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7468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自清《背影》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朱自清《背影》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朱自清《背影》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朱自清《背影》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朱自清《背影》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朱自清《背影》教案.docx

《朱自清《背影》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自清《背影》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朱自清《背影》教案.docx

朱自清《背影》教案

《背影》教案

课文说明

这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一直作为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它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

这种亲子之爱,反映了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

“我觉得,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放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篇名文所蕴涵的真精神。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结合抒情。

“背影”在文章里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使一种浓重的感情气氛笼罩了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

那肥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

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我”感动得热泪潸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我”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里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我”读父亲来信时,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开头呼应。

文章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它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这是因为:

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最后留给儿子的印象。

文章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去着意描写,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

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

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

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

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

那么,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过去有人认为这篇作品的思想感情低沉,有消极因素,其实不能这样看。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一篇文章不能面面俱到,全面描写,可以有所侧重,应当有所侧重。

看一篇作品,感情或激越,或缠绵,或哀愁,只有表现方法的不同,没有上下高低之分。

关于练习

一、课文选取“背影”这个表现角度,好在哪里?

你从文中父亲的“背影”联想到什么?

这道练习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本文精巧的构思,并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背影,可以看做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

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有独特发现,选择了这个最佳的表现角度。

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等,都可以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

二、有感情地认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背影的句子,并加以揣摩,然后回答问题。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句段,领会这些句段的含意。

1.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

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句最富于表现力?

为什么?

写背影的词句最富于表现力。

先写看见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

写他平地走路,就用了“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

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

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

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

又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

2.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文章最后写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

应该说,儿子这时意念中的背影,并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而且还包含着老年父亲的影子,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

写这个背影的作用,是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3.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这是什么原因?

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忍不住流泪,这是因为从背影看到了慈父的形象,看到慈父的至情至善、爱子如命,这是感动之泪;同时看到父亲的处境艰难,在逆境中挣扎,对父亲同情和挚爱,这是伤心之泪。

三、一些语句,或者能标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

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课文中的一些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是课文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

“不能忘记”的前边再加上一个“最”字,表明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蕴含着千丝万缕的父子温情。

全文从这个“最”字发端,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标题是背影,但作者宕开一笔,从祖母死、父亲赋闲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写起。

这样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主要是为下文描述事物、抒发胸臆、推出背影作铺垫。

文章的前半部分都是铺垫,这一句是铺垫部分的总领句。

3.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有几个。

这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作者责备自己的意思。

“太聪明了”,换一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

为什么?

因为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心情。

这种自我责备的句子,能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使文章更为感人。

四、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几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

试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本文语言朴实简洁而饱含感情的特点。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当时,“我”要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而且,我已经二十岁了,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况且,我再三劝他不必去。

但父亲几番踌躇,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联系这些情况来体味,就可以看出这句简短的话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临别前,年迈的父亲还不辞劳苦地要过铁道去为儿子买橘子。

明知铁道不容易过,自己步履艰难,但为了儿子,父亲乐意去。

这又是何等的关怀、体贴。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两句,看来只是简简单单的话,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担心、不舍等等感情,都含蓄在里面。

平淡的话语里面有不平静的心情,它比千言万语更真挚,更感人。

教学建议

一、这篇散文的语言平实自然,不造作,要结合练习题引导学生去体会。

可以采用朗读教法,边读边理清文章的线索。

如,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

因此,教学中,在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着重引导他们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这篇散文,没有什么表示强烈抒情的字眼,全是平平实实的叙述。

但正是这些极平凡的日常絮语,却含蕴着至爱深情。

教学时要抓住这种语言风格,通过分析词句,让学生体味其中的感情。

有关资料

一、叶圣陶谈《背影》

这篇文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

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并不是平时看见的。

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

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有一层可以注意:

父子两个到了南京,耽搁了一天,第二天渡江上车,也有大半天的时间,难道除了写出来的一些事情以外,再没有旁的事情吗?

那一定有的,被朋友约去游逛不就是事情吗?

然而只用一句话带过,并不把游逛的详细情形写出来,又是什么缘故?

