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式除法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7921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docx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竖式除法教学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docx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1

成功的地方:

通过分层的练习,使学生对本知识的学习有了很好的掌握。

不足的地方:

因为我觉得除法竖式的格式与加法、减法、乘法都不一样,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对除法竖式讲解不很到位。

应改进的地方: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预见性,对于学生不容易接受的难点要事先设计好更可行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2

除法竖式课上完了,而应该反思的东西却很多。

不足:

一、老师对小组交流的要求上不到位。

在小组交流上,教师没能提出针对这节课内容而独特的交流要求,而只是让学生别忘记了说想法,对每一节课都乱适用的要求,其实,课后反思,在小组交流上,应该有两点应该指出的,一是交流时,要说清除法竖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也就是怎样写除法竖式,只有会说才能会写。

二是交流时,课前小研究的四道题,只要关注1、2题就可,第3、4题不在全班展示交流,只在小组对答案就可以了,这样既有效节省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又能把重点突出,难点紧抓,我想,这样的课堂就不会出现,直到下课时,孩子们有一部分同学仍然是一种茫然的表情,一种不感兴趣的状态了,我们的课堂时间就那么一点点,而只有抓住学生的课堂才能真正地发挥其效用。

造成以上状况的原来在于教师认识不到位,安排就不可能到位。

我们在备课时,常常考虑的东西不够多,没能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课前我只是估计到了对于除法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然而,却没能更细节化的研究会出现的状况和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生本课堂的关键在于小研究,而在生本课堂上的运筹帷幄也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环节,其实,认真思考好我们每一次课前小研究的小组交流环节的具体要求才是我们成功的第二步。

二、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处理不得当。

在田字格中如何写除法竖式应该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而我却作为一个辅助环节,内心里明知是难点,可却在行动上采取的是一种被动应对的态度,是一种遇到情况再解决的想法,而不是预先就考虑到,不是进行提前预设,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们总是因为教师的反应迟钝,行为滞后而带来不应有的不知所措,课堂中的主人是学生,而要想使课堂拥有灵魂,需要的却是一个智者般的教师,我们是参与者,更重要的是我们决定课堂是否真正地有效,决定课堂是否充满生命力的关键,不能因为生本就忽视了教师的作用,更不能因为生本我们就成为了思维的矮子和行动上的懒惰鬼。

没有了教师也就没有了课堂,什么生本课堂、高效课堂就都成了一句空话而已。

考虑周全之处:

小研究的设计上不同内容区别对待。

除法竖式给出了现成的格子,乘法竖式时不应该给出现成的格子,不同内容不同的要求,把重点放在关注学生怎么书写除法竖式上,无疑是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关键。

记得在设计乘法竖式小研究时,我画出了现成的格子,致使学生展示时,无话可说,根源在于,乘法竖式除了在符号上与加减法不同外,写法是可以仿效的,所以现成的格子无异于多此一举,限制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脚更重要的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除法竖式的写法完全与前面不同,如果也采取那种让学生随意写的方法,必然让孩子们无从下手,我们的小研究也就失去了它实际的作用,因此,在此次小研究的设计上,我画出了格子,并且指出了被除数、除数、商、以及6乘4书写的位置,这样有效地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学生必然会想,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呢?

促进了学生的思考。

学生展示时出现的情况,这个小组在展示上出现了有一个问题没有承担的情况,分明就是在小组交流时没做到充分而考虑周全,我和同学们一起指出它们的不足,也让同学们警醒,要想展示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在小组交流时做到语言周到准备充分,才能让全班展示有条不紊,一节成功的生本课其实真的很难,它需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3

《除法竖式》反思《新课程标准》里提到“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所以在教学本节课时,我改变了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打破了教材的束缚,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学习有余数除法。

一、教学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出示主题图后,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5÷5=3,我说: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横式的写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除法竖式。

”我刚把课题板书好,一位孩子举手了:

“老师我会写除法算式。

”接着他就把竖式写到黑板上了,

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写,他说:

“前面学的加法、减法的竖式都是这么写的,我觉得除法可能也这么写。

”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思考方法,能根据已学的经验来推断未学的知识。

然后我问其他同学赞成他的写法吗?

全班有4、5个同学认为这样写是对的。

我说:

“你们真聪明,要是你们早出生几百年,说不定就按你们的方法写除法竖式呢,但是正确的除法竖式不是这样写的,你们想知道正确的写法吗?

