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7867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上海市青浦区2021年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气体在自然界中能发生光合作用的是

A.

B.

C.

D.

2.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0C.+4D.+6

3.加入足量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牛奶C.果粒橙D.豆浆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B.石墨、金刚石C.水、过氧化氢D.干冰、冰

5.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烧碱:

Na2CO3B.胆矾:

CuSO4C.生石灰:

CaCO3D.红磷:

P

6.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能作磷肥的是

A.NH4HCO3B.CO(NH2)2C.Ca(H2PO4)2D.KNO3

7.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烷B.碳酸钙C.一氧化碳D.木炭

8.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柠檬汁(2~3)

B.橘子汁(3~4)

C.西瓜汁(5~6)

D.牙膏(8~9)

9.下列能源中,既比较清洁,又可再生的是

A.酒精B.煤C.石油D.天然气

10.对实验现象和结论描述均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瓶口产生白烟,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

B.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酸遇指示剂变色

C.滴有品红的水呈红色,通过活性炭后变无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11.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A.AB.BC.CD.D

12.对物质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原子团

B.酸、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13.酒精(C2H5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酒精的摩尔质量为46g

C.一个酒精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14.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止酸剂Al(OH)3治疗胃酸过多:

Al(OH)3+HCl=AlCl+3H2O

B.除去CO中混有的CO2,通过灼热CuO:

CO+CuO

Cu+CO2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二氧化硫:

2NaOH+SO2=Na2SO4+H2O

D.用稀硫酸除铁锈:

Fe2O3+3H2SO4=Fe2(SO4)3+3H2O

1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了改变

B.乙、丙可能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加了

16.一只盛有饱和石灰水溶液的烧杯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形成了一层白膜(假设水没有减少、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该溶液仍为饱和溶液B.“白膜”为析出的氢氧化钙固体

C.形成“白膜”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若加热饱和石灰水溶液,溶液可能会变浑浊

17.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渣中只含有AgB.滤渣中可能有Ag、Cu、Fe

C.滤液中可能含有AgNO3、Cu(NO3)2D.滤液中只含有Fe(NO3)2、Zn(NO3)2

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B.

向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无水硫酸铜

C.

向一定量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D.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片

19.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CaO为催化剂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减少D.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增大

二、填空题

20.化学有自己的语言,它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①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物质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现有常见的几种物质:

如H2SO4、P2O5、NaOH、K2CO3、O3,其中属于酸的是____,属于盐的是____,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且会变质的烧碱是______。

③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④工业炼铁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金属冶炼通常使矿石中金属元素转变为_________(填“化合”或“游离”)态。

21.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KNO3

13.3

31.6

63.9

110.0

169.0

246.0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①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在___________℃。

②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100g水,其含义是___________。

该温度下,将20gKNO3

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

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③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

④60℃时,对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如A烧杯)进行如下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D_____E(填“>”或“<”或“=”,下同),溶液不饱和的是___(用A、B、C、D、E填空),溶液B、C、E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22.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氧化钙、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问题: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适量滤液C,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A中有氯化钠

三、计算题

23.欲测定实验室一瓶久置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取117.0g待测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加硝酸银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所得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g(保留0.01g)。

(2)求待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四、实验题

24.请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b的名称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当产生的氧气从D的左边导管通入时,很快看到G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D中白磷始终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G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G中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H装置可以收集剩余气体,H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5.(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对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也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铜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

Cu2O+H2SO4

Cu+CuSO4+H2O。

【进行猜想】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

①全部是铜;②全部是;③是两者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用上图装置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2)试管冷却后,观察到黑色固体全部变为红色,对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1.8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充分反应

猜想①错误

②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

所得固体质量

猜想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生成的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为了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可将上图虚线方框内的装置改为(选填字母)。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

选D

2.C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已知O的化合价为-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0,解得x=+4,故选C。

3.A

【解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的形式相互混合,因没有阻挡光线的微粒,所以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

蔗糖和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的混合物,是溶液。

牛奶、果粒橙、豆浆和水能形成的混合物,不是均一稳定的。

不是溶液。

选A

4.B

【解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A、氧气和液氧属同种物质;B、石墨和金刚石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水和过氧化氢均是化合物,不属同素异形体;D、干冰是二氧化碳,冰是水,不属同素异形体。

故选B。

5.D

【解析】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俗称苏打、纯碱,错误;B、胆矾是硫酸铜晶体,错误;C、生石灰是氧化钙,错误;D、红磷是单质磷,用P表示,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D.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解析】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有碳酸钙离子的物质除外。

故选A。

8.D

【详解】

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pH大于7显碱性,pH小于7溶液显酸性,pH等于7溶液显中性;故答案选择D。

9.A

【解析】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可再生的能源泛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目前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自然能源.A、酒精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比较清洁的能源;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且不属于清洁能源;C、煤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且不属于清洁能源;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且不属于清洁能源.故选A.

