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海滨说故人论庐隐创作的女性视角剖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8242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到海滨说故人论庐隐创作的女性视角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回到海滨说故人论庐隐创作的女性视角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回到海滨说故人论庐隐创作的女性视角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回到海滨说故人论庐隐创作的女性视角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回到海滨说故人论庐隐创作的女性视角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到海滨说故人论庐隐创作的女性视角剖析.docx

《回到海滨说故人论庐隐创作的女性视角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到海滨说故人论庐隐创作的女性视角剖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到海滨说故人论庐隐创作的女性视角剖析.docx

回到海滨说故人论庐隐创作的女性视角剖析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回到“海滨”说“故人”——论庐隐创作的女性视角

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

学号:

************

***********************************

教师职称:

教授

 

填写日期:

2014年03月05日

摘要

庐隐是被“五四”的惊雷从浓厚的封建的氛围中震觉醒的一个女性。

她作为“五四”后的第一代女性新文学作家,有着特殊的女性观,而其女性视角的选择建构了她独特的文学世界。

庐隐在《海滨故人》集中塑造了一系列为追求人生意义而陷入矛盾、苦闷、彷徨的青年知识女性形象。

通过她们反映了“五四”时代青年女性矛盾而复杂的心理。

庐隐以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知识青年女性苦闷、彷徨的各种心理著称。

在对女性命运酣畅淋漓的书写中,庐隐细腻地描摹了女性独特的情感方式和心理体验,以及在父权制和男性霸权社会里的困惑与生存困境。

同时女性视角的选择也使其叙事方法受到了约束,第一人称叙事方法的使用,自我浪漫的抒情方式以及自叙传手法的运用等,使其作品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的色彩。

 

关键字:

庐隐海滨故人女性观女性视角女性形象

 

Abstract

LuYinwastheairofthe"May4th"fromfeudalatmosphereofstarting,theawakeningofafemale.Asthefirstgenerationoffemaleliteratureafterthe"May4th"writer,shehasaspecialviewofwomen,thechoiceofthefemaleperspectivetoconstructtheuniqueliteraryworld,reflectingthe"May4th"eraknowledgecomplexandcontradictorypsychologyofthefemale,alsooutlinedaseriesofinanguishimagesofwomeninpursuitofmeaningoflife.LuYintogoodatdescribingvariousmentalanguishwanderstheintellectualwomen.Insaturated--withthefateoffemalewriting,femaleuniquepsychologicalexperienceandemotionalwayandtheexistentialplightandconfusioninthemalesocietyareexpressedindetail.Atthesametime,thechoiceofthefemaleperspectivealsorestrictthechoiceofitsnarrativemethod.Theuseofthefirst-personnarrativemethods,andcapitalismontheuseofthetechnique,etc.,tomakeitworkwiththeextraordinarysplendrousofromanticism.

 

Keywords:

LuYinMemorizetheseasidefemaleviewfemaleperspectiveFemaleCharacters

 

摘要……………………………………………………………………………

(2)

Abstract………………………………………………………………………

(2)

前言……………………………………………………………………………(4)

一、庐隐的女性观……………………………………………………………(4)

(一)、庐隐的女性观及其成因…………………………………………(4)

二、庐隐《海滨故人》中的女性视角………………………………………(6)

(一)、女性视角观照下的社会…………………………………………(6)

(二)、女性视角关照下的女性形象……………………………………(6)

(三)、女性视角关照下的男性形象……………………………………(8)

三、女性视角关照下的叙事方式……………………………………………(9)

(一)、自我浪漫的抒情方式…………………………………………(9)

(二)、浓厚的自叙传色彩……………………………………………(10)

 

四、总结………………………………………………………………………(11)

五、致谢词……………………………………………………………………(12)

六、参考文献…………………………………………………………………(13)

 

前言

 

庐隐,原名黄淑英,又叫黄英,福建闽侯人。

于1899年5月4日在福建出生,1934年5月13日在上海去世,在世光阴35年。

庐隐的一生创作时间不长,创作的题材独特。

她是以被五四震醒的一个知识女性的眼光来看世界的女作家。

其主要代表作品有:

《海滨故人》、《灵海潮汐》、《曼丽》、《象牙戒指》等。

《海滨故人》是庐隐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有小说十四篇。

主要有:

《一个著作家》、《海滨故人》、《一封信》、《前尘》、《两个小学生》、《沦落》、《彷徨》、《或人的悲哀》、《余泪》、《丽石的日记》、《月下的回忆》等篇目。

庐隐和丁玲都是在“五四”后有着明显女性视角的新文学女作家。

但丁玲因为她的传奇一生和多变的文学道路吸引了很多研究者,而个性鲜明的庐隐则因为早年去逝加上其创作上的“停滞”受到了研究者的冷落,成了“故人”。

现在,我们只有回到“海滨”,即庐隐的文学世界中,重新解读其创作文本,体验其文学世界,及审视其女性视角,并通过这种解读找到其创作特色与审美视角的关系,然后再确立其作品的价值,揭开“故人”的真实面纱。

在女性视角关照下,庐隐在《海滨故人》中塑造了一系列为追求人生意义而陷入苦闷的女性形象,在其特殊女性视角观照下,她们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而是一个个拥有独立思想和觉醒意识的女性;她们有着顽强、坚毅、含垢忍辱的性格;因为她们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而成为欲望和权力的牺牲品,但又无法摆脱这造化弄人、无力对抗且令人绝望的现实。

死亡和爱一样,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庐隐经常使用死亡来作为叙事手段,但在其女性视角的关照下,死亡并不是阴森恐怖,反而是一种解脱。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庐隐也因性别特征常常影响到她的创作取材方式。

她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她写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还不自觉地应用了一些女性作家的创作手法。

 

一、庐隐的女性观

(一)庐隐的女性观及成因

“所谓女性观,是指人们对于女性存在的本质、状况及价值的认识。

”[]庐隐是受“五四”运动影响的新文学女作家。

她提倡女性解放,鼓励中国女性摆脱封建传统的枷锁;冲破封建旧社会女性的奴性意识,重新塑造女性人格;争取男女平等,走向社会。

并以身作则,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示对女权运动的支持。

在庐隐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对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传统婚姻,庐隐是持坚决否定和抗拒的态度。

在《一个著作家》中,她就写了一对相亲相爱的青年男女邵浮尘与沁芬,因为父母的包办婚姻,沁芬被迫嫁给一位有钱人,两人受不了相思之苦而先后殉情的故事。

这无疑是庐隐对包办婚姻最激烈的抗拒。

中国现代女作家一直都是以女性的自我实现作为她们追逐的目标,而这种追逐恰恰是她们从封建传统文化中觉醒的重要表现。

对于女性的自我实现,最为重要的思想前提就是冲破封建的被动的女性自我角色和生存方式。

在这样的思想前

提之下,庐隐坚决否定知识女性的传统家庭角色。

她力图在家庭之外的其他领域中塑造新的知识女性角色,试着让她们重新找回女性的自我价值。

所以庐隐塑造的青年知识女性大多都是“叛女”,她们具有独立自主的觉醒意识、争强显胜和个性张扬的共同特征。

就像她说的那样:

“所以我对于今后妇女的出路,就是打破家庭的藩篱到社会去,逃出傀儡家庭,去过人类应过的生活,不仅仅做个女人,还要做人,这就是我唯一的口号。

”[]

庐隐强调的是女性个性主义,所以其小说中的女性时而热烈奔放、时而感伤彷徨、时而矛盾挣扎。

例如,她的作品《海滨故人》中的露沙、云青、宗莹、莲裳、玲玉,《前尘》中的伊,《丽石的日记》中的丽石等,庐隐描述的这些青年知识女性都是要求打破封建传统的枷锁,重塑女性人格、追求个性解放、争取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努力寻找属于她们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获得爱的权力的形象。

但是,在面临几千年的封建烙印和强大的男权社会的情况下,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她们又极其矛盾、苦闷、挣扎、彷徨。

在《或人的悲哀》中,亚侠在爱情面前,她犹豫不决,不时做知与情的战争。

无论是知战胜情,抑或情战胜知,终究都会沉入无边无尽的苦海,都会永劫难逃。

她不停地犹豫徘徊、苦苦挣扎,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亚侠对人生问题痛苦的追问和精神彷徨无着的悲哀,已经充分地暴露了她内心深刻的危机和矛盾。

她深陷感情的漩涡不能自拔,却始终没有得到理想的完美爱情;她不甘心被人玩弄愤而反抗,得来的结果却是“我何尝游戏了人间,只被人间游戏了我!

