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1415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记学记》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礼记学记》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礼记学记》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礼记学记》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礼记学记》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礼记学记》详细解析.docx

《《礼记学记》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记学记》详细解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礼记学记》详细解析.docx

《礼记学记》详细解析

《礼记·学记》附详细解析

第1节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注释]

1.[发虑宪]:

发,发出,发布。

虑,谋虑,计划。

宪,法度,教令。

郑玄注:

“宪,法也。

言发计虑当拟度于法式也。

”发虑宪,即发布政策法令、考虑政事时,依照先王的法度。

  2.[謏闻]:

謏,音xiǎo,《说文解字》云:

“小”。

闻,声誉。

  3.[动众]:

耸动群众听闻。

4.[就贤体远]请教贤人,关怀远人。

5.[君子]:

此处指统治者。

6.[化民成俗]:

化:

感化,教化。

7.[学]:

这里既指学校,又指教学。

[译文]

国君在发布政策法令时,能征求品德善良人的意见,这足以博得一些小小的声誉,但还不足以打动广大的百姓。

如能多接触贤者,并亲近远方的人,就足以打动广大的百姓了,但这还不足以感化民众。

君主如果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社会风俗,办学校兴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啊!

[评析]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一开篇就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目的、作用——化民成俗。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要求的,是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所制约的。

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学记》对教育能感化群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起到巩固政权的作用,作了高度的评价。

当然,在不同的阶级社会中,教育目的各不相同。

但从办学校、育人才,即用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去教育民众,使其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收到“化民成俗”的积极作用来说,其本质是一致的。

第2节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注释]

1.[《兑命》]:

兑,应为“说”,音yuè,应为《说命》,伪《古文尚书》之篇名。

2.[念终始典于学]:

终始,始终。

典,经常。

对教育事业要始终念念不忘。

[译文]

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人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明白道理。

所以,古代的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从教育入手。

《尚书·兑命》篇中说:

“要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啊!

[评析]

这一节说的是教育的任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可以理解为人的素质,“琢”指教育,“道”指真理,其中包含着智能。

玉欲成器,决定于琢,但如无琢,也无以成器。

学和道之间,学决定道,道从学来。

这是《学记》从孟子“性善论”出发,认为人的素质生来美好,但这不等于有了知识和能力,知识和能力只能从后天学习中来。

兴教育办学校,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即琢玉成器、学而后知,这是建设国家、巩固政权的首要任务。

我们说: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雕塑师,指的就是琢玉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中的“道”,当然指的是封建伦常之道,如贵贱、尊卑、长幼之道,也就是《大学》上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统治阶级就是要利用学校通过教育来宣传和灌输这种封建伦常思想和修齐治平之道,使劳动人民不敢犯上作乱,从而维持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所以古代的统治者一经掌握政权,第一件事便是兴教育办学校,以达到“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的目的。

   “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是儒家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的完备的说法。

孔子曾说过:

“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凭籍政法来诱导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齐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

如果凭籍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齐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而且人心归服。

)(见《论语·为政》)孔子在批评樊迟请学稼时还有过一段形象的说明: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领导者讲求礼节,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领导者行为正当,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领导者诚恳信实,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话。

要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就都会携带着儿女来投奔,为什么一定要自己种庄稼呢?

)(见《论语·子路》)孟子也是持这种观点。

《学记》所论述的“大学之道”正是为了把奴隶主阶级培养成这种所谓“好礼”“好义”“好信”的人,以收“有耻且格”“化民成俗”“近悦远服”之效。

可见,《学记》有关教育目的和作用的论述,乃是集儒家为政教民之大成,是从儒家的德治精神出发的,认为要实现“建国君民”的目的,必须先从教育入手,培养出“知道”的统治者,以便上行下效,使人民群众完全受统治阶级的道德支配,从而把教育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

《学记》所指出关于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毫无疑问是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但它所揭示的规律却具有普遍的意义。

任何一个阶级一经掌握政权,首先是按照本阶级的意志和要求来教育人才,训练人才,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社会主义国家立学设教,也是通过教育来宣传和传授马列之道,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自从有阶级社会以来,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非常可贵的是,《学记》鲜明地揭示了这条真理。

