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概论用于合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7311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妆概论用于合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化妆概论用于合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化妆概论用于合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化妆概论用于合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化妆概论用于合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妆概论用于合并.docx

《化妆概论用于合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概论用于合并.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妆概论用于合并.docx

化妆概论用于合并

目录

第一章化妆概论

第一章化妆概论

一、概念

化妆:

是指一般用化妆品、材料和技术等手段,把人的容貌进行改

变,来装扮自己帮助他人改变容貌以及适应某种特殊要求,它包括生活美容化妆,电影电视化妆以及舞台演出化妆。

这些不同类型的化妆,由于各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因而有着不同的技术方法。

1、生活美容化妆:

是美化生活中的个人的,是近距离观赏的,所以要求在真实、细致的基础上略加夸张,扬长避短增添神采,但并不要求大幅度改变自己的原来面貌。

由于有时照明条件不同,妆色的浓淡也有差别。

一般在白天自然光和荧光灯下,需要淡些,称为日妆;晚间的钨丝灯和萤光灯的照明下,需要浓些,装饰性强些,称为晚妆。

2、电影、电视、舞台演出的化妆要求:

以剧本中的人物为依据,结合戏剧中的典型环境和历史情况,运用化妆手段来帮助演员表现人物的典型外部特征,这里包含了利用材料改变演员本人的容貌。

二、化妆的目的、意义及使用范围:

1、化妆的意义:

(1)社会交往的需要:

由于妇女地位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交际的频繁,女性通过正确的化妆,以适当的服饰、发型及良好的修养、优雅的谈吐来体现个人魅力。

(2)职业活动的需要:

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化妆以共性的美的容貌、文雅的举止、展现在个人面前。

(3)特殊职业的需要:

演员、模特等根据工作的原因或角色的不同,以舞台表演、影视广告的需要来塑造人物。

三、基本原理:

1、突出优点:

研究五官,体现个人优点。

2、掩饰缺点:

利用衬托、产生视差,以淡化、削弱、不吸引注意力。

3、弥补不足:

不是很明显的缺点,运用色彩、线条等手段加以掩盖。

4、整体协调:

要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和谐一致,无论是基面化妆,还是各部位的化妆,都要力求于妆面统一、相互配合、左右对称、衔接自然、色彩谐调、风格情调一致,同时还要考虑发型、服装、服饰与化妆的关系,从而获得整体、完美的效果。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化妆时要客观地分析每个人的五官,根据每个人的面部结构、皮肤颜色、皮肤性质、年龄气质等,还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条件、地区气候以及社会潮流、社会时尚而定。

 

第二章化妆师的职业道德及规范

道德是泛指人们的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标准,是指社会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诚实与虚伪的道德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它依靠社会舆论,各种形式的教育,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而起作用。

1、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和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同时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2、化妆师的职业道德:

专业化妆师在从事化妆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化妆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就是化妆师的职业道德。

3、化妆师应具备的素质:

(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

(2)对职业要有信心,要尽最大努力认真工作。

(3)乐于学习,提高气质。

(4)温文有礼,对他人的帮助要表示谢意,要有同情心,尊重他人的感觉及权利,能良好地配合同事,雇主及领导的工作。

(5)对所有的顾客要友善、礼貌、热忱、诚恳、公平、不可厚此薄彼。

(6)学习巧妙高雅的谈吐,谈话时声量适中,当他人说话时,要注意倾听。

(7)注重仪表,随时保持最好的个人卫生。

4、化妆师工作时的要求:

