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1852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推荐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推荐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推荐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推荐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精品.docx

《推荐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精品.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精品.docx

推荐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精品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资金申报报告

 

项目名称:

黑龙江省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

单位名称:

推荐单位:

编写时间:

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O八年制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浆果良种苗木是黑龙江省及中国北方地区迫切需要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森林浆果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魅力在于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远高于其他水果,我国乃至世界浆果产品每年需求量极大,对这一宝贵资源的利用急需产业化,不仅满足内需,也能出口创汇,这一项目的研究在解决林区经济发展及林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生态农林业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繁荣了我国在绿色食品生产方面多元化的市场经济。

由于农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协调,目前的农、林、牧、渔各业发展比例不尽合理,还不能协调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对农业带来的冲击,客观要求我们适时对农业结构做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十分必要。

此外,森林浆果属于高档水果,市场看好、供不应求,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种植业缺乏优良苗木,因此良种繁育基地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但要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浆果产业基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规模小,单产总产都较低;二是品种不够优良;三是生产管理技术相对滞后。

这些问题制约着我省浆果产业的发展,为确保黑龙江省浆果产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浆果优质苗木繁育基地,以带动全省的浆果产业得以在短时期内快速与健康发展。

1.2项目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正朝营养、保健方面发展。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兴起开发野生水果的热潮。

野生浆果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营养价值,其树体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其产品的综合利用也是大有发展前途的工业原料。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最北部,是欧亚大陆北方森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带性植被属于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在这些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隶属于10科13属,可利用的有30多种,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有10多种。

如:

黑穗醋栗、树莓、蓝莓、蓝靛果、山葡萄、猕猴桃、沙棘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绿色无公害食品,而黑龙江省在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资源丰富、山川秀美、几乎无污染,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天然基地。

但野生浆果资源不断开发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确保资源的延续性,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要不断扩大人工栽培浆果的面积,目前黑龙江省森林浆果良种苗木缺口每年在1000万株以上。

近年来通过良种选育、杂交育种、引种等措施,培育了大批优良品种,但目前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培育和引进的优良品种可使浆果培育周期缩短2-3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5-40%。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浆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势在必行。

建设优质浆果苗木繁育基地,一是可通过引进良种调整品种结构,实现浆果生产全面良种化;二是通过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显著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实现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并行,果业增收与增效双丰收,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实现优质优价。

该项目对增强黑龙江省浆果的市场竞争力,以迎接入世后的挑战和机遇,把这一产业做大,保持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种植业发展规划要求,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不仅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及气候优势,实现当前形势下的劳动力资源转移,缓解就业矛盾,成为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对调整产业结构、保持水土、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以“森林浆果资源高效栽培及深加工技术”和“树莓、蓝莓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等项目为背景,以山葡萄、越桔、树莓、北五味子、沙棘等为对象,在已有良种选育及区域性试验、标准化栽培、高效经营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完成良种扩繁和推广、标准化栽培与管理等技术熟化与优化、经济林建设等内容,实现苗木生产产业化,栽培管理标准化,满足市场对苗木和鲜果需求,促进果品深加工产业发展。

本项目计划通过三年的建设,把该基地建设成功能齐全、育苗工艺手段先进、环境优美、经济效益良好的综合浆果苗木繁育基地,为全省的农业开发区的生态工程建设和经济林建设提供品种多、质量优的苗木,为全省的经济林建设做出贡献。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树莓的研究概况

美国等国家较早重视树莓种质资源利用和品种选育。

黑莓品种选育有近100年历史,树莓种群品种选育更早。

Hummer等报道了在美国的无性种质资源库中已保存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树莓属至少740个种和变种以及343个育成的品种,这些育成的品种来自140个种的野生树莓种和变种。

