准确、系统地介绍给同学们,使同学们掌握《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今后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学好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基础,也为学习其它种类植物的栽培提供帮助。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土壤和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理论与原理,能够具备土壤农化测试新技术、土壤评价新技术、土壤利用改良规划新技术、植物营养诊断技术、肥料合理使用技术等多种技能,为学好植物生产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形成土壤母质的主要成土矿物、各种风化过程的作用结果;粒径对矿质土粒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的影响及掌握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的基本原理;土壤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对粘结性、粘着性及可塑性的理解;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的关系;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及区别;土壤水分的形态学;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运移的基本规律及调节措施;土壤空气组成特点及土壤的通气性;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对土壤热量状况的影响及土壤空气与热量状况的调节;掌握土壤胶体及性质;掌握土壤吸附保肥性及阳离子的交换作用;土壤供肥性的调节。

重点掌握土壤形成因素对土壤发育的影响及土壤主要的成土过程。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养分的吸收的机理及影响养分吸收的环境条件;植物的营养临界期与最大效率期;合理施肥的四大基本原理的内涵;植物的氮素营养、土壤中氮的转化过程及主要氮肥品种的性质与合理施用;植物的磷素营养、土壤中磷的转化过程及磷肥的性质与合理施用;植物的钾素营养及主要钾肥品种的性质与施用技术;主要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肥技术;有机肥料的作用、粪尿肥、厩肥、堆肥的性质与合理施用;主要复混肥料的种类、性质与合理施用及掺合肥料的配制方法。

教材和参考书

1、使用教材:

陆欣主编,《土壤肥料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XX年

2、主要参考书:

黄昌勇主编,《土壤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陆景陵主编,《植物营养学》,中国农大出版社,1994年;

沈其荣,《土壤肥料学》,高教出版社,20XX年。

课程名称

土壤肥料学

授课周次

第9周1次

授课方式

讲授+多媒体

章(节)

名称

§8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8.1植物营养及其养分吸收

§8.2影响养分吸收的环境条件

§8.3植物营养特性

课时

4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植物的营养成分及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种类;植物对根系养分的吸收机制;叶面营养及其作用;影响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及植物不同生育时期的营养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