”看着孩子们急切的眼神,我把正确的除法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孩子们觉得很新鲜,纷纷描述这个除法算式,

生1:

“这个竖式好,‘厂’就是表示平均分呢!

生2:

“商一定要写在个位上哦,要不然就是30了。

生3:

“这个竖式真好,还有三五十五,把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当于验算呢,这样的除法竖式错不了。

生4:

“我明白了,我写的那个除法竖式的确没有这个好,我们的祖先真聪明。

二、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例2时,我先让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花分一分,有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还剩几盆?

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使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剩下的就是余数”。

然后我让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不久,大部分孩子做出来了,23÷5=43我请一孩子写到黑板上,我由衷的感叹孩子是聪明的,有时是老师不够相信他们。

其中有个女孩是这样做的,23÷5=38我也让她写到黑板上,问同学们这样做对吗?

孩子们有争论了:

生1:

“这两种方法都行。

生2:

“商是3的不对,商太小了。

生3:

“剩下的8盆,还可以再摆一组5盆,最后剩下3盆。

生4:

“要分到不能再分为止。

生5:

“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课堂是一个小型的共同体,因此应当成为共同体成员之间交流数学思想的场所。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学会各抒己见,敢想,敢说,使学生充分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难点就不攻自破了。

这节课,我没有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但由于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课堂成了智慧涌动的舞台,这堂充满思考的数学课,让学生乐而不思下课。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4

根据上级领导的精神,我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由我来跨年级执教三年级人教版的数学第三单元有“余数的除法”里的第一课时“除法竖式的认识”。

在备这节课时,我做了很多课前准备的,也参考很多优秀教案和教学视频,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一份教案并制作好课件。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正确写除法竖式并计算,除法竖式的格式是最难列的竖式,步骤很复杂,如果单一机械的记忆,错误率非常高。

这堂课我采用从减法与除法的关系入手,将除法竖式的写法每一步细化,形象化,深化。

通过一个个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对除法竖式的各个部分有一种熟悉、亲切的感觉。

要避免学生积不乘而直接把被除数抄下来的坏习惯,只有让学生搞清楚为什么有这个积才可以。

通过减去“3个5是多少?

”这个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乘,通过与减法算式结合知道在算出积后要减,那么竖式最后一步部分就是减法,这里的减号不用写明,因为算到这里就要算减法了,脑子中要知道这里相当于有个减号。

在练习设计上,我还特别安排一些改错题,如在写竖式时数位没有对齐,把一位数的商与被除数的十位对齐,把除数和商的位置写反了,于是我让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判断分析、订正,这样既对新知巩固练习,加深了同学的印象,能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又能让同学知道学习能互相帮助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设计的问题比较精当,教学方法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

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总体感觉是自己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各个环节细节的处理有待优化;在巩固练习中,学生虽然会列除法竖式,但不是每个学生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写,只是照搬老师板书的样子;我还是没有很好的关注到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学习情况的关注,各个教学环节的细节处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认真学习教参找准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有效地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想办法去把这些知识点讲透讲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掌握并运用好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5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是二下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用小棒摆一摆得出结果,而这节课主要是关于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掌握试商的方法和懂得余数比除数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此,在师傅和邢老师的指导下,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会表内除法以及会用竖式计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所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安排了一道6÷3的计算题和4题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题目,让学生通过“算一算”并多数学生根据示例:

几乘几最接近几又小于几来“说一说”,既巩固旧知,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充分的铺垫。

在学习7÷3之后,又及时利用课件将其与6÷3进行比较,让学生自主沟通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竖式在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上的异同,明确各注意点,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以往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速度,使计算教学变得枯燥无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二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创设了“为小猴开庆祝会遇到难题”和“给小猴布置场景”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并联系平均分东西时最后剩下的“不够再分”的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规律是合理的、必然的。

3、在教学中要合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握生成资源。

计算教学中的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中我敢于面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如在写竖式时学生可能会看到被除数是几,下面就写几;可能会把余数直接写成0,也可能会由于商试小了导致余数比除数大,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中生成的这些资源,并安排了“小小医生“这一环节,展示各种错误现象,让学生在不同意见的交流、辩论和分析中认识到错误,在互相帮助中,纠正错误,巩固新知。

