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 复习重点 自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9539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 复习重点 自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 复习重点 自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 复习重点 自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 复习重点 自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 复习重点 自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 复习重点 自整.docx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 复习重点 自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 复习重点 自整.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 复习重点 自整.docx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复习重点自整

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任务;P2

生理学是研究活的有机体生命过程和功能的科学

研究对象:

1生理学(Physiology)是以生命有机体的功能(function)为研究对象,即研究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理学就是以高等动物为为研究对象

3解剖学(Anatomy)是研究生命有机体形态和构造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广义的解剖学包括解剖学和组织学两部分)

学习目的:

1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

3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过程和机制

4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

学习方法:

1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关联、相统一,生命活动过程和机理的统一性

2局部和整体、整体和环境对立统一

3进化发展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4着重理解,掌握重点

研究方法:

研究水平:

整体水平、系统和器官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

研究方法:

形态学→解剖学/组织学研究

功能学→生理学研究:

动物实验:

急性实验(在体:

暴露出某一部位(器官),研究其机能/离体:

分离出所需器官、组织或细胞,置于适宜的人工环境,研究其机能)

特点:

能严格控制条件,排除其它非实验观察因素干扰,针对实验对象,进行直接细致的观测分析,但未必能反映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情况

慢性实验:

预先处理,近自然情况下观察研究

特点:

动物处于清醒状态,可作较长时间观察,获得数据接近自然状态。

但实验较复杂,影响因素多,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人体观察研究

5.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的概念;P3

细胞内液:

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内,其化学组成和含量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与生理功能的体液。

约占2/3

细胞内所有液体成分的总括,包括细胞质基质,核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基质以及液泡内的细胞液。

细胞外液:

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2.内环境的概念;P3

内环境:

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占体液1/3)(细胞外液包括血浆1/4,组织液1/4(组织间隙液,淋巴液和脑脊液))

内环境的稳态最终要反应在细胞内的自稳态,细胞内的稳定状态是细胞实现功能的基本条件。

3.神经调节的概念;P5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调节是通过各种反射来实现的。

中枢神经系统中与心血管反射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为心血管中枢,即调节心脏和血管活动的神经中枢,分布在下丘脑、中脑、脑桥和延髓。

神经调节的要通过反射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神经调节特点:

迅速而准确,局限、短暂(短、快、准)

4.体液调节的概念;P5

体液调节:

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

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Hormone)→血液循环(体液)→靶细胞和靶器官

特点:

缓慢、广泛而持久(慢、广、久)

激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仅具有特异受体的细胞才能对特异的激素发生反应

6.反射弧的概念;P5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反射弧:

反射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基础部分组成

反射中枢是由具有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聚成群构成的,位于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

7.神经元的类型;3-1PPT16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

结构上分类:

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

功能上分类:

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8.神经递质受体的类型、阻断剂及其作用位点;P583-344

Ø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递质:

1乙酰胆碱:

跟后膜受体结合

2单胺类

 

3氨基酸类: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脑内主要的兴奋性递质

谷氨酸受体有二类,离子型受体和代谢型受体(mGluRs)

离子型受体:

受体与离子通道偶联,形成受体通道复合物,介导快信号传递如: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

海人藻酸受体(KAR)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受体(AMPAR):

代谢型受体:

G-蛋白偶联,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的产生而导致代谢改变的谷氨酸受体,产生较缓慢的生理反应

4肽类:

缩胆囊肽、P物质(痛觉的主要递质)、内源性阿片

Ø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递质:

Ach、NE

受体:

1胆碱能受体

⏹交感和副交感节后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上

⏹副交感支配的靶器官上

⏹运动神经元支配的骨骼肌上

M型受体(毒蕈碱型受体),

•副交感支配的靶器官上

•因靶器官不同可能产生兴奋或抑制效应

阻断剂:

阿托品

N型受体(烟碱型受体)

•交感和副交感节后神经元胞体或树突上(N1)

•骨骼肌细胞上(N2)

阻断剂:

筒箭毒

2肾上腺素能受体

⏹仅位于交感支配的效应器上

β受体

⏹NE结合到受体上

α1受体

⏹肾上腺素结合到受体上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β1和β2阻滞剂如:

心得安

β1阻断剂对心脏的作用,防止心率增加和心脏病人心率不齐,并不干扰其它交感效应如:

心得宁

β2阻滞剂如:

心得乐

α阻断剂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而不会干扰其他交感神经的作用

如酚妥拉明

3谷氨酸受体有二类,离子型受体和代谢型受体(mGluRs)

离子型受体:

受体与离子通道偶联,形成受体通道复合物,介导快信号传递如: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

海人藻酸受体(KAR)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受体(AMPAR):

代谢型受体:

G-蛋白偶联,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的产生而导致代谢改变的谷氨酸受体,产生较缓慢的生理反应

9.感受器的概念、功能及其形成感觉的机理P1364-5

感受器是指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和装置。

功能是将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输到大脑中相应的中枢,最终形成感觉。

功能分类:

按照感受的刺激能量类型

化学感受器、光感受器、温感受器、机械感受器、伤害感受器、本体感受器(

感受器的生理特征

⏹对世界的认知是由感受器发出动作电位,传递到脑,经脑建立起来的

⏹感受器响应一种特定的环境刺激,这种刺激称适宜刺激(adequatestimulus)

⏹不同能量形式的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将把作用于感受器的各种形式的刺激的能量最后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

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时,不仅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同样把刺激所包含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序列中。

感受器的适应;

感受器具有能量转换特性:

产生感受器电位,是局部电位,感受器本身不能产生AP;

10.肌肉中本体感受器的类型;

11.“全或无”现象的概念;局部兴奋特征

“全或无”(allornone)现象,指在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内,反应的大小取决于这个系统所储存的能量,而不决定于引发这个反应的刺激的大小

11.肌肉神经接头的构成及收缩耦联机制;2PPT120/180P43

接点是神经肌肉发生接触的部位,能将神经纤维的冲动传递到肌纤维上的特殊结构

主要结构包括终板或突触前膜、终板膜(突触后膜)及突触间隙三个部分组成

兴奋收缩耦联概念:

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转化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

主要步骤: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肌质网对Ca2+的贮存、释放和再聚积---肌丝的滑行

12.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电势变化本质;3-288

静息电位(RP):

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AP):

细胞膜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动作电位指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短暂的可传播的电位倒转

这一现象称极化。

所有细胞都有RP。

AP产生的特点:

“全或无”(allornone)现象,指在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内,反应的大小取决于这个系统所储存的能量,而不决定于引发这个反应的刺激的大小

AP不重叠,因有绝对不应期

传导性,不衰减传导

动作电位组成:

上升支、下降支、负后电位、正后电位

膜电位的变化:

极化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

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减小甚至消失的过程

反极化contrapolarization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

超射overshoot膜内电位由零到反极化顶点的数值

复极化repolarization去极化、反极化后恢复到极化的过程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

AP的形成:

刺激引起去极化(depolarization)到阈电位(TP,thresholdPotential)

电压门控Na+打开:

内向的电化学梯度(electrochemicalgradients)

正反馈过程

电压门控K+通道打开:

外向的电化学梯度

负反馈过程

膜电位的变化就产生动作电位

13.绝对不应期的概念;2P216心肌兴奋周期变化

绝对不应期:

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复极化为-55mV左右的时间内,如果再给第二次刺激,心肌细胞都不会产生兴奋和收缩,此时兴奋性为零

阈值无限大,兴奋性近于零、神经纤维这个时期约0.3-1ms,心肌200-400ms

14.阈电位概念;2103

阈电位:

能使膜上Na+通道突然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称为阈值膜电位

阈电位的特性是引起膜上Na+通道的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

外加刺激使膜发生去极化,当静息电位值减少到某个临界值(阈电位)时,膜才会突然出现锋电位上升支(Hodgkincycle),它已不依赖于原来刺激的强度

14骨骼肌收缩原理;P672

肌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原肌球蛋白遮盖肌球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横桥无法与位点结合。

当肌纤维兴奋时,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致使肌浆中Ca↑(2+)浓度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构型发生改变,牵拉原肌球蛋白移位,将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暴露出来,引发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

