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4384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docx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docx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

 

褒禅山①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②慧褒③始舍④于其址⑤,而卒⑥葬之;以故其后名⑦之曰“褒禅”。

(褒禅山也叫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①褒禅山:

在安徽含山县北十五里,旧名华山,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

寺院(即下文所说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

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

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

②浮图:

梵语,即古代印度语,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有时也指佛塔。

③慧褒:

唐代高僧。

据记载,慧褒喜含山县北山麓之胜,遂结庐其下,寒暑不出。

④舍:

用作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

⑤址:

基址,指山脚。

⑥卒:

终,最后。

⑦名:

用作动词,给……命名。

)[文章开门见山,开头紧扣题目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接着追述此山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这里,所以叫做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①也。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为了守墓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

①庐冢:

也作“庐墓”。

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做“庐冢”。

这里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

庐,屋舍,一说这“庐”是慧褒生前住处。

冢,zhǒnɡ,坟墓。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①者,以其乃②华山之阳③名之也。

(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①华山洞:

南宋王象先《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

看正文下句,也应作华阳洞。

②乃:

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

③阳:

山的南面。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面为阴。

)[这两句紧承上文,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说明现在看到的慧空禅院,是“褒之庐冢”,即当年慧褒禅师的坟墓和他的弟子为守墓而盖的房舍。

再由“褒之庐冢”自然地引出本文记叙议论的第一个中心华山洞,并说明了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

]距洞百余步①,有碑仆道②,其文漫灭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①步:

古书上有的说六尺为一步,有的说八尺是一步;近代以营造尺,即工程用的尺计算,五尺为一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

这里的步,大概指脚走的步。

②仆道:

“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仆,跌倒。

③其文漫灭:

碑文模糊、磨灭。

文,指碑文。

下文“独其为文”的“文”指碑上残存的文字。

)今言①“华”如“华实”之“华”者,盖②音谬③也。

(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①言:

说。

②盖:

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③谬:

错误。

这个句子说明“华”字的读音。

汉字最初只有“华”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

王安石根据碑文上的“花”字,认定“华山”仍应按古音读huāshān,而不应读huáshān。

)[由洞引出本文记叙议论的第二个中心石碑,由石碑引出今人对山的名称的误读。

“其文漫灭”以下的句子,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

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表面看,似乎在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

而实际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张本。

]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作者概述了山中的景物:

一座禅院,一个山洞,一块仆碑。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

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

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

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

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

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

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其①下平旷,有泉侧出②,而记游③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华山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

①其:

指代华山。

②侧出,从旁边涌出。

③记游:

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前洞,“记游者甚众”,但作者认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

虽然一笔带过,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与后洞形成对比,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由山以上①五六里,有穴窈然②,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顺着山路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洞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①由山以上:

沿着山路向上行走。

由,沿,顺。

以,连词,同“而”。

上,用作动词,向上走。

②窈然:

深远幽暗的样子。

窈,yǎo。

)[此句点明后洞的特点:

窈然、甚寒、深得不能穷尽。

与前洞形成强烈反差。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①,入之愈深,其进②愈难,而其见③愈奇。

(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的道路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

①拥火以入:

拿着火把走进去。

拥,持、拿。

以,连词,用法同“而”。

②其进:

同“所进”,前行的道路。

③其见:

同“所见”,见到的景致。

又解,其进、其见,在句中作主语,“进”与“见”动词活用作名词,“其”复指“进”“见”。

)有怠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②尽。

”遂与之俱出。

(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

“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

”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①怠:

懈怠,怠惰,懒于前进。

②且:

将要。

)[这几句叙述游洞的经过。

先写游洞的方式,“拥火以入”;再写游洞的感受,“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最后叙述出洞的原因,“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文中“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揭示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是一对矛盾,暗示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哲理。

]盖①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洞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洞壁的左右,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很少了。

①盖:

发语词,也有“大概”的意思。

②不能十一:

不及十分之一。

不能,不及、不到。

表示这样的意思的“不能”往往跟数目多少或时间长短有关。

)盖其又深,则其至①又加②少矣。

(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

①其至:

同“所至”,到达的人。

“其至”用法同上文“其进”“其见”,“至”也可看作动词活用为名词。

②加:

副词,更。

)[这是补叙游洞时所见。

此句照应了前洞,“其下平旷”,因而“记游者众”,而后洞虽然“入之愈深”,“其见愈奇”,但因为“其进愈难”,所以,“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①,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②也。

(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

①方是时:

正当这个时候。

方,当、正在。

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②明:

照明,这里用作动词。

)既其①出,则或咎②其③欲出者,而余亦悔其④随之而不得极⑤夫⑥游之乐也。

(我们出洞以后,便有人责怪那些要求退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了他们,以至于不能尽情享受那游洞的乐趣。

①其:

代词,我们。

②咎:

责怪。

③其:

那。

④其:

代词,自己。

⑤极:

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

⑥夫:

代词,那。

)[写自己的后悔。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当时具备继续游洞的条件,但因为盲目随顺了那个“怠而欲出者”,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未能尽情地享受游洞的欢乐。

在这里文章也有一个对比,其余的人只是责怪那个“怠而欲出者”,而王安石却侧重从自身寻找原因,因此才有下面的那些启示后世的精辟议论。

]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作者先对华山洞作一简介,华山洞分“前洞”和“后洞”,说明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突出游前洞之易游人之众与游后洞之难游人之少,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埋下伏笔。

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

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

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本应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

游洞的叙述至此结束。

接着作者又补叙两点。

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

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

第一、二段是文章的第一部份,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

从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条线索:

由“其见愈奇”而产生“乐”;由“不得极夫游之乐”而产生“悔”,于是引发出下面的感慨议论。

这部分的“叙”,处处为下文的“议”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于是余有叹①焉②。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

①叹:

感慨。

②焉:

语气助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①,以②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③也。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刻而且全面。

①得:

心得、收获。

②以:

因为,由于。

③无不在:

即“无不在其求思之中”的省略。

没有什么不在他们探究、思考的范围之中,也就是“全面”的意思。

)[第一句紧承上文写自己的“叹”,“叹”是由“悔”引起的,也是“悔”的继续。

作者叹什么呢?