第3节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注释]

1.[肴]:

本指鱼肉的一类,后凡煮熟而食的都称肴。

2.[旨]:

美。

3.[教学相长]教与学相互助长。

4.[至道]:

大的道理,真理。

5.[自反]:

郑玄注:

“求诸己也。

”即自躬自省之意。

[译文]

即使有美好的馔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

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难。

知道不足,才能回头反思自己,鞭策自己。

感到困难,才能自强不息,努力钻研。

所以说,教学是互相促进互相助长的。

《尚书·兑命》说:

“教与学各半”,就是这个意思。

[评析]

这一节说的是教学原理教学相长。

“嘉肴”要食才知其味之美,同样,“至道”也必须经过学习才知道它的好处。

这里,作者强调了学校教育的实践性。

“学而知之”,至道只有经过学校教育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只有经过学习才能达到理解和化为己有的目的。

这个“至道”就是前面所说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伦常之道。

“学然后知不足”,一个人经常接触到知识的宝库,便会感到自己的幼稚与不足,“足”与“不足”是一对矛盾,如何使“不足”达到“足”(相对地说),依靠教师的传授固然是必需的,但只是一个条件,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刻苦努力,不断钻研。

所以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正是由于不足,才促使自己发奋图强,加紧学习。

“足”与“不足”的矛盾是统一在“自反”的基础上的。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能学有所成,决定的因素是本人的勤奋学习。

“教然后知困”,教师通过教学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困难。

据孔颖达所疏:

“困”就是“道之未达”,那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深感自己还有不少东西没有弄通弄懂,或者是自己还未能纯熟自如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既然感到困难,就应该孜孜不倦地加强进修,提高自己。

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有通过学习才会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才能鞭策自己刻苦钻研,力求进步。

所以说: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困”与“不困”的矛盾是统一在“自强不息”的基础之上的。

教师一面教,一面学,教中有学,再从学中来提高教的质量;学生一面从教师那里获得新的知识,一面又以自己的努力来巩固与发展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主动积极的学习。

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故曰:

“教学相长”。

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曰:

“学学半”。

这里所说的“学学半”,也就是“教学半”,教和学各占一半,也就是“教学相长”。

它揭示了一个人在教和学两项活动中的辨证关系。

《学记》作者在无数次生动的教学实践中第一次概括出这条“教学相长”的规律,数千年来成为我们教学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的哲理名言。

但必须指出,《学记》中的“教学相长”的“教”和“学”不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师和生,而主要是指统一存在于一般学者(或个人)身上的教和学两项劳动的相互促进关系,阐明一个人的“教”的活动能促进他更好地学习,而“学”的活动,也有益于他做好教的工作。

或者说,教别人,一半在教,一半在学;学习者,一半靠人来教,一半靠自己学。

即教中有学,学中有教。

这教中之学,并不是指教师要向学生学习,而是指一个人在教中发生困难。

因此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教学相长的关系,与我们国家近代的教育思想中把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成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是两码事,不能相提并论。

今天,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要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那是在历史的前进中对“教学相长”这个概念已经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与《学记》中所说的“教学相长”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第4节

[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注释]

1.[教]:

指施教者而言,即教育行政当局。

2.[家有塾]:

家,指二十五家的间;塾,是学校名称。

3.[党有庠]:

党,五百家为党;痒,是学校的名称。

4.[术有序]:

术,郑玄说:

“术当为遂,同音之误也”遂,一万二干五百家为遂。

序,是学校名称。

5.[国有学]:

国指天子所在的首都。

学,即在首都设立的大学。

[译文]

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每二十五家的闾设立塾,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库,每一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

[评析]

这一节说的是古代的教育制度。

家、党、术(读作遂)、国,指的是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制度名称。

塾、库、序、学指的是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学校名称。

古代立学设教与地方行政制度的组织是联系的。

“家有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间,这一间内“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于塾”。

(《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这种塾学,是利用农民冬季余暇,使人们入学受教,但并不是常年设立的学校。

这种学校的老师常常是年纪大的,告老还乡的大夫。

新谷登场余子皆入学,学到冬至后四十五天,就不学了。

这就叫做学塾。

这种学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常年设立的私塾,由乡间的士绅,聘请学有专长的专职教师来教学乡间的儿童。