横桥一旦与肌动蛋白结合,便激活横桥上的ATP酶,使ATP分解释放能量,使横桥发生扭动,牵拉细肌丝向M线肌节中心方向滑行,结果是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

当肌浆中Ca↑(2+)浓度降低时,肌钙蛋白与Ca↑(2+)分离,原肌球蛋白又回归原位将肌动蛋白上的结合点掩盖起来。

横桥停止扭动,与肌动蛋白脱离,细肌丝滑出,肌节恢复原长度,表现为肌纤维舒张。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

把肌细胞的兴奋和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

 三个步骤:

1.肌膜动作电位经横管(由细胞膜组成)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三联体)

  2.三联体处的兴奋传递

 横管膜兴奋→终末池Ca2+通道开放→Ca2+进入肌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丝滑行→肌收缩

3.肌浆网对Ca2+的回收

释放:

AP使终池膜Ca2+通道开放

 回收:

钙泵作用

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肌浆中Ca2+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构象改变→原肌凝蛋白的双螺旋结构发生扭转→肌动蛋白的横桥结合位点暴露→横桥和肌动

蛋白结合,横桥扭动,细肌丝向M线方移动。

一次拉动滑行的距离最大可达10nm.

 ATP的作用:

提供能量

肌肉收缩特征肌肉的单收缩和复合收缩

肌肉受到单次刺激发生的收缩即先发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出现一次机械收缩称单收缩

单收缩可分为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给肌肉以连续的脉冲刺激时,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15.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p113(自主神经系统)3-335

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消化腺、汗腺、部分内分泌腺)

交感神经系统:

具髓鞘的节前纤维起自脊髓胸1(T1)至腰2或腰3(L2orL3)水平,脊神经前根的一部分;在不同水平的神经节内与节后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

副交感神经系统:

节前纤维起自中脑、脑桥、延髓及脊髓骶段2-4节;前纤维在所支配器官旁或器官内的神经节与节后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

功能:

1紧张性作用:

交感神经对心脏具有与迷走神经作用相反的紧张性作用,在静息条件下,自主神经纤维上经常有低频的神经冲动传出到效应器。

2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颉顽(亢字左边)作用:

当交感神经中枢活动加强时,副交感神经中枢就受到抑制。

两种神经中枢相互抑制

3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协同作用

16.神经突触联系的构成及其递质分泌过程;47ppt3-149

突触:

通过递质和酶,从突触前膜向后膜传递冲动的特化功能连接

突触具“开/关”作用,能过滤信息流

突触结构: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突触传递:

AP传递到突触小体→电压门控Ca++通道打开→Ca++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

Ca++激活钙调素,钙调素激活蛋白激酶→蛋白激酶磷酸化突触蛋白→递质释放并扩散通过间隙→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中释放出来(递质释放的数量依赖于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递质结合到后膜受体上)→化学门控通道开放

EPSP:

去极化;或IPSP:

超极化

递质灭活

17.视觉投射的特点;近视远视形成原因;

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觉器官(眼)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中枢有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后获得的主观感觉。

人所感知的外界信息有95%来自视觉。

近视:

远处的平行光聚焦于视网膜前方。

是由睫状肌持续紧张引起的。

特点:

眼球轴向增长

远物成像聚焦在视网膜前面

图像落到视网膜上模糊

远视:

近物观察困难.是由晶状体被膜的弹力变小引起的

特点:

眼球轴向缩短,晶状体太薄或太硬

近物成像聚焦在视网膜前面

图像落到视网膜上模糊

散光:

视物模糊歪曲。

是由角膜或晶状体曲度异常而造成来自不同平面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特点:

角膜或晶状体部分曲率不规则,造成成像模糊

18.晚光觉、昼光觉形成的原因;

 

18.视觉范围及视野的概念;

o视力:

眼辨别物质细节和精细结构的能力反映了光刺激在视网膜上的空间分辨率,即视敏度,又称视力

o视野:

是指单眼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19.视觉色素细胞及黄斑、盲点;147ppt4776

视觉色素细胞:

书146ppt47ppt76

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有感红、感绿和感蓝三种,而视杆细胞有视紫红质。

视杆细胞无色觉,只能区别明暗,只能看清轮廓对弱光很敏感,而视锥有色觉。

每种感觉色素只能吸收其敏感的可见光光谱区域的光,即视红色视锥细胞,视绿视锥细胞和视蓝视锥细胞

黄斑:

ppt40

•视锥细胞相对较为稀疏

•中央凹(FoveaCentralis)

o视锥细胞密集

o在明亮环境下提供敏锐的色觉

盲点:

ppt39:

视盘,视神经的轴突组成视神经,但无光感受细胞,因此是视觉的生理盲点

20.听觉范围及声波传入的途径;157ppt96?

