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9457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

实验探究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应用以及实验是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命题的热点,而最常见的中和反应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中考试题常以这个反应去诠释中和反应知识。

例题小何进行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实验,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才发现忘记了加入指示剂。

为了判断该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

小何要探究的问题是。

(2)猜想与假设:

所得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还可能显性。

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使其显碱性的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

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要对所得溶液进行沉淀处理,你认为处理的方法是。

(3)实验与分析:

小何从烧杯中取了部分反应后的溶液置于一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不

变色,于是他得出了溶液显中性的结论。

小张认为小何得出的结论不正确,你认为小张的理由是。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小张取试管中的溶液做了(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的实验。

(4)交流拓展:

第二天,小明也做同样的实验。

当他向氢氧化钠溶液加稀盐酸时,发现溶液有气泡冒出,你认为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

(1)该实验若不使用酸碱指示剂,就不易判定反应进行的程度,也不易直接判断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所以小何要

探究的问题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2)酸

碱中和反应,若完全中和,反应所得溶液就显中性,若酸过量则显酸性,若碱过量则显碱性,碱溶液里含有大量的OH-,若对碱性溶液进行沉淀处理,可以加入可溶性铜盐、可溶性铁盐等,然后滤去沉淀即可。

(3)在使用

酚酞溶液鉴别溶液酸碱性时

,若溶液显无色,则不能判断溶液是中性还是酸性。

正确的方法有:

加活泼金属(看是否冒气泡)、加氢氧化钠溶液(看是否出现红色)、加碳酸盐(看是否冒气泡)等。

(4)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

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参考答案

(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2)中性OH-滴加氯

化镁溶液至无沉淀

生成,然后过滤

(3)盐酸过量时溶液也不变色取样,加入

锌粒,观察现象等

(4)Na2CO3+2HCl=2NaCl+H2O+CO2↑

变式题 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了

一定量的稀盐酸。

(1)充分反应后,你认为溶液中的溶质组成最多有种情况,这几种情况中一定含有。

(2)由于忘记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

的溶液,并向其中滴了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

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为什么?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参考答案

(1)3NaCl[:

学,科,]

(2)不正确,因为盐酸过量,酚酞也不变色

(3)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盐酸过量;若溶液不变色,说明恰好中和(答案合理即可)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归纳总结能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提高素质和能力。

下面是一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都正确的一项是()

A物质的检验

B物质的鉴别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①稀盐酸和稀硫酸﹣﹣加入石蕊试液

②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

C物质的提纯

D物质的制备

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

②铜粉(木炭粉)﹣﹣空气中灼烧

①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

②氢气﹣﹣铜片和稀盐酸

A.AB.BC.CD.D

2.只能用与酸反应的方法,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的一步转化的是()

A.Zn→ZnSO4B.CaCO3→CO2

C.BaCl2→BaSO4D.MgO→MgCl2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C.细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6.小怡同学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大②锌、铁、钙均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③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④点燃CO和CH4,分别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可区分两者⑤天然水经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⑥部分植物的花瓣用酒精浸泡可自制酸碱指示剂。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7.关于以下教材中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产生大量白烟,实验证明了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B.图2中b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图3中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着,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D.图4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该反应实质是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钠

8.学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正确的是

A.H2O:

1个水分子B.

:

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C.3Fe3+:

3个铁原子D.2H:

2个氢元素

9.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加入酒精

C.

称量NaOH固体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0.下列实验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B.鉴别氮气和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C.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

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用AgNO3溶液分别与Fe、Cu反应,观察现象

11.下列各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用酚酞溶液区分蒸馏水和稀盐酸

②用水区分NaOH和NH4NO3固体

B

①花香四溢,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②热胀冷缩,说明微粒大小发生改变

C

①用灼烧闻气味区分羊毛线与棉线

②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清除油污

D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A.AB.BC.CD.D

12.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g.则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

A.5:

3B.5:

2C.4:

1D.5:

1

1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硫酸的pH小于7,所以硝酸的pH也小7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14.“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B.如果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D.水体污染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15.实验室中配制100mL10%的稀硫酸,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B.托盘天平C.量筒D.玻璃棒

二、填空题

16.将一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可观察到_____色的铜丝表面变成_____色;然后将它浸入稀硫酸里并微热,铜丝表面变成_____色,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色;再将铜丝取出用水冲洗后,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铜丝表面覆盖了一层_____色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1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甲在t2℃时的溶解度为_____;

(2)t1℃时30g丙与50g水充分溶解形成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_____提纯甲.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从t3℃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B将t2℃50g丙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丙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量筒(50ml)、胶头滴管

C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甲,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剂最多的是丙

E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18.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三、简答题

19.结合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

溶液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

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

溶液________g;

(2)量取:

量取所需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出的稀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6%(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混匀:

将准确量取的

溶液和水倒入________(填写一种仪器名称)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4)装入棕色瓶中贴好标签(标签中包括过氧化氢溶液和________),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2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6.6

0

2.7

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四、实验题

21.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①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_____生成。

③进行尾气处理的办法是_____。

五、流程题

22.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B中含有的盐有Ba(NO3)2、NaNO3

B.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C.固体a是铜

D.X一定是Na2SO4

六、计算题

23.如图是某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请根据上面的内容用化学用语填空:

品名:

XX牙膏成分:

硝酸钾、磷酸钠、二氧化硅…

①牙膏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写出磷酸钠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

_______。

③写出硝酸钾中阴离子的离子符号:

________。

④计算二氧化硅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_______________。

2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0g制取氧气。

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g,将剩余固体全部倒入大烧杯,并加水充分溶解,烧杯内物质总质量150.5g,过滤后得到滤渣和一定量的不饱和滤液(假设溶液无损失)。

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所得不饱和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七、探究题

25.在实验课上,同学们将CO2通入到Ca(OH)2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而将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提出猜想】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

⑴实验现象为:

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___________________,C中__________________,D中水槽中的水部分进入烧瓶。

⑵小宁对小明的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利用方案A,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丽的改进方案是利用反应后的溶液来验证猜想,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

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写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A

A

B

C

C

A

B

B

C

B

A

B

B

二、填空题

16.紫红黑紫红蓝银白Hg

17.25g饱和降温结晶;AC

18.Ca(OH)2+CO2===CaCO3↓+H2O

三、简答题

19.大于烧杯溶质质量分数6%

20.22:

9分解反应

四、实验题

21.

