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9511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4.docx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4.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4.docx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4

一、单选题 (共 50.00 分)

1.

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

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           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

A.

范成大

B.

黄庭坚

C.

辛弃疾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2.

《花间词》是第一部      的总集。

它的出现,使流行于民间市井里巷的曲子词全面进入文人创作领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式——词的正式成熟。

()

A.

文人词

B.

民间词

C.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3.

      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

‘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

A.

张先

B.

晏殊

C.

宋祁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4.

      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

“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

A.

夏承焘

B.

陈寅恪

C.

唐圭璋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5.

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      。

”()

A.

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

B.

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

C.

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6.

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      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

A.

蒋捷

B.

赵孟頫

C.

王沂孙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7.

黄庭坚在所作《<小山词>序》中,称      为“四痴”之人。

()

A.

秦观

B.

晏几道

C.

姜夔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8.

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

“余自乙亥      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

A.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

B.

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

C.

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9.

      号“梦窗”,平生多与词客、显贵交游。

为南宋后期著名词人,其词于忧念国事、感慨盛衰外,多游冶、酬酢之作,针线绵密,运意婉曲,造句冶炼,音律协和,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之为“词中李商隐”,但不免门径狭窄。

今存《梦窗词甲乙丙丁稿》。

()

A.

周密

B.

张炎

C.

吴文英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10.

《菩萨蛮》: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这是      词中最负盛名的写景佳句,词人以江柳轻烟、孤雁残月这二组意象构置了一幅清寂凄美的画面。

()

A.

韦庄

B.

冯延巳

C.

温庭筠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11.

柳永时代,      曾亲撰《劝学篇》,大力宣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干钟粟”的功利主义读书观和人生观,柳永视功名利禄为“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的思想,在当时确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

A.

宋太祖

B.

宋徽宗

C.

宋真宗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12.

身处宋元易代的乱世,精神上压抑苦闷、物质上拮据困顿,老年寄居僧舍、檐下“听雨”的蒋捷,只有到一切皆空的      思想中寻求精神依托。

()

A.

儒家

B.

道家

C.

佛家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13.

范成大18岁时,其父范雩去世。

移居昆山荐严寺(吴中名刹),读书十载,取唐•      《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句,自号“此山居士”。

()

A.

贾岛

B.

孟郊

C.

姚合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14.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整个词意化用唐人      《懒起》诗: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

侧卧卷帘看。

”但李清照词的写法更为别致,采用问答形式,一问一答跌宕有致。

()

A.

元稹

B.

韩偓

C.

李商隐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15.

      先生《论苏轼词》认为,苏轼词最可注意的成就在于:

“能够极自然地用小词抒写襟抱,把自己平生性格中所禀有的两种不同的特质用世之志意与旷达之襟怀,作了非常完满的结合融汇。

”()

A.

林语堂

B.

叶嘉莹

C.

夏承焘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16.

      《金明馆丛稿二编》云: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A.

王国维

B.

陈寅恪

C.

吴宓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17.

冯延巳《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      人归后。

”伊人独立小桥,任寒风入袖,直到林间月上,路断行人。

我们读到的是主人公内心一种深沉盘郁的孤寂、惆怅之感。

()

A.

残月

B.

新月

C.

晓月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18.

秦观贬横州时,所写《宁浦书事》六言诗云:

“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可知岭南贬逐之苦,已摧折了他的身心,才五十岁须扶杖藜而行。

所以一朝遇赦生还,悲喜交集,衰病之躯承受不住,于是途中行至      光华亭酒后猝死。

()

A.

郴州

B.

藤州

C.

雷州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19.

      《长相思》:

“桥如虹,水如空。

一叶飘然烟雨中。

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使江风。

蟹舍参差渔市东。

到时闻暮钟。

”()

A.

朱敦儒

B.

陆游

C.

张志和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20.

      《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此词于汴京重阳宴饮而作。

这类“狂篇醉句”,不囿于男女幽怨,而是借佯狂歌酒抒泄人生落拓的限悲凉,见出他率真、疏放的人生沉着厚重的一面。

()

A.

晏几道

B.

秦观

C.

柳永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1.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此词流露出戍边御敌、乡关万里的哀愁,故写来取境苍凉、笔力遒劲而词旨悲壮。

()

A.

范成大

B.

王安石

C.

范仲淹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22.

《古柏行》有过辛酸而又愤激的人生长叹: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辛弃疾一生都未能施展自己匡时济世的文才武略,正是哪一位带有典型意义的“材大难为用”的悲剧性人物?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23.