美国树莓种群育种计划中,将利用58个种的树莓种质结合DNA分子标记辅助技术更大范围内开展树莓的杂交育种工作。

黑莓种群的育种目标是抗虫抗病,增强耐高温高湿气候的能力和提高果实品质,其育种常采用倍性育种、种间杂交和突变育种等手段。

从两大种群目前育成的品种来看,多由杂交育种和倍性育种形成。

目的基因的定位、原生质体融合、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和转基因技术也开始被尝试用来进行树莓品种的改良。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培育了大量的树莓品种,有的品种不仅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被许多国家如加拿大、英国、中国等引种栽培,并作为育种资源加以利用,选育出了适合于各国生产的新品种,对世界树莓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英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家的育种学家们也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

现介绍几个欧美栽培较多的树莓品种。

(1)Newbergh:

Jennings等1962年发表,中熟,中果,味佳,色红,带刺,抗寒,抗螨虫,对短枝枯萎病有很强的抗性。

(2)Latham:

1961年由美国纽约农业试验站Hull等发表,晚熟,小果,味佳,色红,产量中等,少刺,极耐寒,抗旱,易感白粉病和腐烂病,抗绿斑病,在美国北部广泛栽培。

(3)Royalty:

晚熟,大果,果肉软,色紫,味甜,生长势强,极高产。

(4)BlackHawk:

晚熟,中果,味佳,色黑,高产,抗炭疽病。

(5)Redwing:

中熟,大果,果肉软,味佳,稳产,双季结果。

(6)Heritage:

1969年由美国纽约的Keep和Knight发表。

晚熟,中果,果肉硬,色红,速冻品质好,茎干直立,高产,双季结果具有很强的抗寒性,是美国北部、加拿大等温带地区广泛栽培的优良品种。

最近,加拿大农业部的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现介绍如下:

(1)BC-86-6-15:

早熟,果大,果硬,色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特别适于加工,具有极好的采收品质,对采前和采后果实腐烂病Botrytis有极高的抗性,但对烂根病非常敏感。

(2)Malahat:

1996年发表,Nootka的后代,早熟,果大,果硬,味佳,高产,贮藏性好,但抗寒性稍差。

(3)Qualicum:

1996年发表,Nootka的后代,中熟,大果,果硬,高产,贮藏性好,近无刺,适于机械采收,特别适于鲜食和长途运输,也适于加工。

极抗寒,尤其适合于寒温带栽培。

(4)Tulameen:

1996年发表,晚熟,果极大,果硬,味极佳,高产,茎健壮、直立,采收期长。

芬兰农业研究中心浆果育种组最近培育出了两个红树莓品种Jenkka和Jatsi,Jenkka具有很好的抗寒性,产量高。

Jatsi味佳,果大,较抗寒。

这两个品种均适于鲜食,可手工采摘。

我国20世纪30年代前后由俄侨引入我国种植,到20世纪后期,国内一些科研机构陆续进行引种试验,如:

沈阳农大于1983年由美国引入美22、美21,于1982年由澳大利亚引入澳洲红,江苏省植物所从1986年开始,从美国引入了7个黑莓品种,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表明,一些品种在国内适应性很好,比如黑莓在江苏省的生长与结果均表现良好,特别是其中的赫尔(HMU)和切斯持(Chester)两个品种表现最佳。

除了引种之外,我国也逐渐开展了树莓、黑莓的选育工作,丰满红树莓就是从长白山野生种选出的栽培品种。

但我国有大量的性状优良的野生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大面积栽培树莓,品种几乎都由国外引进。

引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1个阶段是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俄罗斯人将树莓带入中国,主要在黑龙江等地种植。

第2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是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先后从美国和俄罗斯等进行引种栽培。

对于树莓品种选育工作,根据近20年的文献报道,育成品种(株系)有7个,它们是“红宝玉”、“丰满红”、“红宝珠”、“红宝达”、“仙女红”、“安文公主(宝-2)”和“螺山仙子”,其中“红宝玉”、“丰满红”、“红宝珠”和“红宝达”4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但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红宝玉”、“红宝珠”和“红宝达”系从国外引进品种中选育而成,“丰满红”、“仙女红”、“安文公主(宝-2)”和“螺山仙子”4个皆从国内野生资源中选育而成,且“仙女红”、“安文公主(宝-2)”和“螺山仙子”的树莓野生种源不明确。