”。

这些不幸的遭遇让亚侠对人生产生了自我怀疑,并陷入了不想又不能不想的困境。

亚侠对人生究竟的探索始终找不到答案,她既想放纵情欲,又不甘心就此堕落,于是终日矛盾、苦闷、彷徨,最终只能怀着悲凄虚无之感,投湖自尽。

“庐隐既是一个受虐的女性,她也是一个叛时代的女性”。

[]庐隐小说创作的这种特殊的女性视角及其特殊的女性观与她自己的人生经历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在庐隐降生之前,她已经有了三个哥哥,她的降生对于当时家庭应该是一件非常喜庆的事。

可是命运之神总喜爱造化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这天也是她外婆归天之日。

由于其家庭受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庐隐反被视作不吉之人,在家庭里备受排挤、冷落,长时间的孤寂与压抑使她的个性敏感又强势。

“她表面上是一个乐天派,内心却是一个悲观的人。

”[]家庭给她童年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再加上成年后爱情与婚姻的不幸,让她一直深陷人生的悲苦漩涡无力摆脱。

因此,在庐隐的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都是女性的迷茫无措与感伤忧郁,努力地在男权社会中求得女性的认同与理解,争取女性应有的平等与独立。

这就是庐隐女性观的体现,她坚决抗拒传统的女人成为男人的附庸。

并明确地说过,“对于家庭的经济,固然应当男女分担,对于家庭的事务,也应当男女共负……男女间只有互助的、共同的生活,而没有依赖的生活”。

[]

 

二、庐隐《海滨故人》集中的女性视角

一、女性视角关照下的社会

庐隐是被“五四”的惊雷“震”上文坛的。

在学校里,作为学生干部的她,积极参加学生运动,非常关注社会问题。

在步入文坛之后,通过自己切身的感受和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写出了一系列揭示社会矛盾的“问题小说”。

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是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庐隐怀着强烈的憎恨,揭露控诉了金钱社会、封建包办婚姻束缚妇女个性解放的罪恶,以哀怨、凄婉的调子,诉说着青年女性的反抗、苦闷和彷徨的情绪。

在《一个著作家》中,庐隐写的就是一对相亲相爱的青年男女在金钱和包办婚姻的胁迫下先后殉情的爱情悲剧。

女主人公沁芬和少年著作家邵浮尘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却因邵浮尘家境贫寒,沁芬在父母的逼迫下嫁给了一个有钱人,一对相亲相爱的有情人就这样被活活拆散。

面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著作家邵浮尘愤慨:

金钱是万恶的魔鬼。

沁芬心力交瘁,无力地在纸上写道:

“我不幸!

生命和爱情,被金钱强买去!

”最后两人双双殉情而去。

沁芬和少年著作家的爱情悲剧,在当时是有代表性的。

《一封信》中少女梅生比沁芬更加可怜。

为了给外婆买药治病和安排后事,梅生的妈妈向为富不仁的陈大郎借了二十块钱,因还不了这债,梅生就被陈大郎霸占为妾,受尽凌辱和折磨,在凄惨的呼号声中离开了这个污浊的世界。

《灵魂可以卖吗》写了城市女工们非人的生活,当开工铃一响,她们便像打开锁的机器开始不停息地工作,直到下班铃响,她们才又像上了锁机器那般停止不再转动。

她们过的不是人的生活,而是机器的生活,没有自由,没有灵魂,在污浊湿闷的纱厂里不停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在此环境下,荷姑请求帮忙,提出“灵魂可以卖吗”的疑问,希望寻到答案。

在《两个小学生》中,国枢和竖生跟着老师和同学参加了向政府请愿的游行,手无寸铁的他们遭到血腥的弹压。

庐隐通过这个故事,谴责了军阀政府里那些毫无人性的衣冠禽兽们。

在《月下的回忆》里,她更描写了日本帝国主义者怎样用奴化教育来毒害大连的中国儿童,用娼妓、吗啡来麻醉大连的中国成人。

从《一个著作家》到《月下的回忆》,庐隐用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对人生的探索,已经从个性解放、追求理想爱情的范围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不合理的、野蛮的社会制度。

