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学案全.docx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复习学案全.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全
高三历史二月份回头复习(八)
〖主题内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
考什么
学什么
1.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
2.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3.辛亥革命。
专
题
要
旨
1.本主题叙述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历史,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中国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进行了艰难的探索。
〖学法指导〗
1.复习中要把握一条主线:
以列强五次侵华战争为主线
2.掌握两个重点:
一是掌握列强侵华的史实及其罪行,二是中国军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典型史实及结果
〖考点一列强侵华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题解说〗
1、一个转折:
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两个阶段:
(1)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国家开拓世界市场,攫取中国领土和主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商品输出是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军事上趋向联合侵华,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瓜分中国。
3、一个结果: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两个影响:
(1)对列强:
拓展了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市
场,促进了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中国(双重影响):
消极:
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近代中国日益贫穷和落后(主要);
积极:
客观上冲击了落后保守的自然经济,传播了近代文明,加快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次要)。
〖考点二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主题解说〗
1、天平天国运动
背景
鸦片战争后封建压迫和西方侵略
准备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群众
爆发
金田起义建号、建军,称“太平天国”
发展
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北上武昌
高潮
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东征
转折
天京变乱,由盛而衰
防御
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干王洪仁玕力挽败局
失败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意义
加速衰落、延缓殖民地化、农民战争高峰、主张学习西方、打击殖民主义
2、辛亥革命中的五个第一:
①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⑤辛亥革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
高三历史二月份回头练习(八)Ⅰ
1、美国历史学家写道:
“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允许其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材料中“类似的事件”是指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列强的侵略把中国越来越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其影响不包括
A、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B、推动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使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D、为中国民族工业提供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
“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
“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而农田日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厂,必然之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等地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4、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
国。
”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
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5、世纪之交,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活动。
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
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关键词的外来诱因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
6、某史学家说:
“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7、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3: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moD·ernity)和“传统”(trA·D·ition)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
(1)民主化,
(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图1、图2、图3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6分)
(2)材料2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分)
(3)根据材料3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8分)
(4)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6分)
1——6ADCDCD
7、
(1)地位:
图1:
是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先声。
图2: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图3: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界碑”含义: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含义:
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3)表现:
在民主化方面: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在法制化方面: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在工业化方面:
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在均富化方面:
提出平均地权等。
(4)问题:
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意义: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1——6ADCDCD
7、
(1)地位:
图1:
是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先声。
图2: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图3: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界碑”含义: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含义:
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3)表现:
在民主化方面: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在法制化方面: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在工业化方面:
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在均富化方面:
提出平均地权等。
(4)问题:
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意义: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1——6ADCDCD
7、
(1)地位:
图1:
是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先声。
图2: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图3: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界碑”含义: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含义:
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3)表现:
在民主化方面: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在法制化方面: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在工业化方面:
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在均富化方面:
提出平均地权等。
(4)问题:
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意义: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1——6ADCDCD
7、
(1)地位:
图1:
是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先声。
图2: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图3: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界碑”含义: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含义:
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3)表现:
在民主化方面: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在法制化方面: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在工业化方面:
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在均富化方面:
提出平均地权等。
(4)问题:
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意义: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1——6ADCDCD
7、
(1)地位:
图1:
是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先声。
图2: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图3: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界碑”含义: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含义:
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3)表现:
在民主化方面: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在法制化方面: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在工业化方面:
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在均富化方面:
提出平均地权等。
(4)问题:
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意义: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1——6ADCDCD
7、
(1)地位:
图1:
是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先声。
图2: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图3: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界碑”含义: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含义:
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3)表现:
在民主化方面: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在法制化方面: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在工业化方面:
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在均富化方面:
提出平均地权等。
(4)问题:
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意义: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高三历史二月份回头复习(八)
编号:
2H08编写人:
王广林、于鹏审核人:
马丽芳、赵永慧2012-2-15
〖主题内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二)〗
考什么
学什么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3.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
题
要
旨
中国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前赴后继,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考点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核心知识突破与应用〗
材料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其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的纲领吸引了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
孙中山曾与共产党紧密合作,但蒋介石不;他强烈反对共产党人的激进社会主义,发动了五次所谓的“剿匪战役”。
但共产党因其没收大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争取了广大农民而幸存下来。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他拒绝了只能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
……没有贫农就没有革命。
”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共执行怎样的革命策略?
毛泽东制定的“新的革命
策略”新在何处?
材料二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
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我们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1936.9《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
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
这是一个黑暗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这是个光明的前途。
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1945年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对材料中“两个前途”的认识。
(作答要求:
以“两个前途”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核心知识归纳〗
项目
阶段
主要矛盾
国共关系
国民革命时期
广大人民群众同北洋军阀的矛盾
土地革命时期
国共两党十年对峙
抗日战争时期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解放战争时期
国共两党内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国共关系
高三历史二月份回头练习(八)Ⅱ
1.(2011·汕头模拟)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
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2.(2011·广东高考)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
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省份
农会
会员数
时间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1926年6月
647,766
8,144
38,150
4,120
1,153
284
1,342
270,000
1927年6月
700,000
8,144
4,517,140
2,502,600
382,617
284
360
245,500
A.南昌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3.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
其中以三大摇篮即①人民军队的摇篮、②中国革命的摇篮、③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下面对这“三大摇篮”表述正确的是
A.①:
这支人民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
B.②:
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③: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D.①是延安;②是瑞金;③是遵义
4.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伟大领袖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伟大领袖就是蒋介石先生。
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B.继承和实行新三民主义
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D.领导和实施全民族抗战
5.(2011·安徽高考)右图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6.(2011·泉州质检)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右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箭头表示的是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C.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
D.百万雄师过大江
7、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上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又是正确的。
”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中国的特点是:
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也不是先占城市而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回答: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
分别说明两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
(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背景。
(8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什么事件?
(2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简要谈谈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
(2分)
(4)从中说说你对中国“走什么路”问题有什么认识?
(2分)
1——6ACBDBB
7、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走俄国人的路”——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2分)
“走自己的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2分)
新中国成立后:
“走俄国人的路”——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分)
“走自己的路”——经过不断的探索,最后确立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2分)
(2)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的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多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8分)
(3)邓小平南方谈话。
(1分)核心思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分)
影响: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2分)
(4)认识: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
(2分)(注:
言之有理,符合实际也可得分)
1——6ACBDBB
7、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走俄国人的路”——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2分)
“走自己的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2分)
新中国成立后:
“走俄国人的路”——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分)
“走自己的路”——经过不断的探索,最后确立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2分)
(2)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的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多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8分)
(3)邓小平南方谈话。
(1分)核心思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分)
影响: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2分)
(4)认识: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
(2分)(注:
言之有理,符合实际也可得分)
1——6ACBDBB
7、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走俄国人的路”——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2分)
“走自己的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2分)
新中国成立后:
“走俄国人的路”——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分)
“走自己的路”——经过不断的探索,最后确立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2分)
(2)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的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多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8分)
(3)邓小平南方谈话。
(1分)核心思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分)
影响: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2分)
(4)认识: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
(2分)(注:
言之有理,符合实际也可得分)
1——6ACBDBB
7、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走俄国人的路”——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2分)
“走自己的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2分)
新中国成立后:
“走俄国人的路”——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分)
“走自己的路”——经过不断的探索,最后确立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2分)
(2)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的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多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8分)
(3)邓小平南方谈话。
(1分)核心思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分)
影响: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2分)
(4)认识: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
(2分)(注:
言之有理,符合实际也可得分)
高三历史二月份回头复习(九)
〖主题内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考什么
学什么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