叹古人无论观察什么“往往有得”。

古人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那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作者赞叹古人,显然是为了鞭策自己,力求效法古人,每经一事都必须深入“求思”而有所“得”,因此,紧接着对游华山洞一事进行反思,就其所见所感抒发了游洞之所得。

作者反思之后有什么“得”呢?

请看下文。

]夫①夷以近②,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如果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那末到达的人就多;如果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那末到达的人就少。

①夫:

发语词,无意义。

②夷以近:

路平而近。

夷,平坦。

以,连词,同“而”。

)[这一句对比说明,一般的人贪图“夷以近”,害怕“险以远”。

]而世之奇伟、瑰怪①、非常之观②,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③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但世上奇妙雄伟、瑰丽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而且是很少有人到达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那里的。

①瑰怪,瑰丽怪异。

②观,景观,景象。

③罕,少。

)[这里用“而”字一转,人们游览的目的都是希望一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此种大观不在“夷以近”“游者众”的地方,而是在“险以远”“游者少”的地方。

那么,怎样才能到达此种境界呢?

作者先提出第一个条件: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没有不达绝顶决不罢休的精神,是不能到达的。

]有志矣,不随以止①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了志向,就不会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的话,还是不能到达。

①随以止:

盲目地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

)[先承上说明为什么要“有志”,再引出第二个条件:

有力。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①而无物②以相③之,亦不能至也。

(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怠懒松懈,但是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如果没有外物来辅助他,也还是不能到达的。

①幽暗昏惑:

幽深昏暗、叫人头昏迷乱的地方。

昏惑,头昏迷乱。

②物:

指外力,外物。

③相:

xiànɡ,帮助。

)[再引出第三个条件:

有物。

]然力足以至焉①,于人为可讥②,而在己为有悔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④孰能讥之乎?

(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如果没有到达的话,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竭尽了自己的努力如果没有到达的话,就可以没有悔恨的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①力足以至焉:

“焉”后省去“而不至者”之类的话。

意思是:

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如果没有达到的话。

②于人为可讥:

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

于,在。

③有悔:

有所悔恨的。

④其:

岂、难道。

)[力足以至但没有至,可讥可悔;尽了志而未至,可以无讥无悔。

通过对比强调三个条件中“志”最重要。

]此余之所得①也。

(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①所得:

所得到的收获。

)[最后一个“得”字呼应段首,归结全段。

在这里,作者提出到达“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境界必备的三个条件,并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志”与“力”,指的主观条件,那么外物“以相之”,说的则是客观条件。

事业的成功,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都重要,都不可或缺,但是比较起来,哪一个更重要?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从会不会给人生带来遗憾的角度说,从有没有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说,“志”是第一位的。

王安石既强调了客观条件的重要,又特别地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含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

   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是全文的重点。

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因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所以“往往有得”。

以此暗示游褒禅山只要如古人那样“求思”,也会“有得”。

于是文章以游洞为喻,以“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

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

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只有很少的人才可以达到。

怎样才能达到呢?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三个“不能至”从反面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

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双重否定句强调;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

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三个条件按照它们的重要性依次排列,这样便把道理说得清楚、完备而透彻,逻辑十分严密。

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段首。

文章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这段文字所以有很强的说服力,还在于它紧扣了游洞的实际,不是泛泛而谈。

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是对前洞“平旷”,“而记游者甚众”这个现象的概括。

“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则是自己游后洞生发出来的感想。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责备了自己因为无“志”,“遂与之俱出”。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责备了自己“力尚足以入”却“随以怠”。

“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责备自己“火尚足以明”,却未能“极夫游之乐”。

最后作者又扣住一个“悔”字进一步展开议论,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讥”“无悔”两种结果。

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作者的议论完全是从自己游洞实践中抽象出来的道理,避免了空泛的说教,因此读起来不仅使人折服,而且使人感到亲切生动。

    余于仆碑①,又以②悲夫③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④,何可胜⑤道也哉!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些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因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①仆碑:

倒下来的石碑。

②以:

“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

③夫:

代词,那些。

④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因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

谬,使……错,弄错。

其,指古书。

名,指识其本名,这里用作动词。

⑤胜:

尽,完全。

)此所以①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②之也。

(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①所以:

表原因。

②慎取,谨慎地择取。

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

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

“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

这段议论一正一反:

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第三、四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游山的心得。

作者借古人发笔,“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那末,作者这次游山,“求思”之后有什么“得”呢?

文章写了两点,一是游洞之得,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有三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其中关键的一条是自己有没有“志”。

“志”是“求思”的目标和动力。

二是由碑引发的联想,对待前人的东西,一定要深思而慎取,不能人云亦云。

这是“求思”的方法。

文章扣住“求思”和“得”三个字尽兴发挥,深刻生动,振聋发聩。

    四人者:

庐陵①萧君圭君玉,长乐②王回深父③,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同游的四个人:

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①庐陵,现在江西吉安。

②长乐,现在福建长乐。

②父:

fǔ,通“甫”,古人常在“字”的后面加一“甫”字,下文“平父”“纯父”的“父”同。

)至和元年①七月某日,临川王某②记。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至和元年:

公元1054年。

至和,宋仁宗的年号。

②王某,王安石。

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第五段是第三部分,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

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