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9052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8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docx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管沟施工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docx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

宝兰客专兰州枢纽配套房屋工程

综合管沟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铁四局宝兰客专兰州枢纽项目经理部三分部

编制日期:

2014年5月20日

1.施工依据

1.1.施工图纸

表1-1:

施工图纸

序号

图纸名称

出图日期

1

兰州枢纽房屋总平面布置图

2013.6

2

兰州西车站给水所

2013.6

1.2.主要施工规程、规范

表1-2:

主要施工规程、规范

序号

类别

编号

名称

1

国家标准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

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4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

5

行业标准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6

JGJ/T77-2010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7

JGJ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8

地方标准

DB62/T25-3016-2005

甘肃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2.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新建铁路宝兰客专兰州枢纽配套房屋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

本工程位于兰州七里河区,施工划分为兰州西站区、动车所区、综合维修车间区,兰州西站区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西路三角线178号,原兰西车辆段院内,处在兰州市中心地带,车站北侧为城市公路主干道西津西路,南侧为建西西路。

动车所和维修车间位于新建兰州西站西侧约5公里,主要以西津西路与兰州西站区连接。

综合管沟主要净空尺寸为2400*1800mm、1800*1800mm,底板厚度为300mm厚,管壁厚为300mm、250mm,基坑深度为4.5m,混凝土等级C30P6,桥西470米,桥东480米,其中2400*1800mm桥西107m,桥东200米,管沟底板墙体一次性浇筑,顶板为预制盖板,根据安装提供的井口位置,预留洞口,待管沟浇筑完成后砌筑井脖子。

3.组织机构

3.1.组织机构

图3-1:

组织机构图

3.2.人员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本工程项目上的授权委托代理人,主持项目经理部全面工作。

(2)总工程师岗位职责:

负责项目经理部的施工技术和科技管理工作。

(3)项目生产副经理岗位职责:

在项目经理的授权下,分管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与环境目标。

(4)安质总监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各种规章制度及各项标准,代表企业对施工生产安全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具体指导安全员工作。

(5)经营副经理岗位职责:

在项目经理的授权下,分管成本目标。

(6)安装副经理岗位职责:

在项目经理的授权下,分管水、电、钢结构安装等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与环境目标。

3.3.劳动组织及任务分工

3.3.1.项目部人员分工

表3-1:

项目部人员分工表

负责人

分区

施工分区

主要任务

唐明

动车所区、综合维修车间区

生产总负责

张春雨

动车所区、综合维修车间区

技术负责

任增燃

动车所区、综合维修车间区

施工工长

仇振鹏

动车所区、综合维修车间区

测量负责

姚德晶

动车所区、综合维修车间区

实验负责

康德强

动车所区、综合维修车间区

质量负责

于池

动车所区、综合维修车间区

安全负责

3.3.2.劳动力准备

综合管沟施工人员:

70人,施工队伍选用两家施工队伍。

表3-1、劳动力配备表

序号

工种

班组数

总人数

主要工作内容

1

土方开挖及回填

2

20

负责开挖标高控制、基层清理、水泥土回填

2

木工

2

20

模板支设、拆除

3

钢筋工

2

10

钢筋加工、绑扎

4

混凝土

2

20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1)由技术、安装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技术、施工人员,熟悉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

(2)按设计要求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为现场布置及测量放线创造条件。

(3)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

4.2.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已满足“三通一平”要求。

(2)施工现场已架设足够的照明设施,满足夜间施工照明要求。

(3)在基坑四周设置1.5m高的围护,并设置警示灯,以防坠落。

4.3.机具准备

作好测量仪器、机械设备调配,对测量仪器、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校核、维修检查、试运转,并运至使用地点就位。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见表4-1。

表4-1:

主要施工机械准备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反铲挖掘机

PC400

2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2

转载机

ZL-50

2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3

自卸卡车

斯太尔30T

10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4

蛙式打夯机

4

土方回填

5

压路机

10T

2

土方回填

6

切断机

2

7

调直机

2

8

套丝机

2

9

振动棒

2

4.4.主要材料

表4-1:

主要材料准备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素土

7150

土方回填

2

水泥

540t

土方换填

3

素土

615376

挖土

4

钢筋

T

600

5

模板

2300

5.施工部署

5.1.施工总体部署

动车所西侧综合管涵施工顺序为从两侧向中间对接施工,动车所东侧425管涵至信号楼处综合管涵施工顺序为以不落轮镟库房屋为中心向东西两侧进行施工。

5.2.施工计划安排

根据施工总体部署,主要施工总体计划如下:

(1)动车所区西侧:

2014年4月1日-2014年6月20日

(2)动车所区东侧:

2014年4月10日-2014年6月30日

6.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6.1.土方开挖

6.1.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开挖至换填土底标高→挖掘机开挖→人工开挖清理、整平→水泥土换填

6.1.2.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测量人员将综合管沟平面位置控制线用白灰撒出,严格控制开槽的灰线尺寸,自检后报监理单位,验线合格后方可动工;标高控制线也引至基坑边缘并可以根据开挖进度随时测定开挖标高。

2、土方开挖

(1)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边坡放坡系数为1:

0.5。

(2)施工现场开挖土方直接清运到场外指定地点;预留回填土堆放到现场指定区域内,并覆盖防尘网。

(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

3、人工清理、整平

土方开挖完毕,用人工将多余的土方清出,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随时抄平,清理至设计标高。

6.2.水泥土换填施工工艺流程

6.2.1.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备料→水泥土铺设→找平验收

6.2.2.施工方法

1、场地平整:

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基槽清土,预留100mm厚人工清除。

2、备料:

施工前应将施工所用材料土和水泥准备好,土料为天然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9的粉土,无有机杂质。

夯填土和水泥应提前送试验室作原材试验及击实试验,求得最大干容重,和最优含水量,水泥和土料要按设计要求(水泥比重为6%、8%),采用装载机配合水泥土拌合机进行均匀拌合,拌合后,用15mm的筛子过筛,过筛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达到颜色一致,并使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2%左右。

实地可用“手握成团,落地开花”的标准来鉴定含水量,备好的水泥土料应做到不隔日使用,雨天用塑料布苫盖。

根据图纸要求,当填土含水量低于12%时,应用水均匀增湿到最优含水量。

且每次拌合的灰土量不宜过多,随用随拌。

3、水泥土铺设、夯实:

(1)水泥土拌制完成后,由人工配合机械进行铺设,每层压实系数需要满足设计要求。

(2)压实完成后厚度为300mm,铺设完成后采用10T压路机压实,压实过程中,设专人进行观察,对高低不平的地方进行修整,夯实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3)测量人员对铺设厚度进行观测,严格控制铺设厚度。

4、找平验收:

施工时应应拉线找平,碾压密实,并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承载力不小于180Kpa。

5、环刀取样

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定率团机

6.3.基槽回填

基坑清理→材料检验→拌土→分层回填→机械压实→环刀取样。

6.3.1.主要施工方法

1、基坑清理

填土前应将基坑底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

2、材料检验

土的含水率应到手握成团、落地开花程度,具体含水率范围应根据击实试验确定。

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到回填土的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湿润等措施。

含水率合格的土需过筛,筛网眼尺寸为5cm。

石灰采用熟化透的消石灰粉,粒径不大于5mm。

3、拌土

回填土为灰土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比例进行拌土。

采用装载机进行拌土,灰土翻拌不少于两遍,拌好后的灰土颜色应均匀一致。

4、运土

采用机械将回填土倾倒在基坑一侧,人工用手推车在基坑内倒运。

5、分层回填

回填土应分层铺设,每层虚铺厚度为300mm(具体厚度可根据压实系数确认),每层铺设完成后,应将表面整平;夯实后厚度为250mm一步,保证回填土压实系数及干密度。

6、夯打压实

回填土每层打夯3-4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纵横交叉,不多夯,不漏夯。

边缘部位要适当的加强其夯实遍数。

靠近防水保护层处要用人力小心夯打,避免破坏防水保护层。

7、环刀取样

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土。

定率团机

6.4.模板工程

6.4.1.基础垫层

垫层厚度为100mm,垫层模板采用50*100mm方木,沿垫层边线设置,方木用长400mm的钢筋固定在地基表面上,钢筋为12@500mm,确保混凝土断面平齐,垫层模板阳角处用50*100mm短方木进行加固。