二氧化碳可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五、流程题

22.A

六、计算题

23.混合物NaNO3-28:

32或7:

8

24.

(1)9.6g

(2)10%

七、探究题

25.软塑料瓶变瘪气球变大CO2能溶于水,也会导致试管中液面上升取等体积的试管充满CO2,倒扣在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水中。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CO2+2NaOH===Na2CO3+H2O。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该项操作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B.做中和反应实验时,事先在碱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

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瓶底预先留少量的水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和他人

2.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称量NaCl固体B.

证明CO2可与水反应

C.

稀释浓硫酸D.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3.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鉴别

硫酸钾和硫酸铵—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B.物质除杂

盐酸中混有硫酸—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磁铁吸引

C.安全知识

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

D.物质与微粒构成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A.AB.BC.CD.D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氧气验满B.

读取液体体积

C.

气密性检验D.

液体加热

5.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

A.炽热的炭层B.灼热的氧化铜

C.澄清石灰水D.水

6.能用于区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是()

A.酚酞试液B.AgNO3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D.CuSO4溶液

7.根据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灼烧法鉴别棉纱线和羊毛线D.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施用可增强肥效

8.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A.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

B.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C.燃烧都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则伴随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稀盐酸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稀盐酸也能与金属银反应生成氢气

9.下列叙述I和叙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叙述I

叙述Ⅱ

A

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白醋在水中离解出H+

B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属于碱

C

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洗发水能洗去头发上的油污

洗发水增大了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

A.AB.BC.CD.D

10.小明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为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a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试剂进行实验,相应的结果错误的是()

选项

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氧化铁粉末

溶液变为黄色,则溶液一定含有MgCl2

B

铁粉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一定有两种溶质

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可能有NaOH

D

氯化铁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则溶液一定有两种溶质

A.AB.BC.CD.D

11.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D.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2.有关“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62

B.分子中碳、氢、硫三种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2∶6∶1

C.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D.每个乙硫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13.碳化硅

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

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SiC+2NaOH+2O2==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

A.

B.COC.

D.

14.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一种常用的白色粉末试剂。

熔点-95℃,沸点80℃,遇水、空气均易自燃,相对分之质量是64。

下列关于丁基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基锂是由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锂原子构成的

B.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

C.丁基锂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可以用水浇灭

D.丁基锂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5.关于如图所示过氧化氢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500g溶液中含溶质30gB.500mL溶液的质量为550g

C.500mL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

7D.取出50m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

二、填空题

16.小雅想减肥,早餐经常只喝饮料,以致有一天上课突然晕倒。

(1)小雅早餐只喝饮料的主要成分为:

白糖、果汁、小苏打、柠檬汁,其中缺少了人体所需营养素中的蛋白质和____________。

(2)小雅每次喝下冰汽水时,都会打嗝。

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___有关。

17.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某校在端午节开展了包粽子活动.

(1)老师准备了糯米、鲜猪肉、植物油、调味品等原谅以及粽叶,在各种原料中富含糖类的是.

(2)粽子吃起来咸淡适中,有同学猜想其中一定含有食盐.于是从煮过粽子的锅里取少量的水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你认为这样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食盐的存在,并说明理由..

18.渝东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我市提供了能源保障.

(1)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煤B天然气C乙醇D石油

(3)事实上,氢气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燃烧时生成______(填化学式),不会污染空气;实验室在制取氢气并试验氢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中,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

三、简答题

19.星期日爸爸带小凯参观了科技馆,其中“物质之妙”展区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A展示了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模型。

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性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

(2)B介绍了14C测年法。

14C是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该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____;

(3)C介绍了化学家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表。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一部分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表中X的值为________;

②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③铁元素、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在t1℃<t<t2℃之间时,A物质与C物质___(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2)t1℃时,若要将210克B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

(3)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关系是___;若要从B溶液中得到B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

(4)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___(填序号)

①A最多②B最多③C最多④A、B、C一样多⑤无法确定

四、实验题

21.实验室中的药品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Na2O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2)CaCl2溶液为中性

[猜想]I:

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的混合物

Ⅱ:

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Ⅲ:

固体为NaOH

Ⅳ:

固体为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

猜想I不成立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

证明有Na2CO3存在

证明有NaOH存在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Ⅱ是成立的。

[反思评价]

(1)实验操作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操作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的目的是

五、流程题

22.化学基础与常识

(1)以下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铝箔

B.铜导线

C.炒锅

(2)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

(3)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

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为:

5CaMg(CO3)2+8SiO2+X====Ca2Mg5(Si4O11)2(OH)2+7CO2↑+3CaCO3,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制金属钛采用金属热还原法还原四氯化钛。

将钛铁矿和炭粉混合加热进行氯化处理,并使生成的TiCl4在高温下用熔融的镁在氩气中反应可得多孔的海绵钛,这种海绵钛经过粉碎、放入真空电弧炉里熔炼,最后制成各种钛材。

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9.

请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3.为了测定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是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