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0079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docx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docx

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

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要点:

一、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1)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主因是温度、光照影响其行为;

(2)生物节律性行为:

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a.植物体内的激素:

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b.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c.植物向光性:

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

:

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5)植物生长素

a.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b.作用:

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c.缺点:

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6)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

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

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2)胰岛素的功能:

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3)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a.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治疗服用胰岛素。

)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b.胰岛素分泌过多:

低血糖症。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二、内分泌腺和激素

激素的作用:

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

a.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消化腺有导管,消化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b.分泌物质不同:

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胰脏分泌胰岛素,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

卵巢、睾丸分别分泌雌、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激素分泌不正常带来的疾病:

幼年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过多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

幼年甲状腺激素不足呆小症,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三、体液调节

(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快速而短暂;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缓慢而持久。

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四、神经调节

(1)

神经元

a.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b.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信息),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c.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细胞体;②细胞核;③树突;④轴突;⑤髓鞘;⑥轴突分枝;⑦末梢。

(2)③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递到细胞体中。

(3)④的功能是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中传出。

d.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各种器官中的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来获取并传递的。

(2)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

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3)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a.脑神经:

由脑部发出,总共12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b.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共有31对。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4)中枢神经系统

a.脑和脊髓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b.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c.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

(5)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a.大脑

大脑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人的思维器官。

大脑的结构分左、右两个半球,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

沟和裂之间隆起形成回。

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

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密集,形成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b.小脑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

如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

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c.脑干

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6)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a.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

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形成许多神经中枢。

b.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主要有传导和反射两个方面的功能。

c.脊髓中的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

但这些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到大脑的控制。

(7)反射

a.对高温物体的刺激,手迅速缩回是一种应答性的反应。

这种应答性的反应叫反射。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c.

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

d.产生反射的过程。

当手碰到高温物体时,首先通过感受器感觉高温,产生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导进入神经中枢(在脊髓中),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达到效应器,产生反应,手立即缩回。

产生反射活动的这样的结构叫反射弧。

e.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8)神经中枢

a.神经中枢是由一些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聚在一起的,成为专门调节人体某一生理活动的神经细胞群。

b.脊髓中是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可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

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的控制。

c.高级神经中枢一般在脑中。

d.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肌腱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产生效果:

小腿反弹。

膝跳反射可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9)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a.非条件反射。

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遗传的行为。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生下来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较固定。

b.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反射弧不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重要功能。

需大脑皮层参与。

五、恒定的体温

(1)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37℃左右。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绝对不变的。

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一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

(1)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a.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b.产热

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

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

c.散热

散热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

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

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d.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

(2)体温受脑控制

a.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b.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典型例题:

例1:

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

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

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

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

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

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例题拓展:

1.如图,进行如下实验:

(1)将胚芽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甲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从琼脂

甲上取下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一侧,结果出现的现象

是。

(2)乙是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将其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一

侧,结

果出现的现象是。

(3)这一实验是荷兰科学家最先进行的。

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

论是。

(4)能否省略琼脂乙的实验?

理由是。

(5)某同学认为还应增加一个实验,即将胚芽中部切下一部分放在琼脂甲

上重复实验,以说明胚芽中部不会产生生长素。

你认为必要吗,为什

么?

2.小敏发现公园里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路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路灯一侧的菊花开花。

小敏选择靠近路灯的几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

(2)查阅资料,小敏了解到早在19世纪3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就用菊花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

如图甲是其设计的实验方案:

 

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

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菊花植株开花所需的光照条件是。

(3)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还可以知道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

(4)进一步探究:

模拟“生长素的发现”的科学实验方法,小敏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B植株产生的开花激素对A植株的影响。

实验步骤如图乙:

  第一步:

将琼脂块①放在切去顶端的枝条B的切口上一段时间;取另一块琼脂块②不放在植

株B上作对照;

  第二步:

含激素的琼脂块①放在植株A1的枝条叶腋处切口上:

 

第三步:

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②放在植株A2的枝条叶腋处切口上,(植株A1、A2生长情况相

同),请你预测实验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3.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

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

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

(2)拜尔的实验D中,推出几天后胚芽鞘将 (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

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

4.研究表明,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上端(顶端)向下端(根部)运输。

取两根相似的柳树枝条,把一根正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生长情况如图甲所示。

若把另一根枝条倒挂在同样潮湿的空气中,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其生长情况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生长素能阻止叶

柄脱落”的结论的实验.(说明:

生长素

是一种植物激素,与植物的生长有关.)

实验材料:

如图所示健壮植物若干,不含

生长素的羊毛脂,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

刀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去除顶芽(顶

芽、嫩叶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

分别标号甲、乙.

②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叶片C,在叶柄断口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不作处理.

③甲、乙两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C的情况.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去掉顶芽有无道理?

为什么?

.该同学用叶片C作研究对象有无不当?

如有不当,应选谁做研究对象?

为什么?

(2)如对不当之处作了修改,该同学可能得到的实验现象是:

,据此能否验证题干结论.

(3)如果让你参与实验,你准备如何完善实验设计?