可以看出,我国树莓品种选育才刚刚起步,这与国外特别是美国的育种与种质资源利用相比差距很大。

1.3.2笃斯越桔的研究概况

1.3.2.1笃斯越桔简介

笃斯越桔(Vacciniumuliginosumlinn)别名都柿、蓝莓、甸果、地果,属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灌木,树高15~80cm。

果实为小浆果,成熟时深紫色或蓝色,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极高。

每100mL果汁中含糖8~11g、总酸2~2.5g、鞣质0.15~2.5g、VC25~53mg、胡萝卜素0.25mg;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超过其他植物许多倍;还含有丰富的食用纤维、VA、VE、VB5以及铁、钾、锰等矿质元素。

果实中绿原酸含量较多;还含有黄色槲皮苦素、杨梅酮的黄酮醇配糖体等普通水果所不具备的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

这些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改善大脑记忆和智能;对抗自由基、抗氧化、防衰老、减少胆固醇积累、改善心血管机能、防治心脏病、缓解眼疲劳、明目以及防癌、抗癌等独特功效,因此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崔红,20XX)。

笃斯越桔果多汁、味酸甜爽口,是目前欧美和日本市场上售价最为昂贵的水果之一。

果汁呈玫瑰红色,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制成多种加工品。

蓝莓系列产品种类包括:

鲜果、冻果、果浆、果汁、果酒、罐头、干果、果粉、果酱、提取物、发酵乳饮料等。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智利等很多国家都把笃斯果视为保健与功能食品,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崔红,20XX)。

笃斯越桔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由于其分布范围狭窄,资源贮量有限,加之各产区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粗放经营模式,产收靠天,群众在果实成熟时自发地入山采收,对植株、产量影响很大,使供求矛盾日趋剧烈。

实行集约经营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而且能促进植株生长,保护和扩大资源,若再加以充分地开发利用,进行精深加工,形成产业链条(崔红,20XX)。

1.3.2.2笃斯越桔的品种与育种

主要品种是蓝果笃斯越桔,白果笃斯越桔和高山笃斯越桔是蓝果笃斯越桔的变种。

1.3.2.3笃斯越桔繁殖与栽培

张海军等(20XX)对笃斯越桔的播种育苗技术进行了报道,指出未经处理的笃斯越桔种子直接播种育苗,其出苗率很低仅为2%-3%,采用混湿沙,高、低温变换的方法进行处理,其出苗率可达86.5%。

此外还介绍了笃斯越桔的苗期管理方法。

笃斯越桔嫩枝扦插以河沙作为基质,扦插的成活率可达90.2%,不同浓度的生根剂对嫩枝扦插影响较大,采ABT1mg/L效果最佳,时间以6月初进行嫩枝扦插,其成活率较高(罗旭等,20XX)。

笃斯越桔硬枝扦插以河沙为基质时,扦插生根率最高,其次是河沙+珍珠岩,河沙+珍珠岩+土较差。

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经生根剂处理后,生根率明显提高,而不同生根剂之间插穗生根率有差异,用生根粉6号处理的插穗生根率高,接近80%,其次是吲哚丁酸,再次是萘乙酸。

组织培养方法中芽培养是获得越桔再生植株的最佳途径,即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最适宜的取材时期是萌动期和休眠期,分化率达60%-70%(罗旭和朴善阳,20XX)。

以笃斯越桔去叶带芽嫩茎为试验材料,对长白山笃斯越桔组培繁殖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笃斯越桔的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WPM+2ip3.0mg·L-1,分化率可达73%;最佳继代培养基配方为WPM+2ip15.0mg·L-1+NAA0.2mg·L–1,增殖系数达7.2倍;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4MS+IBA0.10mg·L-1,生根率达97%以上。

