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3947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通州区2017-2018高三一模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囊泡运输是真核细胞普遍具有的物质运输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囊泡运输需要载体而且不消耗能量

B.囊泡运输参与神经细胞递质的释放

C.囊泡运输主要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器间物质都能通过囊泡进行运输

【答案】B

【解析】A.囊泡运输属于膜泡运输,不需要载体但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

C.囊泡运输利用的是膜的流动性而不是选择透过性,C错误;

D.不具膜结构的核糖体不能形成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错误;

答案选B。

2.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使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B.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后进行

C.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固体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

D.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基被滴落的冷凝水污染

【答案】D

【解析】A.常用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液体培养基无法分离,A错误;

B.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前进行,B错误;

C.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固体培养基上用稀释涂布法直接计数单个菌落数,C错误;

D.平板倒置是避免冷凝的液体掉到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D正确;

答案选D。

3.科研人员对小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各时间点褪黑素(机体内部感知外界环境昼夜光周期变化的信号激素)含量进行研究。

实验中,长光照组给予24小时不间断光照处理,正常光照组给予白天12小时光照,夜晚12小时黑暗处理,长黑暗组给予24小时全黑暗处理。

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分组

时刻

0:

00

4:

00

8:

00

12:

00

16:

00

20:

00

长光照

216

213

204

185

189

186

正常光照

179

204

151

158

164

161

长黑暗

194

200

166

157

169

151

不同光照条件下,各时刻小鼠血清中褪黑素含量(ng/L)

A.长光照、正常光照和长黑暗三组实验小鼠取血时的光照条件均应保持一致

B.正常光照组小鼠褪黑素分泌水平白天较低,天黑后上升,到达峰值后下降

C.长黑暗组小鼠褪黑素分泌水平在8:

00高于正常光照组

D.长期持续的光照可能导致动物褪黑素的分泌出现紊乱

【答案】A

【解析】A.三组实验小鼠取血时的光照条件应分别是长光照、正常光照和长黑暗,A错误;

B.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正常光照组小鼠褪黑素分泌水平白天较低,天黑后上升,到达峰值后下降,B正确;

C.由表格数据可知,长黑暗组小鼠在8:

00时褪黑素分泌水平是166ng/L,大于正常光照组小鼠在8:

00时褪黑素分泌水平151ng/L,C正确;

D.据表格数据分析,长光照小鼠各时段褪黑素分泌水平均高于其它组,推测长期持续的光照可能导致动物褪黑素的分泌出现紊乱,D正确;

答案选A。

4.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可引发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向外运输

B.细胞壁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结构改变导致细胞膨胀,引起细胞生长

C.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依赖于细胞内的信息传递过程

D.生长素通过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

【答案】B

【解析】A.由题图分析可知,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进细胞内的H+利用ATP中的能量转运到细胞外,所以H+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

B.由图可知,H+运输到细胞膜外,细胞壁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结构改变导致细胞膨胀,引起细胞生长的,B错误;

C.由图可知,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分别是通过内质网释放Ca2+和细胞内的活化因子来完成信息传递过程,C正确;

D.由题图可知,生长素与活化因子结合后进入细胞核,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结合生长素作用机理图,考查物质的运输方式、生长素的作用机理,解题关键是读图获取信息,找出与教材知识的衔接点,联系教材的有关原理、概念等,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

5.科研人员在不同的土豆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培养酵母菌,研究其种群数量变化,并将7天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温度、培养基中的土豆和葡萄糖含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均有影响

B.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不足以分析得出酵母菌种群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

C.酵母菌在20℃,8%葡萄糖和40%土豆培养基条件下,种群呈现“S”型增长

D.相同温度下酵母菌在葡萄糖一土豆培养基中的增殖状况优于单一土豆培养基

【答案】C

【解析】A.由坐标图中曲线变化可知,相同温度下不同葡萄糖浓度和培养基中不同土豆含量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均有差异,相同葡萄糖浓度时,不同温度和培养基中不同土豆含量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均有差异,培养基中土豆含量相同时,不同温度和不同葡萄糖浓度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均有差异,说明温度、培养基中的土豆和葡萄糖含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均有影响,A正确;