图5-1:

垫层模板支设图

6.4.2.底板及墙体模板

1、模板:

15mm厚覆膜多层板,底板与墙体整体进行支设。

2、次龙骨:

50*100mm木方,间距200mm。

3、主龙骨:

双排Φ48钢管,竖向间距500mm。

4、墙体用直径14mm止水穿墙螺栓,水平竖向间距为500mm。

5、在墙体绑扎完成支设模板前应进行焊接墙体定位筋,保证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及模板位置稳固防止移位,竖直方向间距1000mm,水平间距1500mm,下方第一排定位筋设置在底板上50mm处,定位筋采用12钢筋。

定位筋代替部分顶模棍,顶模棍为混凝土顶模棍,长度小于墙宽3mm,顶模棍水平竖向间距均为600mm,梅花型布置,上口第一排顶模棍设置在顶板模板下50mm处。

6.4.2.1.工艺流程

放墙体位置线和模板控制线→安装侧模板→调整加固→模板预检

6.4.2.2.施工方法

1、把预先拼装好的一面墙体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装止水螺栓,螺栓规格间距根据墙模板规定要求安装。

2、清扫墙内杂物,再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墙体模板在1/3墙高以上采用双螺母。

模板上口加水平方木,以保证模板上口水平向的顺直。

3、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是否严密,检查合格后办预检手续。

6.5.钢筋工程

6.5.1.钢筋加工

6.5.1.1.钢筋放样

钢筋加工前,由钢筋工长依据结构施工图、规范要求、施工方案及有关洽商对各种构件的每种规格钢筋放样并填写《钢筋配料单》,料单中注明钢筋的规格、形状、长度、数量、应用部位等。

《钢筋配料单》经项目部技术人员审核签字认可后,开始加工,具体钢筋规格为三级25、三级22,三级14、三级12、一级10、一级8。

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钢筋除锈调直→钢筋切断→加工样板筋→验收样板筋→批量加工成型→半成品验收→现场绑扎。

钢筋除锈:

油渍、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如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禁止使用。

一级盘条钢筋原材的浮锈可在调直过程中除去。

三级筋及半成品钢筋除锈采用钢丝刷或电动钢丝刷。

6.5.1.2.钢筋调直

采用调直机调直钢筋。

其调直冷拉率要求,Ⅰ级钢筋不大于4%,Ⅲ级钢筋不大于1%。

经过钢筋调直的钢筋应保证钢筋平直无局部曲折,且表面不得有明显擦痕。

6.5.1.3.钢筋切断

(1)采用切断机和无齿锯进行切断,严禁使用气焊切割。

需套丝的接头要用无齿锯将其钢筋两头共切去50mm,以保证钢筋端头平直,套丝钢筋均采用无齿锯断料,其余采用钢筋切断机下料,钢筋切断机及无齿锯由专人负责操作。

(2)切完大钢筋后切小钢筋之前,要及时调整切断机刀片,防止因刀片松动造成“马蹄”筋的出现,影响下料准确。

(3)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4)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

为此,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对所设刻度应定期检查。

(5)梯子筋、顶模棍等必须用无齿锯切断,确保端头平齐。

6.5.1.4.钢筋弯曲

1、钢筋的弯曲成型采用钢筋弯曲机加工,严禁用气焊烤弯。

箍筋弯曲成型时要考虑主筋直径,以利于箍筋绑扎到位。

2、钢筋的弯曲必须符合规范的规定:

(1)HPB300级钢筋未端作180°弯钩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10d;钢筋受压时可不作弯钩。

(2)当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PB300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弯后平直部分长度5d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弯后平直部分长度12d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

