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经典诵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0223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经典诵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七年级经典诵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七年级经典诵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七年级经典诵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七年级经典诵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经典诵读.docx

《七年级经典诵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经典诵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经典诵读.docx

七年级经典诵读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译文】

 【春日】春天。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寻芳】春游赏花。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滨】水边;河边。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①腊酒:

腊月里酿造的酒。

 ②足鸡豚(tún):

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

足够,丰盛。

 ③山重水复: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④柳暗花明:

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⑤箫鼓:

吹箫打鼓。

 ⑥春社:

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⑦古风存:

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⑧若许:

如果这样。

 ⑨闲乘月:

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⑩无时:

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

敲门。

【译文】

  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箫打鼓的热闹起来了,农家人布衣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

  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

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

昏暗。

  3.君:

指的是董大。

【译文】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

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

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⑵!

君不见高堂⑶明镜悲白发⑷,朝如青丝暮成雪⑸!

人生得意⑹须尽欢,莫使金樽(尊)空对月。

天生我材(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⑺。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⑼,将进酒,杯(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⑽。

钟鼓馔(zhuàn)玉⑾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⑿,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⒀,斗酒十千恣欢谑⒁。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⒂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⒃,呼儿将出⒄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⒅。

[3]

【注释】

【将进酒】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

将(qiāng)进酒,乐府旧题。

将,请。

【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东流入海,不会倒流回来。

【高堂】高大的厅堂。

【悲白发】为鬓发斑白而伤感。

【朝如青丝暮成雪】形容时光匆促,人生短暂。

青丝,黑色的头发。

暮成雪,到晚上黑发变白。

【得意】指心情愉快,有兴致。

【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思是金钱不足贵,散去还会来。

【会须】应该。

【岑夫子,丹丘生】李白的朋友岑勋、元丹丘。

【侧耳听】侧着耳朵听,形容听得认真、仔细。

侧,一作“倾”。

【钟鼓馔玉】代指富贵利禄。

钟鼓,古时豪贵之家宴饮以钟鼓伴奏。

馔玉,形容食物珍美如玉。

【寂寞】默默无闻。

一说“被世人冷落”。

【陈王昔时宴平乐】陈王,指三国时魏诗人曹植(192~232),封陈王。

宴平乐,在洛阳的平乐观宴饮。

【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指酒美价昂。

曹植《名都篇》: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斗,盛酒器,有柄。

恣欢谑,尽情寻欢作乐。

谑,喜乐。

【径须】只管。

【五花马,千金裘】五花马,指名贵的马。

千金裘,名贵的皮衣。

【将出】拿出。

【万古愁】绵绵不尽的愁。

[4]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买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喻意青春短暂)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酒吧!

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5]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1、将:

偕,和。

2、相期:

相约。

3、云汉:

天河。

【译文】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①湖:

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

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

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

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

也显得十分美丽。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lǔ)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fà)。

人生如梦,一樽(尊)(zūn)还(huán)酹(lèi)江月。

【词句注释】

⑴念奴娇:

词牌名。

⑵大江:

指长江。

⑶淘:

冲洗,冲刷。

⑷风流人物:

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⑸故垒: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⑹周郎:

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

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⑺雪:

比喻浪花。

⑻遥想:

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⑼小乔初嫁了(liǎo):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⑽雄姿英发(fā):

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

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⑾羽扇纶(guān)巾:

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

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

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⑿樯橹(qiánglǔ):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⒀故国神游:

“神游故国”的倒文。

故国:

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神游:

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⒁“多情”二句:

“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

华发(fà):

花白的头发。

⒂一樽还(huán)酹(lèi)江月:

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尊:

通“樽”,酒杯。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

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

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

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

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

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

轻易,随便。

  靖康耻: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

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

朝见皇帝。

天阙:

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蝶恋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1]杨柳堆烟,[2]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3]楼高不见章台路。

[4]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5]

【注释】

[1]几许:

多少。

[2]堆烟:

形容杨柳浓密。

[3]玉勒:

玉制的马衔。

雕鞍:

精雕的马鞍。

游冶处:

指歌楼妓院。

[4]章台:

汉长安街名。

《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

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

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5]乱红:

落花。

浪淘沙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⑴,且共从容⑵。

垂杨紫陌洛城东⑶。

总是当时携手处⑷,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⑸,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⑹?

