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4271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c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c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c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c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docx

《c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docx

c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

RevisedbyLiuJingonJanuary12,2021

 

c单片机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1—201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

单片机技术

开课实验室:

年月日

年级、专业、班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定时器及数码管控制实验

指导教师

该同学是否了解实验仪器原理:

A.了解□  B.基本了解□ C.不了解□

该同学的实验能力:

A.强 □B.中等□C.差□

该同学的实验是否达到要求:

A.达到□ B.基本达到□ C.未达到□

实验报告是否规范:

A.规范□ B.基本规范□ C.不规范□

实验过程是否详细记录:

A.详细□ B.一般□ C.没有□注:

5个A为优4个A为良3个A为及格其余为不及格。

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定时器T0、T1的方式选择和编程方法,了解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方法,学会实时程序的调试技巧。

2.掌握LED数码管动态显示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1.89C51单片机有五个中断源(89C52有六个),分别是外部中断请求0、外部中断请求1、定时器/计数器0溢出中断请求、定时器/计数器0溢出中断请求及串行口中断请求。

每个中断源都对应一个中断请求位,它们设置在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和SCON中。

当中断源请求中断时,相应标志分别由TCON和SCON的相应位来锁寄。

五个中断源有二个中断优先级,每个中断源可以编程为高优先级或低优先级中断,可以实现二级中断服务程序嵌套。

在同一优先级别中,靠内部的查询逻辑来确定响应顺序。

不同的中断源有不同的中断矢量地址。

中断的控制用四个特殊功能寄存器IE、IP、TCON(用六位)和SCON(用二位),分别用于控制中断的类型、中断的开/关和各种中断源的优先级别。

中断程序由中断控制程序(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两部分组成:

1)中断控制程序用于实现对中断的控制;

2)中断服务程序用于完成中断源所要求的中断处理的各种操作。

C51的中断函数必须通过interruptm进行修饰。

在C51程序设计中,当函数定义时用了interruptm修饰符,系统编译时把对应函数转化为中断函数,自动加上程序头段和尾段,并按MCS-51系统中断的处理方式自动把它安排在程序存储器中的相应位置。

在该修饰符中,m的取值为0~31,对应的中断情况如下:

0——外部中断0

1——定时/计数器T0

2——外部中断1

3——定时/计数器T1

4——串行口中断

5——定时/计数器T2

其它值预留。

89C51单片机内设置了两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T0和T1,通过编程,可以设定为定时器和外部计数方式。

T1还可以作为其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

2.定时器T0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L0和TH0构成,定时器T1由TH1和TL1构成,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CON控制其运行。

定时器的中断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权寄存器IP中的相应位进行控制。

定时器T0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0BH,T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1BH。

定时器的编程包括:

1)置工作方式。

2)置计数初值。

3)中断设置。

4)启动定时器。

定时器/计数器由四种工作方式,所用的计数位数不同,因此,定时计数常

数也就不同。

3.单片机的拉电流比较小(100~200uA),灌电流比较大(最大是25mA,一般不能超过10mA),不能直接驱动数码管,需要扩流电路。

可以用三级管来驱动,但是51单片机只有32个I/O口,可能需要外接多种器件,I/O口是不够用的。

故可选用74HC573锁存器来解决这个问题,开发板上数码管的硬件设计电路图,如图1所示。

TX-1C实验开发板用两个74HC573锁存器(输出电流较大,接口简单),通过P0口控制六个数码管的段选及位选,其中P2.6控制锁存器U1(DULA),P2.7控制锁存器U2(WELA)。

单片机控制锁存器的锁存端,进而控制锁存器的输出,这种分时控制的方法可方便地控制任意数码管显示任意数字。

图1LED数码管电路原理图

三、实验内容

利用动态扫描和定时器1在数码管上显示出从765432开始以1/10秒的速度往下递减直至765398并保持显示此数,与此同时利用定时器0以500MS速度进行流水灯从上至下移动,当数码管上数减到停止时,实验板上流水灯也停止然后全部开始闪烁,3秒后(用T0定时)流水灯全部关闭、数码管上显示出“HELLO”。

到此保持住。

计算初值公式

定时模式1th0=(216-定时时间)/256tl0=(216-定时时间)%256

四、实验步骤

1、按实验要求在KeilC中创建项目,编辑、编译程序。

2、将编译生成的目标码文件(后缀为.Hex)下载到实验板电路中。

3、在实验板中运行程序,观察实验运行结果并记录。

五、实验结果

开始时数码管的数字是765432,随后是765429,流水灯显示的是第一个灯,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当数码管显示765406时,流水灯显示是第六个灯,实现现象如下图所示:

当数码管显示765398时,流水灯显示的是第七个灯,由于LED灯变化快,难以捕捉到此时刻,以下图片是随后LED闪烁,数码管保持765398的现象:

最后流水灯全部关闭,数码管显示HELLO字样的现象:

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巩固了流水灯的操作,在此之上,加深了八段数码管的动态显示的理解,对定时器中断的理解和运用,虽然在实验的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失算顺利的完成了这次实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思考

1.若用定时器1方式2,程序如何修?

