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试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0600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考试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考试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考试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医考试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医考试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考试总结.docx

《中医考试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考试总结.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考试总结.docx

中医考试总结

中医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

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柩》两部分《难经》

历史意义:

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

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

奠定中医学辩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有3个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P4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阴阳的概念:

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P12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

P13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三)阴阳的属性特征P13

1.普遍性:

阴阳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可运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

的分类归纳。

2.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

3.相对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特定条

件的改变,具有明显的相对性。

4.可分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阴阳之中再分阴阳。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P14-16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其阴阳两

个方面都存在着相互斗争和相互抑制的关系。

2.阴阳的互根互用:

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

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

3.阴阳的消长平衡:

是指阴阳双方的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

4.阴阳的相互转化:

指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

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转化。

(五)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

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P17(六)行学说的基本概念P19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指运动和变化。

五行: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1

XX文库客户端免财富值下载文档

1/24

(七)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

“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

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

“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

“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土”。

金的特性:

“金曰从革”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

“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

(八)五行的生克关系

相生:

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

2.五行相克

相克:

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

3.五行制化

制,是制约、克制;化,是生化、变化。

五行制化:

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

4.相乘、相侮

相乘、相侮是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变化,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

相乘:

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相乘的次序同相克: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相侮:

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

又称反克。

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九)解释生理现象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

2

2/24

五行学说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以五行来说明各脏的生理特性。

2.阐述五脏的相互关系P22

五脏的功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资生和制约关系,即相生和相克关系相生:

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心之阳以温脾——火生土脾散精以充肺——土生金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相克:

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心之阳热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火克金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土克水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金克木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

第三章藏象学说

一)脏腑的分类

五脏:

心、肝、脾、肺、肾

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二)生理功能:

五脏:

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

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奇恒之腑:

形态似腑,功能似脏《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三)、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心主要功能:

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是指心与脉相连,心气与脉气相通,心具有推动和化生血液,使之在脉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主要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

2.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简单的说就是心具有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功能。

3、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系统连属)

(1)心在志为喜:

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喜”有关。

(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全身血脉都属于心,面部色泽能反映心气的盛衰。

(3)心开窍于舌:

指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

通过对舌的观察,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状态。

(4)心在液为汗:

汗——汗是津液通过阳气蒸腾气化后由汗孔

3

3/24

排出之液体。

“血汗同源”,“心主血,汗为心之液”。

(二)肺

1.主要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2.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系统连属)

⑴肺在志为悲忧:

“悲忧”的情志活动与肺有关

⑵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肤、毛、汗腺依赖肺所宣发的卫气和津液的温

养和润泽。

⑶肺开窍于鼻:

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

发音与肺有关。

⑷肺在液为涕:

鼻为肺窍,涕为鼻黏膜分泌的黏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

(三)脾

1.主要功能:

脾主运化;主升清;脾主统血2.、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系统连属)

①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四肢肌肉的壮实与功能的发挥与脾气的运化功能有关。

②在志为思:

“思”的情志活动与脾的运化、升清功能有关。

③在液为涎:

涎由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

④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饮食、口味与脾运化功能有关;口唇的色泽与脾气的健

运、气血的充足与否有关。

(四)肝

主体功能:

一、肝主疏泄二、肝藏血1、肝主疏泄

(1)调畅气机2)助脾运化

(3)调达精神情志(4)调节生殖功能2、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以及防止出血的作用。

肝有“血之府库”

之称。

3、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系统连属)

•①肝在志为怒:

“怒”的情志变化与肝有关,怒易伤肝;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易发怒。

•②在液为泪:

泪有濡养,滋润和保护眼睛的作用。

•③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全身筋膜有赖肝血的滋养。

•④开窍于目:

指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物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

(五)肾

主体功能:

一、肾藏精、二、肾主水、三、肾主纳气。

2.、肾与形体志液的关系(系统连属)

•①在志为恐:

恐惧、害怕的精神状态与肾有关。

•②在液为唾:

唾为为肾精所化,有润泽口腔,帮助食物下咽的作用。

•③开窍于耳和二阴:

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前阴的排尿和生殖功能,后阴的排泄粪便作用均与肾有关。

•④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二、六腑(生理功能)

4

4/24

(一)胃

1.受纳与腐熟水谷:

接受和初步消化食物。

胃为“太仓”、“水谷之海”2.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气以通畅下降为顺。

(二)小肠

1.主受盛和化物:

是指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后,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

2.泌别清浊(分清别浊):