缘故很容易明白:

游逛的事情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所以不用写,凡是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的事情都不用写,凡是写出来的事情都和父亲的背影有关系。

这篇里叙述看见父亲的背影而非常感动,计有两回:

一回在父亲去买橘子,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一回在父亲下车走去,混入来往的人群里头的时候。

前一回把父亲的背影仔细描写:

他身上穿什么衣服,他怎样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都依照当时眼见的写出来。

在眼见这个背影的当儿,作者一定想到父亲不肯让自己去买橘子,仍旧是把自己当小孩看待,这和以前的不放心让茶房送,定要他亲自来送,以及他的忙着照看行李,和脚夫讲价钱,嘱托车上的茶房好好照应他的儿子等等行为是一贯的,中间含蓄一股爱惜儿子的深情。

作者又一定想到父亲为着爱惜儿子,情愿在铁道两边爬上爬下,做一种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这真是除了永远感激以外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事情。

以上这些意思当然可以写在文章里头,但是不写也一样,读者看了前面的叙述以及对于背影的描写,已经能够领会到这些意思了。

说话要没有多余的话,作文要没有多余的文句。

既然读者自能领会到,那么明白写下反而是多余的了,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自己流泪完事。

后一回提到父亲的背影并不描写,只说“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

这一个消失在人群里头的背影是爱惜他的儿子无微不至的,是叮咛再三舍不得和他的儿子分别的。

但是现在不得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去了,做儿子的想到这里自然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绪,也说不清是悲酸还是惆怅。

和前面所说的理由相同,这些意思也是读者能够领会到的,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完事。

到这里,全篇的主旨可以明白了。

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读。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

就是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述的主脑,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股深情。

文章里记载父亲的话只有四处,都非常简单。

并不是在分别的那一天,父亲只说了这几句简单的话,只因这几句简单的话都是深情的流露,所以作者特地记载下来。

在作者再三劝父亲不必亲自送去的当儿,父亲说: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在到了车上,作者请父亲回去的当儿,父亲说:

“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在买来了橘子将要下车的当儿,父亲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在走了几步回过头来的当儿,父亲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里头含蓄着多少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谁都辨别得出。

我们读到这几句话,不但感到了这些意思,还仿佛听见了那位父亲当时的声音。

其次要说到叙述动作的地方。

叙述一个人的动作当然先得看清楚他的动作。

如不看清楚,凭什么来叙述呢?

既然看清楚了,还得选用最适当的话写出来,这才能使读者读了之后,宛如看见了这些动作。

这篇里叙述父亲去买橘子,从走过去到回到车上来,动作很繁复。

作者所选用的话都很适当,排列又有条理,使我们在宛如看见了这些动作以外,还觉得那位父亲真做了一番艰难而愉快的工作。

还有,所有叙述动作的地方都是实写,惟有附加在“扑扑衣上的泥土”以下的“心里很轻松似的”一语,是作者眼光里看出来的,是虚写。

这一语很有关系,把上面的“扑扑衣上的泥土”的动作,衬托得非常生动,而且把父亲情愿去做这一番艰难工作的心情完全点明白了。

有几处地方是作者说明自己的意思的:

在叙述父亲要亲自去送的当儿,就说自己“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了;在叙述父亲和脚夫讲价钱的当儿,就说自己“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在叙述父亲郑重叮嘱车上茶房的当儿,就说自己“心里暗笑他的迂”。

这些都有衬托的作用,可以见到父亲始终把作者看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所以随时随地给他周妥地照顾着。

至于“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那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作者责备自己的意思。

“聪明过分”,“太聪明了”,换一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

为什么一点也不聪明?

因为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贴父亲的心情。

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

多读几遍,自然有数。

如果读得合乎自然语调,人家听了一定很满足很愉快,因为他听见了一番最精粹的说话。

(摘自《文章例话》)

二、朱自清的“平常心”

《背影》之闻名,其实在平常。

也不必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只就是平常,恰如棉布之于绫罗绸葛,柴扉炊烟之于钟鸣鼎食,自然抹去了“为文造情”多有的刻意造作之痕。

按说,这样的取材细微、速写简易,最难见奥妙,但作者无意雕琢经营自己的感受,就让它吐露又何妨!

有几分悲凉寥落,有几分温暖惆怅,像是有什么,又像是没有什么“父亲蹒跚远去了”,在父与子之间、过去与未来之间,一切很简单又很复杂地凝聚着“天涯沦落共此间”的感情,原是人人皆可体味而又体味不尽的。

