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3457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平市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南平市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南平市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南平市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南平市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平市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docx

《福建省南平市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市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南平市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docx

福建省南平市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孟子·梁惠王》记载,周文王治理歧地时,减轻赋税并实施仁政于鳃寡孤独者。

这表明周文王

A.践行孟子的仁政主张

B.重视民生与社会关怀

C.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D.提倡用儒学治理国家

2.下图为公元前3世纪至3世纪中国与世界的人口数量对比。

据此推断,这一时期中国人口

A.整体增长率超过世界的其他国家

B.前200年呈正增长态势

C.后200年因自然灾害呈大幅下降

D.与社会时局具有相随性

3.唐律规定:

凡在骚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徙罪二年;耽误的如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

这表明唐朝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强化通信管理推动经济交流

C.细密严苛律法轻罪重罚

D.完善骚传体系确保政令通达

4.福建浦城仙霞古道号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是唐朝以来浙、闽间的商旅要道,宋元时期渐趋衰落,明清时期转为兴盛。

这源于

A.闽浙赣三地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手工工场的出现推动南北交流

C.明清时期沿海地区楼患的严重

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措施的影响

5.19世纪中叶以后,当西学在日本成为全民族注意的中心时,在中国却被限制在通商口岸范围之内和办理“洋务”的官员之中,大多数的士大夫仍然生活在传统的精神世界里。

这说明近代中国

A.求新求变的思想意识不足

B.缺乏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

C.士大夫固守传统文化模式

D.自强求富运动的成效不大

6.1923年1月,孙中山在上海与苏联特使越飞会晤,双方商讨了国民党改组、革命军建立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等问题,并联名发表了《孙越宣言》。

这一宣言

A.成为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C.是孙中山对中国革命走向的全新判断

D.是苏联实行民族扩张主义的具体表现

7.下图为建国初期的商业广告。

据此推断,当时

A.经济困难,政府实行物资限量供应

B.国有企业重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C.物全价廉,国营百货公司统购统销

D.企业经营与宣传国家政策相结合

8.下表是《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关于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的统计数据。

据此可知

A.原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

C.农村经济体制革新成为社会共识

D.农业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基本建立

9.公元前5世纪左右,希腊社会出现一股英雄化的趋势,一些战士、诗人被提升为英雄,这种英雄化的趋势为后世统治的神化提供了范本。

这一现象

A.是城邦政治和宗教整合的产物

B.旨在维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

C.反映城邦意识形态宗教化过程

D.体现了希腊社会的个人崇拜

10.卡西勒认为:

启蒙运动是近现代哲学思想借以获得其特有的自信和自我意识的思想运动。

波特认为:

启蒙运动是力图把人类从无知和被教训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罗素认为:

启蒙运动高扬理性,并具有挑战现存秩序的特征。

据此可知,关于启蒙运动的解释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

B.不同的角度影响历史概念的释义

C.三种观点都没能全面的淦释

D.研究材料的丰富使概念趋于准确

11.1878年德国“铁血宰相”惮斯麦向帝国国会提案,要求实行关税改革,并对粮食和工业品征收高额进口税。

次年帝国国会以217票对117票通过了提高税率的新关税法则。

这表明德国

A.内阁宰相拥有一定立法权

B.农业基础薄弱缺乏竞争力

C.意在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

D.提高关税以应对经济危机

12.1940年,英国内阁建议法国政府:

“在国防、对外政策、财政和经济方面建立共同的机构”。

1944年7月,法国抵抗运动组织发表《欧洲抵抗运动声明》,主张建立一个凌驾于各国政府之上的欧洲政府、军队和法庭。

这说明战后欧洲联合得益于

A.法国和联邦德国之间和解

B.美苏冷战对峙的国际局势

C.英法两国对战争深刻反思

D.战时英法盟国的共同目标

评卷人

得分

二、新添加的题型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至18世纪,中国加入到世界革命之中,在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兴起了一些商业都会。

在富商大贾中,“儒商”人数明显增多,商人素质提高,社会责任心加强,产生了商人文化,如尊崇子贡、范蠢等富商典范,以“诚”、“信”、“义”等作为经商准则。

唐宋以来,中国传统贱商、轻商观念有了明显变化。

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诱发了商业资本渗入到城镇和乡村的生产过程,如福建崇安盛产茶乌梅、姜黄、竹、纸等,这就吸引了众多客商携资到此,列肆雇工组织生产。

——摘编自唐文基《16到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16世纪西欧的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了扶持和保护政策,如法国的重商主义政策和英国的圈地运动,都有益于商业发展。