听力:

由于对每一个振动频率都有自己的听阈和最大听阈,因而就能绘制出表示人耳对振动频率和强度的感受范围的坐标图

其中下方曲线表示不同频率振动的听阈,

上方曲线表示它们的最大听阈,

两着所包含的面积则称为听域。

 

⏹途径:

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

(卵圆窗)振动前庭阶淋巴液振动通过蜗管到鼓阶正圆窗正圆窗振动声音回荡至中阶的基底膜

21.中耳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和声波传递中的作用;158

结构:

(书158)中耳内为鼓室,内含三块听小骨:

锤骨、砧骨、镫骨

声音传递的过程:

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卵圆窗)--振动前庭阶淋巴液振动通过蜗管到鼓阶正圆窗--正圆窗振动

声音回荡至中阶的基底膜

 

22.ABO、Rh血型及红细胞的特点;P203

ABO血型:

红细胞凝集(由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A和凝集原B决定)可组成四种血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含有不同的凝集素。

红细胞膜上只含有凝集原A的为A型

只存在凝集原B的炜B型

同时存在凝集原A和B的为AB型

两者都不存在的为O型

Rh血型:

如果将恒河猴(Rhesusmacacus,Rh)的红细胞注射入豚鼠腹腔,豚鼠的血清中就出现抗恒河猴红细胞的抗体(凝集素Rh),这个凝集素同样可使大部分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存在8中不同的Rh类型,其中C,D,E是普遍存在的,但以D的作用最强,因此我们称含有D抗原的红细胞,为Rh阳性,而红细胞上缺乏D抗原的称为Rh阴性

◆形态结构和数量:

没有细胞核,呈中央凹型(两面)的圆盘状

◆可塑变形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和溶血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与血沉:

红细胞在血液中能够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称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运输O2是由血红蛋白来完成的

◆红细胞的功能和代谢

红细胞功能

运送O2和CO2,RBC内O2浓度>血浆70倍

缓冲pH,由Hb实现KHb(血红蛋白及其钾盐)/Hb,KHbO2/HbO2

可接受所生成的H成为HHb;HHb也可释放H

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由厌氧代谢(缺乏线粒体)产生ATP,产生的能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保持Fe2+二价

为Na+-K+泵供能;维持高钾和低钠,低钙。

保持RBC双凹圆盘状

23.心肌动作电位的特点;循环7919P210

1.0期(去极化):

刺激→局部去极化→达到-70mV时(阈电位),迅速升高到+30mV(钠离子平衡电位),其正电位部分称超射。

(图1)

Ø特点:

胞内膜电位迅速由from-90mvto+20mv持续约1-2ms,最大去极化速率800-1000V/s.

达到阈电位时,大大增加了膜上钠离子通道的开放数目,出现了再生性钠离子内流.

可被钠离子的阻断剂河豚毒(TTX)阻止。

2.(复极化)200-300ms:

(快速复极初期,1期,20mv到0mv)图2

瞬时性外向K+离子流

3.(平台期,2期):

图3

早期平台期膜电位稳定在0mv到-40mv左右,并出现缓慢的复极化。

0mv时钾离子外流变慢,当膜电位达到-40时,激活了心肌细胞膜上的钙,钾离子通道—慢反应,Ca2+内流和K+外流几乎平衡,形成早期平台期。

到了晚期,K+的外流超过钙离子的内流,造成膜电位下降。

 

图1图2图3

4.快速复极末期,3期:

图4

细胞膜复极化速度加快,膜内电位由0mV左右很快下降到-90mV的静息电位水平,占时100-150ms

原因是外向K+流逐渐增强超过内流的Ca2+

5.静息期或舒张期,4期:

图5

膜电位维持在–90mv,但还有大量离子交换。

K+Na+的恢复依靠Na+-K+pumpactivity,3Na+outand2K+in.