(1)工作时要化淡妆,随时保持个人卫生整洁。

(2)要保持口腔卫生清洁,工作前不吃韭、蒜等带有刺激味的食品,不吸烟,不喝酒,工作中不嚼口香糖。

(3)海棉块、粉扑要做到一客一洗,进行消毒。

(4)化妆工具要定时消毒、清洁。

(5)化妆品及化妆箱保持整洁、干净。

(6)化妆时,化妆师应站在被化者的右边。

(7)要与顾客有所交流,对顾客要热情、诚恳、礼貌。

第三章化妆美学

化妆是审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在认识美、知道美、了解美后,才能对化妆有很大的帮助,现代的审美标准出现了更为广泛的趋势,人们越来越能够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我们要做的就是对于审美的标准加以不断的扩充和完善,加以时代的气息,这样才更适应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使大家产生共鸣。

一、美的标准:

美容化妆是在人的客观条件基础上的美化,美的部分给以充分的展示,不足的部分加以修饰,只有符合比例的才是和谐的美,常听人们用“五官端正”等一些词语来形容人,那他们是用什么来衡量的呢?

因此,要掌握面部美的规律特点:

1、皮肤:

细腻柔软,无瑕疵,面部红润有光泽。

2、脸型:

以椭圆型脸为标准。

特征:

以上额发际线呈圆弧型,下颌呈尖圆形,颧骨部分最宽,面颊饱满呈弧形,脸的长宽比例为4:

3。

3、五官比例:

美学家用黄金切割法分析人的五官比例分布,以“三庭五眼”为修饰的标准,是对人的面部长宽比例进行测量的方法,如比例失调,那么人的五官布局就会显得松散或紧凑,缺乏美感。

三庭:

指脸的长度比例,把脸的长度分为三个等份,从前额发迹线至眉头,眉头至鼻尖,鼻尖至下颏尖,各占比例的1/3。

五眼:

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的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为五个等份,从右侧发迹至左侧发迹,为五只眼形。

两只眼睛之间是一只眼睛的间距,两眼外侧至侧发迹各为一只眼睛的间距,各占比例的1/5。

4、五官的标准形:

眉毛:

眉头起始于与内眼角相垂直的部位。

眉峰位于眉头至眉梢2/3部位。

眉尾位于鼻翼外侧至外眼角的延长线上。

眼睛:

即眼睛的轮廓,由内外眼角、上下眼脸、睫毛组成。

上眼脸:

内外眼角呈水平线,上眼脸弧度大,弧度的最高点在中间部分,睫毛浓密而长。

下眼脸:

内眼角略低于外眼角,弧度较小,弧度的最低点位于距外眼角的1/3处,睫毛少而短。

鼻子:

鼻子位于面部的中庭,是整个面部的最突起的部位。

鼻梁由鼻根向鼻尖逐渐高起,鼻梁直而挺拔,鼻尖圆润秀气,鼻翼的宽度是两个内眼角向下的垂直线之间的宽度。

唇:

唇肌坚实柔软有弹性,嘴裂的宽度是当两眼平视正前方时,两瞳孔的内侧缘向下的垂直线之间的宽度。

上唇角略短于下唇角,上唇略薄,下唇比上唇略厚。

二、头面部的基本特征:

内轮廓线:

在眉峰处拉一条垂直线,这条线叫轮廓线。

内轮廓:

两条轮廓线之间的距离叫内轮廓。

外轮廓线:

脸部最靠边缘处拉条垂直线,这条线叫外轮廓线。

外轮廓:

内轮廓线至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叫外轮廓。

头骨与面形:

人的头部从整体上看,是六面的长方体。

三、基本常识:

1、世界人种的分类:

根据各个地区的人的肤色、骨骼和肌肉的形状、结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

(1)蒙古利亚人种(亚洲人为代表)

特点:

皮肤细腻、光滑,面部线条圆润,肌肉丰满,骨骼结构较平缓,内轮廓较宽。

(2)欧罗巴人种(以白种人、欧洲人为代表)

特点:

面部骨骼结构明显,内轮廓窄,立体感强,轮廓清晰。

(3)尼革罗人种(以非洲人为代表)

特点:

与欧罗巴人种基本相似,前额高而宽,嘴唇较厚而前突。

2、中国人的肤色

中国人的肤色虽然都是黄色的,但因各人身体内含的黑色素的不同,皮肤的颜色差别也很大。

皮肤的明度高,

适合任何的颜色。

黄中偏白色:

黑色素较少,而色苍白无血色。

黄中偏粉色:

含黑色素少,面色红润,健康精神,

 

黄中偏绿色:

黄中带有橄榄绿的颜色,

肤色明度低,适用暖色调调。

是一种病态的、不健康的肤色。

黄中偏黑色:

一般中老年人较多,肤色

灰暗无光泽,属于衰老性皮肤。

第四章色彩与化妆

第一节色彩

色彩是构成美的世界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光则是世界万物色彩的本源。

各种物体为什么能显示各自不同的颜色呢?

这种视觉现象是由光的吸收和反射作用造成的,也就是说人的色彩感觉是由于可见光对人的眼睛作用的结果。

人类感官能感受到波长大约为400——760毫微米,不同的波长刺激感官,就体验到不同的色彩。

波长400毫微米照射到视感官,就体验到紫色;波长700毫米照射到视感官,就体验到红色;从光谱760——400毫微米,会依次体验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用这三种原色互相调配,可以调配出许多颜色来。

两种不同的原色相混合所产生颜色称为混色,如:

橙色=红+黄、绿色=蓝+黄、紫色=蓝+红。

橙与蓝、紫与黄、又称为互补色。

任何一种色彩都有色调、明度、纯度、色彩鲜艳度四个特征,四者同时存在,密不可分。

当人们看到暖色,如:

红、橙、黄色时会产生热感、兴奋感;而看到冷色,如:

绿、蓝、紫色时会产生冷感、沉静感;明度低的颜色则给人平静、沉着的感觉。

色彩有冷暖感觉,主要是人们心理联想所引起的。

依赖联想产生的色彩的冷暖感觉在心理学上叫“心理思想”。

在化妆色彩上我们一般把红、白、黄称为暖色,也就是明亮色。

青、蓝、紫、黑称为冷色,也叫暗色。

暖色有突出、前进、扩大的作用;冷色有凹进、后退、收缩的作用。

同一色系里颜色由于明暗度、深浅程度的不同,浅淡的可以作为暖色,深暗的作为冷色。

色彩只有相对的冷暖,没有绝对的冷暖。

色彩的前进、后退是色彩给人视觉上的一种错觉,我们在化妆上就利用这种错觉来矫正弥补我们面部的缺陷和不足。

比如这人鼻子很长,那我们就在鼻尖上抹上一些比肤色略深的颜色,就起到了收缩减短鼻子的作用;如果腮部太大,也可用阴影来修饰掩盖。

反之,下巴太短我们可用亮色画在下巴的中央,起到突出下巴的作用。

脸部的每一个部位都可以通过冷暖、明暗的色彩来弥补调整脸部的缺点。

色彩绘画的化妆,在一定的光源下,可以相对改变。

如果想在真正意义上改变,可以用塑影来达到。

第二节绘画和色彩知识

化妆主要是针对人的头面部而言,除了运用化妆技术和化妆材料对容貌进行修饰,还应掌握绘画常识和正确的色彩运用。

一、素描

素描是人体绘画史上最早的表现形式,凡以炭木、炭条、毛笔、铅笔等为单纯的工具或少量的颜色在纸面、板面、墙面上所作的图画而言,素描造型的两种基本方法为线条和块面。

一般就素描头像写生来说,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1、确定构图位置:

在动手画之前,首先要细致观察对象,然后用较概括的弧线和直线轻轻的勾出轮廓,确定画面上的构图安排。

2、确定大小比例和动势:

用线条轻轻地画出各部分的基本形体,以确定头部和五官之间的位置,要善于运用较长的直线,把次要的变化概括在整体当中,所谓“曲线直画”也就是整体观察的一种方法,这样大的基层形体才不会“跑样”,轮廓与形体上转折也比较易于抓牢。

3、画出大体的明暗关系:

在形体比例关系画得比较正确的基础上,根据对对象形体上明暗色调的观察分析,首先区分出对象受光部与背光部的亮部、中间色、背光部的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4、深入阶段:

根据形体转折起伏向复杂的中间色过滤,使亮部与暗部保持正确的关系,要记住,画中间色调时始终想到这仍属于受光部,一般情况,最深的中间色,也不会比背光部的反光更深,反之,背光部最亮的反光,也不会超过受光部的中间色,这样,才能在深入时保持基本明暗关系。

5、调整和加工:

调整原则是局部服从整体,运用加强,减弱、概括、综合的手法,进一步突出重点,达到主次分明,虚实恰当。

二、素描与化妆的关系:

1、面部立体感的塑造:

化妆的目的就是要用化妆工具和色彩使原有的缺陷得以改善,甚至可以变不利为有利,遮盖、弥补缺点,突出或强化优点,那么在化妆中所采用的高光和阴影的化妆原理就是通过素描学中的明暗关系即结构法的知识获得的。

明暗的产生是光线作用于人面部时的客观反映,由于光的客凤性决定了明暗变化的规律性,面部的立体结构对于光照反射出不同的层次的明暗。

不同的质地,明暗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明暗层次的变化又必须从人体面部结构出发,面部固有的立体构型表现出面体的转折,面体转折的交界处对比增强,故颜色最深。

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分清楚明暗的层次,即要知道哪儿是最亮的部位,哪是比较亮的,哪是暗的,只有分清了层次妆面才显得整洁有序。

(2)面部结构凹陷的地方颜色较深。

(3)要考虑到人的固有色,如:

肤色、发色、眼珠色等,使妆色和协统一。

2、面部真实感的描绘:

质感

质感是由于物体本身分子的不同,形成一定形态的质地特点。

质地的软硬、松紧,粗细、纹理、光泽等都是形成质感的外在因素。

仅人的面部而言,骨骼成相,肌肉走趋,性别差异、年龄大小、岁月痕迹等等不同均会在面部留下不同的特征。

质感表现的越充分,物质的真实性越强,化妆实际就是达到一种“幻觉的真实”。

3、面部造型的手段:

线条

是化妆造型的基本手段。

三、色彩

化妆与色彩是密不可分的,粉底、蜜粉、唇膏等都是具有色彩的,所以我们要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正确及更好的运用它。

我们能见到自然界各种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色彩是由于光的照射,凭借了光,我们才能见到物体的色彩,也就是说没有光,我们就见不到色彩,要认识色彩我们应该从研究光开始。

1、光

色彩学是以太阳作为标准来解释色和光的物理现象的,太阳光谱的可见光部分中含有红、橙、黄、绿、青、兰、紫七种色光,其中兰色处于青与紫之间,兰和青区别甚微,青包括兰,所以人们一般称六种色光,在色彩学上,我们把六色定为标准色,也称为光谱。

光谱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

红——700~610mu橙——610~590mu黄——590~570mu

绿——570~500mu蓝——500~450mu紫——450~400mu

2、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明度、纯度是识别色彩的线索和方法。

(1)色相:

就是色彩的名称,也就是区别色与色的名称,是色彩的“相貌”,例如:

雪是白的、草是绿的,这白色、绿色是色相。

(2)明度:

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它是我们借以区别一种浅色和一种深色的特质,要提高一种颜色的明度,要往上加更多的白色,使它变浅或变淡,要降低则反之加黑色,使它变暗变深,白色的明度最高,反之黑色明度最低。

(3)纯度:

也称为彩度,即色彩本身的强弱,也是指色彩饱和度或鲜艳度。

3、色彩的分类方式:

(1)色彩的三原色(又称基本色):

即为红、黄、蓝,这是因为所有其它的颜色都可以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色得到。

还有:

红、黄、蓝,不可能通过混合它们本身的颜料来获得。

(2)间色(又称次色或合色):