她提出的这些重大的社会问题虽然不够深刻,却很有意义。

就如矛盾说的,“虽然这几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还幼稚,但‘五四’时期的女作家能够注目在革命性的社会题材的,不能不推庐隐是第一人。

”[]

 

(二)、女性视角观照下的女性形象

内心敏感的庐隐,在其特殊女性视角关照下,以女性独特的细腻敏感的笔触,勾画了一系列“五四”时代矛盾、苦闷、感伤、彷徨的青年女性形象。

她们在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之后,开始真正的觉醒。

她们追求个性解放,要求重塑女性人格和婚姻自由,争取男女平等,渴望主宰自己的命运。

但是在几千年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传统思想的束缚下;在三重四德、相夫教子及男人是一家之主的封建传统文化仍然坚不可摧的背景下;注定了她们在追求美好的爱情和自由的婚姻的道路上,步步维艰;注定了她们在追求人生意义的道路上,苦苦探索而没有答案。

面对严酷的现实,她们无法超脱现实又不甘就此沉溺,苦苦挣扎后,还是没能逃脱现实的残酷。

于是,她们便开始怀疑人生、否定人生,游戏人生,却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困惑、彷徨、悲哀、绝望。

在《或人的悲哀》中,亚侠一个知与情相矛盾的青年知识女性。

她一直苦苦地探究人生的意义,得到的是人生悲多乐少。

后来她想追求名利,朋友却告知,追求功名利禄的最终代价则是愁苦劳碌。

亚侠此时既不安于现状又觉得追求渺茫的未来太浪费精力,于是她决定游戏人间。

可是,最后才发现不是她游戏了人间,而是被人间游戏了。

亚侠深深地陷入了矛盾与苦闷的深渊中无法自拔,最终以跳湖自杀的方式让她从这令人失望又糟糕透顶的凄惨人间。

《海滨故人》中的露沙,是一个个性孤僻倔强,心思细腻敏感,很有报负的女孩,她挑战封建包办婚姻,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

但在遇到使君有妇郭梦良之后,就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

她整日苦思冥想人生到底是做什么?

可她苦苦探寻的结果仍然摆脱不了矛盾的心理。

十年苦读,换来的只是忧愁与苦闷。

“究竟知识误我,我吴知识?

”[]从表面上看,她已看透了人生,而事实上却无法超脱,经过一番情与智的苦苦挣扎,她最终选择了杳无音信的飘零来逃避黑暗的现实。

《丽石的日记》中的丽石,是一个郁郁寡欢、悲观厌世的青年知识女性。

她独自一个人在异乡求学且又寄人篱下,常叹自己是生的漂泊者。

丽石看到社会“到处都是污浊的痕迹!

”常常叹道,“寂寞益我苦!

无聊使我悲!

渴望增我怒!

”[]但她又不想在异性身体上或精神上寻求安慰,便与沅青产生同性恋。

两人的精神恋爱难以得到社会的接受和赞同,最后沅青离开了丽石选择了表兄。

感伤、失意、苦闷的丽石没有勇气自杀,终抑郁而死。

《沦落》中的松文,一个天真纯洁的女孩,她不慎溺水被水手赵海能救起。

便单纯的想一古老的失身来报答赵海能的救命之恩,但在报答之后却摆脱不了他的纠缠。

而向爱她的少年倾诉自己的隐衷,等来的却是他与别人结婚的请帖。

丧失了爱情归属感的她,陷入凄迷忧伤情感中,成了精神上的孤独者。

《前尘》中的伊,是一个与情人自由恋爱而结婚的知识妇女,结婚才三天就感到无限惆怅。

那惆怅就如浓稠迷雾的阴霾,把伊紧紧地裹住。

伊面对现在繁琐的家务,想到自己以往经济独立和服务社会的理想;想到自己以后的前途和命运;想到自己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红花,还没好好绽放,就快要蔫枯凋落。

