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6106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docx

《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docx

0464中外教育简史名词解释

0464中外教育简史——名词解释

1.“成均”:

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成均”,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的“大学”,相传先王在“成均”用酒款待地位低贱的“效人”,并宣讲教令,举行一些集体性的祭祀活动。

2.“虞庠之学”:

虞舜时代便有“庠”这种教育机构。

“庠”的本义是饲养家畜的地方,后来又变为储存谷物之处,故又名“米廪”,在原始社会中可能由老人负此责任,并附带教育儿童和青年,后又发展为养老之所,并负一部分教育责任。

3.校:

其原意为“木囚”,即用木头或竹子围成栏格作为养马之所。

后来逐渐演变为习武和比武的场所。

夏代的“校”,实际上是一种发展比较完备的军体性质的教育机构。

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不仅受到内容相当广泛的军事训练,而且还要经过相当严格的各项考试。

4.学在官府P17:

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在这种体制下,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师不分,官吏既是教育行政官员,也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学校的教师。

5.六艺P19:

西周教育内容,以“六艺”为纲。

即礼、乐、射、御、书、数。

又有“大艺”、“小艺”之分。

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书、数作为小艺,是小学的课程。

6.文士:

是一种操持礼乐仪式的人员,他们都以领主给的俸禄为主,不能过问、干预政治。

7.六书:

诗、书、礼、乐、易、春秋。

8.五礼P21:

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9.孔子P34: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创始人。

生平主要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

弟子多达3000人,著名的有72人。

10.《论语》:

有20篇是孔门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记载了一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11.有教无类P36:

由孔子提出的,教育没有类的差别,所有人不论等级、种族、国别,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一视同仁。

12.学而优则仕P38:

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重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13.启发诱导P40:

是孔子关于教师如何教的方法问题。

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

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

孔子强调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第一层意思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

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孔子强调启发教学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启发诱导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

孔子善于启发诱导,获得弟子对他的称赞: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14.墨子P47:

墨子,名翟(dí),鲁人。

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一生主要活动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俨然一个宗教政治团体。

15.孟子P52:

名轲[kē] ,战国中叶鲁国邹[zōu]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

以儒家正统自居,自称“得圣人之传”。

子思、孟子之学,后世称为思孟学派。

作为孔子思想嫡传,孟子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亚圣”。

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

《孟子》七篇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资料。

16.性善论P52:

关于人性,孟子认为人天生是善的。

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包括二层意思:

一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二是指人的善性是天生的“良知”、“良能”,是人性所固有的,而不是外在影响或教育的结果。

17.荀子P58:

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

现存《荀子》一书,共32篇。

18.性恶论P58: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批评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所以为善,全靠后天努力,所以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即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影响,改造人类与生俱来的恶性。

19.五伦P53:

具体来说,“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称为“五伦”,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20.稷[jì]下学宫:

稷下学宫,原是战国时期齐国在其都城临淄[zī]稷门之下设立的养士之所,以招揽天下名士。

学宫创立于齐桓公田午当政时,直至秦灭齐而亡,存在150年。

期间,不断有众多游学之士慕名而来,各派师徒汇集于此,自由讲学,相互研讨,从而使这个养士之所又成为一所学术水平高、研究气氛浓的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培养了人才,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融合和发展。

21.《弟子职》:

《弟子职》是《管子》中的一篇,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则。

《弟子职》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做了全面、详细的规定。

《弟子职》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学生守则,为后世提供了一个高等学府管理的范例。

22.《大学》P65:

是《礼记》中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篇论文,他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23.三纲领:

《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亦称为“三纲领”。

《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明明德”,使人们先天善性得到恢复发扬,达到修己目的,是孟子性善论观点。

第二个目标是“亲民”,即推行德治与仁政。

最高目标是“至善”。

24.八条目:

为实现《大学》三个目标,提出了八个步骤,或称“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5.《学记》P67:

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26.教学相长P68:

(1)《学记》提出的教学原则之一。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27.书同文P72:

目的是秦朝为了消除战国以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

28.行同伦P73:

秦朝为达到“黔首(百姓)改化,远迩(ěr)同度”,“匡饬(chì)异俗”这一目的而采取的。

这一措施的实行进一步融汇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促进统一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29.以法为教P73:

秦国为了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将法律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30.颁挟书令P73:

“燔诗书而明法令”是法家的一贯主张。

李斯驳斥朝廷中儒家传统观念的学者依据殷周古制的主张,认为这是“以古非今”。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颁布了“挟书令”,并禁止私学。

31.焚书坑儒P73:

公元211年后,爆发了坑杀460余儒生、焚毁书籍的事件,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在文教领域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目的在于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但结果造成了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摧残破坏,并未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32.黄老之学P74:

依托黄帝而本于老子的一种学说,实际上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先秦各家学派的思想,特别是儒法两家思想而形成的。

其实质是刑律与道德并用。

33.玄学P75:

魏正始年间,经何晏(yàn)、王弼(bì)的研习,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得以结合,形成儒道兼综的“新学”——玄学。

这意味着教育思想的发展,冲破了汉代经学的束缚,出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34.八股取士P78:

明代创立的科举考试的形式,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并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结构体裁有一套固定格式,并有文字限制。

35.八股文:

是中国明、清两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36.汉代“太学”P80:

汉代创立的中央官学,公元前124年建立太学,它属于大学性质,主要传授儒家六经。

它的创立标志着我国官学制度的建立。

37.官学:

是指古代朝廷或官府开办的学校。

历代官学一般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级,官学中又设有儒学和专门学等不同性质的学校。

38.中央官学(官学制度)P80:

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并于元朔[shuò]五年,置博士弟子员50人,建立太学,这是封建中央官学之始。

汉代太学的创建,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建立。

39.宫邸学P81:

也称四姓小侯学。

是为贵族子弟开设的贵胄学校,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年),四姓指汉皇帝的外戚樊[fán]、郭、阴、马四大氏族;因为这四姓不是列侯,故称小候。

学校直接由朝廷聘名师执教,条件优越,师生待遇优厚。

40.鸿都门学P81:

汉灵帝光和元年创置的,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取名,这所学校实际是宦官与官僚集团政治斗争的产物,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而另立的一所官学,内容是学习辞赋、小说、尺牍、绘画、书法,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

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文艺大学。

41.国子学P82: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门阀世族为保持门第族望的优越,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与太学并立。

教育对象属于更高级统治者之子弟。

(国子学五品官以上子弟入学,太学成为六品以下子弟求学之所。

42.国子监P83:

隋文帝为使教育适应集权统一的需要,创设了管理中央官学的专门机构国子寺(后称国子监),下设五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

成为专门的教育管理行政机构。

隋炀[yáng]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

唐承隋制,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广文馆等统归国子监直接管辖。

宋代以后,国子监有时也行使全国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学部,国子监撤销。

43.隋朝监属五学P83: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

44.唐朝监属六学P83: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

45.旁系二馆P83:

弘文馆、崇文馆。

46.六学二馆P83:

唐承隋制,设立国子监,下设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是唐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

六学之外,东宫设立弘文馆,门下省设有崇文馆,同为中央官学的性质,通称“二馆”。

这就是唐代中央官学的基本制度,即为“六学二馆”。

47.学田制P84:

宋代在学校管理方面首创学田制,由国家拨给或者学校自行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学校将这些土地租佃给附近的农民耕种,收获的粮食和钱租用作赡(shàn)学的经费。

48.三舍法P84:

本系王安石熙宁变法改革太学的措施。

即将太学分成外舍、内舍、上舍,初入学的学生进外舍,一年后可升入内舍,内舍生再升为上舍生。

升舍均需经过考试,名额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

49.升斋积分P85:

元代实行“升斋积分”法。

元代太学分作上中下共六斋,每月考其所习,按成绩可以依次递升,升至上两斋后,只要两年未曾犯过,则允许参加“私试”。

每月考试,采用积分制,一年内积满八分以上者,可升充高等生员,与举人有同等资格。

50.《四书集注》P85:

是朱熹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代表性著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元、明、清各代都把它列为官学必读教科书,把朱熹的注释作为对“四书”的标准解释。

51.监生历事制P85:

明代国子监将监生派至政府各部门,历练事务三个月,勤谨的送吏部附选,仍令历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才力不及的,送还国子监读书;奸懒的发充下吏。

这是挂职实习的雏形。

52.地方官学P85:

指封建社会历代官府,按照地方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自汉代开始设立。

平帝原始三年始建立了地方学校制度,规定郡国曰学,县、道、邑[yì]、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置经师1人。

序庠置孝经师1人。

所习内容为儒家经典。

东汉时期,官学私学交织发展,形成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景象。

53.文翁兴学P85:

汉武帝时,蜀郡太守文翁欲移风易俗,推行教化,乃从郡吏中选拔聪慧者10余人到长安太学求学。

数年后,这些人学成归来,文翁就在成都立学。

招郡县子弟入学,学成者都给与重用或推荐到朝廷做官。

文翁兴学改变了蜀地的文化教育的落后面貌和教育风气,同时,文翁兴学的经验也为朝廷所借鉴,后汉武帝在全国推广郡国学,汉代地方官学因此发展起来。

54.四书五经P88:

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55.阴阳学:

元明两代地方设立的天文学校。

元代开始设于诸路,后推及各府、州。

教学内容为天文与术数。

56.社学P88:

是地方官奉朝廷诏令在乡村设立的“教童蒙始学”的学校。

始设于元代。

元二十三年颁令各路,劝农立社,凡各县所属村庄50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施引教化,农闲时令子弟入学,学文有成者,申复官司照验。

57.著录弟子与及门弟子P91:

汉代私学学生的两种称谓。

著录弟子,即在名儒学者门下著其名,不必亲来受业,所以能多至万人,这便是后世“拜门”的开始。

及门弟子是直接从师受教的,往往有数百千人,常采用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教学方法。

58.私学P89:

发端于春秋,兴盛于战国。

私学是学者私人授徒讲学以传授文化,培养弟子的教育活动。

私学一般包括经师讲学和童蒙教学两类。

59.蒙养教材P94:

是指童蒙阶段所使用的识字课本。

使用最长最普遍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书。

60.《三字经》P95:

三字经为宋末王应麟撰写。

全书共有356句,每句三个字,共1068字。

全书五个部分,句句成韵,通俗易懂,读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

是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

61.《百家姓》P95:

相传为宋初人所作。

内容以名字姓氏,联四字为句,俱为叶(xié)韵。

后世所传者共六百余字,文字殊无意义,仅为学塾识字之用。

62.《千字文》P95:

相传为梁武帝周兴嗣[sì]编写,唐代已盛行于世。

全书一千字,以押韵的方式组成连贯通顺的四字句,十分便于儿童朗读背诵。

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农业和封建道德等。

《千字文》是一本十分流行且相当有影响的蒙学课本。

63.《急就篇》P95:

中国古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

“急就”是很快可以学成的意思。

全书为三言、四言、七言韵语。

三言、四言隔句押韵,七言则每句押韵,以便诵习。

篇中分章叙述各种名物,如姓氏人名、锦绣、饮食、衣服、臣民、器物、虫鱼、服饰、音乐以及宫室、植物、动物、疾病、药品、官职、法律、地理等,不仅为识字而设,还有传布知识、以应实际需要的意思。

64.书院P96:

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末以后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书院”的名称始于唐朝。

有官方设立和私人设置两类。

官方设立的书院主要用作收藏、校勘[kān]和整理图书,例如丽正修书院。

私人设置的书院是私人治学读书或聚徒教学的场所。

这类书院或者直接以个人名字称呼,或者以所在地命名。

65.宋初(北宋)六大著名书院P97:

白鹿洞书院、岳麓[lù]书院、应天府书院、嵩[sōng]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66.《白鹿洞书院揭示》P97:

即《白鹿洞书院学规》。

是朱熹为了培养人才而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守则。

集儒家经典语句而成,便于记诵。

67.南宋四大著名书院P98:

白鹿洞书院、岳麓(lù)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68.选士制度P105:

封建社会选士制度的形成是从汉代开始的。

皇帝亲自出题策问,这是汉代选举取士的开端。

州举“秀才”,郡举“孝廉”,历代因之,从而建立起经常性的选士制度,统称察举或选举。

69.汉代“察举制”P105:

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

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汉代察举名目繁多,有秀才、孝廉、贤良方正、明经、明法、阴阳灾异、童子科及其他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

其中最主要且影响最大的是“贤良方正”和“孝廉”两科。

70.贤良方正P106:

是汉代地位最高的选士科目。

是招有经学才能的特殊人才,使其将经学造诣运用于为现实政治服务中,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即是典型代表。

71.孝廉P106:

为汉代经常性的选士科目。

通常每年选举一次。

所谓孝廉,其“孝”乃对民而言,“廉”乃对吏而言。

举“孝廉”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选拔干练的官员,加强中央集权的力量,另一方面是为了扶持郡国教化,地方政治,在人民中间实施道德教化。

72.九品中正制P108: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

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中正官负责考查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然后,逐级上报,由小中正报大中正,大中正核定后报司徒,司徒核定后再呈吏部,最后,吏部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予官职。

九品中正制创立的目的在于“唯才是举”、选贤任能。

但随着中正官逐渐由世族豪门掌握,品评人物就惟重门第。

这样,原来德才与家事并重的标准就变为仅以家世门第为惟一标准,遂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成为维护世族权利的工具。

到隋朝被废除,由科举制取代。

73.科举制P109:

科举制诞生于隋朝。

公元581年,隋炀帝统一中国,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九品中正制”。

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制度。

74.科举考试三步骤P112:

明清时期科举出身成为做官的唯一正途。

形成严密的科举考试系统,共分三个步骤:

1.乡试:

中试者称为“举人”。

2.会试:

考中者称为“贡生”。

3.殿试,亦称“廷试”,由皇帝主考,取中的称“进士”。

殿试按三甲定名次,第一甲只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

75.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P114:

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三大文教政策建议:

一、兴办学校以广教化、育贤才。

二、行选举以拔擢(zhuó)贤才。

三、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

76.三纲五常P118:

是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常道。

77.正义明道P119:

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强调“正义明道”而反对功利,要人民百姓制欲而安贫乐道,以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最大功利。

78.圣化P121:

董仲舒提出“善为师”的问题,要求教师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而能达到“圣化”的功力和境界。

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教育要适当、适量、适度,注意受教育者的才能特长。

79.培养人才的四个层次P124:

王充把人才划分为四个层级:

1、鸿儒2、文人3、通人4、儒生

80.《颜氏家训》P127: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著的一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共20篇,主要内容是用儒家思想训诫子孙。

这部书是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81.早教与晚学P130:

颜之推认为,人的一生都要珍惜时光,不失时机地刻苦努力学习。

他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这种思想十分可贵。

82.《师说》P134:

作于唐贞元十八年,是韩愈感于当时的人“耻学于师”,“抗颜为师”而作,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

其基本精神与古文运动中的“文以载道”思想是一致的,是以儒道为基础的。

83.《进学解》P136:

是元和七、八年间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84.“苏湖教法”P137:

是北宋教育家胡瑗(yuàn)在苏州、湖洲二地办学,使用的一种新的教法。

这种教法改变当时重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和时务。

他在校中实行“分斋教学”,设“经义”、“治事”两斋,经义斋学习儒家六经等经典,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yàn]水、历算”等科,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

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

范仲淹当政兴学时,曾取其法,“著书令于太学”。

此谓“苏湖教法”。

85.《上仁宗皇帝言事书》P139:

王安石于嘉佑五年提出的变法纲领。

86.《三经新义》P140:

王安石为实行新政,亲自阐释《周礼》,谓之《周官新义》。

《诗》《书》则由其子王雱(pāng)与吕惠卿共同诠释,合谓《三经新义》。

87.《小学》P142:

宋代朱熹编写的封建社会的小学教材。

全书六卷,分内外两篇。

88.《近思录》P142:

朱熹与吕祖谦合编的封建教育的正统教材。

89.存天理、灭人欲P143:

是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所说的“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所说的“人欲”,则是指“心”的毛病,是为“嗜欲所迷”的心。

要实现道德教育“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进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这是朱熹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

90.朱子读书法P148:

是朱熹关于读书方法论述的概括和总结,集中体现了他的读书论和读书经验,很有见地。

读书法有六条重要原则: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

4、切己体察。

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91.马礼逊学堂P173:

1839年,美国传教士布朗在澳门开办用中英文教学的马礼逊学堂,课程除宗教外,有中文、英文、算术、代数、几何、生理学、化学、历史、地理等。

该校是我国本土出现的第一所教会学校。

92.地主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P173:

龚自珍魏源

(龚自珍主张学习“西洋利器”以利中国,在《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中,建议林则徐效法西洋“修整军器”,“讲求火器”,以武力抗击。

魏源著《海国图志》,明确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认为“夷之长技”包括军事和民用两方面。

龚自珍、魏源对传统教育制度的批判和对学习西方的提倡,对于打破当时“万马齐喑”局面和思想启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93.中体西用P175:

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

魏源在《海国图志》,明确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中体西用已见端倪。

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1861年在《校颁庐抗议》的《采西学议》一文提出“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观点,初步勾勒了中体西用的理论框架。

94.魏源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P175: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要求在坚持“中国智慧,无所不有”的前提下,学习西方近代先进科技文化,“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95.魏源: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96.《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P179:

是太平天国在基督教的《旧约圣经》《新约圣经》的基础上修改的,并加了新的注解。

97.太平天国的官书P179:

主要有《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真命诏旨书》、《三字经》、《幼学诗》、《御制千字诏》等。

(《三字经》、《幼学诗》、《御制千字诏》属于童蒙教材。

98.洋务教育的含义P180:

举办新式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方面:

一、创办新式学堂。

新式学堂可分为三类:

1.方言学堂。

2.军事学堂。

3.技术学堂。

二、开办留学教育。

派遣不少学生到美欧日等国学习,首开我国近代公费留学教育的先河。

洋务派的这些举措,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科技、军事、管理、政治人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99.京师同文馆P181:

京师同文馆是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