Ca2+的恢复依靠Ca2+-Na+pump,而能量则依靠钠离子顺浓度差的进行来提供。

图4图5

24.心肌的兴奋传导过程;216ppt34?

心肌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主要由缝隙连接(闰盘)完成,具有合胞体的性质,保证心肌细胞同时收缩。

 

25.心动周期和心输出量的概念;221223ppt6-150

心动周期:

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首先是左右心房同时收缩,然后舒张;心房舒张的稍后心室开始收缩。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心输出量:

心室收缩时向动脉血管内射出的血量称心输出量,是心脏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

每搏输出量:

60-80ml

每分输出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26.心血管运动的高级中枢和基本中枢;241?

最基本中枢在延髓,而高级中枢在下丘脑和大脑皮质。

延髓的基本中枢即心血管迷走中枢(心抑制中枢)、心血管交感中枢(心加速中枢)。

心血管交感中枢:

起源于延髓腹外侧部分,由它发出的纤维下行到脊髓胸段1-5节(T1—5)的灰质侧角神经元,这里发出的心交感节前神经纤维在交感节换元后,节后纤维进入心脏,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和心室肌。

心抑制中枢(副交感神经):

起源于延髓的(背核和疑核)。

心迷走神经进入心脏后,节前纤维与心肌内神经节细胞发生突触联系,节后纤维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有些纤维也分布到心室肌。

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胆碱能纤维。

 

27.心脏起搏及传输;

 

27动静脉血的特点;?

动脉:

由大,中,小和微动脉组成:

大,中动脉的管壁厚而坚韧,中膜(平滑肌)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

因此又称弹性贮器血管;

小动脉和微动脉(直径小于100um):

弹性纤维少;但有较厚的平滑肌层,平滑肌的舒缩可使血管的口径发生明显的变化,起到阻力血管的作用,又称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可进一步分支成后微动脉

静脉:

由大静脉,腔静脉,小静脉和微静脉组成。

数量多,口径较粗,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少,管壁较薄,易扩张。

容量血管

血液储存库(60%-70%)

28.呼吸三个过程;

呼吸过程是通过三个连续的环节

Ø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以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称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二个过程。

Ø气体在血液运输(gastransportation)

Ø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称内呼吸

28呼吸中枢;277?

脊髓呼吸运动神经元(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

1颈髓3—5节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膈神经,支配膈肌的运动。

2胸髓1—11节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肋间神经,支配肋间肌的运动。

3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但是脊髓只是联系高位脑与呼吸肌的中继站。

延髓呼吸中枢:

保留延髓的去大脑动物,就能进行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呼吸神经元在延髓中集中的部位可分为两组。

一组称背侧群(,另一组是腹侧群。

脑桥呼吸中枢(长吸中枢):

刺激该区,可促进吸气,位于脑桥下2/3(呼吸调节中枢)在脑桥上1/3处,刺激该区,使吸气向呼气转化,是抑制吸气的中枢。

29.肺功能图的识别;

 

30.氧离曲线的识别及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意义;274

氧离曲线:

表达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液O2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称氧离曲线。

从氧离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氧分压的逐渐升高,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缓慢上升,但它们不是直线的正比关系,而是呈“S”形曲线关系—S形的原因与亚铁离子与氧的结合能力有关。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曲线上段,即PO2在60-100mmHg时,坡度小,说明这个范围内O2分压的变化虽然较大,但血氧饱和饱和度的变化却不大。

当血O2分压从100mmHg下降到80mmHg时,血氧饱和度从98%下降到96%。

这一特征表明,即使外界或肺泡中O2分压有所下降,但血氧饱和度仍可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从而保证全身组织氧的供应。

pH和CO2影响、温度影响、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

3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304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ⅰ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细胞外消化;

ⅰ可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ⅰ有些单细胞动物依靠胞内消化

而分解后的产物通过消化道上皮进入淋巴和血液的过程称吸收.

生理意义:

1)物质来源;2)保护屏障。

32.消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