10.C

【解析】A、打开浓盐酸瓶口产生白雾,“烟”指的是固体,错误;B、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错误;C、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滴有品红的水呈红色,通过活性炭后变无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

故选C。

点睛:

“烟”指的是固体,“雾”指的是液体,“气”指的是气体。

11.C

【解析】

A、应该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

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C、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固体放在试管底,然后将试管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D、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

选C

12.B

【解析】

A、酸中不一定含有原子团,例如盐酸,就没有原子团,故A正确;B、酸、碱中不一定含有氢元素,酸是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B错误;C、碱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氨水是一种碱,没有金属元素,故C正确;D、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铵盐,不含有金属元素,故D正确。

点睛∶酸中不一定含有原子团,碱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13.B

【解析】

A.由化学式可知酒精由碳、氢、氧元素组成;B.物质的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g/mol;酒精的摩尔质量为2×12+6+16=46g/mol;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一个酒精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选B

14.D

【解析】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A.用止酸剂Al(OH)3治疗胃酸过多:

Al(OH)3+6HCl→AlCl3+3H2O;B.除去CO中混有的CO2,通过灼热CuO:

CO+CuO

Cu+CO2;不符合除杂要求;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二氧化硫:

2NaOH+SO2→Na2SO4+H2O,D.用稀硫酸除铁锈: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点睛:

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易错题,书写完后要注意将化学式、反应条件、箭头等进行逐一检查。

②除杂的原则:

只除杂,不引杂。

15.D

【解析】

A、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故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正确;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乙和丙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故可能是氧化物,正确;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甲和丁属单质,故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错误。

故选D。

16.D

【解析】

一只盛有饱和石灰水溶液的烧杯放置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由于溶质减少,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石灰水表面形成了一层白膜是碳酸钙;形成“白膜”的过程有新的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若加热饱和石灰水溶液,溶质析出,溶液会变浑浊。

选D

17.A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当把银完全置换出来以后,铁还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由于只有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那么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即铁还未将硝酸银中的银完全置换出来,故滤渣中只有银,滤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

故选A。

18.D

【解析】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稀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曲线的起点是零,错误;B、向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无水硫酸铜,由于无水硫酸铜夺取溶液中的水,会导致原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错误;C、向一定量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加热会发生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不会减小到零,错误;D、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前的溶液是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不为0,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正确。

故选D。

19.C

【分析】

由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这个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

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质量都增加了,是生成物,碳酸钙的质量减小了,是反应物,该反应是碳酸钙高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反应。

【详解】

A、氧化钙在反应中不是催化剂,是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反应是一种固体反应物生成一种固体和一种气体的反应,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反应后容器中的氧元素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0.O2H2SO4K2CO3NaOHZn+H2SO4==ZnSO4+H2↑2H2+O2点燃2H2O游离态

【解析】

①氧气能供给呼吸,氧气表示为O2;②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故硫酸属于酸,碳酸钾属于盐;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③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同时还生成了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Zn+H2SO4==ZnSO4+H2↑;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O2点燃2H2O;④炼铁是将矿石中的铁原子转变为单质的铁,即游离态的铁。

21.20-40℃20℃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65.8加热冷却热饱和溶液=CB=E>C

【解析】

①由表格信息可知,在20-40℃的某一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②溶解度指的是在某温度时,向100g溶剂中加入某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故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100g水,其含义是20℃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将20gK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15.8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5.8g;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要使未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那么要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③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较大,故要提纯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④D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那么继续加入硝酸钾,硝酸钾不能溶解,溶质的质量不变,即D和E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B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加入50g水后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的溶质质量分数;由于E和D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那么E和B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故溶液B、C、E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E>C。

22.过滤碳酸钠、氧化钙氢氧化钠滴加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

①白色固体A中加入水后得到了沉淀,那么固体A中一定含有氧化钙很软碳酸钠: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该实验中没有碰到氯化钠的存在,故滤液C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可能含有氯化钠;通过操作I分别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故操作I是过滤;②碰到滤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实际是判断是否含有氯离子。

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是:

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适量滤液C,滴加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滤液中含有氯离子,即含有氯化钠。

23.

(1)14.35;

(2)5.0%

【详解】

(1)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

NaCl+AgNO3==AgCl↓+NaNO3;由图可知生成的氯化银沉淀是物质的量为0.1mol,那么氯化银沉淀的质量=143.5g/mol

0.1mol=14.35g

(2)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氯化钠与氯化银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设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143.5

X14.35g

x=5.85g

待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5%

答:

所得沉淀的质量是14.35g;待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5%。

点睛:

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的一定要是纯净物的质量。

24.酒精灯长颈漏斗B

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稀盐酸液面下降,有溶液流入F装置

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解析】

(1).酒精灯

(2).长颈漏斗(3).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进而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4).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H2O2MnO22H2O+O2↑(5).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D中白磷始终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6).D中磷燃烧放出大量热,使DE中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E中,所以D中液面下降,有溶液流入F装置(7).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8).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9).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5.【进行猜想】Cu2O【实验探究】

(1)变浑浊

(2)①稀硫酸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②>0.8g

【反思与评价】AB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进行猜想】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

①全部是铜;②全部是氧化亚铜,③是两者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用上图装置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因为生成二氧化碳,故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试管冷却后,观察到黑色固体全部变为红色,对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进行探究,因为猜想①错误,故加入稀酸溶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根据结论可知固体的质量小于1.8g;【反思与评价】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生成的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为了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可将上图虚线方框内的装置改为ABD。

考点:

碳的化学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