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浪潮下高中语文教材教学摭拾.docx
《新课改浪潮下高中语文教材教学摭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浪潮下高中语文教材教学摭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改浪潮下高中语文教材教学摭拾
瑞士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
“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
”而教学的关键就是课程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几经改革而终将放弃,高中语文教学迎来了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同时高中语文教学也迎来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浪潮。
改革未免有阵痛,但凡改革也必能推进事物一定的发展。
高一语文新教材使用近一年了,作为使用教材的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感悟有真切的体验。
一、教师学习终身化
课程改革的理念在于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整体的提高。
但有了全新的课程理念与全新的课程教材,我们还得重视教师理念的更新与素质的提高。
人教版教材用了几十年,教师固然能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但在吃透用好教材的同时,我们却遗憾地发现我们好多的教师在教学领域遇到了瓶颈。
究其原因,在于教材沿用几十年没改变,使我们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思维停滞不前,一套教案用好几年不用变,教师的能力素养没有与时俱进得到提高。
正由于对教材的过分了解而导致部分教师停止在专业领域内的学习,不再主动寻找教学生命的生长点。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一经面世就给了广大语文教师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教材编排分为必修与选修,以两大目标五个模块为核心的必修课程须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完成,教学内容更具有人文性与审美性,选修课程的编排分为五个系列,对教师的语文专业的要求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更具挑战性。
面对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广大一线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动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教材与学生),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
同时,面对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不能拘泥于现有的教学经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突破教学常规,更新教学理念,加强理论学习,广泛涉猎社会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的阅读,持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广博知识的学者型的教师。
当然,作为教师,在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的同时,还得注意精心钻研教材,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以自身的教学魅力实现新课程教学的最大突破。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的处理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在不断“学习”的状态下去使用,同时还要注意边教学边研究,不断摸索,努力挖掘出新课程教学的规律,使教材的处理能得到师生教学利益的最大化。
由此可见,新课程下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只有树立起“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研无止境”的观念才能真正使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语文这个广阔的生活天地里成为自由的舞者。
二、学生素养提升全面化
相比较于人教版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点的教学与巩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更多地淡化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更多地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字词、体验生命、感悟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新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课程内容的编排方面,不能忽视生活这块语文的外延,应积极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未来社会创造美、需要美,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
苏教版的语文教科书强化了人文性,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与健康的人格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
同时,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模块的设置、内容的选编更关注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努力营造审美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与阅读中感知美、崇尚美、接近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另外,学校教育应该走出求知的象牙塔,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是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所经历的人生是异常丰富的历程,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课程的设置重视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还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努力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三、课堂教学开放化
教学内容开放化——
与九年义务教育单一的语文课程结构不同,高中语文新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不同的类型。
而新课程的目标不在于传授学生一成不变的语文基础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与感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这非常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有较大的空间去选择教学与学习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开放化主要地体现在教材处理的自主性。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大量的教学阅读内容与学校有限的语文教学课时之间往往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何能走出有限课时的镣铐,充分的利用好教材,让教材更好地为学生能力素养的提高服务呢?
为此目的,我们教师就应意识到并能努力践行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开放化——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
