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9209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x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ocx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课后达标检测6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时间:

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

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

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3.

三、非选择题

8.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

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

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______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

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②处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

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细胞液>外界溶液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发现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

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液泡体积也在增大。

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4·广州高三检测)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表示。

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是在________(填“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的结果。

该膜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3)图中物质B指的是__________,该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

(4)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曲线②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等。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相比,它们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相比,它们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相比,它们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表示葡萄糖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该细胞是红细胞,该过程称为________,膜内、外葡萄糖浓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该细胞是心肌细胞,该过程称为________,膜内、外葡萄糖浓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图中信息可知,载体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物质转运的。

11.某小组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

1组用水浴维持在37℃左右,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内的液面高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实验结果。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

①若1组漏斗内液面高度比2组高,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那么对于生物活细胞来讲产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达标检测6

1.解析:

选C。

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点:

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故应为主动运输。

2.解析:

选B。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进行着K+外流和其他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给;进行着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葡萄糖的分解。

抗体分泌过程属于胞吐,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到达细胞膜时,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3.解析:

选B。

加酶前,漏斗内溶液浓度高于漏斗外,水分子向漏斗内部扩散的较多,漏斗液面上升;加酶后,蔗糖水解为单糖,摩尔浓度增大,使液面继续上升,后随着单糖逐渐进入烧杯,而使漏斗内溶液浓度下降,液面下降。

4.解析:

选B。

由于a、b和c内的细胞分别处于膨大、皱缩和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因此a、b、c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是a

 

5.解析:

选A。

变量是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其中由实验者操纵或给定的量称做实验变量,选项中制备的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属于实验变量。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状态属于因变量。

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属于无关变量。

6.解析:

选C。

根据d糖蛋白可判断,有d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

质壁分离时,水分子主要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出细胞,而a表示通过自由扩散水分子运入细胞;动作电位时,Na+内流,而b表示运出细胞,故A、B错误;c物质是逆浓度梯度运入细胞的,而跨膜运输方式中只有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是按照逆浓度梯度进行的,C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7.解析:

选D。

有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是以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大分子有机物一般通过胞吞进入细胞;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

11.解析:

(1)漏斗内液面的上升是由水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引起的,因此,由图甲中漏斗内液面上升可知,b液体的浓度大于a;图乙反映的是随着吸水时间的延长,漏斗内液面升高的速度逐渐下降,这是由浓度差缩小造成的。

考虑到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a侧的浓度小于b侧。

(2)图甲中c为半透膜,在图丙中可将细胞膜③、液泡膜⑤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④视作一层半透膜,结构②中充满的液体是外界溶液,由于无法判断细胞是在吸水还是失水,因此,无法确定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

(3)对植物细胞而言,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且细胞壁的弹性有限,因此,细胞不可能无限吸水;当细胞因吸水体积增大到细胞壁所能膨大的最大限度时,细胞将不再吸水。

(4)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不一定和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也可能是由于细胞壁的束缚,虽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液泡体积也不再增大。

答案:

(1)小于 下降 小于 

(2)③④⑤ 外界溶液 D (3)不能 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4)不一定

12.解析:

物质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其中B物质为载体蛋白,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图乙中,曲线②反映出物质进入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说明物质运输方式与A相同。

图甲中细胞膜的结构图是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

图乙中曲线①反映的是自由扩散,而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主要是膜两侧的浓度差;曲线②反映的是主动运输,而影响主动运输的主要因素有能量和载体数量。

答案:

(1)主动运输 物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 ② Ⅱ→Ⅰ 

(2)电子显微镜 流动镶嵌模型 (3)载体蛋白 氨基酸 (4)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 

载体数量和能量

13.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自由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ATP;协助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但不消耗ATP;而主动运输一般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也消耗ATP。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人体的心肌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

答案:

(1)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而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 

(2)都需要载体 (3)都要消耗能量(或都要消耗ATP) (4)①协助扩散 膜外葡萄糖浓度大于膜内 ②主动运输 膜外葡萄糖浓度小于膜内 ③改变形状

14.解析:

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的原理是,水分子可以通过渗透作用由低浓度的溶液进入高浓度的溶液。

如果低温可以抑制渗透作用,则1组漏斗内的液面高度高于2组;如果低温促进渗透作用,则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高于1组;如果温度不影响渗透作用,则两组液面等高。

若低温影响了物质的跨膜运输,则低温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来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也可能是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从而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

答案:

(1)渗透 

(2)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环境温度 漏斗内液面高度的变化 (3)①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使运输速率减慢 ②2组漏斗内液面高度比1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使运输速率加快 ③1、2组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则说明低温不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

(4)①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②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