本节课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1、在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后,可以让学生继续深入练习巩固,让他们去发现正确的计算中,每道题余数都是比除数小的,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及时用这一规律来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完成“试一试”的题目时,应该用17÷5来列式,有的学生列式为15÷3,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在教学中,我还要注意运用好教学评价这一手段,而且评价的方式也要多样化,让学生在互动中进一步辨清概念、理清思路、优化算法、把握实质,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好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反思,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6

这节课主要学习例3,即除法的竖式计算,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知道除法有两种:

1、没有余数的除法,

2、有余数的除法。

例3的第

(1)题讲的是没有余数的除法,在学生读题后首先判断这题是不是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如果是,又是什么样的平均分,由题目的第2条信息"每4个放一盘",明确这一题的确是解决平均分,说详细点就是知道总数和每份数,要求份数,应该用除法解决。

确定了方法,学生就可以列式了,然后借由学生列出的横式引出:

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介绍竖式的知识,首先,竖式的运算步骤,第二,确认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位置。

第三,知道竖式中第2个12是怎么来的,具体表示的是怎样的数量。

第四,0是怎样得来的?

它有表示什么?

结合题意,竖式中第2个12不是总数,而是在每盘放4个苹果的情况下得出3(商)盘可以放12个。

0则是总共的12个苹果与分掉的12个苹果的差,表示12个苹果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有了第(1)题做铺垫,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第(2)题,让学生自己探求的竖式,再想一想竖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学生汇报后,比较(1)(2)两题的竖式,看看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其中第(2)题小萝卜的话给出了一种求商的方法,思考12里最多有2个5,所以商2。

这题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算式中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具体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做练习时,学生刚学习除法的竖式,还不太熟练,尤其在做完第1题,紧接着做第2题时,有很多同学不知道4÷2的竖式怎么算,是因为过于死板的记忆知识,将没有余数的竖式当做有余数的竖式计算。

通过第2题可以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中求商的第二个方法――看除数想乘法算式,找和被除数最接近的积,再和总数相减求余数。

第4、5两题先明确题目的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能列出算式和竖式,知道竖式中每一个数的是怎么得来的,根据情境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这堂课竖式对于学生比较复杂,一堂课过后发现很多同学仍不能明确竖式的写法和格式,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和理解。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7

除法竖式该按怎样的顺序写?

为什么要这样写?

在除法竖式第一课时教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我觉得除法竖式的格式与加法、减法、乘法都不一样,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怎样让学生自然地记住除法竖式的顺序,并把余数写下来呢?

课堂上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学生学习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我先在一个盒子里放了6支粉笔,然后在讲台上平均分成了3份,接着要求学生用语言把老师的动作表示出来。

学生说得很好:

在一个盒子里放了6支粉笔,平均分成了3份。

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

有学生说6除以3,有学生说6除以2。

你觉得哪一个是对的呢?

为什么?

学生解答后我再问:

现在盒子里还有几支粉笔?

怎样表示?

学生答:

现在盒子里还有0支粉笔,用6-6=0表示。

最后小结:

除法可以用横式来表示,也可以写成竖式。

接着板书除法竖式。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除法的竖式中有哪些与横式是一样的?

学生很快发现竖式中也有被除数6、除数2和商3。

这时我及时介绍竖式中像“厂”的符号表示除号。

接下来我又问:

下面的6是哪里来的?

0又表示什么?

(由于学生受了分粉笔这一情景的影响,很自然地想到了6就是分掉的6支粉笔,是2×3的积,0是原来的6支粉笔减掉分掉的6支粉笔,盒子里一支粉笔也没有了,就是0)

学生能够通过情景理解到这一层。

我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我觉得我的教学目标达到了。

通过分层的练习,学生对本知识的学习比我预想的要好。

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明白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预见性,对于学生不容易接受的难点要事先设计好更可行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8

学习完之后,我没有按照课本顺序讲方向的认识,而是接着带孩子们学习了表内除法一单元的知识点。

这一周讲了两个信息窗的知识,关于除法算式的列法和算法对孩子们来说已不是新的知识点。

除法竖式的列法,是本周学习的一个全新知识点,对于我这个第一次讲这个知识点的老师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

准备上这节课之前,我翻阅了教参,教材以及各类习题,还在网上查阅了关系除法竖式书写顺序的教学,关于书写顺序教法不一,有先教“厂”的,有先教写被除数的。

权衡了一下各种说法,我决定按照除法算式的读写顺序,教写除法竖式的书写顺序,即: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

周四上的这节课,第一节是8班的课,做完一定的复习,我读出一个算式15÷3=,让孩子们自己列出竖式,孩子们很自信地告诉我他们会,我说那就列竖式吧。

孩子们一边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列出竖式,我转着去看,看了一圈,孩子们列出的竖式都是与加法、减法、乘法竖式一样的,我知道孩子们产生了知识的负迁移。

待孩子们写完,我问他们你们觉得自己写的对吗?

