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谦医考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1227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谦医考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谦医考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谦医考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谦医考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谦医考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谦医考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docx

《中谦医考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谦医考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谦医考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docx

中谦医考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

中谦医考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1关于总论和阴阳学说的考点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

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

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2.藏象学说重要考点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五行相克的次序是: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

故说: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

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

即相克太过。

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又称“反克”。

11.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

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1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

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心为阳脏、火脏。

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20肺主气、司呼吸:

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1.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

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22.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23.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24.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

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25.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

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26.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27.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28.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29.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30.肝为刚脏:

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31.肝主升发:

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

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

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32.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

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33.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4.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35.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36.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37.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38.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39.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

具体联系是:

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40.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41.“五志”分属于五脏。

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

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42.五脏化五液。

具体联系是:

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43.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44.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5.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

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

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6.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47.“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48.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49.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50.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51.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

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

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52.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53.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

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54.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55.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56.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57.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

故称:

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58.气的功能:

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59.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

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60.宗气,又名大气。

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61.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

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

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

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

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62.卫气的功能有三:

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63.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64.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

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65.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66.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67.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

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68.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

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3针灸经络历年考点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

如手太阴肺经等。

3.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4.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

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5.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①四肢部位:

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

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

②头面部位:

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③躯干部位:

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

④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6.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和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手足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手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手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

相为表里的经脉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而络肺;足少阴属肾络膀胱,足太阳属膀胱络肾等。

7.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其次序是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并依次为:

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则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

8.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

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

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9.督脉称“阳脉之海”。

任脉称“任主胞胎”。

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10.跷脉的基本功能:

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

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11.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经别的特点:

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

二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

三是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成为一“合”,共为“六合”。

12.经别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13.经筋的特点:

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

多呈向心性循行。

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14.经络的生理功能:

①沟通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机能平衡。

4致病因素相关考点

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③暑多挟湿。

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

7.疠气的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8.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9.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①直接伤及内脏;②影响脏腑气机;③多发为情志病证;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10.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1.“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12.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一是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二是肿块,外伤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成癥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四是色紫暗,久瘀可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症;五是肌肤甲错,或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13.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4.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5.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①环境;②体质;③精神状态。

16.伏而后发:

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

17.合病与并病:

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出现病证。

18.感邪即发:

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

19.实的病机特点:

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而有余的证候表现。

20.虚的病机特点:

主要表现为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证候表现。

21.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

“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表现:

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

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

22.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

“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表现:

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

再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

23.正虚邪恋:

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由于正气难复,无力驱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

24.邪正相持:

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

25.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证。

26.阴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病证。

27.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28.阴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29.阴盛格阳

①概念:

又称格阳。

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

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③表现:

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绝阳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30.阳盛格阴

①概念:

又称格阴。

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

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③表现:

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

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

31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①体质因素;②病邪因素;③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④生活因素。

32.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33.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又称“逆治”。

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34.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

又称“从治”。

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主要包括如下四种: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35.塞因塞用:

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如血虚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治疗。

36.通因通用:

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

其治疗可分别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37.急则治标:

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应先止痛;如肝病基础上的臌胀腹水,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38.“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

39.“阴中求阳”,即在补阳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

40.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食宜同法”。

41.因地制宜——“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

所谓同病异治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