Ⅰ级钢筋弯曲直径图

Ⅱ、Ⅲ级钢筋弯曲直径图

6.5.1.5.钢筋下料

钢筋加工前须编制配料单,进行放样,经样板加工验收合格后再批量加工。

钢筋配料单经审批后方可加工。

(1)钢筋下料

直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接头连接长度-弯钩弯曲调整值。

弯起筋下料长度=平直段长度+弯起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接头连接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弯钩长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见下表: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2)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180°弯钩增加长度6.25d、90°弯钩3.5d、135°弯钩4.9d。

6.5.1.6.拉钩加工

拉钩均做135°弯钩,末端平直部分长度直径大于6mm的钢筋,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直径等于6mm的钢筋平直长度不小于75mm,弯曲要求与箍筋相同。

拉钩加工构造见下图。

拉钩弯曲示意图

6.5.1.7.箍筋加工

HPB300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HRB335、HRB400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抗震箍筋135º弯钩,末端平直部分长度直径大于6mm的钢筋,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直径等于6mm的钢筋平直长度不小于75mm,两平行段必须平行。

箍筋加工构造见下图。

箍筋加工构造图

箍筋加工时应对每一个弯折长度进行控制。

箍筋135°弯钩两钩平行,不能劈口,平直段两钩等长,两钩垂直距离应满足单排钢筋或双排钢筋的绑扎需要,平直段长度尺寸符合规范要求,箍筋的几何尺寸、方正、平面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6.5.1.8.基础底板马登

底板厚为400mm和300mm,采用

16钢筋制作马凳,长度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而定,高度H=底板厚度-2倍保护层厚度-三层(2×上铁+下铁)钢筋d,制作见下图。

马凳按1.2m间距直线放置。

6.5.1.9.直螺纹加工

1、工艺流程

2、加工要求

丝头加工时,钢筋要先调直再下料,采用调直切断机下料,严禁用气割下料。

切口端面要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

加工丝头的牙形、螺纹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纹一致,有效丝扣段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周长的1/2;并用相应的环规和丝头卡板检测合格。

直螺纹丝头加工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度时,应掺入15%—20%的亚硝酸钠,不得用机油作切削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滚轧丝头。

套丝完毕后应套保护帽,防止丝头破坏。

套丝具体规格如下表:

钢筋规格

螺距(mm)

套丝扣数(个)

HRB40016

2.5

8-10

HRB40018

2.5

9-10

HRB40020

2.5

10-12

HRB40022

2.5

11-13

HRB40025

3

10-12

HRB40028

3

11-13

6.5.2.钢筋安装

6.6.钢筋连接

6.6.1.钢筋的连接技术要求

6.6.1.1.钢筋的连接方式

1、本工程采用绑扎搭接、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

2、钢筋直径d≥16的受力钢筋均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接头型式为Ⅱ级。

本工程基础底板、墙、柱,及梁等,钢筋施工连接接头均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直螺纹连接必须符合直螺纹连接施工规范规定,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连接头必须用力矩扳手检验,钢筋的弯折度不应大于4°。

现场检查连接套筒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识。

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

钢筋直径mm

18~20

22~25

28~32

拧紧扭矩N.m

200

260

320

3、钢筋直径d<16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

6.6.1.2.钢筋接头位置

1、基础底板50%错头,不考虑接头位置,但是接头禁止在柱范围内出现。

2、钢筋连接接头位置错开距离35d且不小于500mm,同一截面接头数不得超过50%。

3、直螺纹接头现场见证取样后需对去切断的钢筋采用帮条焊补强,焊缝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

6.6.1.3.钢筋的锚固要求

1、普通钢筋混凝土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见下表

钢筋

HPB300

HRB335

HRB400

C30

d≤25

30d

d≤25

29d

d≤25

35d

2、普通钢筋混凝土受拉钢筋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

搭接面积百分率

≤25%

≤50%

>50%

ζ(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1.2

1.4

1.6

钢筋搭接长度

1.2LaE(La)

1.4LaE(La)

1.6LaE(La)

