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19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19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19Word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阶段检测题19Word版含答案
阶段检测题19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共9分)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
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
这样才发生法律。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
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
孝是什么?
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
《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共21分)
允正字修己,以荫补供奉官。
太平兴国中,掌左藏库,屡得升殿奏事,太宗颇记忆其旧故。
雍熙中,与张平同掌三班,俄为阁门祗候。
四年,迁阁门通事舍人。
时女弟适许王,以居第质于宋偓,太宗诘之曰:
“尔父守边二十余年,止有此第耳,何以质之?
”允正具以奏,即遣内侍辇钱赎还,缙绅咸赋诗颂美。
淳化中,命讨戎、泸州叛蛮。
迁西上阁门副使。
太宗虑京城狱囚淹系,命允正提总之。
尝请诏御史台给开封府司录司、左右军巡、四排岸司印纸作囚簿,署禁系月日,条其罪犯,岁满较其殿最。
诏从其请。
逾年,开封府上言:
“京师浩穰,禁系尤众,御史府考较之际,胥吏奔命,有妨推鞫,况无欺隐,不烦推校。
”卒罢之。
允正又提点左右藏,屡乘传北面,经度边要。
五年,为卫州修河部署。
会建清远军积石寨,命诣瀚海部分其役。
还,拜西上阁门使、并州驻泊钤辖。
俄代张永德知州事,徙代州。
咸平初,使西蜀询访民事,还,进秩东上阁门使,历知镇、莫二州。
又为并代马步军钤辖。
契丹扰边,车驾驻大名,允正与高琼率太原军出土门路来会,召见便殿。
所部有广锐骑士数百,皆素练习,命允正引以入,赐缗钱。
遣屯邢州,与石保吉逐辽人,辽人遁去。
俄以兵会大名,复还并代。
五年,合泾原仪渭、邠宁环庆两路为一界,命王汉忠为都部署,驿召允正为钤辖兼安抚都监,即日上道。
大中祥符三年,累表求还。
至京师,将祀汾阴,以疾难于扈从,命为河阳部署以便养。
会张崇贵卒,赵德明颇逾轶,亟诏徙允正为鄜延部署,内侍密诏存谕。
礼成,领河州团练使。
允正颇知书,性严毅,疏财,喜自修饬。
素病佝偻,以是罕在要近,累典边任,多杀戮。
是秋,徙知永兴军,卒,年五十一。
(节选自《宋史·李允正传》卷二百七十三列传三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颇记忆其旧故故:
旧交
B.时女弟适许王适:
出嫁
C.即遣内侍辇钱赎还辇:
人力车
D.太宗虑京城狱囚淹系淹:
滞留,久留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允正“严毅,疏财”的一组是(3分)
①屡得升殿奏事②尝请署禁系月日,条其罪犯
③以居第质于宋偓④与石保吉逐辽人,辽人遁去
⑤以疾难于扈从⑥累典边任,多杀戮
A.②④⑥B.①③⑥C.①②⑤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允正的父亲为朝廷守边二十多年,是有功的;因此李允正能够以恩荫补为供奉官。
B.朝廷一直采纳李允正的建议,对在押犯人实行盖印纸张簿籍,这样有利于监狱管理。
C.李允正忠于朝廷,恪尽职守。
先后多次调任边防;为巩固边关,难免经常涉足杀戮。
D.李允正严厉果敢,不爱财,重修养,可是多执掌边防;因为他患有佝偻病,仪表不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尔父守边二十余年,止有此第耳,何以质之?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部有广锐骑士数百,皆素练习,命允正引以入,赐缗钱。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鉴赏诗歌,完成8-9题(12)
[双调]清江引
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8、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
“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
(6分)
9、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未”是什么关系?
试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四.10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驾一叶之扁舟,。
《赤壁赋》
(3)昔我往矣,;,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4),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5)榆柳荫后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不仁;,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7分)
听听那冷雨(节选)
余光中
①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
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②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
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
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
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
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
残山剩水犹如是。
皇天后土犹如是。
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那里面是中国吗?
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③在报纸的头版标题里吗?
还是香港的谣言里?
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
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
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橱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④杏花。
春雨。
江南。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太初有字,于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
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大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⑤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
雨气空蒙而迷幻。
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木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
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11.联系上下文看,“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分)
12.作者在第二段未尾写道:
“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对这个疑问,作者其实已经作出了回答。
联系全文,以“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里”的句式,分条写出这些回答。
(7分)
13.在最后一段,作者写道:
“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作者为什么对“那冷雨”不仅要“听听”“看看”,而且要“嗅嗅闻闻”,甚至“舔舔”呢?