将食物分为精华和糟粕的功能。

第三节精、气、血、津液

一、气

(一)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

2、温煦作用:

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

“气主煦之”3、防御作用:

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4、固摄作用:

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和对脏器位置的固护作用。

5、气化作用:

气化是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

(三)气与血的关系1.气为血之帅A.气能生血

5

5/24

上一页

下一页

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性性主动。

⑵寒邪伤寒——寒邪伤及肌表中寒——寒邪直中于里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

痛;寒主收引;寒性清澈。

⑶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③暑多挟湿。

⑷湿邪

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

③湿性粘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⑸燥邪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⑹火(热)邪。

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

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耗气伤津;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热易致肿疡。

2.七情致病的特点

⑴直接伤及内脏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

⑵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⑶影响病情转归。

(二)饮食失宜

1.饮食不节:

饮食无一定规律,失其常度而致疾病⑴过饥

6

6/24

⑵过饱

2.饮食不洁:

因食用了不清洁、不卫生、或陈腐变质有毒、或被污染的食物,引发疾病的发生。

3.饮食偏嗜:

饮食嗜好于某些食物,可因食物营养不均衡。

⑴寒热偏嗜⑵五味偏嗜

⑶偏嗜饮酒、肥甘厚味

(二)瘀血P611.含义

瘀血:

①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②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3.致病特点①疼痛、②肿块、③出血;④面唇甲舌青紫;⑤脉涩或结代。

第五章四诊

(一)望色⒈常色

•主色:

指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色泽。

•客色:

指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非疾病所致。

⒉病色(主病)

•病色包括五色(青、黄、赤、白、黑)善恶与变化。

(1)青:

主寒、痛、瘀血、惊风

(2)赤:

主热证

(3)黄:

主脾虚、湿(4)白:

主虚、寒、失血

(5)黑色:

主肾虚、水饮、瘀血

(二)、望舌

正常舌象:

舌淡红、苔薄白1.望舌色

(1)红舌:

主热证舌红苔黄(实热证)舌红少苔(虚热证)绛舌:

主邪热炽盛、阴虚火旺

(2)舌绛有苔—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3)青紫舌:

主气血不畅

阴寒内盛—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热毒炽盛—舌紫红、紫绛而干枯少

津舌青紫或紫黯—外伤瘀血阻滞局部—紫色斑点

2.望舌形(主病)

(1)胖舌:

主虚、湿

舌淡白胖嫩,苔白水滑,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停留;舌红绛胖大,苔黄厚腻,多是脾胃湿热,痰浊停滞;舌赤肿胀而苔黄,乃热毒壅盛,心脾有热;舌肿胀紫暗多为中毒。

舌瘦瘪淡红而嫩: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7

7/24

(2)芒刺:

主热证舌尖—心火亢盛舌中—胃肠热甚舌边—肝胆火盛

(3)齿印:

主脾虚湿盛

舌质淡嫩,边有齿痕,多为脾虚;

舌体胖大,舌质淡白,苔白湿润而有齿痕,常为阳气虚弱,水湿内停。

(三)望舌苔1)苔质

腻苔—主湿浊、痰饮、湿温腐苔—主食积胃肠,痰浊内蕴薄苔:

主表证,疾病轻浅厚苔:

主里证,外邪入里2)苔色:

(1)白苔:

主表证,寒证

苔薄白为病邪在表;

苔白而厚,主湿浊内盛,或寒湿痰饮;苔白滑黏腻多主痰湿;

若舌苔白如积粉,舌质红赤,则主湿遏热伏,或瘟疫初起;苔白厚燥裂,可见于湿温病邪热炽盛,暴伤津液。

(2)黄苔:

主热证

薄黄苔常为风热在表;

苔黄黏腻,为湿热或痰热食滞;

焦黄干裂或有芒剌,为里热盛极,耗伤气阴。

(3)灰黑苔:

主里热、里寒之重证

苔灰黑湿润多津,多由白苔转化而成,为寒湿.

苔灰黑干燥无津液,多由黄苔转化而成,为火热证候.

