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8286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

《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

心理咨询师串讲心理咨询师串讲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v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v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v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v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v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学v咨询心理学咨询心理学v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学v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v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v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v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v咨询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实在没有时间看书,能猜中吗?

越越来来越越容容易易猜猜中中分值分布分值分布(大概大概)2012.52011.112011.5三三级三三级三三级普心普心131515社会社会121414发展展101011变态81010测量量8910咨咨询74240技能技能(3)42第二章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1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两本书:

罗斯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社心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v侧重于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的定义社会心理学试图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所影响。

第一节第一节概概述述22、勒温的行为公式是什么?

、勒温的行为公式是什么?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1936年提出:

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含义: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3.社会心理研究的两个取向和四个层面社会心理研究的两个取向和四个层面心理学取向:

关注个体社会学取向:

关注群体和社会社会层面群体层面人际层面个体层面44、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11)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

俄国的巴甫洛夫巴甫洛夫、美国的华生华生、霍尔、斯金纳斯金纳、米勒、班杜拉班杜拉认为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三种机制,即联想、强化与模仿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观察学习,他指出观察学习有四个部分: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v22)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

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投入与产出关系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体现在霍曼斯提出的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命题上: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趋利避害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33)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詹姆斯和米德詹姆斯和米德(美)。

基本假设(P105)语言、互动、经验。

44)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论:

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也叫深层心理学。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力必多、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

荣格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荣格提出了著名的“集体无意识”,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霍妮的“文化因素论”、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第二节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社会化与自我11、什么是社会化?

、什么是社会化?

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两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是个体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2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基本知识和技能;社会规范、人生观、社会角色33、个体社会化的载体是什么?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是什么?

A、家庭B、学校C、大众传媒媒介D、参照群体44、社会化的种类、社会化的种类1)语言社会化:

是其他社会化的前提。

2)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要求3)道德社会化4)政治社会化:

核心内容:

爱国意识的培养55、角色分类(选择题)角色分类(选择题)按获得方式按获得方式:

先赋角色VS成就角色按角色功能按角色功能:

功利型VS表现型按规范程度:

规定型VS开放型按心理特征:

自觉角色VS不自觉角色几乎每年考!

66、简述角色扮演过程的三个要素。

、简述角色扮演过程的三个要素。

A、角色期待B、角色领悟C、角色实践77、角色失调的种类、角色失调的种类(选择题出现)(选择题出现)1)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2)角色不清(心理咨询师是万能的)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角色失败(e.ge.g官员下台)官员下台)88、自我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我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A、生理自我(8个月3岁):

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

B、社会自我(3岁13/14岁):

社会自我处于自我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C、心理自我(10年青春期到成年):

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自我概念中两个主要因素。

99、自我概念的功能: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1010、自尊及其内容、自尊及其内容自尊=成功/抱负第三节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与归因11、社会知觉的概念与知觉概念有何异同?

、社会知觉的概念与知觉概念有何异同?

v相同: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

v不同:

普通心理学的知觉一般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他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不包括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

而社会知觉则包括复杂的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和人格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以及对行为原因的推理、判断与解释;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

22、什么是图式?

、什么是图式?

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33、图式的概念及作用。

、图式的概念及作用。

A、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B、影响记忆C、影响自我知觉D、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4.4.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

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现象。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

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55、印象形成整合模式、印象形成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

更真实66、印象管理及策略(、印象管理及策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策略有四: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我和自我抬高;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其所好(自我暴露、附和、献媚、施惠)77、归因及其原则是什么?

、归因及其原则是什么?

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

凯利的三维理论:

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客体做出反应)、共同性(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一致性(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可以归因于外部;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和一致性高,归因于内部88、行为原因的主要分类是什么?

、行为原因的主要分类是什么?

A、内因与外因B、稳定性与易变性原因C、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可控的归因做出变化的预测,不可控的归因做出准确的预测。

88、控制点理论、控制点理论罗特(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内控者内控者:

把自己完成事情或任务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因此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控制点在内部。

外控者外控者:

相信社会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没用。

这种人倾向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控制点在外部。

v由于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同。

内控者的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第四节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11、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

指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亲和、成就、权力和侵犯动机)。

22、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是什么?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是什么?

大致呈倒倒UU型曲线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A、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动机水平B、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C、具有明显个体差异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33、影响亲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亲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A、情境因素: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和动机越强B、情绪因素:

恐惧、焦虑C、出生顺序44、简述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简述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二者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

55、侵犯的构成是什么?

、侵犯的构成是什么?

A、伤害行为B、侵犯动机C、社会评价66、简述嫉妒的概念。

、简述嫉妒的概念。

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A、针对性:

具体的个体或群体B、持续性:

一旦产生不以摆脱C、对抗性:

希望别人朝坏的方向发展D、普遍性:

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7、什么是羞耻、内疚?

第五节第五节态度态度11、态度是什么?

、态度是什么?

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具有:

内在性、稳定性和对象性特点。

22、态度的成分包括哪些内容?

、态度的成分包括哪些内容?

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A、认知成分(cognition)B、感情成分(affection)C、行为倾向成分(behavior)ABC模式:

三种成分协调一致,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主导33、态度的功能。

、态度的功能。

A、工具性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认知功能44、态度的维度。

、态度的维度。

A、方向(是否;赞同和反对;接纳与拒绝等)B、强度C、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对个体意义越大,卷入越深)D、外显度(态度在其行为方向和方式上的外露程度)55、简述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

、简述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

A、依从B、认同C、内化66、简述态度转变的模型的要点。

、简述态度转变的模型的要点。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四要素:

传递者沟通信息(态度转变最直接原因)接收者情境例:

p我认为心理咨询师没有什么用(-)o是我的老师,我很崇拜他(+)X但是我的老师认为有用(+)最后,我也同意他的看法,并参加考试海德的平衡理论:

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费力最小原则(乘积为+和-);PO的关系最重要。

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O联系为否定时的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态度转变理论态度转变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对态度转换的解释。

认知失调理论对态度转换的解释。

11、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的四种原因: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的四种原因:

11)逻辑的矛盾)逻辑的矛盾22)文化价值的冲突)文化价值的冲突33)观念的冲突)观念的冲突4)4)新旧经验相悖新旧经验相悖22、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得两方协调)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得两方协调22)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不协调的关系)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不协调的关系3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各方的强度)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各方的强度社会交换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