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下,使得伊的悲苦愁绪就像蒲苇一样柔韧而绵长。

婚姻带给伊的只是沉幽的悲叹。

身为一位女性作家的庐隐,凭着自己细腻的内心、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以她特有的女性视角、将知识女性无畏地对抗封建伦理秩序,执着地探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热情,追求决定自身命运的权利精神在其作品中一一向读者呈现。

她笔下的这群青年知识女性在自我解放的道路上,虽然一开始她们凸显出独立的现代女性意识,但却很难冲破传统女性的生活方式。

终于在黑暗与光明,洁净与污秽,繁华与孤寂的十字路口迷失了自己,再也找不到精神的最终归宿。

最终她们陷入泥潭无处解脱。

于是,有的选择抑郁而终,有的选择自杀结束生命,以这种默默的方式来抗争黑暗的社会。

(三)、女性视角观照下的男性形象

细读庐隐的作品,就会发现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男性形象的缺失。

在庐隐的作品中,我们不能找出一个像露莎、丽石那样富有血肉,富有感情,有个性的女性形象的男性形象。

在庐隐的特殊女性视角关照下,可将其笔下的男性形象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视女人为玩物、戏弄感情、没有责任感的男人。

他们有的是有钱有势的恶棍,如《一封信》中的陈大郎。

梅生本是一个善良、美丽、聪明、活泼的音乐天才。

只因家里太穷,没有钱买药给外祖母治病,才迫不得已向地主陈大郎借了十块钱,可那可怜的十块钱只够买药,也没有多余的钱给外祖母买东西调养身体,最后受病折磨的外祖母解脱了,离开了这个凄凉的世界。

梅生的母亲又不得不托人向陈大郎再借十块钱。

哪知这为富不仁的恶棍陈大郎却趁机强占梅生为妾,并任其恶地主老婆对梅生进行各种凌辱和毒打。

梅生受尽凌辱和毒打后,在刺骨的冷风和哀厉的呼声中离开了这个污浊的世界。

十足的恶棍陈大郎就这样葬送了一个纯洁美丽善良的天才。

他们有的是满口花言巧语、新思想、大谈新道德的花花公子,如《沦落》中的赵海能。

他,一次意外在海边救起了松文,多年后做了军官回来,再次偶遇松文,并坦然接受了松文以身报答的救命之恩。

他自私、霸道、凶残、暴力。

使只想一心报答救命之恩的松文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不能和爱她的少年在一起。

他厚颜无耻地威胁松文,说他的感情可以如绸带般温柔,也能如毒蛇般恶狠。

庐隐最憎恶这类男人。

他们用其恶劣的行为给无辜的少女造成身体上的极大伤害和身心上的极大摧残,但却没有遭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谴责。

在庐隐作品中,这种男人的出现只是为了给女人制造痛苦。

当他们完成了给女人制造的痛苦的任务后,便被庐隐毫不留情地划掉。

第二类男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懦弱、无能,缺乏追求幸福能力;他们胆怯、畏缩,缺少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庐隐给予他们的除了同情只剩讽刺。

如《沦落》中的少年,他胆小、懦弱,喜欢松文,却在遇到凶恶的赵海能时避而远之,不敢为爱而战斗。

他心胸狭窄、见异思迁、始乱终弃,在看到张静兰漂亮的照片后,便把病痛的松文抛之脑后。

这类男人,庐隐给他们的只是同情和讽刺。

这些男性形象明显是庐隐女性视角观察所得,现实中懦弱者的男性形象,细腻的刻画中透出了觉醒女性的失望。

然而第三类男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寄寓了庐隐对男人的幻想,是她觉得比较完美的男性形象。

这类男人爱情至上,不怕封建礼教,不怕牺牲,而且尊重女性的情感、意志,善解人意,如《少年著作家》中的邵浮尘,他是一个青年的数学家和思想宏富的著作家,有抱负,能吃苦耐劳。

无奈自己的幸福葬送在封建父母包办婚姻和金钱婚姻中。

当知道心爱的女人沁芬过得不幸福,抑郁而终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跟随心爱的人脚步。