(6分)
14.文中的“他”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你心目中的“他”的形象。
(8分)
六、语言知识运用(13分)
15.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煤屑(xuè)敛裾(jū)梵(fán)文狭隘(ài)
B.俚(lǐ)俗名媛(yuán)薄(bó)雾挨(āi)打
C.混(hùn)沌夹(jiá)袄椽(chuán)笔廿(niàn)年
D.露(lù)脸点缀(zhuì)蓊(wěnɡ)郁譬(bì)喻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富豪征婚、美女应征纯属私人的事情,似乎不容置喙,但纵观近年来“方兴未艾”、高潮迭起的富豪征婚潮,其中婚姻爱情的因子逐渐苍白。
B.在整体低迷的运动用品行业中,室内运动服饰脱颖而出。
室内运动品牌浩沙国际有限公司截至2013年6月30日,营业额同比增长26.9%。
C.事发后才开始“亡羊补牢”,等到问题被曝光才开始补救,为时已晚;诚然,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暗处,尤其是面对一些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D.菏泽8座车塞进23人,超载200%,这样的车辆拉那么多人,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司机面对这样的危险却不以为然。
17、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缈茫斑驳风致无精打彩
B.驯服风姿嬉游开阖吞吐
C.掂念稀疏落寞柳岸花明
D.房檩杂揉殒落有条不紊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读朱自清的散文,,。
,,
,。
①以及由于执著人生而产生的“沉痛隐忧”
②他不论是抒情,是叙事,是写景,或是说理
③处处可见其诚挚、美好之襟怀,严谨、认真之作风
④颇有一些“温、柔、敦、厚”之风
⑤都使人感到是那么实在、平易、纯正、透彻
⑥而没有丝毫的虚、浮、躁、厉之气
A.⑤⑥③①②④B.③①②⑤④⑥C.③①②⑤⑥④D.④⑥⑤②③①
七、写作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当代有位诗人在诗中写道: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
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试卷答案
参考译文:
李允正字修己,以恩荫补为供奉官。
太平兴国年间,掌管左藏库,多次得以上殿奏事,太宗多记起他们的旧交。
雍熙年间,李允正和张平同时掌管三班,不久任为阁门祗候。
四年,升为阁门通事舍人。
当时他的妹妹嫁给许王,把居住的宅第抵押给宋偓,太宗问他说:
“你父亲守边二十多年,只有这一处宅第,你为什么抵押给他人呢?
”李允正把情况全部上奏,太宗就派宦官用车拉钱赎回宅第还给他,士大夫都赋诗赞美李允正。
淳化年间,朝廷命令讨伐戎州、泸州叛乱的蛮人。
李允正升为西上阁门副使。
太宗担心京城监狱的囚犯拖延不决,任命李允正统管此事。
李允正曾经请求下诏御史台给开封府司录司、左右军巡、四排岸司用盖印的纸张作囚犯的簿籍,写上关押的月日,分条记录囚犯的罪行,满一年后比较政绩的优劣。
下诏听从他的请求。
过了一年,开封府上言:
“京城人口众多,拘禁在押的人尤其多,御史府考查政绩的时候,小吏奔走听命,影响审讯囚犯,况且如果没有欺骗隐瞒,就不必烦劳考校。
”最终停止这种做法。
李允正又任提点左右藏,多次乘坐驿车到北方,视察管理边防要事。
五年,任为卫州修河部署。
正值建清远军积石寨,任命他到瀚海部署这项工程。
回来,升为西上阁门使、并州驻泊钤辖。
不久代替张永德知州事,调任代州知州。
咸平初年,李允正出使西蜀询访民事,回来,提升官阶任东上阁门使,历任镇州、莫州二州知州。
又为并、代马步军钤辖。
契丹侵扰边境,皇帝驻宿在大名,李允正与高琼率领太原军从土门路来会合,皇帝在便殿召见。
李允正部下有广锐骑兵几百人,都训练有素,皇帝命令李允正带来,赏赐缗钱。
派遣他们驻守邢州,与石保吉驱逐辽人,辽军逃走。
不久带兵到大名会合,又回并代。
五年,合并泾原仪渭、邠宁环庆两路为同一地区,任命王汉忠为都部署,通过驿传召李允正为钤辖兼安抚都监,即日上路。
又命领他与钱若水同到洪德、怀安沿边各寨巡视管理边事,加官领诚州刺史。
七月,免去两路的职务,又任为并代钤辖。
钱若水常常巡视边防营寨,下诏代理统管州事。
李允正升为四方馆使,代替马知节任鄜延部署、兼延州知州,改为客省使、定州知州兼镇定都钤辖。
大中祥符三年,李允正多次上表请求回朝。
到京师,皇帝将祭祀汾阴,他因为生病不能随行,任命为河阳部署以便养病。
恰值张崇贵去世,赵德明超越职权,急忙下诏调任李允正为鄜延部署,宦官秘密传诏书存问慰谕。
礼仪完成,任河州团练使。
李允正很有知识,性情严厉果敢,不爱钱财,喜欢修养品德。
素来患佝偻病,因此很少在朝廷,多次执掌边防重任,杀人很多。
当年秋天,调任永兴军知军,去世,享年五十一岁。
8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
“芭蕉雨声”烘托出作者思念家乡,辗转反侧的愁思。
9、后三句并未从正面回答“归期”是否已定,而是融情于景,情景相生。
北雁在霜林如醉的长空里哀啼,行人在黄花已瘦的疏篱边痛饮,把“有家归未得”的矛盾心情和“家乡何处是,忘了除却醉”的深沉乡思作了出色表达。
而秋雨打蕉,惊醒了神游故国的美梦。
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情景高度统一
10.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略(3)杨柳依依今我来思(4)长太息以掩涕兮(5)桃李罗堂前(6)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
13.因为在作者看来,“那冷雨”是从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见的祖国大陆那边飘过来的,“那冷雨”里包含了来自祖国大陆的气息,成为作者可以寄托对大陆的思念的寄托物,因此,作者对“那冷雨”不仅要“听听”“看看”,而且要“嗅嗅闻闻”,甚至“舔舔”,借以慰藉自己思念祖国大陆的赤子之心。
这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陆铭心刻骨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15.CA.屑xiè梵fànB.媛yuàn挨áiD.露lòu譬pì