答:

对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进行修改,即:

TMOD=0x21;//0010’0001

2.若显示从“99”开始递减,程序如何修改?

答:

只需选择第一个和第二个数码管即可,当递减到0时停止,或者继改回数字99,程序的其他部分基本不变。

八、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uintunsignedint

sbitled1=P1^0;

sbitdula=P2^6;

sbitwela=P2^7;

ucharcodetable[]={//建一张table数组,元素是0~F字样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ucharcodeHello[]={//建一张HELLO数组,元素是H,E,L,L,O字样

0x76,0x79,0x38,0x38,0x3f};

voidinit();//main()函数初始化的函数的声名

voiddelayms(uint);//延时函数声名

voiddisplay(uchar,uchar,uchar);//数码管显示函数声名

voiddisHello();//HELLO显示函数声名

ucharnum1,num2,bai,shi,ge;//定义全局变量

intcount,temp;

voidmain()

{

init();

while

(1)

{

if(num1==10)//定时器每次计时50ms,当计满500ms时,LED灯流动

{

num1=0;

P1=_crol_(P1,1);//循环左移

}

if(num2==2)//当计满0.1s时,数码管的值减1

{

num2=0;

count--;

if(count==398)//当数码管减到765398时,保持该数,8个LED灯闪//烁

{

TR1=0;

TR0=0;

bai=count/100;//获得398的个、十、百位

shi=count/10%10;

ge=count%10;

display(bai,shi,ge);//显示数码管的六位数

P1=0x00;//8个LED闪烁的初始状态

num1=0;//重新启动定时器T0时,num1重新初始化为0

TR0=1;

while

(1)

{

if(num1%10==0)//8个LED每隔500ms闪烁

P1=~P1;//LED灯取反

if(num1==60)//当计满3s时,关闭LED灯,在数码管上显//示HELLO

{

TR0=0;//关闭定时器T0

P1=0xff;//关闭LED灯

disHello();//显示HELLO

}

else

display(bai,shi,ge);//当没计满3s时,继续显示之前的6位数

}

}

bai=count/100;

shi=count/10%10;

ge=count%10;

}

display(bai,shi,ge);

}

}

voidinit()//main()函数的初始化

{

TMOD=0x11;//定时器T0,T1的工作方式都是1

TH0=(65536-45872)/256;//T0计数寄存器的初始化

TL0=(65536-45872)%256;

TH1=(65536-45872)/256;//T1计数寄存器的初始化

TL1=(65536-45872)%256;

P1=0xfe;//LED的初始化

count=432;//计数器的初始化,因为只有后三位变化

EA=1;//打开总中断

ET0=1;//打开计时器T0

TR0=1;//打开计时器T1

ET1=1;//开启计时器T0

TR1=1;//开启计时器T1

}

voiddisHello()//HELLO显示程序

{

wela=1;

P0=0xfe;

wela=0;

P0=0xff;

dula=1;

P0=Hello[0];

dula=0;

delayms(5);

wela=1;

P0=0xfd;

wela=0;

P0=0xff;

dula=1;

P0=Hello[1];

dula=0;

delayms(5);

wela=1;

P0=0xfb;

wela=0;

P0=0xff;

dula=1;

P0=Hello[2];

dula=0;

delayms(5);

wela=1;

P0=0xf7;

wela=0;

P0=0xff;

dula=1;

P0=Hello[3];

dula=0;

delayms(5);

wela=1;

P0=0xef;

wela=0;

P0=0xff;

dula=1;

P0=Hello[4];

dula=0;

delayms(5);

}

voiddisplay(ucharbai,ucharshi,ucharge)//数码管显示程序

{

wela=1;

P0=0xfe;

wela=0;

P0=0xff;

dula=1;

P0=table[7];

dula=0;

delayms(5);

wela=1;

P0=0xfd;

wela=0;

P0=0xff;

dula=1;

P0=table[6];

dula=0;

delayms(5);

wela=1;

P0=0xfb;

wela=0;

P0=0xff;

dula=1;

P0=table[5];

dula=0;

delayms(5);

wela=1;

P0=0xf7;

wela=0;

P0=0xff;

dula=1;

P0=table[bai];

dula=0;

delayms(5);

wela=1;

P0=0xef;

wela=0;

P0=0xff;

dula=1;

P0=table[shi];

dula=0;

delayms(5);

wela=1;

P0=0xdf;

wela=0;

P0=0xff;

dula=1;

P0=table[ge];

dula=0;

delayms(5);

}

voiddelayms(uintxms)

{

uinti,j;

for(i=0;i

for(j=0;j<110;j++);

}

voidT0_time()interrupt1//定时器T0程序

{

TH0=(65536-45872)/256;

TL0=(65536-45872)%256;

num1++;

}

voidT1_time()interrupt3//定时器T1程序

{

TH1=(65536-45872)/256;

TL1=(65536-45872)%256;

num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