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1033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1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

第1节 温度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和体温计测量体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行和正确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

重点

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

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测量范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

实验室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试管、热水、冷水、温水、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多媒体展示一年四季的几种图片:

春天凉爽宜人、夏天酷暑难耐、秋天秋高气爽、冬天寒冷刺骨等。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并交流各个不同的季节对温度的感受情况。

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冷水、温水和热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并描述感觉。

实验:

把左手食指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食指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

思考:

两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你能准确地判断出水的冷热程度吗?

交流讨论:

左手、右手的感觉,原来放在热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

原来放在冷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

讨论哪个手指的感觉是正确的。

并交流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例子(井水“冬暖夏凉”)。

师生归纳:

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

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温度计。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温度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温度计

1.想想做做:

自制一个温度计

在广口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

实验探究:

把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变化。

将广口瓶放入热水里,仔细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再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位置。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完毕后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实验并观察、思考:

将广口瓶浸在热水中有什么现象,取出放入冷水中又如何?

演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液泡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

学生活动:

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

(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组成?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标度)

(2)液泡的作用是什么?

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

教师介绍:

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共同讨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完毕后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总结:

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外壳、玻璃泡、细玻璃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刻度。

拓展研究:

比较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

项目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构造

都是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单位

摄氏度

三种温度计的不同点

项目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测量范围

-20~110℃

35~42℃

-25~

50℃

分度值

1℃

0.1℃

1℃

用途

实验用

测体温

测气温

构造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玻璃泡

内的液体

煤油

水银

酒精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玻璃电接

点温度计

圆艺温度计

婴儿沐浴

温度计

室内温度计

工业双金

属温度计

光学高温计

红外线(额式)

测温枪

红外线(耳

式)测温枪

  

(二)摄氏温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它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来研究摄氏温度。

学生活动:

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并阅读课本。

(1)上面的数字和符号是什么意思?

(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各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4)0℃是怎样确定的?

100℃又是怎样确定的?

(5)1℃是怎样确定的?

(6)摄氏温标的分度法怎样扩大到0℃以下和100℃以上?

阅读讨论,了解单位

A.符号“℃”的意思:

表示摄氏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

B.0摄氏度的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关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

C.100摄氏度的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

D.1摄氏度:

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人的正常体温是37℃(口腔温度),读做:

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4.7℃,读做:

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着将课本P48“小资料”空白处填上。

学生讨论后回答:

(1)高压锅内沸水的温度是高于100℃。

(2)人的正常体温是37℃。

(3)我国最高气温是47.8℃(吐鲁番盆地)。

(4)我国最低气温是-52.3℃(漠河镇)。

知识拓展:

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它表示的温度是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是273.15K。

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

T=273.15+t。

教师引导过渡:

知道了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呢?

典例解读

【例1】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约是-88.3℃,读做(  )

A.负88.3度

B.摄氏负88.3度

C.负88.3摄氏度

D.88.3摄氏度

【解析】摄氏温度的单位℃不能读成“度”,“摄氏度”是一个完整的单位,数字前边的“-”也可读做“零下”。

【答案】C

(三)温度计的使用

提问:

(1)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2)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它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

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从联系实际的角度思考,然后请几名同学发言。

学生总结: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

归纳总结:

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2)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范围——量程。

(3)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分度值。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

多媒体出示:

判断对错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

(1)第一个图错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

(2)第二个图错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侧壁。

(3)第三个图错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4)第四个图有可能发生的错误是:

没有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就读数。

(5)第五个图错误,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

(6)第七个图中间一个是对的,上下两个错误是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大家知道了使用温度计常犯的几种错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

讨论后共同归纳总结: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典例解读

【例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的做法中,其中正确的是;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

【解析】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注意: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②温度计接触被测物体后要稍等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跟被测物体接触,切不可脱离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答案】D 31

(四)体温计

我们家庭中和医院常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温计图片,思考问题。

多媒体出示:

体温计挂图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问题:

(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

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2)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为什么?

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前先要甩甩?

教师进一步根据问题引导大家观察讨论来得出结论。

学生总结:

(1)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

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

(2)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

在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不准确。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及正确使用的方法。

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减小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动的过程中密度不变

2.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

ρB=4:

3,且两物体体积VA:

VB=5:

4,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3.有一款自行车,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将转弯、停止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独特的安全设计和GPS导航功能备受人们的青睐。

关于这款自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骑行者后背上所成的像是虚像

B.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的距离大于镜头焦距的二倍

C.从骑行者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见所成的像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D.骑这种自行车最好穿黑色的衣服

4.在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同时,还在水面发生反射.用箭头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A.

B.

C.