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更是把市民、商人从天主教的禁欲主义枷锁中解放出来。

17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完善了农牧混合经济,促进商业更高层次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流动的人口又给某些地区带来了新的技术,并与当地经济结合,创造了有效的商业行为和更高的商业利润。

如16世纪中叶,英国利用尼德兰移民的力量,成功地生产了“绒线布”,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

17世纪西欧各国积极投入到世界贸易竞争大潮,特别是英国,制定优惠政策,成立各种海外贸易公司,开拓世界贸易。

——摘编自王素琴《对西欧封建商业迅速跨越资本主义门槛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呈现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至17世纪西欧商业迅速向近代转化的原因。

并说明与西欧相比影响中国商业革命转型的因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国之旅》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奥森纳撰写的考察报告,曾获得2007年度法国“经济图书奖”。

该著作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重大历史现象。

内容简介如下:

进入18世纪,欧洲人开始钟情于棉织品,刚刚发明纺织机械的英国人决定来个接力赛,曼彻斯特和周边地区遍布的纺织厂急需原料,为此,在北纬37度以南英属美洲殖民地的所有地区都种植了棉花。

要收摘棉花,就需要人手,于是第一次世界化自行组织起来,非洲也不幸地加入了这场集体舞。

一百年过去了,美国获得了独立,但并未停止向欧洲旧大陆供应棉花。

19世纪中期,一个难能可贵的道德思考在联邦政府中荡漾,联邦政府想取缔南方各州的奴隶制,南方断然拒绝,并决定从联邦中分裂出去。

众所周知,一场战争接踵而至。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简介中提取一个反映世界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说明它与“棉花”的关系,并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写出所提取的历史现象,简要说明关系,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始于1875年的使节制度是晚清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变的标志。

1876年清政府制订了《出使章程》,之后,又按照传统的政治行为模式和西方外交的程序要求,制定了外交使节的出使行为规则。

清政府的驻外使节是由内外大臣及督抚随时个别保荐,不需要严格的专业训练,也不讲求外交专业的素质。

驻外使节是皇帝钦差,代君行权,外交非他们的本职,只是临时的任务。

驻外使节三年一任,在却任回国后,常常不在外交领域任职。

虽然清政府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采用了近代西方的使节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其社会效应令人惋惜。

——摘编自危兆盖《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前期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晚清使节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使节制度改革的影响。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军售演变的趋势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美国的中立法案。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中西悬差的现实,郭高燕认为,要正视中国与西洋关系的新格局,承认并接受这种新的中西关系,在此基础上探求外交上的自处之道。

曾纪泽对西洋文明有着和郭嵩焘一样的态度,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

”在新的中西关系下,提出了“酌情据理”的外交对策。

但是,郭高寿与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郭高点认为列强来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商求利,与列强开战毫无必要,且只会“贻患日深”,主张“通商—自强—独立、近代化外交”。

而曾纪泽认为《南京条约》以来一切中外和约,“有伤自主之体统”,必须“设法改订”。

提出加强国内军事备战,阻遏列强侵华野心,从而为外交求得和平解决提供便矛!

j,形成“自强、外交独立—近代化外交”的模式。

——摘编自张浩《郭高燕曾纪泽外交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篙熹和曾纪泽外交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曾纪泽的外交近代化模式。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周文王治理歧地时注意减轻赋税,体恤鳃寡孤独,体现了对百姓社会的关怀,故B项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周文王治理歧地时为商朝末期,儒家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故AD项不符合题干所在年代,故排除。

C项,与民休息的表述不能涵盖周文王“减轻赋税并实施仁政于鳃寡孤独”的做法,故排除。

2.D

【解析】

【详解】

根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至202年为秦朝统治时期,秦国末年农民起义爆发,故人口下降较快,公元2年,东汉初期出现光武中兴,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人口增长较快,公元200年处于东汉末年,局势动荡,割据混战,人口大量减少,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图表为中国与世界的人口数量对比,未与其他国家形成对比,故无法体现整体增长率超过世界的其他国家,排除。

B项,前200年,中国人口因战乱而下降,故排除。

C项,后200年因政局动荡、战争频繁人口迅速下降,自然灾害并非主要原因,故排除。

3.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驿传制度为中央与地方政令传达、军情上报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中央及时对地方、边疆进行管理防卫,加强中央地方交流,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B项,驿传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管理,并非经济交流,故排除。

C项,题干强调国家对驿传的重视,并非以法律实施轻重为焦点,排除。

D项,材料未涉及对驿传体系完善的相关内容,排除。

4.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商业繁荣,福建浦城仙霞古道成为浙、闽陆上商道要地,宋元时期,中国海上贸易发达,浙、闽为海外贸易港口所在地,海路便捷,故福建浦城仙霞古道商业地位衰落,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福建浦城仙霞古道作为陆上长途贩运要道重新活跃起来,故D项正确。