B.据A项分析可知,培养基中的土豆和葡萄糖含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均有影响,且实验中的温度梯度较大且少,不足以分析得出酵母菌种群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B正确;

C.酵母菌在20℃,8%葡萄糖和40%土豆培养基条件下,种群数量先增加到一定值后减少,而“S”型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趋势,不包括种群数量的下降,C错误;

D.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相同温度时,葡萄糖含量分别为2%+不同含量土豆、5%+不同含量土豆、8%+不同含量土豆三组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均大于葡萄糖含量为0%+不同含量土豆组,D正确;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6.禽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可以侵入禽类细胞中进行增殖,还可以跨种间感染人与哺乳动物,如感染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神经嗜性和高致病性。

研究人员以野生型H9N2禽流感病毒为模式毒株,以小鼠为哺乳动物模型,在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H9N2禽流感病毒,称之为H9N2鼠适应性病毒。

请回答问题:

(1)为研究H9N2鼠适应性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人员将一定量的H9N2鼠适应性病毒注入实验组小鼠体内,同时分别将等量的_______________、H9N2禽流感模式病毒注入另外两组小鼠作为空白对照和标准对照。

接种后14天内每天观察症状,记录体重,小鼠体重下降超过30%则判定死亡,绘制小鼠存活率曲线:

结果表明:

H9N2鼠适应性病毒感染小鼠后,与标准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______________,存活率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H9N2鼠适应性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和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增殖能力,在感染后的第3天和第5天,剖杀小鼠收集脑组织,研磨处理后检测上清液中病毒浓度的变化,绘制表格如下:

时间(天)

H9N2鼠适应性病毒浓度(pfu)

实验组

标准对照组

3

0.1

0

5

3.1

0

 

实验结果表明H9N2鼠适应性病毒能够侵染神经细胞并进行增殖,主要依据是____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H9N2鼠适应性病毒对小鼠神经嗜性影响的关键基因片段。

研究人员通过________获得病毒的DNA分子,设计______________,通过PCR的方法获得H9N2鼠适应性病毒的基因组,与H9N2禽流感模式病毒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其中涉及到PB2蛋白基因的突变和HA蛋白基因的突变。

(4)为研究PB2蛋白突变基因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PB2蛋白基因突变的病毒,与野生型病毒分别侵染两组小鼠,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统计PB2蛋白的含量如下表所示: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

10小时

野生型

-

-

+

++

++

突变型

-

++

+++

++++

+++++

 

(一表示未检测出PB2蛋白,+表示PB2蛋白的沉淀量)

实验结果表明:

PB2蛋白基因的突变可以_____________PB2蛋白的合成。

进一步研究发现,PB2蛋白含量与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力呈正相关。

(5)为研究HA蛋白突变基因对病毒特异性侵染神经细胞的作用,你认为实验组的最佳操作步骤应该为___________。

a.HA基因突变的病毒b.野生型病毒c.侵染小鼠d.侵染小鼠神经细胞培养液e.统计小鼠的存活率f.统计神经细胞的存活率g.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变化

(6)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推测,造成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可能由禽流感病毒进化而来,其原因是禽流感病毒通过______________的作用,能够迅速适应新宿主并有效的感染和传播。

【答案】

(1).生理盐水

(2).下降(3).降低(4).与H9N2禽流感模式病毒相比,H9N2鼠适应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更强(5).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鼠脑神经细胞中H9N2鼠适应性病毒的浓度升高(6).逆转录(7).多个引物对(8).促进(9).adfgf(10).自然选择(选择)

【解析】本题以针对禽流感病毒的相关实验为背景,考查的知识点有特异性免疫、基因工程、和探究性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

(1)根据实验目的设置的对照组是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标准对照组小鼠的体重先下降后基本恢复至原来体重,而H9N2鼠适应性病毒感染的小鼠体重一直下降,且始终低于标准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标准对照组小鼠在实验后存活率均为100%,而H9N2鼠适应性病毒感染的小鼠存活率下降直到全部死亡;通过实验对比说明,与H9N2禽流感模式病毒相比,H9N2鼠适应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更强。