再如《海滨故人》中的梓青,他是一个沉默孤高、很有学识的青年。

他和露莎相爱,即使自己是使君有妇之人,也不怕封建礼教和社会的舆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这类男人虽然得到了庐隐赞许的态度,但还是没有博得庐隐的心,我们能感觉得到他们的形象远不如庐隐笔下的那些知识女性形象丰满、感人。

总而言之,在庐隐作品中出现的这些男性形象,仅仅只是为制造女性身体或心灵痛苦的符号而已,他们根本不是作为“人”的形象而出现。

 

三、女性视角关照下的叙事方式

(一)自我浪漫的抒情方式

出身于女高师国文系的庐隐,本就喜爱古典文学,常“看小说《红楼梦》、《西厢记》,中国的林纾翻译的外国的弹词、话本,什么都看。

一个生来多情的女子,儿时又有感情的缺憾,小说里描写的悲欢离合自然会深深地打动她的心。

”[]其作品也浓厚的呈现着中国旧诗词旧小说凄婉的浪漫情调。

在《海滨故人》集子里,除了前几篇是“问题小说”外,后面的几篇可算是心理小说。

庐隐在此期间最关心的问题是少男少女的情感世界,她的这些小说带有极强的自我情感印记。

在其笔下,对主观感情的宣泄、对自我性别的认知、对世界恶势力的愤怒、对自由自尊的向往等,都渲染出一个浪漫的主题,同时也带有明显的女性视角的影响。

作为“五四”的女儿,庐隐对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追求与幻灭、理智与情感等的人生矛盾的烦恼,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因此,她爱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把心中的烦恼、苦闷尽情地倾泻出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独特的精神价值的强烈要求。

生活在几千年的男权社会中,女人一直屈从于男性话语霸权。

“五四”带来的新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青年知识女性已经不满足于现状,要求改变,不想再成为男人的附庸。

她们不但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个性解放,还要求改变女人所处的社会地位。

庐隐与她们不一样的是她有着特殊的女性视角,从自我的角度,将心中的所哀所怨所爱所恨所思所念统统都大胆地表现出来,这也正是“五四”的时代精神。

除此之外,要贴切地呈现女性繁复细腻的内心世界,若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则使作品内容缺少真实性,也不能很好地表达作家的主体意识。

所以,在庐隐的许多创作中,她常常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在这个女人被男性霸权禁锢几千年的社会,庐隐在运用男性话语表达自己声音时,跟所有女性作者一样,总显得力不从心。

当她在描写他人的遭遇和心理时不得不将自己对象化,通过自己来表现他人,这时她便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回忆来叙说他人的坎坷人生和悲欢离合。

如《海滨故人》中,露沙小时候的悲惨遭遇,就是通过宗莹的回忆进行叙述的。

“露沙小时的历史,多着呢,我都知道……。

”重要的不是他人的悲欢是否真实,而是“我”的体验与感觉。

除此之外,庐隐还喜欢用日记和书信的方式来表达她的烦恼和苦闷。

如在《丽石的日记》中,她这样写道,“情感的漩涡里,只是愁苦和忌恨罢了。

”在《或人的悲哀》中她通过亚侠写给KY的信,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究竟的探索,“人生哪里有究竟!

一切的事情,都不过像演戏一般,谁不是涂着墨粉,戴着假面具上场呢?

”虽然第一人称叙述缩小了叙述视角,但却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和挖掘。

 

(二)浓厚的自叙传色彩

杨义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过,庐隐是日记书信体的专家。

庐隐是以第一人称为主,与书信、日记、自传体相结合的叙述形式,直接描写她自身的经历和遭遇。

刘大杰曾说过,“《海滨故人》是庐隐前半生的自传,露沙就是庐隐自己。

”[]在《海滨故人》中,露沙生不逢时,在她母亲急切想要一个女儿的时候,她降生了,在原本是件大喜之事,却在此时她姥姥去世了,她还没有享受到掌心宝的温暖,瞬间就被视为灾星。

没有得到关爱的她,身体一直不好,两岁时,还长着满身的疥疮,被母亲嫌弃,最后被奶妈带回乡下……这不正是庐隐的悲惨身世吗?

露沙与梓青执着的爱情,正是庐隐与郭梦良艰难爱情的真实写照。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