孩子们依旧很自信地告诉我:

对。

我没给予任何否定或者肯定,只是告诉孩子们,打开课本80页,自己去找一找书上的除法算式,比较一下自己写的跟书上的一样吗?

孩子们打开课本认真地看,没有一点声音,我知道这时在孩子们的心里应该是有了已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与碰撞。

接下来,怎么帮助孩子克服这一矛盾,怎么让孩子理解除法算式的奥秘,我似乎还欠缺一些经验。

在教授书写顺序时,8班我说的似乎多了些,课后我短暂地反思了一下,快速地做出调整,在接下来7班教授这一过程中,我则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喜欢探索猜测的特点,每写一个步骤之前,先让孩子们猜测我会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被我引导着很快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

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了练习。

这节课在7班上,孩子们积极性高了许多,思维也处于活跃的状态,师生融洽而活跃,感觉不错。

同样的一个知识点,稍变换一下教法,会收获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只要能找准切入点,能找准孩子们的心理。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9

本课一开始出示情境图,写出除法横式,我就直切主题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马上就有学生“自以为是”的认为除法竖式与加法、减法等的竖式相同,我就追问他们,是这样的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我出示了一个完整的除法竖式,学生很惊讶,啊,是这样的啊,他们发现原来除法的竖式是与乘、加减有区别的、是特别的。

学生产生了疑问,激起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也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要求。

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从而让学生去发现除法竖式与横式的联系,以及这些数是怎么来的,锻炼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产生了思维的碰撞,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最后碰撞出新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中“生2:

6是2和3相乘得到的,生3:

6是商2和除数3相乘得到的”。

同学们互相影响,最后能把话说得既完整又正确。

我觉得在一开始直接给出了横式和竖式,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竖式,了解竖式,便于学生分析、发现知识规律,避免给学生片段、不完整的知识印象。

教师适时引导,让其探究。

在练习时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现象,如在写竖式时学生数位没有对齐,有些同学把一位数的商与被除数的十位对齐,有的同学把除数和商的位置写反了,于是我把这些现象进行展示。

让同学们判断分析、订正,既对新知巩固练习,加深了同学的印象,又起到同学互相帮助的效果

竖式除法教学反思10

这节课主要学习例3,即除法的竖式计算,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知道除法有两种:

1、没有余数的除法;

2、有余数的除法。

例3的第

(1)题讲的是没有余数的除法,在学生读题后首先判断这题是不是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如果是,又是什么样的平均分,由题目的第2条信息"每4个放一盘",明确这一题的确是解决平均分,说详细点就是知道总数和每份数,要求份数,应该用除法解决。

确定了方法,学生就可以列式了,然后借由学生列出的横式引出:

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介绍竖式的知识,首先,竖式的运算步骤,第二,确认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位置。

第三,知道竖式中第2个12是怎么来的,具体表示的是怎样的数量。

第四,0是怎样得来的?

它有表示什么?

结合题意,竖式中第2个12不是总数,而是在每盘放4个苹果的情况下得出3(商)盘可以放12个。

0则是总共的12个苹果与分掉的12个苹果的差,表示12个苹果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有了第(1)题做铺垫,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第

(2)题,让学生自己探求的竖式,再想一想竖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学生汇报后,比较(1)

(2)两题的竖式,看看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其中第

(2)题小萝卜的话给出了一种求商的方法,思考12里最多有2个5,所以商2。

这题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算式中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具体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做练习时,学生刚学习除法的竖式,还不太熟练,尤其在做完第1题,紧接着做第2题时,有很多同学不知道4÷2的竖式怎么算,是因为过于死板的记忆知识,将没有余数的竖式当做有余数的竖式计算。

通过第2题可以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中求商的第二个方法――看除数想乘法算式,找和被除数最接近的积,再和总数相减求余数。

第4、5两题先明确题目的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能列出算式和竖式,知道竖式中每一个数的是怎么得来的,根据情境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这堂课竖式对于学生比较复杂,一堂课过后发现很多同学仍不能明确竖式的写法和格式,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