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个性的发展均要求教师努力建构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他们的学习与成长留下更多的自主空间。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新课程下的一线教师必须要对教材与教学进行大胆地革新,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课堂教学尽量避免封闭式的“满堂灌”或“满堂问”,改变讲台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的现状,避免唱“独脚戏”,允许与认可课堂出现的种种“意外”,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目标。
新课程下的开放型课堂教学应该视过程的需要,或增添内容,或删除环节,在预设教学环节的同时一定要关注课堂的生成现象,决不能拘泥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表现手法等这些常规的教学内容的讲授。
面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体现的课文多、篇幅长的特点,我们教师一定要敢于和舍得进行主题教学,如完全可以在一个段落的内容概括上展开辩论而淡化主旨的分析,也完全可以沉浸在情感的体会中而放弃对表现手法的评价等。
在开放型课堂对教材的处理体现充分的自主性时,我们还要注意改变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演讲赛、辩论赛、诗歌朗诵、话剧改编与表演等教学组织形式都可以为较好地实现主题教学服务。
教学评价开放化——
教学评价的开放化即意味着倡导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突出了人文性,目前语文界虽然对人文性的理解各有偏向,尚未取得完全统一的意见,但有一点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认同文以载道的德育功能,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宗旨。
长期以来的教育机制使师生一致认同分数的衡量价值,教师将考试作为考核学生的法宝,学生又将分数作为自己的命根。
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越来越倾向于用考试分数说话,这就带来了教育的负面影响,即重考分、轻能力现象在学校教育下大肆蔓延。
而语文教学的效能是显性与隐性的综合影响,语文的人文性是很难通过分数来衡量的,它完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有的甚至在三年内不见得有明显效果,直到参加工作以后才显现出来。
所以,新课程努力树立长效的评价观,在现行高中语文教学中,新课程采用高学分制的评价机制则比较好解决了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
另外,新课程充分关注学生个性与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尽量避免把学生培养成一类人。
而语文必修与选修的结合正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有个性特征的一个人。
文学作品题材选择的多向性与作品解读的多元性使语文的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作为树立了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应容忍学生对作品的选择性和多元性解读,对学生的解读过程和解读结果采用个性的评价,扶植好学生创新的小苗,引导他们的身心能自由、和谐地得到发展。
四、文本解读个性化
苏教版语文教材择的课文既多又长,教师在课堂根本不可能对课文进行详分细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舍得与不舍,课堂讲解要学会提纲挈领。
在有限原教学课时,我们要把鉴赏、品读的舞台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人生阅历(不管是丰富还是单一、深刻还是肤浅),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我们发现,在教材中已将“课后练习”改成了“文本研习”,题目的设置不再拘泥于对文中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强化记忆,而更多的是一种品读。
有对文章主旨的探讨,对文章表现手法的梳理,对文章中个别句子的个性化解读等,真正在引导学生见仁见智解读文本,将文本的阅读感受悟内化为自己的体验,从而去充实自己的人生。
相较于人教版的教材,注重文本解读的改革最明显的当数文言文的教学。
在教学《劝学》《师说》等经典的哲学著作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它同样也淡化了对实、虚词的辨析与记忆,而在课后仅仅出示了“问题探讨”,对文章的写作思路进行有序地梳理、课文主旨进行深入挖掘、甚至是对文章的主旨同样建义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努力引导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
在新课程新理念下,新教材的教学要学会让学生说话,还学生以话语权,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真正能做到学一篇有一得。
而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自读,将语文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向课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写好读书笔记,使课堂教学的集约化成为一种可能与必然。
五、生活意义凸显化
现代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都是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去认识世界的,学生的知识来源于学生认知机制与其置身于其中的日常生活的自然世界与文化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心灵的自我反思,或者说自我建构。
学生自身就是知识的创造者。
在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与生活情境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鲜活的人生正是学生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了体验经济的概念,其实这正是突出了人类对生活的种种真实的或期盼的体验的渴求。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现实生活又是一个鲜活的体验资源库,让学生心灵与其生活世界直接碰撞,从而点燃他们的问题火花,引发他们探究的冲动,并从中获得经验,产生反思,建构知识。
这正是当前新课改的新理念。
为此目的,新课程教学内容回归生活,加强课程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加强与生活的现实联系,凸显生活的意义。
这一点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生命的激情——
新教材必修课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其中“向青春举杯”“珍爱生命”这两个模块给予了学生生命的激情。
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正是人生最葱郁的季节。
在人生的旅途中,直面现实、拒绝彷徨、敬畏生命、善待生灵、设计未来等积极的情感几乎都能在这两个模块中得到体验。
历史的睿智——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高一的学生正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年轻的生命带着年少的轻狂,稀缺的是生活的积淀。
如何引导他们掌好生命之舵正是我们所要认真思考的,而借助经典的力量则是一种较好的途径。
新教材“获得教养的途径”“历史的回声”两个模块借助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了系列的熏陶。
学生置身历史情境,阅读经典作品,借助自己生命的感悟,体验哲人的生命情怀,从而获得一种历史的积淀而让自己获得一定的教养,拥有一种历史的睿智。
家园的情结——
人生不是江河一浮萍,不是天地一沙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园情结,只是在我们年轻的学生身上还没有能真切地体味到“月是故乡明”的百般滋味。
新教材中“漂泊的旅人”让学生体验了天涯羁旅的愁,“乡关何处”带领着学生寻找着自己精神的家园,情牵故园,魂梦相萦是人生的无奈,但又何尝不是人生一种美好的情怀?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也必要经历人生的离合悲欢,而通过阅读文人的经典又可帮他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的过程与意义。
哲学的思考——
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
如果生活中缺少思考,那么人生就会变得浮浅。
如何能沉淀人生,让人生变得与众不同?