【作品注释】

⑴把酒:

端着酒杯。

⑵从容:

留恋,不舍。

⑶紫陌:

紫路。

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的都城,据说当时曾用紫色土铺路,故名。

此指洛阳的道路。

洛城:

指洛阳。

⑷总是:

大多是,都是。

⑸匆匆:

形容时间匆促。

⑹“可惜”两句: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作品译文】

端起酒杯向东方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一去匆匆。

洛阳城东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欢聚和离散都是这样匆促,心中的遗恨却无尽无穷。

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将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相从?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翻译】秋蝉的叫声好凄清,来到十里送别亭,急雨刚刚停,沉沉暮色满苍穹。

城外设下饯行帐,无心饮酒意怅怅。

两情依依不忍别,船夫解缆催得忙。

手拉手,四目相对泪汪汪。

心中的话儿长又长,这时候、竟无一语诉衷肠。

极目西南望。

千里之外荆楚地,水波渺渺,暮烟茫茫。

  从古到今,多情人离别总忧愁。

谁又能承受,在这苍凉的秋色里,一对情人、活生生地分了手!

今夜酒醒后,船在何处留?

想必是,拂晓的秋风冷飕飕,岸边的杨柳颤悠悠,天边的残月弯如钩。

这一去,长年累月漫漂流,即便是、良辰美景天天有,也没心思去享受。

纵然是、柔情蜜意前重厚,还能够、向何人去把心迹剖?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青玉案·元夕①[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②,

  更吹落,星如雨③。

  宝马雕车④香满路。

  凤箫⑤声动,玉壶⑥光转,一夜鱼龙舞⑦。

  蛾儿雪柳黄金缕⑧,

  笑语盈盈⑨暗香⑩去。

  众里寻他千XX,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

  ①元夕:

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②花千树:

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

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④宝马雕车:

豪华的马车。

 

  ⑤凤箫:

箫的名称。

  ⑥玉壶:

比喻明月。

  ⑦鱼龙舞:

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即舞鱼舞龙。

是元宵节的表演节目)

  ⑧蛾儿、雪柳、黄金缕:

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⑨盈盈:

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⑩暗香:

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⑪他:

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

  ⑫千XX:

千百遍。

  ⑬蓦然:

突然,猛然。

  ⑭阑珊:

零落稀疏的样子。

【译文】

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

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

凤萧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

热闹的夜晚里,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

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

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处。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

  

(1)鹊桥仙:

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

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

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

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2)纤云:

轻盈的云彩。

弄巧:

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3)飞星:

流星。

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4)银汉:

银河。

迢迢:

遥远的样子。

暗度:

悄悄渡过。

  (5)金风玉露:

指秋风白露。

李商隐《辛未七夕》: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6)忍顾:

怎忍回视。

  (7)朝朝暮暮:

指朝夕相聚。

语出宋玉《高唐赋》。

【译文】

  秋云多变,流星传恨,牛郎织女在七夕渡天河相会。

  秋风白露在秋天相遇,胜过了人间无数的儿女情长。

  温柔情感如水,美好时光如梦,不忍回顾各回鹊桥两头的路。

  如果双方的感情是坚贞不渝的,又何必执著于朝夕相守。

 

学而篇《论语》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有子说: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孔子说: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

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

“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孔子说: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子夏说:

“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孔子说: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曾子说:

“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子禽问子贡说:

“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

(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

”子贡说:

“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有子说: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有子说:

“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贡说: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

“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

“《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

“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孔子说: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劝学荀子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曰: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