例2:

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定的血糖含量甲为0.09%,乙为0.14%o然后给甲、乙两人分别喝下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所得结果如图中的曲线所示。

请回答:

(1)血糖含量正常值在左右,由

此可判断甲、乙两人中是病人,

患的可能是病。

(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溶液后的1小

时内,血糖含量显著增高的原因

是。

(3)甲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血糖含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这与体内分泌的作用有关。

(4)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l小时后,血糖浓度也下降,但乙血糖浓度下降不同于甲的一条途径是排出了体外。

(5)在临床上给甲、乙两人中的疾病患者治疗时,可为患者注射,该药物的作用

是。

例题拓展:

1.图为正常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其中编号①③④表示物质,②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血糖浓度维持在  ,对此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的激素中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概括的讲此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的  和抑制血糖的  (填“来”或“去”).

(2)图中①处表示的物质是  ;③表示  ;④表示  .

(3)图中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此过程发生的场所为  .

(4)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

细胞,使其分泌  增多,此过程属于  调节.

(5)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这种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的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例3:

A、B两患者都为成年人,他们各患什么病?

并简要说明产生该病的原因。

患者

身高

智力

生殖器官

A

70cm

正常

发育正常

B

70cm

低下

发育不正常

(1)A患     病,其病因是               引起的。

B患     病,其病因是               引起的。

(2)某人脖子肿大,呼吸困难,劳动时心跳加快。

从症状上看,此人可能患        。

其病因是                        。

(3)小明的爸爸近来身体日渐消瘦,而且多尿。

到医院检查,发现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很低,尿液中还含有葡萄糖成分。

根据以上症状,小明的爸爸可能患有     病。

其原因是            ,可以通过            进行治疗。

例题拓展:

1.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取两个玻璃缸编号为A、B,在A、B两缸内各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饲料.

b.在A、B两缸内加入同时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不能少于5只).

c.在A缸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B缸不加.

d.保持A、B两缸内水温22﹣25℃,并每天观察和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根据实验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2)实验中A组合B租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  ,B组的作用是  .

(3)A、B两缸中的蝌蚪数量“不能少于5只”,是为了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预测实验结果:

蝌蚪长出四肢A缸  (早或迟)于B缸,蝌蚪发育成幼蛙所需的时间A缸比B缸  (长或短).

(5)根据预测可得出结论:

甲状脉激素具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

(6)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再选择5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  切除,其余条件应于  组相同(填“A”或“B”)

例4:

根据反射弧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完

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做  .

(2)如果你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把手松开,完成此动作的神经传导途径是[ ]

  →[ ]  →[ ]  →[ ]  →

[  ]  ,从而完成缩手反射.这个反射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由  (填“脊髓”或“大脑”)控制完成.

(3)人在被针刺痛的缩手反射中,其反应是  。

A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B先疼痛,后缩手

C缩手和疼痛同时发生D因人而异

(4)人在被针扎后,能够感觉到疼痛,但不能完成缩手动作,原因可能是如图中的[  ]

  受损所致.

例题拓展:

1.如图是缩手反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接受环境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填序号),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

(2)能够形成缩手反射活动,不仅需要一定的神经结构,还需要有关骨骼肌的参与,缩手反射主要是通过  收缩和  舒张实现的.

(3)图中A结构是由神经元的  汇集构成的,B结构的主要功能是  作用.

(4)吃梅止渴、望梅止渴、谈梅止渴三个反射活动中,与缩手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的是  .

2.我国每年进行的CBA篮球联赛,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是很大的考验.请结合如图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球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对投球角度、力度作出准确判断的结构是[  ]  ,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有关的结构主要是[  ]  .

(2)休息时,教练会和队员一起总结优点和不足,沟通需要改进的攻防策略,这个过程离不开1的表层中于  有关的神经中枢.

(3)运动员能快捷、灵敏的进行比赛还与遍布全身的5密切相关,该结构是由[  ]  集结成束,外面包膜构成,具有  的功能.

(4)比赛中,某运动员因争抢篮板球只是扭伤了腰部,结果却造成下肢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的症状,你分析他应该是损伤了腰部的[  ]  ,并且该结构中的排尿,排便中枢失去了[  ]  的控制.

 

3.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④是  .

(2)用针刺激手,手会缩回,写出这一反射过程的

神经传导途径:

  (只用标号和

箭头表示)

(3)手受到针刺后,会在大脑皮层形成痛觉,说明

脊髓除了充当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以外还

具有  的功能.

(4)如图④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①受到刺激时,人的表现是  .

A.有感觉且能缩手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4.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

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

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是不

一样的。

为此两个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①两个同学如图所示做好准备,(直尺的0刻度端朝下,起始

位置为0刻度),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要求被测试者仅用

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②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处的刻度,这个刻度越小,说明被测试

者的反应越快。

③在相同的条件下,用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比较不同人对于这一

刺激的反应快慢。

由此请你思考和回答如下问题:

(1)对于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思想中值得可取的地方是什么?

(2)对该同学的设计中你认为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理由是什么?

(3)本实验还可以进行其它什么问题的探究,并请对某一问题的探究作出实验方案的设计。

 

5.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短时间反应时(对简章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

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____________。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________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

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___________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都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__________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___________,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例5:

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从获得途径看,动物的行为可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