      词在花间词固有的艳情题材中即事抒怀、触情兴发,重心已悄然转向自我。

但是,对应歌代言的限制真正予以突破的,是到了南唐词人手里。

()

A.

李珣

B.

韦庄

C.

欧阳炯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24.

范成大      ,清人为之不平,何梦华抄本《石湖词》云:

“成大虽以诗雄一代,而词亦清雅莹洁,迥异尘嚣。

”()

A.

诗名为词名所掩

B.

词名为诗名所掩

C.

诗名与词名俱盛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25.

清•王士禛《倚声初集•序》,将唐宋词按创作主体个性气质与社会角色身份的不同分为四个种类:

诗人之词,文人之词,词人之词,英雄之词。

辛弃疾属于        一类。

()

A.

诗人之词

B.

文人之词

C.

英雄之词

满分:

2.00分

得分:

2.00 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二、判断题 (共 50.00 分)

1.

《毛诗序》云:

“《黍离》悯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

过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悯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做是诗也。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

北宋,婉约词占据词坛,在一片低徊柔媚的吟唱中,苏轼迸发出充溢阳刚盛气的豪放之声,顿然一新天下人耳目。

但秦观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曾步武其后,而是如幽花媚春,自成馨逸,创立别是一家的“秦淮海体”。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3.

北宋江西词派中,以晏殊、欧阳修成就最高,故“晏欧”并称之。

欧阳修诗、文、词均为一时之冠。

其词既以和婉含蓄见长,也以清丽疏放称胜,清·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说他:

“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撰有《六一词》、《醉翁琴趣外编》多种。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4.

大晏作为踌躇满志的达官贵人,以“人生行乐”的心态惬意地享受“现在”,因此其词中充满了惟恐美好光景终将逝去的忧惧;小晏作为家道中落的贵族子弟,他所拥有的美好只在“过去”,因此其词中有着一种无法释怀的怀旧、恋旧。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5.

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说:

“爱情在女子身上特别显得最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和推广成为爱情。

”《美学》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6.

范成大笔下的田园是自然清新的,更是世俗的,显得异常真实,写的都是他自己的闲居足迹的“野外即事”,其脚步所及便是乡野田园的生活。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7.

范仲淹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其文、赋、诗、词均粲然可观。

作词突破晚唐五代绮靡风气,王易《词曲史》认为:

词至范仲淹“更不限于绮情,并兼气势挥洒、议论宏肆之长矣。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8.

古代文人士大夫在现实生活中并非要归隐山林田园,看重的是游离于现实政治、功利之外的自由的、诗化的精神家园的构筑,这样,就有了许多一生入仕守官但又追求淡泊意趣的文人士大夫。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9.

贺铸《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姜夔《念奴娇》: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凌波”,凌空踏波而行,形容佳人步态轻盈,语出曹丕《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10.

姜夔的《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描绘了一幅西湖春游图,一“醉”字贯通整个词的意脉,写得流美绮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南宋朝廷苟且偏安,置半壁江山沦陷于不顾,湖山歌舞,朝野恬嬉。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11.

靖康之难后,“东坡体”大盛,南渡词人群体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效学苏轼,或慷慨言志、或旷达抒怀。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12.

林语堂《论苏轼词》认为,苏轼词最可注意的成就在于:

“能够极自然地用小词抒写襟抱,把自己平生性格中所禀有的两种不同的特质——用世之志意与旷达之襟怀,作了非常完满的结合融汇。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13.

临安沦陷后,三宫被押北上,汪元量时为宫廷乐师,裹挟其中。

北行途中,船经昆陵、金陵、江都、淮河,抵达幽州,汪元量作了不少抚今追昔、感叹国事的伤乱词,几乎可当作“词史”来读。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14.

刘辰翁的《须溪集》,以“纵横排宕”壮词为主调,感伤时事身世,慷慨悲凉,雄放遒劲的风骨中时饶跌宕之姿,在稼轩派“三刘”中艺术成就最大。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15.

刘辰翁的《永遇乐》璧月初晴距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镕金已有一百多年,在历史惊人的相似中,两位词人都深切经历了国亡家破之痛和身世流离之苦,都在词里抒写抚今思昔的悲怆情怀。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16.

柳词的艺术特质为“俗”。

代表市民文化的柳永词趋俗、尚俗,媚俗而风靡一时,他的忠实听众乃在于“流俗人”,亦即广大的市井阶层。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17.

