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7067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docx

《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docx

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解析:

动物可作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细菌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

答案:

C

2.(2018·南通质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解析:

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病毒营寄生生活,但自身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蚯蚓为分解者。

答案:

B

3.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别依

次是(  )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

直接以植物为食的为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为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为三级消费者。

而营养级是指一条食物链的每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草食动物(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小型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

答案:

B

4.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

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

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

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

解析:

由食物网可知,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大型植物和自养型鞭毛虫。

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组成。

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第2、3、4、5共4个营养级。

答案:

C

5.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

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三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②③      B.③④

C.②④D.①④

解析:

牛、羊、鹿是消费者,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等是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无机环境,即它们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是三种动物的总称,每一种动物会涉及到很多具体种类,因而不能把它们中的牛、羊、鹿仅看做是三个种群;它们中的动物并不包括该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与群落概念不符。

答案:

D

6.(2018·豫南九校联考)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解析:

图示中包括了无机环境(光、CO2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蝉等)和分解者(细菌),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蝉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两者之间不构成竞争关系。

蛇属于四级消费者。

答案:

A

7.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不同(如下表):

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

温带草原

北方森林

冻原

分解达95%

所需时间(年)

0.5

2

14

100

造成这种分解率差异的非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        B.微生物

C.湿度D.温度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和作用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枯叶落叶的分解,主要依靠微生物进行。

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又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直接关系。

因为起分解作用的微生物是异养生物,所以与光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

A

8.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对食物链的营养结构的理解。

由图中的a、b、c之间的递减关系可以推知三个种群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由a增加、b减少,可知a不是生产者。

由b增加引起a增加、c减少,可知a与c不属于竞争关系。

答案:

C

9.下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含有两个及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乙、己、丁、庚、辛

B.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只有丙和乙、丁和辛

C.若丙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辛种群的数量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D.此食物网中共有14条食物链,若增加“甲→戊”这一关系,则其食物链增加4条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除丙和乙、丁和辛外,还有乙和丁;在复杂的食物网中,丙的种群数量增多或减少,对最高营养级辛种群的数量影响不大;增加“甲→戊”这一关系,食物链仍为14条;图中含有两个及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乙、己、丁、庚、辛。

答案:

A

10.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解析:

种群不仅具有数量特征,还具有空间特征,如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等;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由于生物逐渐增多,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

D

11.下图为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 ②H占据3个营养级 ③G和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④图中A、E均为生产者 ⑤一旦H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A.①④B.③④

C.②③D.①⑤

解析:

该食物网中,A、E均为生产者,共有7条食物链;H占有第三、第四和第五三个营养级;G和F均以E为食物,因此它们存在着竞争关系;H为最高营养级,其数量减少时,该系统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

D

12.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

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解析:

X营养级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均减少,Z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增加,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增加,Z营养级对捕食对象并不专一;Y营养级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增加是由X营养级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减少引起的;X营养级的个体数量减少是由被捕食引起的,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答案:

A

13.下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

回答:

据图1回答:

(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2)B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和_______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

(4)最主要成分和最活跃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据图2回答:

(5)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6)鹰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请写出鹰为最高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若蛇绝种,鹰的数量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

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

(1)无机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1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生产者;

(2)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3)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成分,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5)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以不能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生物为终点,图2中的植物是各条食物链的起点,共有8条食物链;(6)在不同食物链中鹰占有4个营养级,其中鹰占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7)蛇和鹰存在捕食关系,都以食虫鸟为食时,二者是竞争关系;(8)该生态系统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9)若蛇绝种,鹰会以老鼠、食虫鸟为食,食物链缩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数量增加;(10)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会锐减,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答案:

(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D B (4)D A (5)8 (6)4 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 (7)捕食和竞争 (8)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9)增多 食物链变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 (10)食虫昆虫 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14.(2018·南通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

苔类、物种C、

G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

(1)图1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________。

(2)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_______将成为优势种,而物种E和F数量大为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图中从白杨树开始的食物链有5条,从苔类开始的食物链有2条。

初级消费者为B、C、G、E、F,以它们为食物的则是次级消费者I、D、A。

A以D为食物,两者又都以C、G为食物,故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2)E是A的食物,但A还可以C、D、G、F为食物,所以E大量减少,对A的数量无明显影响。

(3)从图2可见,物种A的食物中C占的比例最大,故若除去全部的A,则C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而成为优势种。

因苔类、C、G、I都是生活在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故当C的数量明显增多,则苔类的数量减少,物种E和F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

答案:

(1)7 I、D、A A和D

(2)E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同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或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3)C C大量繁殖,占据了白杨树中层树枝的表面,使苔类不能生长,物种E和F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

15.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

统中某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表。

请据表回答问题。

生物及环

境因素

重金属质

量分数/%

生物及环

境因素

重金属质

量分数/%

土壤

0.01

池塘水

0.02

猫头鹰

12

浮游植物

0.5

食虫鸟

5

浮游动物

2

昆虫

0.2

大鱼

10

0.02

小鱼

5

(1)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池塘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原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现这种现象,你认为合理的假设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

在上述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取解毒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

A.水;B.食盐水;C.牛奶;D.蛋清;E.豆浆)(多选)。

解析:

有毒物质的生物富集作用是沿着食物链逐级增加的。

营养级越高含有的有毒物质越多。

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导起中毒的原因是重金属盐引起蛋白质变性失活;相应的解毒措施是服用蛋白质类物质。

答案:

(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 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

(2)营养级越高,含有的有毒物质越多

(3)在生物体内有毒的物质不被分解,有生物富集的作用

(4)浮游植物 昆虫、食虫鸟、猫头鹰

(5)重金属盐能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C、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