橙、绿、紫,由两种原色调出来的颜色。

(3)复色(或从色)

红橙、黄橙、黄绿等,由一种原色与间色混合而成。

如:

红+桔=桔红色;有许多眼影都是间色的混合。

(4)冷色

近于蓝色的色彩,让人联想到海洋、森林等冰凉感。

冷色给人以收缩、后退的感觉。

(5)暖色

近于红色,黄色的色彩,让人想到太阳、烈火,有前进、膨胀的感觉。

(6)有彩色

即红、橙、黄、绿、紫等都是。

(7)无彩色

即灰、白、黑。

(8)补色

在色环中互相对的颜色。

如:

绿与红、紫与黄。

(9)类似色

在色环中相邻的色彩。

如:

紫与青紫、橙与橙红

4、色彩的感觉与错觉:

(1)色彩的感觉:

色彩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东西,本身没有感情成份,但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赋予色彩以不同的情感特征,如:

黑色:

深沉、肃穆、端庄、高雅

白色:

纯洁、高雅

红色:

热情、喜气、温暖、充满活力、吉祥

黄色:

温暖、柔情、舒心

绿色:

和平、安全、宁静、清爽

蓝色:

开阔、安祥、平静

紫色:

神秘、高雅、华丽、高贵

(2)色彩的错觉

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彩,常因眼睛错觉关系,而有不同的感觉,这种微妙的色彩特性常用在各种设计上,化妆也不例外,我们可以利用色彩之间的微妙关系,来做五官的修饰,使脸庞呈现最完美的一面,这说明浅色有增大、凸出的作用,而深色有缩小、凹进的感觉。

5、色彩知识在化妆中的运用:

(1)明暗对比

这是运用色彩的明度不同,突出结构的一种主要方法,在色彩的基础上进行明暗对比,能够突出重点或是突出想要表达的部分。

如色彩对比越强烈,色彩的层次感就很明显,反之,色彩的层次就会较模糊,色彩也就相对柔和。

(2)纯度对比

色彩鲜艳程度的不同也可运用于化妆,一般鲜艳的色彩较为突出,令人注目,而灰暗的较为模糊,但不会令视觉不舒服,化妆时各个五官要求色调和谐,突出重点,这就要求化妆时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同色系的色彩运用

在化妆中经常运用同色系的色彩,这样可以使整个脸部看上去柔和、统一。

(4)互补色的运用

互补色的运用会使色彩相互辉映,可以化出鲜明、强烈、引人注目的妆型。

第五章化妆用品、用具的选择及应用

第一节化妆品的选择及应用

化妆是我们要根据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他本人内在良好气质的综合体现,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要有精湛的技术以外,化妆品品质的选择、正确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下我们将详细说明目前常用的化妆品与工具,帮助大家正确的了解化妆品的功能与知识。

1、洁肤霜:

清洁毛孔及卸妆用,能够使化妆品的铅质色素不易堵塞毛孔。

2、化妆水:

是化妆前使用的护肤品,可以补充皮肤表面水份,收敛毛孔,柔软表皮,抑制油脂分泌。

3、营养霜:

滋润皮肤,供给皮肤养分及水份,防止皮肤粗糙干糙,油性肌肤用乳液,干性肌肤用含高度养份的润肤霜。

4、隔离霜:

具护肤之功能,使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防止阳光直接照射与化妆品过敏。

5、粉底:

用于调整肤色,改善皮肤质感,遮盖瑕疵,体现质感,粉底的主要成份是颜料、油份、水份和色素,由于质和量的不同我们可以分为:

(1)膏状粉底:

主要是粉条、粉底霜,主要形成状态是霜剂和固体,它的遮盖力很强,一般适用于新娘妆、舞台妆,还可以用于淡妆的局部遮盖,如雀斑、色斑、青春痘等。

(2)液状粉底:

主要呈液体状态,含水较多,涂敷后皮肤自然有光泽,主要用于生活中及电视与摄影中的淡妆,体现皮肤的质感。

(3)粉饼型粉底霜:

它是粉底和颜料用油和表面活性剂等进行润湿处理,压缩并固定型的一种粉底霜,可根据需要制成块状、棒状等形状,具有遮盖力强,携带方便。

如:

干湿两用粉底,海棉扑干时,可做干粉,用于定妆或补妆;海棉扑湿时,可做粉底。

6、定妆粉:

又称散粉,用于固定粉底,吸收过多的油质,增加色彩,减少面部反光,使妆面自然持久,定妆粉可分为透明、有色、珠光三种。

(1)透明散粉:

使用后不改变底色,容易和粉底溶为一体,具有透明感。

(2)有色散粉:

可补充粉底颜色的不足和定妆之用。

如:

MAO1号:

象牙白,用于肤色或底色较白的人;

MAO2号:

透明,用于任何肤色;

MAO3号:

粉色,可以增加皮肤的质嫩感,显得面颊红润、健康;

MAO4号:

珠光紫,用于肤色或底色偏红的人能增加时尚感。

一般还有绿色,用于肤色或底色偏红的人;桔色,适合在暖色光源下或晚妆中使用,肤色显得自然、红润。

(3)珠光散粉:

它能很好的体现皮肤质感,使皮肤有光泽,它可以加在有色和透明散粉中。

如:

MAO4号紫色散粉中就含有珠光成份。

另外,散粉的颗粒大小也对妆面和皮肤的质感有影响,一般情况,颗粒比较粗的,适合毛孔粗大的皮肤,颗粒较细的散粉,适合干性皮肤。

(4)选择蜜粉的注意事项:

覆盖性:

品质良好的粉应颜色均匀,而且附着性很好;

吸收性:

好品质的粉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油脂,而且也不会形成块状或不够均匀的感觉。

细致度:

粉的质地如何,可以把粉放在食指尖上与大拇指搓两三下,好的粉质应该是感觉细致柔软,绝不是颗粒状,越细致的粉越容易上妆。

7、双色修容饼:

是一种粉质的粉饼,一般是咖啡色与象牙白两种。

用于加深轮廓,修饰脸型和调整面部结构时使用。

8、胭脂:

是用于美化和修饰面颊的化妆用品。

能使皮肤呈红润健康的色泽,增加立体感。

胭脂一般有膏状,液状,粉状三种。

(1)膏状:

它能很好的贴合皮肤,要在上定妆粉以前使用。

(2)液状:

质感透明、自然。

(3)粉状:

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各种妆型。

9、眼影粉:

用于强调眼部的轮廓,增加眼部的神彩,调整眼形的作用。

眼影的种类繁多,有粉质,膏状的,珠光的,液体的等,最常用的为粉质类眼影。

10、眼线类产品:

主要用于增加及提升眼睛的外侧线条,强调和调整眼睛的轮廓,以加强或改变眼睛的外形。

(1)眼线膏:

容易上色,浓淡妆形都可使用。

(2)眼线笔:

通常含有腊质,笔芯软,易于上妆,色彩柔和自然,适用于淡妆。

(30眼线液:

颜色艳丽、突出,线条清晰。

(4)水溶性眼线粉:

色彩丰富,并可互相调和,持久不易脱落。

11、睫毛膏:

能增加睫毛浓密度,并拉长睫毛,使眼睛更富神采。

运用不同色泽、颜色、质地睫毛膏,还可表现不同风格妆型魅力。

现在睫毛膏有很多种,透明的、增长型、浓密型、防水型等,我们可根据不同妆面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12、眉笔:

主要是用于修饰眉型,表现眉毛立体形态的化妆用品。

眉笔比眼线笔笔芯要硬,这样有利于表现眉毛的质感。

眉笔的颜色也有很多种,我们要根据客人本身眉毛及头发的颜色来选择眉笔的颜色。

13、唇膏:

是一种修饰唇部色彩的化妆品。

运用不同色泽的唇膏,可充分表现妆型的特征,显示出女性的妩媚与娇艳。

14、唇线笔;是用于勾画唇型、体现加强唇部轮廓的产品。

15、唇彩:

是一种使唇部看起来滋润明亮的唇部化妆品,涂后可增加唇的饱满感,其光泽可使唇部有柔和感。

第二节化妆工具的介绍与使用

1、刷子(MAO共16支):

(1号)散粉刷:

用于定妆和扫除多余的散粉。

(2号)腮红刷:

用于扫腮红和轮廓的工具。

(3号)斜角刷:

用于深色容饼加强轮廓的工具。

(4、5号)高光和阴影刷:

用于的立体打底中高光和阴影。

(6号)眼影刷:

用于浅色或刷大面积的眼影。

(7、8、9、10号)眼影刷:

用于不同眼影,根据眼影范围的大小来选择。

(11号)修改笔用来修改画错的细微部位。

(12号)滚刷:

用来梳理眉毛和睫毛的。

(13号)眉刷:

用来画眉型。

(14号)点痣笔:

配合遮瑕膏使用,把皮肤不整洁、细微的地方遮盖掉。

(15号)眼线笔:

配合眼线膏或眼线粉使用,勾画眼睛的轮廓。

(16号)唇刷:

用于涂口红或画唇的轮廓。

2、海棉块:

用于涂敷粉底,使用前可将海棉块浸湿,呈现潮湿状,可增加粉底与皮肤的贴合力。

3、粉扑:

用于扑散粉的工具。

4、眉钳:

修眉的工具,可将眉毛连根拔起,皮肤上看不到眉毛的根部。

5、剃眉刀:

修眉或剃面部毛发的工具。

6、眉剪:

用于修剪过多或杂乱的眉毛。

7、眉梳:

用于梳理眉毛,或配合眉剪,修理过长的眉毛。

8、睫毛夹:

用于夹睫毛,使睫毛产生向上的曲线。

9、美目贴:

是一种塑料胶带,用于一般生活中,塑造双重眼脸。

10、深丝纱:

一种电影塑造双眼皮的专业纱。

11、假睫毛:

加强睫毛的密度和长度,增加眼部的神采。

12、棉棒:

用于细小部位的擦试和修改错误。

第六章基底化妆

第一节粉底

一、粉底的种类

主要成份:

粉料、油脂、水分、色素等。

各种粉底的不同,主要是成份含量不同。

1、膏状类:

主要有粉条、粉底霜。

特点:

含油份和粉料偏多。

质地密实:

遮盖性强,适用于浓妆。

如摄影新娘妆、晚妆、舞台妆等;还可以在淡妆中作局部的遮盖,如雀斑、色素块、疤痕等。

2、液状类:

如粉底液。

特点:

呈半液体状,水份较多。

容易涂抹,上妆后皮肤自然有光泽,但遮盖性差。

适用于淡妆,如生活妆、透明妆,实用新娘妆等。

3、粉妆类:

如干湿两用粉饼。

特点:

主要成份是粉料和少量的油脂。

上妆后皮肤细滑柔和,具有较强的遮盖性,并且携带方便。

最大的特点是干时可做干粉,用与定妆或补妆,湿时可以做粉底。

二、粉底的颜色

米色:

使皮肤显得自然、洁白而细腻,适用于肤色较白的人。

土色:

肤色显得自然,修饰感少,适合健康红润的皮肤。

粉红色:

使皮肤显得细嫩、红润、适用于苍白缺血和面色枯黄的人。

浅绿色、浅蓝色:

用于红脸膛或有红血丝的皮肤,可削弱赤红脸的颜色。

浅咖啡色:

适用于男性化妆或偏黑的女性。

白色:

主要用于立体打底中的高光色。

深咖啡色:

用于立体打底中的暗影色。

第二节立体打底

立体打底就是用素描的明暗关系,利用深浅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