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太谷城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6062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潭太谷城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平潭太谷城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平潭太谷城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平潭太谷城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平潭太谷城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潭太谷城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

《平潭太谷城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潭太谷城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潭太谷城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x

平潭太谷城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平潭太谷城工程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平潭太谷城项目经理部

2015年9月

 

施工方案审批表

ZD·03·03·J01—2013(B)

工程名称

方案名称

施工单位

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平潭太谷城工程项目经理部(盖章)

编制人员

编制日期

项目经理部意见

项目

总工程师

年月日

项目经理

年月日

单位意见

职能部门

审核会签

年月日

技术负责人

审批

年月日

备注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JGJ3-2010)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规范》(JGJ8-2007)

4.《经纬仪检定规程》(JJG414-2011)

5.《水准仪检定规程》(JJG425-2003)

6.《标准钢卷尺检定规程》(JJG741-2005)

7.福州市勘察院平潭分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报告

8.施工图纸,由平潭天钜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结施、建施、水施、电施、通风等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平潭太谷城大润发项目,位于平潭县城关,规划坛东大道及海坛路南东侧。

本工程是集办公与商业为一体的高层综合楼,有主楼A座、主楼B座、北侧裙房、西侧裙房及地下室组成。

其中主楼A座、主楼B座均为19层,北侧裙房、西侧裙房均为6层,地下室为地下3层。

地下二、三层为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库及设备机房等;地下一层为超市及设备机房;一层为办公大堂、超市、商业及设备机房等;二~三层为办公、超市、商业等;四层为办公、超市、电影院等;五层为办公、商业等;六~十九层均为办公。

建筑占地面积为12095.03m²,总建筑面积为150833.84m²,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58990.26m²,地上建筑面积为91843.58m²。

本工程室内±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000m,场地现地面相对标高约为-4.5m。

结构体系:

基坑外围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支护,两栋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房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预制混凝土管桩。

2.2高程概况

主楼A座、主楼B座均19层,高98.90m;北侧裙房、西侧裙房均6层,高23.40m;地下室为地下3层,深15.60m。

地下室底板顶相对标高为-15.00m,板厚500mm,垫层厚100mm板底垫层相对标高为-15.6m,基坑现状地面相对标高约为-4.5m,开挖深度为11.10m,坑中坑垫层底相对标高为-17.00~-17.50m,坑中坑开挖深度1.40~1.90m。

2.3控制点

建设单位共提供3个平面控制点和2个高程控制点,具体点位信息见下表:

点号

纵坐标X(m)

高程

(m)

备注

横坐标X(m)

1

TGA

2822689.903

2.219

位于太谷城开工仪式主席台西北边管沟箱东北方向尽头处

(福州市勘测院钢钉)

476818.23

2

TGB

2822545.832

0.243

位于太谷城开工仪式主席台

东南边约40米草地上

(水泥泥筑“十”字钢筋)

476902.629

3

TGC

2822618.383

位于太谷城开工仪式主席台

东北边约90米草地上

(水泥泥筑“十”字钢筋)

476965.828

注:

由于地下采水及周边施工影响,平潭县地表沉降量较大,所引测水准点应在近期内。

三、工程测量概况

3.1测量部署

3.1.1测量目标

测量放线做到工程的定位准确,平面几何形状及尺寸正确,层高标高正确,竖向垂直,满足顺利施工的需要。

3.1.2整体控制局部,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控制场区控制网的起始点和起始方向;场区控制网控制各栋建筑物的控制网的起始点和起始方向,控制测量是对本工程的基本控制。

3.1.3先建立一级控制导线,再测设二级导线并加密控制网,建立高程控制网。

3.1.4测量放线的要求是:

“快、准、严、高”即放线快、点线准、要求严、标准高。

3.2点位选择

3.2.1点位选择原则要求基础稳固,通视良好,观测方便。

能控制整个工程。

3.2.2测量标桩的埋设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为了便于使用和保护,标桩底部应埋设在牢固的基础上,标桩顶面应高出地面0.1~0.2m,重要标桩在现场应采取保护措施,如因工程需要挖除标桩时,应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如被破坏后,恢复或转移的测量精度不低于原测精度。