“党有库”,党内设学名“库”,是教闾中所升的子弟。

“遂有序”,遂中设学名“序”,是教党学所升的子弟。

“国有学”的国,是指天子所在的首都及诸侯的国。

“国有学”,即国家设立学校,是中央所在地的最高学府,即大学,以教诸侯等贵族的子弟和乡遂学校所升入的优秀子弟。

“国有学”的国,是指天子所在的首都及诸侯的国。

“国有学”,即国家设立学校,是中央所在地的最高学府,即大学,以教诸侯等贵族的子弟和乡遂学校所升入的优秀子弟。

   从这一节看来,古代的学校设置与地方行政制度是密切联系着的。

从家、党到术和国,层层都有学校,相当整齐。

《学记》约是战国后期乐正氏一派儒者的作品,距今有二千余年。

在二千多年前有如此整齐的学校制度是难能可贵的。

今天,我们的学校制度与地方行政制度也是紧密联系的。

村有小学,乡镇有初中、高中,县有高中、教师进修学校,市有师专、教育学院及各类大专院校,省有师大、综合性大学,中央有各类大规模的重点大学、研究院所等。

这种与地方制度紧密联系的学校制度,推究其历史的渊源,不就是从古代的教育制度发展而来的吗?

学校设置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密切配合,有许多优点:

(1)有利于选拔人才,可以使各级学校学习成绩优秀者逐级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培训各种各类的建设人才。

(2)面向本地区设置的各类专业性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培训人才,这样可以加强培训人才的计划性。

(3)有利于普及教育,有利于提高与发展本地区的科学文化水平。

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培养政权所需的人才,从中央到地方设有各级各类的学校,给天子和诸侯、公卿大夫的一般贵族子弟以及一部分新兴地主阶级的子弟入学受教,并且可以选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但劳动人民的子弟是绝对没有进学校的权利的。

这种学校制度完全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

第5节

[原文]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向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

“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注释]

1.[比年]:

即每年。

   2.[中年]:

即每隔一年。

   3.[离经辨志]:

离,是分析的意思。

经,是当时所学的课文和章句。

辨志,就是能辨别和决定自己的志向。

   4.[敬业乐群]:

敬业,专心于自己所习的学业。

乐群,能与群众接近,相互研习。

   5.[博习亲师]:

博习,是普遍的学习。

亲师,亲爱其师长。

   6.[论学取友]:

论学,讨论学业的是非;取友,选择贤者与之为友。

   7.[小成]:

小有所成之意。

   8.[知类通达]:

就是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9.[强立而不发]:

有坚强独立的意志,在学业的道路上不再有反复。

   10.[大成]:

大有成就的意思。

   11.[蛾子时术之]:

蛾,同“蚁”,即蚍蜉,蚂蚁。

蚁子,即小蚂蚁。

术,法也,有取法之意。

“蚁子时术之”,就是小蚂蚁不断学着衔土,也能衔成大蚁窝。

[译文]

学生每年入学,每隔一年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经义和章句的能力,辨别他们的志趣。

第三年考查学生专业思想是否坚定,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和睦相助。

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对教师是否尊敬。

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术上的水平和选择朋友的能力。

如果能达到上述的标准,这就叫做小成。

到第九年,学生在学业上已能触类旁通,并且在见解行动上能够坚定不移,不再出现反复现象,这就叫做大成。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化群众、转移社会风俗的效果,并且使远近的人都能悦服而怀念。

这就是大学教人的道理。

古书上说:

“小蚂蚁不断地学着衔土,也能垒积成大蚁巢”。

就是这个道理。

[评析]

古代的学制,发展到先秦已初具规模。

“比年入学”,规定学校每年召收新生,各家子弟可在新春入学。

“中年考校”每隔一年,要考查成绩一次,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

学习年限规定九年,共分为两段。

第二段为一至七年,第二段为八至九年,可以说是七二制。

“一年视离经辨志。

”从第一年开始,教育行政领导要了解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进展情况,是否认真读书,努力钻研,逐步培养和提高分析经文和章句的能力。