那就阅读、阅读、再阅读!
并且能边读边思,像哲人那样作一些生命的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等模块给了我们思索人生的空间,让我们学生能试着让自己因深入阅读而变得有一定的深度。
新教材在课程的编排上注重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或经验再体验,或作尝试经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范人生,不断加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强化对生命的思考……所有这一切,无不凸显着新教材关注生活意义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集约化
新教材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必修课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五个模块。
每个模块均综合地体现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
五个模块的课程内容要在两个半学期内完成简直是不可能,而事实却又让教师必须得正视大量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课时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课时是有限的,内容是繁杂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抛弃人教版老教材的教学模式,从观念上真正加以更新,改变甚至可能要颠覆课文详解细品的教学模式,该简就简、该删就删,大刀阔斧地进行一场教学革命。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的引进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集约化有了可能。
多媒体教学、电视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形象、更生动,同时也使教学过程更更紧凑。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在声音、视觉的双重冲击下高效地进行课堂学习,提同授课容量现听课质量。
如教学游记《长江三峡》时,教师可以借助优美的画面与音乐,给予学生充分地视、听觉冲击,在强烈感知下研读课文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写作教学困难化
新教材必修课共有五个模块二十个专题,在每个专题后均设置了写作专题,写作教学从激情、立论、阐述、写景、善思、用笔、文采、情感、思想深度等方面作了写作的要求。
但每一次的写作都无法将上述的各个写作要点割裂开来而进行一一地训练,这又使得作文的教学弱化了系列性。
更为困惑的是,人教版老教材是按文体来编排单元教学与写作训练的,比如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的经典议论文之后就要完成学习写议论文的教学要求。
而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已经强化了议论文的论点、论据与论证的概念,学生在已有议论文写作知识储备下去学写议论文往往就能做到先模仿再创新,而这样的写作教学效果也往往就比较明显。
再如散文的写作,往往是通过对朱自清《荷塘月色》等经典散文的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去写作的,学生写作时已具有了写景状物的概念,并且已掌握了散文写作要西游记“形散而神不散”,抒情可以分直接与间接抒情等散文写作知识,所以学生也可以先模仿再学写。
另外,说明文的写作要求也往往安排在说明文单元教学之后。
老教材的教学相对规律性强,对学生来说,写作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呆板,但在这种相对单调的写作教学下,学生的写作文体性却能得到最大化的加强。
而新课改下的教材的编排最大的收益在于学生阅读面的扩张与阅读量的增长。
阅读内容相对丰富的同时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这使得在提升一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同时也极有可能抛下了一部分本身对阅读不感兴趣而导致阅读能力弱化的学生。
写好文章往往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现在学生缺少最多的是对实际生活的体验,他们的体验大多来自阅读、网络和影视。
没有生活的直接体验,只能借助于文本阅读而得到的间接的体验,这相对于不能阅读或不想阅读的学生来讲,就写作的蓄势已拉下了一大段的距离。
另外,新教材的写作编排往往与专题的文体脱节(当然,细研教材我们也发现一个专题内的文体也往往不是统一的),这又使得学生没有可以模仿的文本,更谈不上强化各类文体了。
如必修一的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呈现给学生的是几篇散文,而此专题下的写作教学的要求却是“夹叙夹议,枝繁叶茂”,教学范文与写作要求如此脱节就往往使得写作教学步履艰难。
因此,经过初中三年的新课程“熏陶”的高一学生在意识上已有意无意地淡化了文体特征,高中的新教材也同样地教学体例上淡化了文体特征,这又使得高考的写作目标(文无定体、文各有体)难以轻易实现。
初高中新教材在写作体例编排上的共同特点,虽使学生可能因为模块的学习而掌握了不少材料,但如何组材,如何安排文章这方面的能力却很弱,经常搭不像文体框架。
这种现状给老师增添了写作教学操作上的难度,所以新课程下的一线语文教师必须增加作文教学操作层面的摸索,尽管写作教学之路是何其的漫长与艰难。
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在高考指挥下的教学改革未免有时让人有戴着镣铐跳舞的无奈,但只要我们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学素养摆在教育的第一位,用自己的教学行动践行教学的改革之路,在大风大浪中艰难玉成,一定会迎来中学语文教育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
[3]郑金渊《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4]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
[5]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
[6]丁帆、杨九俊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5)》江苏教育出版社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