对于埋设的标桩还应定期观测其位移情况。

3.2.3高程控制点位需考虑到长期沉降监测要求,测点埋深和点位砌井须加盖保护,点位布置工程附近相对安全区域内。

3.2.4本工程高程控制点拟布置在本工程基坑外不容易沉降的地方,并定期进行复测,以便掌握其沉降情况,并采取修正措施。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由公司技术主管部门协助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认真学学习图纸,加深图纸熟悉和理解,明确设计意图或思路,组织班组、项目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图纸自审,准确掌握各栋楼房,各个部位之间标高和尺寸关系。

4.2人员准备

本工程作为我公司的重点特大项目,安排了长期从事测量工作并且施工经验非常丰富的专职测量工程师进行主导测量工作,下面3位有测量上岗证的人员配合,最后组织部分木工打下手。

4.3仪器准备

4.3.1电子全站仪

电子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多功能测量仪器,它集测角、测距放样等功能于一身,并能直接计算出坐标与高程。

NTS-312B全站仪,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达2+2PPM。

根据场地范围,测距长度不得超过250m。

建筑物的定位误差要求小于5cm,全站仪满足技术要求。

4.3.2经纬仪J6

经纬仪是一中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仪器,是根据测角原理设计的。

目前最常用的是光学经纬仪。

本工程采用J6经纬仪,精度:

水平方向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不大于±6",天顶距测量中误差不大于±9"。

4.3.3水准仪S3

水准仪是用来测量高程和计算高差的测量仪器,本工程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S3。

水准测量仪施测,每公里往返高差为±2mm,满足本工程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水准仪进行抄平,测设标高。

本工程使用的测量仪器如下:

仪器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日全站仪

NTS-312B

1

经纬仪

J6

2

水准仪

S3

2

型测距仪

WILDDI2002

1

激光铅垂仪

DZJ3

1

激光水准仪

LS615Ⅱ

2

钢架卷尺

JC-109(50m)

2

钢架卷尺

JC-109(30m)

2

钢卷尺

7.5m

2

钢卷尺

5.0m

2

锤子

4磅

6

木桩

50

五、施工测量流程

5.1交桩复核

控制点及高程交桩后应立即组织平面及高程的控制点的复核工作,并向监理及建设单位提交复核成果资料。

5.2方案提交

在施工放测前2天应将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一式五份)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包括:

施测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等。

5.3施工放样

5.3.1施工单位根据业主交桩,建立临时引测点,并以此作为各施工阶段施工放样的依据。

5.3.2引测点的建立应满足整个工程通视要求,并应考虑各施工阶段的影响。

5.3.3各引测点需经常进行复核。

5.4监理、业主复核

5.4.1每次测量定位完成后,应做好测量成果和资料的整理工作,并填写“报验申请表”,请监理单位采用独立的测量仪器进行复核。

5.4.2如有必要,满足精度后报业主进行再次复核,同意后施工单位按现场放样施工。

5.4.3复核误差:

角度≯10”,测距≯±15mm;高程:

±2mm/km。

5.5施工复核方案提交

序号

复核内容

频率

精度要求

备注

1

坐标引测点

7d

角度≯10″,测距≯±15mm

2

高程引测点

7d

±5mm/km

3

结构平面坐标

30d

随引随测

4

结构高程

30d

随引随测

5.6复核要求

5.6.1施工单位按测量计划对引测点及结构放样点定期进行复测。

5.6.2监理单位应与施工单位进行同步复核。

六、施工平面控制测量

6.1施工平面控制网建立

6.1.1工程定位的平面控制点,利用工程结构内轮廓点坐标,线路中心线。

平面控制点应使用全站仪投测。

6.1.2结构施工时,以控制坐标点放样复核工程控制轴线,并设轴线控制桩。

经建设单位、监理和有关部门复核无误后,在离基坑边打设若干点轴线控制桩作为半永久性轴线控制标记,作为今后结构放线的依据。

6.1.3结构施工时采用全站仪,在基坑边利用轴线控制桩将轴线直接投放至底、顶板的方法进行,并相互进行校核。

6.2精度要求

6.2.1引测点测量精度要求

序号

测量内容

精度要求

1

每边测距中误差(mm)

±6

2

测距相对中误差

1/60000

3

测角中误差(″)

±2.5

4

测回数(II级全站仪)

6

5

方位角闭合差

5√n

6

全长相对闭合差

1/35000

7

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

±8

6.2.2结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

序号

测量内容

精度要求

1

角度测回数

(II级全站仪)