朦胧的启示也许就在这里自然和灵魂在其中启示了自身。

启示什么并不须指点,它的召唤力正在于永远为非强迫的响应留有余地。

在50年代,关于《背影》曾发生过是否宣扬小资产阶级感情以及应否再把它选入教材的讨论。

恐怕后来连这样的讨论也不需要了。

然而即令在“无情”的时代气氛里,仍有不少人悄悄留连于这种寓温润于朴素的文字,好像在沙漠中邂逅绿泽、水泉。

许多人,包括隔代陌生的人,或许也在性情上响应过朱自清,无缘耳提面命,多在亲切的影响。

他为人为文的“平常”沟通着人世间疏离的感情。

非常之文,非常之事,世上有,但多不在强求,强求易燥,燥则易折。

《论语》上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狂者常抱非常之情意,狷者多守持平常心,差不多是这意思。

在孔夫子看,狂狷是要互补着才好。

朱自清算不上强者,性格的收敛或许注定了理想的不能圆满、注定了低调的人生,只能于有所不为中有所为。

这倒也落得难在身后有一本不平淡的传记,或者说正像他的文章、生业都缺少非常的主题材料。

然而平常之于他,未始不难。

所以好多年,他常在寂寞困愁里,一首《盛年自怀》写着:

“前尘项背遥难忘,当世权衡苦太苛。

剩欲向人贾余勇,漫将顽石自蹉磨。

五四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后来不能不各自须寻各自门。

在“蹉磨”中做着,努力着,这是朱自清选择和实践的一路。

同好的还有叶圣陶、夏尊、丰子恺、刘半农、郑振铎、闻一多、俞平伯、宗白华、沈从文诸位,大致相知相沫,服务于教育、文学、出版,可以说,偏于文化学术园地的耕耘。

朱自清更是在中学和大学的教坛上鞠躬尽瘁而殁。

在当时,恐怕很难评价这种节制、淡泊的人世态度。

然而朱先生的定力在于此,文化和人格理想也在于此。

我们读其遗文,想其为人,可知他如何以踏实、持正、勤勉、厚容的质料来铺这条路。

人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又只能以自己的方式、不媚不亢的态度投入这时代。

如此,朱自清大约寄怀于顾亭林的精神“自今以往当思以‘中材而涉末流’之戒”。

即在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躬行着“博学于文”和“行已有耻”,一面不苟且遁世,一面又“明其道而不急其功”,当然算不上时代的先锋,却也在路上留了些深深浅浅的脚印。

这更像任着一种“牛轭精神”,苦乐皆在其间。

这种精神落实到文化学术上,其益处大概仍在“为非强迫的响应留有余地”。

比如我们注意到在治学上取一种不武断的态度,既非“信古”又非“疑古”的“-释古”取向,都同不求甚解而好言语道断的风气不相同的。

从一种望而崇高的政治意识和使命感去判断,朱自清所选择的路并非一条大道,甚至在多为慷慨激昂之气所弥漫的年代,连他本人也要惋叹走着一条“死路”,在当时和嗣后,人多以为无望。

但他又不肯自弃,因为他实在是以教育和学术的传播为自己的生命了。

其实,世界上原本是没有路的,或者他因为承认了一己的有限,便在这有限里来燃尽了自己。

如果以朱自清的状态来看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不论一时的兴衰,大概可以承认他们的选择本来是很有限的。

多少年,读书人常在考虑进退的问题、“独善”和“兼济”的问题“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选择的矛盾联系着身心的忧乐穷达。

这似乎难以正确或错误、积极或消极的尺子来作简单衡量。

长话短说,一个平常的耕耘者比建功立业的斗士可能要显得缺乏意志与热情。

然而情愿放弃担当主要角色的机会,情愿承受寂寞而耽于一种心灵的跋涉,比如自处于学术之角,亦未必不充实,不能有卓然的奉献。

尽管这体现为一种退避、妥协,甚至是无可奈何的,且常与人生的问疑为伴何来何往,生兮死兮,颇以诱惑纠缠为苦。

(节自《读书》1989年第11期,舒禾《尚在旅途》)

三、《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背影〉琐谈》 (刘彬荣  林珠)

朱自清的《背影》是平中见奇、朴中见巧的散文艺术精品。

它的篇幅不过1500字,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水果这样普通的事情,用的是平常的字眼,但是,读着它,你不能不被它所表现的那种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感情所深深打动。

它为什么能这样感人?

它那催人泪下的力量从何而来?

就来自作品感情的诚挚真切,来自它那既精雕细刻而又返璞归真的艺术功力。

本文拟就这方面作点具体说明。

考虑到有关介绍《背影》的文章已经不少,这里没有必要再作系统分析,所以就来个“琐谈”。

一 以 当 十

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记叙父母对子女的爱,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

《背影》作者的父亲关心、爱护儿子的事实就比写出来的要多得多。

作者介绍他写《背影》的情况时曾经谈到: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见《朱自清先生年谱》)作者把其他的事实都舍弃了,只写了背影这一回,尤其是突出了可见性特别强的父亲的那个背影,把父亲“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都凝聚在这个背影里。

这个背影,以小见大,一以当十,从中传达出父子间的多少深情!