16.A不容置喙:
不容许插嘴。
脱颖而出:
颖:
尖子。
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
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对象错。
亡羊补牢:
亡:
逃亡,丢失;牢:
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不合语境。
不以为然:
然:
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望文生义。
17BA渺采C惦暗D.糅陨
18.C②⑤句是无条件复句“不论……都……”,⑥句承⑤句从反面说其风格,且煞尾字是仄声,④句再从正面收束,小结全文,用词较⑥句概括度更高,且煞尾是平声,这样,“没有……之气,颇有……之风”也符合对举句的音韵美。
19.作文审题指导:
这个题目中的材料选自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热爱生命》从诗歌本身看,这是一首哲理诗
首先我们要明白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中以四个肯定的回答表达出为何要热爱生命的哲理四个段落,看似相似,却各有其趣四个段落分别围绕“成功”、“爱情”、“奋斗”和“未来”四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和回答诗中所热爱的不是最终的成功和未来的美好结局,不是爱情的获得和奋斗目标的实现诗作里溢出的热爱,其实是一个过程,是一种追求,“风雨兼程”、“吐露真诚”……这些都是体现热爱的种种表现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想要获得而去热爱,而是因为热爱而最终获得一句话,人生要有目标,虽然路上注定有崎岖和荆棘,但只要坚持,只要努力奋斗,注重过程,风雨过后必能见到彩虹
其次,要理解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诗歌第一节中“选择了远方”(有理想),这是前提;“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不管结果成败,这是态度;“便只顾风雨兼程”,义无反顾,持之以恒,这是行动再如诗歌第四节中“只要热爱生命”,这是前提;“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即在热爱生命的过程中,不怕坎坷、挫折、曲折,顽强地拼搏,这是态度;“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这是结果在选取其中某一点立意时,不能忽略其他两个方面
根据提示,我们可以选择诗句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来立意如“选择远方作为人生的目标”“为了一个目标执着追求”“热爱生命”“追求过程的精彩而不在乎结果”等等写记叙文,可写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遭遇困难以及自己如何定下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写议论文,可结合生活中典型人物的事例,发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的感想……不管选择哪种文体,建议拟一个新颖抢眼的标题,给阅卷老师第一美感也是很重要的
【作文一】
永不言弃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是啊,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永不言弃的坚毅意志,又怎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山览景需要永不言弃,生活中做其他事情也莫不如此(引用所学课文中的话开篇,现出作者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借登山览景扩展到做其他事情也需要永不言弃,紧扣了标题)
永不言弃,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李连杰,中国著名影视演员,然而他并不是命运的宠儿18岁拍摄电影《少林寺》一夜成名,但第二年他就摔断了腿;好不容易等到《黄飞鸿》系列电影大卖,他的经纪人又遭枪杀,事业再次陷入低谷……在一次次事业进展不顺利时,一次又一次跌倒时,李连杰也曾痛苦、彷徨过,但他明白,那些逼得他走投无路的困难又何尝不是让他变得强大的理由呢?
于是他咬紧牙关,不放弃,跌倒后继续站起来,终于成为国际知名演员试想,他若放弃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又怎能有如此成就?
唯有对困境抱有一种“永不言弃”的态度,让自己变得更乐观、更坚强,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本段列举李连杰的事例,并加以分析,从“结果成功”角度阐述了“永不言弃”的重要性)
永不言弃,即使失败了也光荣我想到徒步走遍全中国的探险家余纯顺在进行了近十年艰苦卓绝的漫长旅程后,就只剩下生命禁区罗布泊了在生存几率几乎等于零的残酷现实面前,余纯顺没有退却,没有放弃临行前,他对随行采访他的记者说:
“我也许真的会失败,但我不能放弃这个梦想,就是失败,我也要当失败的英雄!
”不幸他的话应验了但他那种无所畏惧、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却使他屹立成一个大写的“人”,铸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新时代不倒的丰碑!
(本段列举余纯顺的事例,并加以分析,从“结果失败”角度说明了“永不言弃”同样重要)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
“我成功的诀窍有三个:
第一个是,决不放弃;第二个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个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
”短短的三句话,留在世人心坎上的,却是一种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