生根小植株在阔叶腐殖土上,经温室炼苗45d,圃地移栽成活率可达85.7%以上(刘永富等,20XX)。

1.3.3山葡萄的研究概况

1.3.3.1山葡萄的品种与育种

中国是葡萄属野生种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现已发现了两性花刺葡萄和白果实的毛葡萄。

在郑州果树研究所和山西省果树研究所都建立了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收集葡萄种质资源900多份。

已筛选出一批抗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和炭疽病的种和株系,同时还筛选出一种燕山葡萄,是仅次于山葡萄的一个抗寒性强的种。

山葡萄是抗寒育种的珍贵资源,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收集、保存、研究山葡萄种质资源,于1988年建成国家山葡萄种质资源圃,保存山葡萄种质资源380份,是世界上保存山葡萄种质份数最多的种质资源圃。

利用山葡萄种质,国内多家单位先后培育出双红、双优、左优红、公酿一号等一批优良山葡萄品种和抗寒杂交品种,国内栽培面积达到5000余公顷。

为了合理开发、保护、利用山葡萄资源,科技工作者开始了山葡萄人工栽培及品种选育工作。

吉林市长白山葡萄酒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协作,从野生山葡萄中选出两性花山葡萄品种,1975年正式鉴定,定名“双庆”。

同时,长白山葡萄酒厂和通化葡萄酒厂还选出“长白九”、“通化三号”等优良品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从1973年初选的单株中选出雌能花品系“左山一”,1984年正式通过鉴定。

“左山二”是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1974年在黑龙江选得的“74003”单株繁殖而成的无性系,1988年通过正式审定。

“双优”为吉林农业大学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共同选育,1988年正式定名。

“双丰”为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1975年杂交,1985年选出的优良单株,1995年通过正式审定。

“双红”为中国农科院与通化葡萄酒公司共同选育,1977年杂交,1987年选出的优良单株,1998年通过正式审定。

此外,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还选育出74-4-17、74-6-83、75-1-104等优良品系。

1.3.3.2山葡萄繁殖与栽培

孟凡清和程银虎(20XX)报道了山葡萄绿枝扦插繁殖技术,山葡萄绿枝扦插育苗,插条质量和空气湿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半木质化的绿枝容易发生不定根,空气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以叶片始终保持有雾滴为宜。

不同生长素处理插条均有促进生根作用,生产上使用NAA时,以浓度300×10-6~500×10-6速沾为宜。

6~7月份扦插,在有塑料拱棚的条件下注意防止温度过高,可用喷水和通风的办法降温,若插条已生根,要注意控制湿度。

必须具备良好的遮阴设施,架设苇帘或草帘,避免阳光直射,对插条予以遮阴并给予适当光照,以利插条生长,成苗率以就地苗为准。

为节省苗床,提高苗床利用率,当插条生根后应注意及时移栽,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宋润刚等(20XX)在1998~2000年进行山葡萄硬枝扦插试验。

结果表明:

3月下旬在室外电热温床扦插,插前用NAA150mg/L或IBA150mg/L、ABT生根粉1号150mg/L浸泡插条基部24小时效果较好;温床适宜的基质为蛭石和河沙;山葡萄适宜的扦插材料为1年生枝;不同山葡萄品种扦插生根率和成苗率差异较大,生根率较高的品种为左红一、左山一和双红,生根率分别为87.02%、81.69%和79.99%。

通过对山葡萄种质资源扦插生根能力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山葡萄种内不同种质间的扦插生根能力有很大的变异,变异系数达到40%。

生产主栽品种生根能力强,繁殖系数高,生根率均在70%以上,而尤以左山一和左红一为最高。

在山葡萄种内,既有生根能力强的株系,又有发根能力极低的株系。

通过试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扦插生根率是山葡萄种质能否进行推广应用的重要指标,所以,在今后资源收集和保存中,应收集和保存易生根易繁殖的株系。

