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4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5524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4篇.docx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4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4篇.docx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4篇

篇一:

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3338字)

【学情分析】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

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

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我所带的班级尖子生不尖,中等生一般,学困生却有四个,而且是三四十分的,平时的学习都是一问三不知,真不知道复习阶段会怎么样?

这是我最担心的,因此我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后20%学生的辅导上面,同时兼顾尖子生的培养。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

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

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

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

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复习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

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

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

 

【具体提高教学的措施】

 

1、贯彻大纲,重视复习的针对性。

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

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

要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

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2、梳理拓展,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

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3、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

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

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

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4、教师事先对复习内容有全盘的把握。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精心备好复习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要能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

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复习课上提倡学生主动的复习模式。

复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益。

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复习:

(1)自行复习、自我质疑;

(2)小组讨论、合作攻关;(3)检测反馈、了解学情;(4)查漏补缺、纵深拓展;(5)师生互动、相互质疑。

 

6、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

复习课不同与新授课,复习课没有初步获得知识的新鲜感,所以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如让学生树立一段时间的目标,不断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7、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

应试也是一种能力。

小学毕业考试虽不关其择校、就业,然就考试的重视、重要程度而言是小学生平生第一次经历,所以平时就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让学生能有一个沉着、冷静、宽松、从容的心态走进考场,发挥其最佳水平。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

同时,也要根据本年级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

结合教学实际,从5月4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8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1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1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5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2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11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4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2课时)。

 

(四)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7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

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综合训练(2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4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综合训练。

(2课时)

 

【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抓好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要落实综合训练,又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实现“轻负担、高效率”。

 

4、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中下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篇二:

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856字)

一、复习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做好中小衔接准备。

 

二、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三、复习方法

 

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六(4)班,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

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

整体复习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习(书上总复习)

 

1、分数乘、除法及其四则混合运算

 

2、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3、百分数及应用题

 

4、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二阶段:

综合练习,讲练结合(综合试卷)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测试卷,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

分层复习,查漏补缺

 

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

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习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

篇三: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计划(7452字)

课题:

数的认识

(1)——数和小数

 

复习内容知识要点

 

小数1、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小数的分类1、根据整数部分划分:

纯小数、带小数2、根据小数部分划分:

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可以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分为:

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

 

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多位数的写法:

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1、小数的读法:

通常是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只读出数字。

2、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1、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在一个多位数的“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然后再写上“亿”或“万”字。

2、省略“万”或“亿”位后面的尾数:

又称为四舍五入到“万”或“亿”位;精确到“万”或“亿”位。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是把千位上的数字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课题:

数的认识

(2)——数的整除

 

复习内容知识要点

 

整除的意义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除尽的意义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0时,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数不能为0)。

 

整除和除尽的联系和区别整除和除尽,他们所有的结果都没有余数,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除尽”包括“整除”,“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约数和倍数1、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

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它没有最大的倍数。

 

奇数和偶数1、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

例如:

0、2、4、6、8、10……注:

0也是偶数2、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基数。

例如:

1、3、5、7、9……

 

整除的特征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

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

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质数和合数1、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素数)。

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分为:

1、质数、合数5、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

奇数、偶数

 

分解质因数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例如:

18=3×3×2,3和2叫做18的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3、特殊情况下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如果几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则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如果几个数两两互质,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小公倍数是这几个数连乘的积。

 

课题:

数的认识(3)——分数和百分数

 

复习内容知识要点

 

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

3、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计量单位。

4、成数: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分数的种类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关系及互化小数百分数分数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1、联系:

分数的分子相当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区别:

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

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

2、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约分和通分1、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3、约分的方法:

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4、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5、通分的方法:

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倒数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2、求一个树(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的大小比较1、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2、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3、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4、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课题:

数的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复习内容知识要点

 

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

a、一个数乘以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b、一个数乘以小数或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则运算的法则1、加法a、整数和小数: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b、同分母分数: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异分母分数:

先通分,再相加2、减法a、整数和小数: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退一当十再减b、同分母分数:

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

先通分,再相减3、乘法a、整数和小数:

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起,最后把积相加,因数是小数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位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b、分数:

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要化简4、除法a、整数和小数:

除数有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不够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

除数是小数是,先化成整数再除,商中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b、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课题:

数的运算

(2)——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复习内容知识要点

 

加法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减法性质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c+b×c

 

除法商不变性质m≠0a÷b=(a×m)÷(b×m)=(a÷m)÷(b÷m)

 

课题:

数的运算(3)——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内容知识要点

 

四则混合运算无括号只有一级运算——自左而右,依次计算

 

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

 

有括号只有小括号先内后外

 

含有两种括号先小(解小括号)

 

再中(解中括号)

 

后外(解括号外)

 

四则运算应用方法在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当选择最合理、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课题:

数的运算(4)——文字题

 

复习内容知识要点

 

文字题根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抓住叙述中的关键词语,列出算式,并能够正确计算

 

课题:

代数的初步知识

(1)——用字母表示数

 

复习内容知识要点

 

用字母表示数意义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

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

 

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1、用字母代表任何数:

例:

小红今年a岁,妈妈比她大24岁,妈妈的年龄可以表示为(a+24)岁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例:

路程、时间、速度表示为s=vt,v=s÷t,t=s÷v

 

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4、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计算法则例:

圆的周长:

c=2∏r或c=∏d圆的面积:

s=∏r2

 

用字母表示数的注意事项1、数字与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简写成“?

“或省略不写。

数与数相乘,乘号不能省略。

 

2、当1和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3、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将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含有字母的识字及求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或利用公式求值,应注意书写格式

 

课题:

代数的初步知识

(2)——简易方程

 

复习内容知识要点

 

等式与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应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

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简易方程的解法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乘数×乘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课题:

代数的初步知识(3)——比和比例的性质和意义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比例

 

意义表示两个数相除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二、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比“:

”比号前项后项比值

 

分数“——”分数线分子分母分数值

 

除法“÷”除号被除数除数商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和联系

 

意义方法结果

 

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用前项除以后项一个数(整数、小数、分数)

 

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一个比(前项和后项)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不同点

 

特征关系式

 

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y/x=k(一定)

 

反比例关系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乘积一定xy=k(一定)

 

五、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即: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课题:

代数的初步知识(4)——比和比例应用题

 

复习内容知识点

 

按比例分配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解题策略按比例分配的有关习题,在解答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进行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策略1、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

 

2、分析,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3、设未知数,列比例式

 

4、解比例式

 

5、检验,写答语

 

课题:

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