第二节问诊P75

(1)病室气味

有腐臭气味,多属患者疮疡溃烂;有尸臭味,为脏腑衰败;尿臊味者,多见于水肿病晚期患者;有血腥臭气的是血症;有烂苹果味者可见于糖尿病。

(2)疼痛部位头痛

太阳经头痛—痛连项背。

阳明经头痛—痛在前额或连及眉棱骨。

少阳经头痛—痛在两颞或太阳穴附近。

太阴经头痛—头痛而重,腹满自汗。

少阴经头痛—头痛连及脑齿。

厥阴经头痛—痛在巅顶,牵引头角。

四肢痛(多见于痹证):

游走痛—风胜(行痹);剧痛喜暖—寒胜(痛痹);

重着而痛—湿胜(着痹,湿痹);红肿热痛—热胜(热痹);

8

8/24

足跟痛或胫膝酸痛—肾虚。

第四节切诊

(一)脉诊的部位和方法

脉诊部位:

常用取寸口脉。

寸口可分寸、关、尺三部。

(二)常见病脉及主病

(1)浮脉¬脉象:

轻取即得,如水上浮木。

特点是脉搏显现部位表浅。

¬主病:

表证、虚证。

有力为表实证,无力为表虚证。

(2)细脉

脉象: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特点是脉窄、幅度小。

主病:

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湿证。

第六章第二节脏腑辨证

1、概念:

脏腑病证是脏腑功能失调反映于外的客观征象,所以熟悉各脏腑的生

理功能和病变特点,则是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

P85

2、八钢包括: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p853、表证里证的关系p86

4、寒证与热证的鉴别;寒证于热证的关系p86-875、虚证

关于各脏腑辩证的考法是题目给出临床症状,考你是什么证型。

心病辩证

一、心气虚证

【基本概念】指由于心气不足,鼓动乏力,血行不畅、失于充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诸症加剧,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二、心阳虚

【基本概念】指心阳虚衰,温运无力,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心痛,气短自汗,畏寒肢冷,面色淡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微细,或结代。

三、心阳暴脱

【基本概念】指心阳衰极,阳气暴脱所表现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更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或胸痛暴作,口唇青紫,甚或神志模糊,昏迷不醒,舌淡或淡紫,脉微细欲绝。

9

9/24

四、心血虚证

【基本概念】指心血不足,心失濡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眩晕,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弱。

五、心阴虚证

【基本概念】指心阴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六、痰火扰心证

【基本概念】指痰火内盛,扰乱心神,以神志失常为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气粗,面红目赤,躁狂谵语,便秘尿黄,或胸闷,喉间痰鸣,痰黄稠,心烦失眠,甚则狂躁妄动,打人毁物,力逾常人,胡言乱语,哭笑无常,不避亲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肺与大肠病辨证一、肺气虚证

【基本概念】指肺气亏虚,卫表不固,宣降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气短不足以息,动则益甚,咯痰清稀,面色淡白,声音低怯,神疲体倦,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

【辨证要点】以咳喘无力、咯痰清稀与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二、肺阴虚证

【基本概念】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甚痰中带血,口燥咽干,声音嘶哑,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变机理】多因久病伤阴;或燥热伤肺;或痨虫袭肺,耗伤肺阴;或热病后期,肺阴耗损所致。

【辨证要点】

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与阴虚见症为要点三、风寒犯肺证

【基本概念】指风寒之邪袭表,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气喘,咯痰色白而稀,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要点】以咳嗽气喘、痰白而稀与风寒表证见症为要点。

四、风热犯肺证

【基本概念】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之邪侵表,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咯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浊黄涕,口

10

10/2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基本概念】指痰热互结,壅盛于肺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喘,咯痰黄稠量多或为脓血腥臭痰,壮热烦渴,胸痛,鼻翼煽动,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要点】以咳喘、痰多与里实热证见症为辨证要点七、痰湿阻肺证

【基本概念】指痰湿壅阻于肺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胸闷,甚则气喘痰鸣,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迟缓或滑。

【辨证要点】

以咳喘、痰白清稀与里寒见症为辨证要点脾与胃病辩证一、脾气虚

脾气虚:

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而出现的证候。

证候:

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口淡无味,大便溏泄,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无力,消瘦,舌淡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二、脾不统血

概念:

是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脾气虚的证状兼见有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月经过多,崩漏,

面白无华,脉细弱。

三、寒湿困脾

概念:

是指寒湿内盛,脾阳受困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脘腹痞闷,食少便溏,恶心欲吐,口粘无味,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肢体浮肿,尿短少,白带多粘稠,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四、脾胃湿热

概念:

湿热蕴结脾胃所表现出的症候。

证候:

脘腹痞闷,食少便溏,恶心欲吐,口粘无味,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肢体浮肿,尿短少,白带多粘稠,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肾与膀胱病辨证1、肾阳虚证

概念:

是指肾脏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

证侯: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形寒肢冷、下肢尤甚、阳萎,不孕、尿少浮肿、五更泄、舌淡胖苔白,脉沉弱。