D.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cmB.10cmC.15cmD.18cm

7.2013年CCTV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

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O℃,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8.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该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食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B.易拉罐底部的霜是瓶内液体渗透过金属壳后凝固形成的

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在易拉罐底部直接形成霜而不是形成露水,是因为瓶底温度太低

9.利用回声不可以测定的是

A.两山之间的距离B.鱼群的位置

C.海底深度D.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10.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即将上钩的鱼儿被岸上走动的人吓跑

B.课堂上,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

C.古代土兵晚上枕着箭筒睡觉,这样能及早发现敌情

D.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发现水面荡起了波纹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甲液体的密度_____乙液体的密度;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_____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_____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观察月球等天体用_____,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用_____。

13.站在平静的水池边,看到水中有一片云彩,这云彩是

A.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B.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

C.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D.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14.老门东是南京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南京的古建筑风貌、感受文化积淀,还能品尝到各种新奇美食,奇奇发现,“液氮冰激凌”和“油炸冰淇淋”不仅美味,还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涂上液态氮,它会迅速_____成气态,同时_____热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就制成了“液氮冰激凌”再说“油炸冰激凌”,用油炸而不用水煮,其中一个原因是食用油的_____比水的高,能快速加热表皮,避免里面的冰激凌熔化。

15.“蒙面歌王”比赛现场,吉他手加大力度弹拨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观众在听音乐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目的是为了在_____减弱噪声.

16.如图所示的装置,重50N的重物,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5N,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_N,10s内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是_____m(不计滑轮与轴间的摩擦)。

三、计算题

17.一个质量为54g的铝球,它的体积为25cm3,问

(1)通过计算后说明该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2)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大?

(3)若把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测的铝球的总质量为58g,则该液体的密度?

(ρ铝=2.7×10

kg/

18.西南大道贯穿我市境内通往自治区首府南宁,其中从我市都安县城至南宁路段为高速公路。

轿车司机于上午8时正进入“都南高速”入口处时看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

(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乙最快可用多少小时到达南宁?

四、实验题

19.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

于是到实验室用器材进行了测量。

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如图丙所示,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

“左”或“右”)边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_____cm3;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___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ρ=_____g/cm3。

20.学完“眼睛和眼镜”的知识后,小明自制了一个水透镜,如图甲所示,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或往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

小明想利用这个水透镜来研究近视眼的成因。

(1)小明把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此时在光屏上成像如图乙所示。

要想模拟眼睛的成像情况,小明需要把蜡烛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A。

(2)接着小明要想研究近视眼的成因,保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他要用注射器_____(选填“向水透镜中注水”或“从水透镜里往外抽水”),然后向_____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B,则实像B要比实像A_____(选填“大”或“小”)。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

(1)回忆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情景,猜一猜,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

这说明在提出猜想时,不是随意乱猜,而是要_____。

(2)要验证像与物大小是否相等,我们必须用到的器材是_____、_____。

(3)我们通过平面镜看到的像是_____(虚/实)像。

22.小林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则由装置图(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1

81

81

81

84

88

92

96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_____(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安装。

(2)此物质是_____。

(填“非晶体”或“晶体”)

(3)此物质的熔点是_____,在第12min时,物质处于_____。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整个熔化过程大约经历了_____分钟。

(4)此物质的温度为81℃时,物质处于_____。

(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或“前三种都有可能”).

(5)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_____:

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_____.(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6)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

23.如图所示,一个正在发声的警报器置于密闭的玻璃罩内悬浮(与玻璃罩及底座没有接触),阿恩能听到警报器的声音。

(1)步骤1:

开启抽气泵后,阿恩听到警报器的声音逐渐变弱。

步骤2:

关停抽气机,重新向玻璃罩内放气时,警报器微弱的声音又逐渐变强。

上述实验说明了_____。

(2)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均有上述的实验现象。

阿恩从气泵说明书上了解到:

抽气泵无法把玻璃罩内空气全部抽出,根据上述实验和信息,能否就得出结论:

“真空不能传声”?

答:

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和停表。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B

D

D

B

B

D

D

二、填空题

11.大于等于大于

12.紫外线望远镜显微镜

13.A

14.汽化吸收沸点

15.响度;声源处.

16.3

三、计算题

17.

(1)铝球是空心的;

(2)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5cm3;

(3)该液体的密度为0.8g/cm3.

18.90km/h0.75h

四、实验题

19.①右;②40;③42;④1.05.

20.左向水透镜中注水左小

21.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两个相同的蜡烛一块玻璃板虚

22.从下至上晶体81℃固液共存态6前三种都有可能使物体受热均匀高于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热

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不能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只能接近真空,但达不到真空

24.v=s/t刻度尺小车运行缓慢,便于记录时间0.180.225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一个装满水后的质量是320g,另一个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后质量是280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子的质量是40gB.水的体积是280cm3

C.瓶子的质量是120gD.酒精的质量是200g

2.在做“测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下列步骤①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②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③用托盘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上述步骤合理顺序是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就越清晰,下列对该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室外越亮像越清晰

C.所成的像是实像D.人远离窗玻璃像变小

4.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远视眼镜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相机镜头2倍焦距以内的地方

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5.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

A.

B.

C.

D.

6.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7.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8.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

A.响度B.振幅C.音调D.音色

9.在校园艺术节上,小强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