(2)根据表格数据比较可知,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有病毒,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鼠脑神经细胞中H9N2鼠适应性病毒的浓度在升高,说明H9N2鼠适应性病毒能够侵染神经细胞并进行增殖。

(3)H9N2禽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可通过逆转录获得病毒的DNA分子,设计多个引物对,通过PCR的方法获得H9N2鼠适应性病毒的基因组。

(4)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含PB2蛋白基因突变病毒的小鼠体内,PB2蛋白合成更快、更多,说明PB2蛋白基因的突变可以促进PB2蛋白的合成。

(5)根据实验课题“研究HA蛋白突变基因对病毒特异性侵染神经细胞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HA蛋白突变基因的病毒,实验组的操作为:

用HA基因突变的病毒侵染小鼠神经细胞培养液,一段时间后统计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并用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变化,统计神经细胞的存活率。

(6)禽流感病毒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会产生可遗传变异,在自然选择作用下,能够适应新宿主的病毒能有效的感染和传播给人类,造成人类流感大流行。

[点睛]:

本题属于实验类题型,解题关键是:

1.设计实验步骤:

明确实验课题,理解实验原理,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控制无关变量,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解读题图:

对坐标图的分析:

a.先看横、纵坐标,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b.分析图中每一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并找出多条曲线之间变化的异同点;对表格数据分析:

一是遵循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看清数据的变化规律,如上升还是下降,二是根据自变量分析数据变化原因,对于联系教材的有关原理、概念等,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

7.成人型多囊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般在35岁以后逐渐发病,α-珠蛋白-3′HVR探针是该病早期诊断的常用方法。

研究人员利用α-珠蛋白-3′HVR探针及电泳等相关技术对某患者家族(图1)的1〜7号成员进行DNA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问题:

(1)研究发现该家族的成人型多囊肾病由显性基因控制,据图1分析,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选填“常”、“X”或“Y”)染色体上。

(2)人的16号染色体上α-珠蛋白基因的3′端容易发生突变,α-珠蛋白-3′HVR探针能够根据____原则检测该区突变片段的差异,综合图1、图2结果分析,患者都具有的α-珠蛋白基因片段是_________kbp。

(3)被检测的α-珠蛋白基因与成人型多囊肾病基因高度连锁,可以推断:

该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号染色体上,且在染色体的位置上距离__________基因比较近。

据此推测,若用3′HVR探针检测8号个体,可能出现的条带一条是6.8kbp或2.6kbp,另一条是__________kbp。

(4)假如3号个体患有该病,一般来说,其3′HVR探针检测条带与家族中1、2、4、5、6、7个体中的__________不相同,主要依据是无亲缘关系的个体间珠蛋白基因3′端高突变区DNA序列相同的几率很低。

(5)大量临床检测发现,该方法存在一定误差,有6%〜8%结果显示珠蛋白基因与成人型多囊肾病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

为更准确地进行早期诊断,你认为合理的思路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常

(2).碱基互补配对(3).7.0(4).16(5).α—珠蛋白(6).3.6(7).任何一个都(8).这些人的成人型多囊肾病的致病基因不位于16号染色体上(9).分析该致病基因特有的DNA序列,制成探针,进行基因诊断和定位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基因连锁、基因诊断和人类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

(1)成人型多囊肾病由显性基因控制,图1中4号男性和7号男性患病,而他们的母亲表现正常,说明致病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5号女性也是患者,说明致病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应该位于常染色体上。

(2)α-珠蛋白-3′HVR探针能与待测DNA分子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杂交带;图1中的2、4、5、7都是患者,他们在图2中共同的DNA片段是7.0kbp;

(3)α-珠蛋白基因在人的16号染色体上,如果成人型多囊肾病基因与α-珠蛋白基因高度连锁,则成人型多囊肾病基因也在16号染色体上,据图2α-珠蛋白-3′HVR探针的电泳结果可知,α-珠蛋白基因和成人型多囊肾病基因都在7.0kbp片段,说明成人型多囊肾病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上距离α—珠蛋白基因比较近;据图1可知8号为表现正常个体,不含致病基因,他的16号染色体一条来自3号(电泳带是6.8kbp或2.6kbp),1条来自4号,电泳带是3.6kbp。