2、肾气不固

11

11/24

概念:

是指肾气亏虚,固摄无权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小便频数清长或遗尿、失禁、余沥不尽、夜尿多、滑精早泄、白带清稀、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

4、肾虚水泛

概念:

是指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水湿泛滥所表现的证候。

证侯:

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全身水肿,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腹胀满,尿少或见心悸气短,喘咳痰鸣,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

5、肾阴虚

概念:

是肾阴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出的症候。

证侯:

眩晕,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咽干口躁,腰膝酸软,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女子经闭,不孕或见崩漏,舌红少苔而干,脉细数。

脏腑兼证1.心肺气虚

证候:

心悸气短,久咳不已,咳喘少气,动则尤甚,胸闷,痰清稀,声音低

微,头晕自汗,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2.心脾两虚

概念:

是指心血亏虚,脾气虚弱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饮食减少,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或皮下出血,月经量多色淡,或崩漏,或经少、经闭,舌淡,脉细弱。

3、心肾不交

概念:

是指心肾水火既济失调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心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多梦遗精,咽干,潮热盗汗,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8、肝肾阴虚

概念:

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表现出的证侯。

证候:

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胁痛,腰膝酸软,遗精,月经不调,五心烦热,咽干,颧红,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第七章

(一)正治与反治1.正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

它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一致的病证。

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2.反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治。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证。

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

种类: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1.热因热用:

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

临床虽见热象,但其本质

12

12/24

为真寒,治本之法当用温热药治之。

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虽外见寒象,但热盛是其本质,故用寒凉药以治其真热,从而消除假寒之征象。

2.寒因寒用:

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3.塞因塞用:

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因虚而致闭阻的真虚假实证,如脾虚便秘、血枯经闭等证,其治应以补开塞,不要妄用通泄更伤正气。

4.通因通用:

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血瘀崩漏及膀胱湿热所致尿频、尿急、尿痛的病证。

治疗可分别用消导泻下、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等方法。

扶正祛邪的概念: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

扶正多用补虚方法,包括用药,针灸,气功,身体锻炼,精神调摄,饮食调养等。

祛邪,即是祛除病邪,减轻或消除邪气的毒害作用,使邪去正安。

祛邪多用泻实方法,由于邪气不同,部位有异,其治法亦不一样。

(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

根据气候季节特点考虑治疗方法和用药原则

因地:

根据地理环境特点,选择治疗方法和用药原则

因人: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治疗

第二节治法

一、汗法

1.概念:

汗法,也叫解表法,是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

开泄腠理,调和营卫,来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大法。

2.适应证:

一切外感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薄、脉浮等。

3.临床应用:

根据外感表证的表寒、表热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

4.应用汗法的注意事项

(1)汗法的应用,宜汗出邪去为度。

(2)对于表邪已解,热病后期津亏者,均不宜用。

(3)上述诸证必须用汗法时,需配伍加用滋阴、养血等药物。

(4)凡用发汗剂时,服药后应避风寒,忌食厚味及辛辣食物二、清法

1.概念:

清法,也叫清热法,是运用性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大法。

2.适应证:

凡外感热病,无论其热在气分、营分、或血分,只要表邪已解而里热炽盛者,均可应用。

4.应用清法的注意事项:

(1)清热法,易损伤脾胃阳气,故一般不宜久用.

(2)凡体质素虚、脾胃虚寒,表邪未解、阳气被郁而发热者因气虚

13

13/24

或血虚引致虚热证,皆不宜用清法。

3.临床应用:

清热泻火,适用于热在气分,属于实热的证候;清热解毒,适用于时疫温病、热毒疮溃等证;清热凉血,适用于热入营血的证候。

清泻脏腑,适用于邪热入于脏腑,分别有泻肺清热、清心降火、清肝泻火、清泻胃火等不同治法。

第八章中药

v

(一)炮制的目的和意义

v1、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制川乌、制附子)v2、增强药效。

(醋制元胡v3、改变药物性能。

(熟地)v4、利于贮存。

(桑螵蛸)

v5、便于服用。

(麸炒白僵蚕)

(二)、中药的性能

v1.是指中药的特性和功能。

v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及升降浮沉及毒性。

2、五味

五味是指辛、甘(淡)、酸(涩)、苦、咸五种滋味。

v1)辛能散、能行。

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

v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的作用。

v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v4)苦“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

v5)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

v6)淡能渗、能利。

即能渗湿利小便;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v“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大多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常用于虚汗、久泄、遗精、出血等病证。

v(三)配伍v配伍:

指根据病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