山葡萄生产主栽品种左山一、双红、双优和左优红、用“贝达”做砧木硬枝劈接亲和力、生根率、移栽苗圃地成活率和成苗率高。

出圃苗木根系大于自根扦插苗木,用于生产建园表现生长和树体成型快、比同品种硬枝“扦插树”提早一年进入盛果期。

上述品种2~6年生“贝达”嫁接树的公顷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20.8%、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和遗传稳定性。

上述品种与“公酿一号”硬枝嫁接、表现接穗与砧木亲和力差、生根和成苗率低、生产建园开花株率和产量低、3~4年生树嫁接树出现满树开花坐果少、5~6年生树出现大量死亡。

左山一和双红互做砧穗、左优红做接穗、左山一和双红做砧木硬枝嫁接的催根幼苗表现为“假活”、不能育出苗木。

高金辉等(20XX)以经过优选的山葡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对适合植株再生的培养基激素配比、生根基质和生长环境进行了研究。

杜韧强等(20XX)报道了酿造型山葡萄栽培技术。

1.3.3.3山葡萄的加工与综合利用

陈长武等(20XX)对,经过多次研究,利用丰富的长白山山葡萄资源,研制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山葡萄酒品种。

确定了采收、榨汁、发酵等工艺,并解决了发酵酵母的筛选、发酵育种、低温发酵的技术关键。

林松毅(20XX)以山葡萄为原料生产发酵饮料,经榨汁、发酵等工序制得山葡萄原酒,再与一定比例的枣汁混合,经调糖酸比、灭菌等处理后制得成品,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得出最佳配方为:

山葡萄酒与枣汁体积比1:

1,砂糖5g/dL,蜂蜜0.6g/dL,柠檬酸0.07g/dL。

所制成品营养价值高、口味清雅独特,颜色透明瑰丽。

文连奎等(2000)利用山葡萄浓缩汁为原料,添加红景天提取液,生产出山葡萄果汁饮料,经分离、冷冻等工艺处理,克服了产品的混浊、沉淀等问题,产品清澈透明,色泽宝石红色,果香浓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并具保健功能。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山葡萄酒加工,果实酿酒发酵技术,果汁饮料加工等方面。

1.3.4沙棘的研究概况

1.3.4.1沙棘的品种与育种

俄罗斯是世界上沙棘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俄罗斯(前苏联)的沙棘资源研究及育种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开发野生沙棘约有150年的历史,1933年前苏联沙棘育种家里萨文科院士在阿尔泰园艺试验站(即现在的里萨文科园艺科学研究所)率先开始了系统的沙棘新品种选育工作,他采集卡通河下游的沙棘种子种植获得成功;1940年伊尔库茨克试验站选出了三个优良沙棘类型,列昂诺娃在米努辛试验地选出了早熟沙棘和玉米沙棘类型;1950-1956年在M·A·里萨文科领导下,采用分析育种法首先育出“卡图尼礼品”、“阿尔泰新闻”、“金穗沙棘”、“油沙棘”和“维生素沙棘”5个经国家鉴定并推广的品种。

以上称作苏联沙棘育种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采用地理远缘杂交法,经历30余年精心选育出“丘伊沙棘”、“丰产沙棘”、“巨人沙棘”、“金黄沙棘”、“优胜沙棘”及“浑金沙棘”等优良品种,其中一些品种抗寒、果大、丰产、无刺、矮株和含油率高。

目前全苏(俄罗斯)已培育出50多个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具有很高的抗寒性及丰产性,其中丘伊沙棘、橙黄沙棘、金黄沙棘、伟人沙棘还具有果个大,果柄长,果实干裂,果味好,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有价值的营养成份等优点。

沙棘面积已达20多hm2,其中人工沙棘园6000hm2以上,年产沙棘果1亿kg。

我国沙棘良种培育工作历经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由于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强调新品种一定要大果和无刺,重国外良种沙棘而轻国内土生沙棘),使得良种问世的步履缓慢。