闽浙赣三地商品经济情况无法说明浦城仙霞古道的兴衰演变,排除A项。

B项,浦城仙霞古道为浙、闽间的商旅要道,题干未提及其南北经济交流的作用,排除。

C项,倭患严重为明代实行海禁原因之一,不能全面说明明清时期浦城仙霞古道重新活跃的原因,排除。

5.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民族危机加深,实行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制度,而中国此时开展了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创办洋务工业,忽视对西方制度的关注,体现了近代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变革意识不足,故A项正确。

B项,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题干与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无关,排除。

C项,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故“固守传统文化模式”表述有误,排除。

D项,题干旨在对中日变革意识作比较,未涉及洋务运动的成效,故排除。

6.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孙越宣言》发表,标志着苏联与孙中山及国民党结成联盟,促成了国民党改造及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将中国革命推向新的阶段,故C项符合题意。

A项,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为新三民主义,排除。

B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出现在五四运动后,排除。

D项,《孙越宣言》旨在推动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援助,并未体现民族扩张主义,故排除。

7.D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图中广告反映了当时百货公司即宣传了产品的种类齐全、价格低廉,又响应了国家“增产节约”“抗美援朝”的口号,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图片反映“货全价廉”“整批零售”的产品推销政策,未体现政府实行物资限量供应,故排除。

B项,图片并未体现对产品功效的宣传,故排除。

结合所学可知,1949~1952年建国后我国开展全国群众性以经济为主的"增产节约运动",统购统销政策于1953提出,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8.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包产到户生产队自1979年至1983年发展迅速,在当代农业合作制中占绝对主导,体现了民众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认同,故C项正确。

A项,图表反映了原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而非体现当前改革的紧迫性,故排除。

B项,农业合作化出现在三大改造时期,与图表信息无关,排除。

D项,集约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生产方式,而图表反映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故排除。

9.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左右为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峰时期,希腊英雄化现象反映了城邦政治下对个人主义的推崇,“英雄化的趋势为后世统治的神化提供了范本”体现了神化英雄崇拜以加强统治的作用,故英雄化趋势体现了城邦制度与宗教信仰的整合,故A项符合题意。

B项,后世以英雄作为神化统治的手段,不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故排除。

C项,题干旨在阐述英雄化趋势的产生,并不代表整个城邦意识形态的宗教化过程,故排除。

D项,题干阐述公元前5世纪的英雄化趋势,并不能说明希腊历史发展盛行个人崇拜,故排除。

10.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卡西勒认为,启蒙运动推动了近现代哲学思想的觉醒与发展;波特认为,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类,使人类获得自由;罗素认为,启蒙运动具有反抗现实权威的重要意义,三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故B项正确。

题干中三人解释均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启蒙运动的影响作出的合理解释,故排除A、C两项。

D项,题干未反映因研究材料的丰富使概念解释更加准确,故排除。

11.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国会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国会通过了提高税率的新关税法则,有利于实现各邦关税政策的的统一,进而推动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故C项正确。

A项,题干体现了宰相的提案权,但未体现其立法权,故排除。

B项,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农业基础状况,排除。

D项,提高关税会引发各国关税保护,不利于应对经济危机,故排除。

12.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欧洲联合萌芽于二战时期反法西斯共同目标下英国内阁关于建立共同机构的建议,1944年法国抵抗运动组织发表《欧洲抵抗运动声明》正式提出要实现欧洲联合,故D项符合题意。

此时二战未结束,联邦德国尚未建立,美苏冷战局势未形成,故排除AB两项。

C项,材料中欧洲联合提出基于反法西斯需要,而非基于英法两国因对战争反思,故排除。

13.

(1)特点:

与世界同步;出现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与儒家文化相结合(商人文化产生);渗透城乡;集中在传统部门。

影响:

推动城市化;商人地位提高;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原因:

政治环境(政策支持);思想意识(思想解放);大农业影响;移民政策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因素:

专制政体的阻碍;小农经济的制约;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传统观念的束缚;严格的户籍管理。

【解析】

【详解】

(1)一问根据材料一“中国加入到世界革命之中….在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兴起….以“诚”、“信”、“义”等作为经商准则…诱发了商业资本渗入到城镇和乡村的生产过程…如福建崇安盛产茶乌梅、姜黄、竹、纸”从商业革命的兴起范围、商业文化及涉及区域、部门进行归纳概括即可,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传统贱商、轻商观念有了明显变化…吸引了众多客商携资到此,列肆雇工组织生产”从商人地位、城市化推动及新的生产方式进行阐述。