(4)由于无亲缘关系的个体间珠蛋白基因3′端高突变区DNA序列相同的几率很低,假如3号个体患有该病,一般来说,其3′HVR探针检测条带与家族中1、2、4、5、6、7个体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相同。

(5)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如果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6%〜8%结果显示珠蛋白基因与成人型多囊肾病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即这些人的成人型多囊肾病的致病基因不位于16号染色体上。

为更准确地进行早期诊断,可通过分析该致病基因特有的DNA序列,制成探针,进行基因诊断和定位。

[点睛]:

本题属于材料信息题,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1.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其中的关键语句,充分联系教材,找到与教材的衔接点;2.分析图示内容,给合题文要求,联系教材的有关原理、概念等,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

8.为研究葡萄糖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从海南省近岸海域分离得到某种小球藻,光照培养3天后分三组培养并统计小球藻的数目,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

(1)小球藻是浅海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若各种藻类过度繁殖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___。

(2)小球藻分组培养的实验结果说明:

兼养组所施加的外源葡萄糖可____________小球藻的增殖,小球藻不能适应____________(选填“自养”或“异养”)生长。

(3)进一步测定自养组和兼养组中小球藻的各项生理指标,如下表所示。

组别

淀粉含量(mg)

光饱和点

μmol/(m2•s)

氧气释放速率

(mg/h)

呼吸速率

(mg/h)

自养组

2.741

120

0.0183

0.00075

兼养组

9.505

0.0167

0.0023

光饱和点:

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相应的光照强度一:

本实验中未测到

根据测定结果计算,自养组小球藻光合产氧速率为____________mg/h(保留两位小数),说明葡萄糖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数据推测,施加外源葡萄糖后小球藻积累有机物的效率____________,本实验中没有检测到兼养组的小球藻的光饱和点,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综上,若工业化培养本实验中的小球藻以获得其代谢产物,更高效的培养条件是____________。

【答案】

(1).生产者

(2).引起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破坏生态平衡(3).促进(4).异养(5).0.02(6).无明显影响(7).更高(8).施加的葡萄糖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促进暗反应,使光饱和点升高(9).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并提供较强的光照

【解析】本题借助实验考查的知识点有: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分析某些生物学问题,并能做出合理的判断。

(1)小球藻是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若各种藻类过度繁殖,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会引起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2)据坐标图中曲线变化可知,兼养组施加外源葡萄糖后,相同时间内,小球藻种群密度较其他两组要大,说明兼养组所施加的外源葡萄糖可促进小球藻的增殖;而异养组在施加外源葡萄糖后小球藻种群密度在下降,说明小球藻不能适应异养生长。

(3)表格中氧气释放速率表示光合作用的净量,自养组小球藻光合产氧速率表示光合作用的总量=光合作用净量+呼吸量=0.0183+0.00075=0.02mg/h;兼养组小球藻光合产氧速率=0.0167+0.0023=0.02mg/h,两组小球藻的总光合速率相同,说明葡萄糖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光反应无明显影响。

(4)由表格实验数据可知,兼养组淀粉含量大于自养组,说明施加外源葡萄糖后小球藻积累有机物的效率更高;本实验中没有检测到兼养组的小球藻的光饱和点,推测兼养组的小球藻的光饱和点较高,是因为施加的葡萄糖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促进暗反应,使光饱和点升高所致。

(5)根据题干的数据和分析可知,外源葡萄糖和光照可提高小球藻的种群密度,因此若工业化培养本实验中的小球藻以获得其代谢产物,更高效的培养条件是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并提供较强的光照。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对题图和表格的分析:

1.分析坐标图:

首先是理解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第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终点、转折点)所表示了什么生物学意义。

第三看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

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2.理解表格内容:

表格中的氧气释放速率表示光合作用的净量,分析表格数据时应遵循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两两对比,联系题干信息解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