与此同时,是否加强品德修养,明确努力方向。

学年一开始,《学记》就十分重视专业知识与思想品德的教育。

儒家是很重视“立志”的。

“志”就是“心之所之(止)”,要在学习过程中确立目的和理想。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然后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培养的目标。

这个“志”,用我们今天的教育术语来说就是德育。

这种道德品质的教育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紧密地结合着专业知识来进行的。

“三年视敬业乐群”,学习到了第三年,教育行政领导要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热爱专业,而且能否同周围的学友切磋琢磨,共同研究。

孔子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参见《论语·里仁》)儒家十分重视专业思想的培养。

这种“敬业”思想是“离经”的进一步的提高。

儒家又主张德治,反映到教学内容的要求上,就是要培养学生乐群的思想。

这是对学生品德修养的要求。

只有在学习中养成乐群思想,将来从政才能推行德治,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所要求的治术人才。

这样乐群思想与“辨志”是密切地联系着的,是辨志的进一步提高。

由此可见,《学记》很重视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在德育方面,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五年视博习亲师”,学习进展到第五年。

对学生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学生扩大学习范围,接触更广更宽的知识面(博习)。

对教师则更加尊敬与亲近,以便取得教师更多的帮助。

“七年视论学取友”,到了第七个年头,与学友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彼此研讨学问,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充分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选择志同道含的朋友,可以互相帮助,彼此促进,在专业与品德修养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儒家很重视教师与学友在教育与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良部分而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而改正。

)(《论语·述而》)“以友辅仁”(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论语·颜渊》)“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

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地做伴。

)(《论语·里仁》)《学记》发展了这种思想。

在一至七年的学习过程中,专业基础知识打好了,政治方向明确了,不仅热爱自己的专业,而且能重视“博习条师”与“论学取友”,不论在专业知识和品德的修养上达到了合乎规定的要求。

这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这叫“小成”。

学习的第二阶段是“大成”。

即“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大成”是在“小成”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由于“小成”阶段重视博习,知识面扩大了,基础更坚实了,这就能“闻一知十”,达到触类旁通的地步。

这叫做“知类通达”,《学记》把约(基础)和博(扩大)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学习达到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境界,对自己专业知识产生了坚定的信念,到了这步田地,所闻所学都能见之于行动,不会再有反复,所以叫“强立而不反”。

“大成”阶段完成了,就达到了统治者培养忠于阶级要求的治术人才的目的,这也是封建教育的最高目标。

这种学习制度贯彻了两条不可分割的主线。

一条是离经、敬业、博习、论学,发展到知类通达的专业知识的主线;一条是辨志、乐群、亲临、取友,发展到强立而不反的思想教育主线。

两者结合并进,既保证了教育质量,又完成了教学要求。

培养出来的学生,到社会上工作,就能起到“化民成俗,近者说(悦)服而远者怀之”的政治作用。

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这种学习制度的规定,很值得我们重视。

它的特点是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严格的要求,由浅入深,由约到博,合乎求取知识的规律。

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就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第6节

[原文]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皮弁]:

古时天子举行祭行时穿的礼服。

②[宵雅肄三]:

宵雅,宵,小也。

《小雅》是《诗经》中的篇名。

肄,习也。

“肄三”就是学习《小雅》中的三首诗:

《鹿鸣》《四牡》《皇皇者华》。

③[官其始也]:

郑玄说:

“所以劝之以官。

④[孙其业]:

孙,同“逊”,谦逊恭敬。

“孙其业”,就是谦逊恭敬从事于自己的学业。

⑤[夏楚二物]:

夏,读作“贾”,夏楚都是木名,用它们做成木条,约同于后世所谓“戒尺”。

⑥[卜禘]:

禘(dì),天子诸侯在夏天祭祀的名称。

祭祀时必先占卜,故曰“卜禘”。

⑦[游其志也]:

游,是优游,从容的意思。

⑧[学不躐等]:

躐(liè)等,逾越等级。

“学不躐等”,朱熹说:

“年有长幼,则学有浅深,故其进而受教于师,使长者咨问,而幼者从旁听之。

所以教之使循序渐进,而不可逾越等级也”。

⑩[大伦]:

伦,道理的意思。

大伦就是基本的道理。

11[官先事]:

官,已仕者叫官。

“官先事”,就是官的学习应以学习做事为先。

12[士先志]:

士,未仕者叫士。

“士先志”就是士的学习应该立志为先。

[译文]

大学开始的时候,学校领导要穿着礼服,准备好祭菜,举行祭扫,以表示尊师重道。

在祭祀时要求学生吟诵《诗经·小雅》中的诗句,以此培养学生做官的兴趣。

在开学时先要击鼓,然后打开书筐促使学生谦逊恭敬地学习。

同时准备夏楚二物,用以收整齐严肃之感。

教育行政领导在夏祭以后再去考查学生的成绩,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从容的时间来决定自己的志愿。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经常检查指导,但不要唠叨,要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教学时,对年幼的学生,只让他们听,不让乱问,为的是使他们循序渐进而不是超越等级学习。

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道理。

[评析]

这一节说的是始业教育的仪式和规定教学程序。

古代的学校,在开学时要举行始业教育仪式,并在仪式上规定教学程序。

入学仪式举行得十分隆重:

   1,举行仪式时教官和教师都要穿着礼服,准备祭菜,举行祭扫,表示尊师重道。

   2,在仪式进行中要唱颂歌《诗经·小雅》,培养为政做官的思想感情。

   3,举行仪式时要击鼓,宣布学业开始,促使学生重视学习。

4,提出纪律要求,以收整齐严肃之威。

5,规定视学、考查成绩的时间,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志趣从容学习。

   6,经常观察学生的学习制度,不要唠唠叨叨地灌输,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7,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要超越等级。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

这里,有几点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举行始业教育仪式。

这个仪式举行得十分隆重,目的在造成严肃、整齐、紧张、和睦的学习空气,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教育学生重视学业,体现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重在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这种始业教育仪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形式、内容和名称也有了发展。

例如过去和现在,大中小学在学初都举行开学典礼,在典礼上也要唱国歌和校歌,校长要宣布新学期的教育计划,提出新学期的教育要求,规定必须遵守种种纪律与制度等;学生毕业时要举行毕业典礼,宣布毕业成绩,颁发毕业证书,以此庆贺学习告一段落,勉励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学生努力参加国家的建设工作等等,仪式也十分隆重。

这种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都是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始业仪式的继承和发展,在形成学校的优良校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建立教学秩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古代天子每年都要到学校视学,考查学生的成绩,了解学生学习的旨趣。

视学的时间规定在夏天祭扫以后,这样可以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考虑与决定自己的志愿。

在第三节谈到古代的学习制度时,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规定,随着学习专业知识的进展,同时还要加强品德修养,明确努力方向(辨志)。

就是说学生除努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应该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

这种专业思想的教育,是伴随着专业知识的学习而逐步形成与巩固的。

教育行政当局通过定期的视学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旨趣,“游其志也”,应该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考虑、去选择、去决定自己的学习旨趣,不能操之过急。

这样就可以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专业思想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学记》这样做法值得我们重视。

第三,要循序渐进,不可躐等。

学生年有长幼,学有深浅,不可超越等级。

朱熹说:

“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说的就是要讲究方法和步骤,不可乱来。

我国古代的学者是很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的。

如就蒙学的学习写字来说,开始先有教师把着学生的手腕教运笔,运笔动作稍稍熟悉,再描红,摹影,然后临帖。

先反复练习笔划较简单的字,熟悉汉字的基本笔画,然后再写间架较复杂的字。

这就是学习上的循序渐进。

我国二千多年前就提出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上述举行始业教学仪式,规定视学的制度,学习要循序渐进等,对今天设立教学来说,仍有借鉴意义。

当然作者提出,“夏楚二物,收其威也”,用体罚来维持教学秩序是应该予以批判的。

第7节

[原文]

  大学之教也: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兑命》曰:

“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

”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时教必有正业]:

时教,按照规定的时间或季节去进行的教育。

正业,正式的课业。

②[居学]:

居学,私居之所学也,即课外作业。

   ③[操缦]:

操缦,操,当动词用,操弄的意思。

缦,乐曲名,操缦,就是操弄杂乐。

   ④[安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