左右角各2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应小于6″

2

边长测回数

往返小于观测各2次,往返观测平均值较差7mm

3

最远点

横向中误差应在±25mm之内

6.3围护结构施工测量

6.3.1围护施工前,方井根据结构内轮廓点及外放要求,采用全站仪从引测点直接投放结构内轮廓点坐标,并利用线路中线进行复核。

圆井采用全站仪直接投放圆心点,并进行复核。

6.3.2围护施工时,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用全站仪或J2经伟仪实地放样出围护结构轴线,并立即作好护桩,报业主、监理进行复核。

6.3.3由于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在外侧土压力作用下会向内位移和变形,为确保后期基坑结构的净空符合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外放。

6.4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6.4.1基坑开挖时采用钢尺进行分段,放出挖土灰线,边坡线位置放样允许误差为±50mm。

6.4.2开挖过程中利用坡度尺检验边坡坡度。

6.4.3挖土到底部后,采用将线路中线引测到基坑底部,线路中线纵向允许误差为±10mm,横向为±5mm。

6.5结构施工测量

6.5.1结构施工时主要采用钢尺,底板钢筋安装应依据线路中线在垫层上标定位置,允许误差为±10mm。

6.5.2结构侧墙模板线应根据设计要求,依据线路中线放样,允许放样误差为±10mm。

七、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7.1施工高程控制网建立

7.1.1工程标高控制由业主提供的高程水准点为依据,将其引测至施工现场,设置三个半永久性水准点标记,并定期进行复核。

7.1.2三个半永久性水准点标记在东、西两端各设一个,在中部处设置一个。

7.1.3各施工阶段根据要求,再在施工现场中布置多个临时水准点。

7.2高程传递的方法

7.2.1向地下传递高程的次数应与坐标传递同步进行。

先作趋近水准,再作基坑高程传递,直接从地面(或洞口)向下传递高程。

7.2.2地面趋近水准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和仪器施测,限差不大于±8√Lmm。

7.2.3传递高程采用悬吊铟钢尺,地上坑内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读数,每次借助铟钢尺3米~5米,共测三次,高差校差不大于3mm,取平均值使用。

详见附图:

高程引测示意图

7.3精度要求

7.3.1三个半永久性水准点标记采用S2级水准仪配合铟钢尺进行往返观测。

检测成果与原成果较差应小于5mm。

7.3.2其他临时水准点采用S3级水准仪配合铝制塔尺进行往返观测。

八、基坑开挖施工测量与监测

在土方施工阶段将标高引测至围护内壁上,并根据围护体沉降、位移情况利用全站仪将标高投测至施工点进行复核,及时调整引测标高,严格控制施工各阶段的标高。

8.1结构施工测量

结构施工时采用水准仪,沿围护的侧壁向上竖直进行,水平投点至侧墙插筋上,并用红漆标明。

且每施工段至少要由三处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和分段施工。

8.2仪器鉴定情况

工程用仪器

序号

品牌

型号

精度

1

全站仪

NTS-312B

2”(一测回)

2

钢卷尺(50m)

LF-11

±1mm

3

铟钢尺

2M

以上测量仪器需经专业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并且在周期检定范围。

仪器经检测单位检定合格后,需提交一份检验单给监理单位备案。

主要仪器鉴定证书及测量人员资质证书也需提交一份给监理单位备案。

8.3基坑开挖监测

基坑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的开挖监测方案并设定监测基准点。

基坑水平位移、地面沉降的基准点不得少于两点且要设在受影响的范围内。

从基坑外边缘以外1~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建筑物均应作为监测对象,应根据实际可能影响的严重程度布设测点。

8.4基坑开挖应对支护结构与四周环境进行监测(详见工程平面布置图)

8.4.1基坑坡顶设置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监测点的布置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监测点,监测的水平间距不大于20m,每边监测点不少于3个。

8.4.2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及市政管线等布置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

即在支护外侧、沿基坑周边每隔20米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观测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

沿重要地下管线或道路每15m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相邻建筑物每栋布置观测点不少于4个,且间距不大于20m。

8.4.3地表裂缝监测点应选择有代表性裂缝进行布置,当原裂缝增大或出现新裂缝时,应及时增加观测点。

8.4.4在支护结构外围布置测斜管,孔深不应小于1.5倍基坑开挖深度,以监测基坑侧壁深沉土体水平位移情况。

8.5观测速率

8.5.1水平位移观测:

开挖深度小于或等于基坑底标高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地下底板浇捣完毕后14天内每三天观测一次,地下底板浇捣完毕后14天后每周观测一次。

施工到±0.000且地下室外回填完毕、基坑外土体侧向位移稳定,再观测一次结束。

8.5.2沉降观测:

开挖深度小于或等于基坑底标高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地下底板浇捣完毕后14天内每三天观测一次,地下底板浇捣完毕后14天后每周观测一次。

施工到±0.000且地下室外回填完毕、周边建筑物沉降稳定,再观测一次结束。

8.5.3观测频率可根据观测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即观测结果较为稳定时,可减少观测次数。

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次数的累计值、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坑底出现流砂、管涌、隆起、存在勘测未发现的不良地质、超深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支护结构开裂、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超设计值、临近建筑物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或出现严重开裂等异常情况之一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并通知设计单位采取适当措施。

8.6监控预警指标

1)坡顶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报警值30mm或0.3%h;

2)深层水平位移报警值45mm或0.4%h;

3)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报警值为35mm;

4)地表裂缝累计值:

建筑为2mm,地表为10mm或持续发展。

8.7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施工;

4)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5)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值;

6)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7)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现象;

8)出现其它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9)临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开裂;

10)存在勘测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11)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九、装修工程施工测量

1.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和窗口处进行传递。

2.测设50cm水平控制线:

50cm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

室内的50cm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1mm。

防止误差扩大。

测表1:

项目

精度要求

水平线(室内、室外)

1.每3m两端高差小于±1mm。

2.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

铅垂线

室内

经纬仪两次投测校差小于2mm

室外

高于1/3000

3.用水准仪检测地面面层的平整度和标高时,水准仪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

大厅应小于5m、房间应小于2m。

十、沉降观测

10.1沉降观测点的平面位置

按设计图纸,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专人定期观测,每施工二层观测一次。

施工完毕后一年内,每隔三至六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六至十二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

10.2非周期性观测

10.2.1基础混凝土浇筑、回填土施工后观测一次。

10.2.2大量降水、积水后观测一次。

10.2.3出现特殊情况时,依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10.2.4施工期间因故停工三个月以上,停工前和复工前进行观测。

10.2.5塔吊沉降观测:

a)在雨季来临前观测一次;

b)雨季后观测一次;

c)雨季中及雨后观测一次。

10.3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10.3.1结构按二等变形观测等级,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或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其精度要求见下表:

项目

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和或闭合差(mm)

二等

±0.30

0.6

三等

±0.70

1.4

10.3.2塔吊观测按三等精度考虑。

十一、验线制度及放线准则

11.1验线制度

验线工作是发现测量放线错误和评定放线精度是否合格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经自检、专检合格后,再报有关主管部门进行验线工作的工作制度。

11.1.1验线前放线人员准备好有关测量资料,供验线部门核验。

11.1.2验线过程中,验线人员应对有关图纸、变更洽商和测量依据点位等原始资料进行核实,保证验线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11.1.3验线完成后应记录验线数据,填写测量复核记录并签字齐全。

11.1.4未经过验线或验线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11.2放线准则

为了及时准确地作好施工测量工作,测量放线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准则:

11.2.1对工程认真负责的准则。

11.2.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准则(既先测设精度较高的场地整体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11.2.3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准则。

11.2.4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准则。

11.3施工测量管理措施

11.3.1项目经理部设专职测量技术人员,明确职责、严格岗位责任制,搞好施工测量工作。

11.3.2项目经理部应配备足够精度和数量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各仪器和设备应具备年检合格证书。

11.3.3施工测量前,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和设计图纸与设计资料,对于设计图纸和设计资料中的有关数据必须进行复核。

11.3.4所有测量放样数据必须进行复核,放样的点位必须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检核。

11.3.5对施测的轴线控制点、中线控制点、施工水准点等定期进行复测,并对控制点、线进行保护。

11.3.6测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仪器施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雨天或强阳光下测量应打伞避免仪器受震、碰撞及倾倒。

11.3.7测量仪器必须由测量员保管。

仪器存放在通风、干燥、常温的室内,并要放入防潮、防盗的柜中。

11.3.8各项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测量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和损坏,对于测量原始资料和成果要坚持签字制度,建立测量资料台帐,归档保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