(2)一问根据材料二“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了扶持和保护政策…宗教改革更是把市民、商人从天主教的禁欲主义枷锁中解放出来…“农业革命”完善了农牧混合经济,促进商业更高层次的发展。

…流动的人口又给某些地区带来了新的技术….成立各种海外贸易公司,开拓世界贸易”结合所学从政府政策、思想意识、移民影响、贸易发展等因素进行分析即可;二问结合所学并对比西方商业迅速向近代转化的原因从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思想观念、政府政策及对民众的自由限制等因素进行阐述。

14.【示例一】

历史现象:

英国工业革命。

关系:

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对棉花的需求增加。

评价:

工业革命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革。

它创造了巨大生产力,引发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同时,工业革命进一步密切了世界的联系,确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

工业革命还带来了环境、道德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示例二】

历史现象:

美国南北战争。

关系:

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南北战争的爆发。

评价:

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但并没有解决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18世纪…刚刚发明纺织机械的英国人决定来个接力赛,曼彻斯特和周边地区遍布的纺织厂急需原料…19世纪中期,一个难能可贵的道德思考在联邦政府中荡漾,联邦政府想取缔南方各州的奴隶制….一场战争接踵而至。

”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工业革命开展后,英国对棉花的需求增加,19世纪,美国国内市场不统一,南部种植园经济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美国爆发废除黑奴制度的南北战争。

根据题意,可从工业革命与南北战争进行立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评价两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即可。

15.

(1)特点:

从传统向近代外交转变;传统与近代外交杂糅(中西结合);人员选拔制度的随意性;人事组织的临时性;使节制度的不稳定性;制度化。

(2)影响:

有利于外交近代化;为中国对外交涉提供制度保障;开阔了视野;改善国家形象;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由于制度的缺陷,其外交效应是有限的。

【解析】

【详解】

(1)问根据材料“….是晚清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变的标志…按照传统的政治行为模式和西方外交的程序要求…由内外大臣及督抚随时个别保荐,不需要严格的专业训练,也不讲求外交专业的素质…皇帝钦差,代君行权…只是临时的任务…常常不在外交领域任职…采用了近代西方的使节制度”从使节制度化、近代化、选拔及组织的随意性进行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2)根据材料可知,晚清使节制度改革为适应近代外交需要而产生,故可从推动外交近代、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形象分析其积极意义,同时应从使节制度的临时随意性认识其外交效能的不足之处。

16.

(1)趋势:

从全面禁运到逐步放宽。

背景:

法西斯国家的威胁;总统和国会的作用;国家利益;民众呼声。

(2)前期对欧洲绥靖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助长了法西斯势力气焰;不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后期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斗争。

【解析】

【详解】

(1)一问根据材料中“禁止美国及其属地向交战车….军用物质”到“美洲各国如…不适用禁运军火规定”再到“经总统指定可以出售某些物质”可知美国禁运政策由严格到逐步放宽;二问,结合所学可从法西斯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威胁、美国国内政府机构作用与民众的要求进行分析。

(2)结合所学可知,1935-1936年中立法案禁止向交战国出售武器有利于欧洲绥靖政策的发展,加速二战爆发。

1937-1939年中立法案对武器禁运有所放松,故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

17.

(1)同:

平等交往的观念;近代化外交;维持中西现状,避免外交冲突;反对传统“华夷观”。

异:

郭嵩焘主张通商求和;曾纪泽提出“备战求和”。

(2)维护国家主权;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冲击传统的外交观念;推动外交近代化的发展。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在当时背景下,其外交近代化模式无法实现。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曾纪泽对西洋文明有着和郭嵩焘一样的态度…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新的中西关系下…“酌情据理”的外交对策…主张“通商—自强—独立、近代化外交”…..形成“自强、外交独立—近代化外交”的模式。

”可知郭嵩焘与曾纪泽皆主张与西方平等外交,建立近代化外交模式,反对传统外交观念,维持当下中西关系。

根据材料“郭高点认为列强来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商求利,与列强开战毫无必要….曾纪泽认为….“有伤自主之体统”,必须“设法改订”…加强国内军事备战”可知二人在对外求和上区别在与通商与备战两种手段。

(2)根据题干可知曾纪泽提倡“自强、外交独立—近代化外交”的模式”,可从外交观念的更新、推动外交近代化、激发爱国思想分析极积极意义,同时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阐述曾纪泽外交模式难以实现的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