柳永的《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上片写古道瘦马、高柳乱蝉,夕阳寒鸦、平野青天,一片衰飒清远的秋色,而羁旅飘零之感见于言外;下片写归云无踪、前期杳然,狎兴生疏、酒徒萧索,身世落寞之意尽在言中。

所表现的暮年羁旅的“秋士悲”,一如词中描绘的深秋萧瑟而苍凉。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18.

面对接踵而至的人生困顿,苏轼唱了一生“归”的主题。

但是他始终无法像陶潜那样躬耕田园,也不能像王维那样半官半隐,只能将进与退、仕与隐的内心矛盾统一为一体,去平衡、去圆融。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19.

念及南唐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严峻国势,我们应读到南唐君臣词郁结于题材表层后面的更深长内涵——忧患之叹——衰亡之叹:

社会人生的悲剧。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0.

秦观《踏莎行》: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是词人从深重郁结的谪恨中迸出的一声长问。

它类似屈原的“天问”,只有遭受了人生极大忧患和苦难,郁积了太多的深悲沉恨,无处吐诉而又不得不吐的人,才会发出这样对自然山川终始的究诘。

是无理之问,却是至情之辞,词人对人生痛苦的咀嚼尽涵入这一究诘中。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1.

秦观《望海潮》“柳下桃蹊,春色乱分到人家”二句,着一寻常“乱”字形容姹紫嫣红的春色无处不在,设想奇绝,语意妙绝,极得前人称赏,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为之叹曰:

“思路幽绝,其妙不可思议。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22.

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此词细加寻味,它没有寓意深刻的寄托,也没有前尘旧踪的追忆,只有春晓醒后,主人公独处一隅所生发出的轻轻的、淡淡的愁绪。

这是一种捉摸不定、难以言状的心绪,是一缕时隐时现、似断似续的情思,即一种极为纤细、敏感的心灵感受──秦观的词心。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3.

清·陈廷焯《词坛丛话》云:

“宋妇人能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淑真,次则魏夫人也。

”另外,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还有吴淑姬、张玉娘等。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4.

清·楼敬思读叶梦得《东堂词》云:

“迄今读《山花子》、《剔银灯》、《西江月》诸词,想见一时主宾,试茶劝酒,竞渡观灯,伐柳看山,插花剧饮,风流跌宕,承平盛事。

”清·张宗橚《词林纪事》引。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25.

清·沈辰垣《历代诗余》引陆游云:

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6.

尚艳、尚柔的审美取向,精巧婉美的小令形式,恋情绮思的吟咏对象,这些方面韦庄与温庭筠有着相同的艺术倾向,可以说温韦之异,是同中之异。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7.

宋·范开《稼轩词序》云:

“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

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

直陶写之具耳。

”指出了辛弃疾词创作的特殊性:

他在政治失意之余“敛藏其用”,借词为抒泄情志的工具。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8.

苏门词人群中,最睿智的——具有生存智慧的要推苏轼本人。

他的一生荣辱迭起、大起大落,但无论是得意或失意,他都以灵活圆通的处世态度来坦然面对。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29.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词人一时豪兴、纵情放笔,起句即着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30.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篇问月、舞月、望月、怨月、祝月,由天上折转向人间,由自然而妙悟人生,开合跌宕出以纵横潇洒之笔,虚而实、实而虚,一片神行,以其逸思遐想,构造了一个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超旷澄澈的绝妙境界,其中融会了睿智的人世哲理,其意兴飘逸、意境高旷、格调清雄,最能体现苏词“旷逸”的风调。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31.

苏轼的《望海潮》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此词胸次超然,笔力健举,将旷逸之怀、盛衰之慨与别离之悲一并注入笔端,雄放豪宕又出以深沉感喟,两者熔铸一体,形成苏轼独到的一种境界,即“天风海涛之曲,中有幽咽怨断之音”夏敬观《手批东坡词》。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暂无

32.

苏轼的士大夫文化人格,精神本质上属儒家传统,性情发露上更多庄、禅的超逸。

可以说,苏轼用儒家立本,杂采佛、道,达到了一种圆融无碍的内在和谐。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33.

苏轼将儒、释、道圆融于一身,是宋代士大夫精英文化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34.

苏轼原本性情豁达,尤其是用世之志屡遭挫败后,笃信老庄与禅学,追随陶渊明的静穆,愈益变得通脱达观。

他自慰自解,随缘自适,其主体性格亦由豪健雄放的外向而趋于超旷放达的内敛。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35.

苏轼之前,词被视为歌筵酒席间流行音乐燕乐的附庸和佐酒助欢的工具,一直被定位于“艳科”、“小道”、“末技”,始终未能登文学大雅之堂。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

1.00分

得分:

1.00 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