6.6.2.基础底板钢筋施工工艺

6.6.2.1.工艺流程

清理、基础放线→验线→绑扎梁钢筋→弹放钢筋分档线→板筋下层下铁铺设→板筋上层下铁铺设→绑扎底板下铁钢筋→下铁保护层支/垫→铺设马凳→板筋下层上铁铺设→板筋上层上铁铺设→绑扎底板上铁钢筋筋→墙体、柱插筋→插筋固定→自检→报验→隐检签认

6.6.2.2.操作要点

(1)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值后,在保护层上按图纸弹线,要求弹出墙边线、中线的轮廓线。

(2)底板钢筋依据设计图纸要求,注意绑扎时上下层钢筋不同方向放置的顺序。

(3)根据施工图纸、配料单、核查钢筋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并派专人根据施工部位、数量,清理出所用钢筋。

(4)下铁铺设:

基坑清理干净,按弹好的钢筋位置线,先铺下层钢筋网,从承台坑开始,向四周铺设,网片纵横交叉点均悉数绑扎,绑扎时拉通线控制钢筋顺直,并保证间距准确。

下筋绑扎完毕后,每600mm距离成梅花型摆放混凝土垫块。

(5)上铁铺设:

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用钢筋马凳支撑,马凳间距1500mm顺直摆放,马凳钢筋搁置在下层钢筋网片上,并与下层网片筋固定,划好上层钢筋间距线,铺上层钢筋,悉数绑扎上层钢筋网片,绑扎时拉通线控制钢筋顺直,并保证间距准确。

钢筋连接不考虑接头位置,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6)墙插筋要与基础底板钢筋绑扎牢固,墙体第一根插筋应距柱50mm开始插筋,离地面250mm处绑二道水平筋(图纸中有具体要求时按图纸施工)并用拉筋拉牢,再附加一道水平梯子筋,另用Φ16~18钢筋加工斜支撑与底板连接,保证插筋垂直,不歪斜、倾倒、移位,墙体两边保护层满足要求;所有插筋施工时必须挂通线,确保甩头高度一致及插筋平整。

(7)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全部逐点采用顺扣或八字扣绑扎(见下图),扎丝长度根据现场试绑扎后,找出最佳的长度,绑扎完的丝头压在底板钢筋上,方向一致,长度一致,保证扎丝绑扎规矩,钢筋不位移。

(8)绑扎结束应用空压机将底板内吹干净,并清理干净剩余料。

(9)底板筋及墙插筋施工结束后,认真核对图纸,自检合格由工长报验并签证好各项手续,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6.3.墙体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6.6.3.1.工艺流程

弹出墙体测量控制线→调整墙体钢筋位置→搭设临时脚手架→绑扎竖向立筋及水平筋、拉筋→安放保护层垫块→隐蔽验收

6.6.3.2.施工要点

(1)墙体搭接钢筋绑扎前,校正好垂直度并在竖向钢筋上标出墙体水平筋的位置线。

(2)墙体水平筋从基础底板面50mm起开始排放,墙钢筋应逐点绑扎,四面对称进行,避免墙钢筋向一个方向歪斜;采用八字扣绑扎,绑扣朝内,搭接区段内绑扣数不得少于3道,分别绑在两端和中间。

(4)墙体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拉筋绑扎,水平方向第一行拉筋应从楼板上第一道水平筋绑起,拉筋要钩在外侧筋外侧,拉筋的弯钩135°,采用八字扣绑扎。

(5)墙体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墙体水平钢筋外侧放置混凝土垫块,间距600mm,呈梅花状。

6.6.4.钢筋保护层控制

6.6.4.1.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控制

为有效控制各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要求及控制方法见下表:

部位

保护层厚度(mm)

保护层控制方法

底板基础

50

混凝土垫块

墙外侧

40

混凝土垫块

墙内侧

25

混凝土垫块

6.6.5.变形缝止水带安装

6.7.混凝土工程

6.7.1.主要施工方法

6.7.1.1.施工流程

模板验收→混凝土浇筑申请→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6.7.1.2.施工工艺

1、作业准备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

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

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基层清理:

浇筑前将地基表面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保证基层表面平整。

3、混凝土浇筑:

(1)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厘米。

(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厘米)。

振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