这一点很像著名的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样,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都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

写了背影,就可见父子感情于一斑,其他事情便不必再写了。

由于写得集中,感情也就更为浓烈。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

《背影》写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小事就很有代表性;通过这些小事写出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种父亲对儿子的春雨般的爱,更具有普遍意义,很能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

对朱自清散文了解最深的叶老说过:

“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他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

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

”(叶圣陶《朱自清新选集序》,见《文艺报》1982年第5期)。

叶老的话很谦虚,但有力地说明了朱自清的散文极易引起读者共鸣的这一特点。

读了《背影》,你不会不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

构 思 精 巧

《背影》无论记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当中蕴藏着极为精巧的构思。

父亲的那个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

为了写好这个背影,文章除了对背影作了笔酣墨畅的细致的描写外,还以背影为中心,前后安排了许多巧妙的衬托与铺垫。

文章开头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为了交代事情的开端,和背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其实不然,这个开头为整个作品设置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父亲的背影就是在这样的气氛环境中出现的,这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与父亲对儿子满腔的温情形成对照,显示出父爱的崇高。

父亲当时正处于奔丧、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然而即使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爱护着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那都是些怎样的事情呢?

有的并不是非他去做不可的,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非他去做不可,也不是他力所胜任的,如爬过铁道去买橘子。

但在父亲的心目中,这些事都是非他亲自去做不可,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做便于心不安。

他一一竭尽全力去做了,做得那么认真、自然,又那样甘之如饴。

比如过铁道,爬上爬下,明明是那么吃力艰难,然而做完之后,他“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为了照顾好儿子,什么灾祸、劳累,他都置之度外了。

父亲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

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父亲的背影便不同于随处可遇的普通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

父亲送儿子上车站一段,从父子两方面着笔。

父亲这一面,考虑再三,觉得非亲自送儿子不可,儿子那一面呢,却不尽然,他想的是自己“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对父亲的送行并不怎么在意,并没有懂得父亲的心思。

所以,父亲和脚夫讲价钱,儿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嘱托车上的茶房,儿子又暗笑他的“迂”。

父亲饱经世故,不会不比儿子更清楚“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真是白托”,但知不可为而为之,正是爱子心切的缘故。

然而儿子却认为父亲的举动讨嫌,以致腹有所非。

这自然并非儿子不爱父亲,而是做儿子的毕竟不理解父亲。

后来背影出现,儿子清楚地看到父亲竟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工作时,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那颗仁爱的心,以致流下泪来。

这是交织着感激、悔恨、惭愧的泪。

父子在这个过程中内心感情的差异及变化,使文章起伏有致,也显示出父亲背影的感人力量。

父亲买好橘子,终于离去,文章至此,似乎可以结束了。

可是接下去又写了一段,写父亲近年老境颓唐的苦况。

这一段可以说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

它一方面起到和开头的气氛、情调相呼应的作用,反映出父亲生活道路的坎坷,透露出当时社会的阴冷,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背影的形象。

父亲晚年,境况不好,待儿子有时不如往日,年老体衰,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儿子奔走操劳,但他那颗疼爱、关心儿子的心并没有变,“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如果说父亲以前为儿子做到了“鞠躬尽瘁”,现在到了晚年,则做到了“死而后已”。

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应该说,儿子这时意念中的背影,并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而且还包含着老年父亲的影子,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

语 言 朴 实

《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

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

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

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

如送行那一段: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

“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

“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惟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枝末节都提到了。

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火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文 质 兼 美

有一种意见认为,《背影》在艺术上无疑是高超的,但它所表现的不过是亲子之爱,虽然真挚,然而格调不高,思想性不强,没有多大意义。

这种意见值得商榷。

应该说,《背影》是文质兼美的。

首先,它所写的是怎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呢?

从作品中看,这个父亲是知识分子,少年出外谋生,奔波了大半辈子,道路坎坷,难免失业,家境清贫,办个丧事也要变卖典质、借钱还债。

写这样的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抒发儿子对这样的父亲的感激之情,怎能说是“格调不高”?

而且从父亲的遭遇当中,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阴冷,这更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

其次,父母爱护子女,子女尊敬父母是家庭生活也是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