中国科学院等单位从中国沙棘中优选出了果实较大、产量较高、棘刺较少的优良类型,用这些中国沙棘优良类型的无性系苗木营造雌雄株合理搭配的生态经济林;我国学者曾提出选择性状优良的沙棘小群体建立采种基地母树林的意见,建议在沙棘资源普遍的基础上,加快建立采种基地和采种母树林,繁育性状相对优良的沙棘实生苗,应培育高效沙棘生态经济林。

1.3.4.2沙棘繁殖与栽培

沙棘组织培养技术在种苗快速繁殖、种质资源离体保存、遗传转化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棘组织培养研究报道不断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建立快速、稳定、高效的繁殖体系仍然是当今沙棘组织培养研究的主要目的。

Liu等(20XX)通过优化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和碳源等措施,以子叶、下胚轴、叶片为外植体,采用直接体细胞胚发生途径获得了再生植株,最高成活率达到55%;该试验中形成的体细胞胚与其合子胚具有相似的组织结构。

沙棘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易发生褐化,从而影响无性系的诱导和增殖,杜研等(20XX)对外植体取材类型、光照和培养温度、无机盐浓度、不同的6-BA浓度、转接周期、培养基硬度以及活性炭等7种影响外植体褐化的因子进行了研究,为解决褐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宋西德等(20XX)从沙棘的器官培养(种子培养、茎尖培养、茎段培养)、愈伤组织培养、褐化预防、试管苗移栽等方面评述了沙棘近5年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沙棘组织培养技术还不成熟,与离体快繁和其他方面的应用要求有一定差距。

目前,沙棘的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王久伟等(20XX)对引进的俄罗斯大果沙棘实生苗育苗技术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沙棘种子与幼苗均具有较高的抗低温能力,早播比晚播成苗率高,低床比高床、垄作抗旱保苗;机械喷灌效果好,苗木根系发达,生长势强。

施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作基肥,追肥1~2次,叶喷微量元素均能促进幼苗生长。

1.3.4.3沙棘的加工与综合利用

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沙棘加工企业3000余家,年产值12亿元左右,产品涵盖了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八大类200多种产品。

近年来,国家对沙棘产业的发展加大了投入力度,比如在内蒙古和山西省沙棘示范区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沙棘产业建设,兴建了沙棘原料加工厂,年加工沙棘鲜果能力为2000t;在北京建立的沙棘深加工基地也初步形成规模,能够生产沙棘籽油、沙棘黄酮胶囊、沙棘茶及沙棘饮料等多种产品;山西省右玉县围绕沙棘优势资源搞开发,先后成立了15家公司生产销售沙棘饮料、沙棘油和沙棘人造板等产品,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

常见的沙棘加工品有沙棘罐头、沙棘糕、沙棘饼干、沙棘酱、沙棘泥、沙棘脯、沙棘汁、沙棘晶、沙棘汽酒、沙棘精、果露、冰淇淋、冰糕等多种食品和饮料。

沙棘酒浓香、透明、清凉可口,酒质好于葡萄酒。

前苏联等国把沙棘食品和饮料作为航天、潜水、登高人员及妇婴的必备营养品。

1.3.5北五味子的研究概况

1.3.5.1五味子的品种与育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对五味子的野生驯化及栽培品种选育工作都非常重视。

在国内,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河南省林科所、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一些科研院所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选育出了“红珍珠”、“粉珍珠”、“红玛瑙”等有价值的新品种、新品系。

目前,河南科技大学林职院已设立《五味子新品种的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科研课题,并拨出专项科研经费,从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染色体加倍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目前五味子通过国家有关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只有“红珍珠”品种。

1.3.5.2五味子繁殖与栽培

北五味子育种与栽培技术的研究,是解决扩大北五味子资源量的措施之一。

为了保护野生资源和满足越来越大的生产需要,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开始重视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研究,系统地开展了规范化栽培、资源收藏评价、新品种选育研究;并选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