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五 厘米和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3132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五 厘米和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五 厘米和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五 厘米和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五 厘米和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五 厘米和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五 厘米和米.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五 厘米和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五 厘米和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五 厘米和米.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五厘米和米

五厘米和米

第1课时线段的初步认识

月日

线段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并会用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

2、线段表象的建立,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

一、启发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师:

数学王国有好多城市,前段时间,我们去游玩了口诀城等。

今天,老师打算带你们一起去游玩线段城,去认识一下线段城的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

二、动手实践,经历探究过程

1、师:

在进城前,老师带给大家一位认识线段的好帮手,看看是什么?

(老师拿出两根线,放在实物投影上)

2、比一比:

(1)师:

把白线随便放在桌上,这根线是直的,还是弯曲的?

(或者说:

把毛线随手丢在桌面上,观察所形成的图形是怎样的。

师:

一根线有几头?

指名答:

两头。

指一指。

师:

我们把这两头叫“两端”。

(板书:

两端)

(2)师:

两手捏两端,拉紧红线,这线是直的还是弯曲的?

(或者说:

两手捏住线的两端,把线拉直,观察所得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3)下面老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两种样子的线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相同?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

弯    两端

                 直   两端

(4)老师边拉线边说:

老师要告诉大家,这条直的,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

(揭示课题:

线段。

3、师:

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这些是不是线段?

是不是线段王国的臣民?

(1)看老师手里的线,分别呈I、/、\、U型,说说哪些是线段,为什么?

(2)实物投影“想想做做1”。

指名说说哪些是线段,找一找线段王国的臣民,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4、你有没有发现线段王国的臣民有什么特点?

小结:

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长可短,所以弯弯曲曲的都不能说成是线段。

5、那么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王国的臣民?

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端在哪里?

(接合着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如果把书搞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了或是边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所以我们小朋友一定要爱护书本,让线段王国的臣民一直住在书本上。

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线段王国的臣民,摸一摸。

黑板边、直尺边、书本边、桌子边等。

三、拓展练习,加深认识

1、折线段:

师:

刚才这些线都是画在书上的,其实,线段还可以折,先请拿出长方行纸折。

(1)请学生折,然后指一指你折的线段在哪里,指一指它的两端,要说明折痕才是线段。

(2)提问:

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

比它短的呢?

(学生尝试,同桌交流。

再集体交流。

2、数线段:

谈话:

其实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也有=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出示:

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图形。

让学生看第49页,数好后,把每个图形中线段的条数填在括号里。

集体核对,提问:

你能指出围成正方形的四条线段吗?

师指其中一条线段,让学生指出端点。

师再指着与这条线段相交的一条线段让学生指出端点。

讲述:

当两条线段相接时,它们相接的那一点就是它们的端点。

提问:

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五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那么由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

3、画线段:

(1)师:

线段王国的臣民我们找也找了,摸也摸了,但是老师还要你们为他们画一张画,也就是画一条线段,你们敢试试看吗?

(2)画之前,我想问一下,你打算利用什么工具来画?

你认为哪种工具比较适合画线段?

(3)学生动手画线段。

教师逡视,注意画法。

有请勇敢的小画家。

(指名上实物投影仪上画。

画完后请下面的小朋友说说他是怎样画的?

(肯定各种正确画法。

如果画得很好,表扬自己。

练习“想想做做3”:

读要求,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3)、连一连

师:

如果给你两个点,你能用直尺把这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吗?

想想做做第3题。

如果有三个点呢?

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上前画,投影显示,其余在下面画。

请小朋友评一下屏幕上的三角形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表扬画得好的小朋友。

如果给你四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

这就是想想做做第5题(重点指导方法)。

4、看了小朋友今天的表现,我很高兴,所以呀,我请认为自己这节课很棒的小朋友站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并请认为自己不是很棒的小朋友说说自己不棒在哪里,鼓励以后上课要认真听讲。

四、课堂总结。

总结:

今天,我们游玩了线段王国,结果发现线段王国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你觉得有趣吗?

好玩吗?

神奇吗?

说一说,你在线段王国里学到了什么?

我希望每一位小朋友都能用自己的小眼睛、小脑袋瓜发现你身边数学王国更多的知识和奥秘。

第2课时认识厘米

月日

课题 认识厘米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过程活动,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做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谈话:

生活中的物体有大有小,有长有短。

如果我们想知道课桌面有多长,那该怎么办?

大家动手量桌子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2、提问:

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谈话:

看来,我们要想准确量出物体的长度,就必须有统一的单位。

人们为了量得大家都承认的结果,你知道常用什么工具来量长度吗?

米尺上有一种长度单位叫做厘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

认识厘米)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刻度尺。

谈话:

尺子你们有吗?

拿出来看一看。

(师将一把学生尺放在投影上),请学生拿出尺比一比,找一找哪些地方相同的?

在学生回答都有数字时,,让学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读一读。

在学生回答都有一条一条线时,指出这些线在尺子上叫做刻度线,刻度线有长有短。

引导学生看一看刻度线之间每一大格的长度是不是一样。

谈话:

现在共同点找出来了,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数字是用来表示什么的?

有什么作用?

谈话:

大家提的问题很好,今天我们就先来探讨这些问题。

看看尺子上的数字,它们是怎样用来表示刻度的?

最小的是几?

刻度0表示起点,接着是刻度几?

顺次往下说一说。

2、认识厘米

讲述:

量比较短的物品,常用厘米作单位。

(1)指一指

1厘米有多长?

你们能在尺上指出来吗?

学生尝试在尺子上指出。

提问:

你能说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吗?

学生回答,师出示尺演示。

小结:

在米尺上每相邻两个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2)比一比。

谈话:

(拿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猜一猜它们每条边有多长?

用尺子量一量是不是1厘米。

然后用手指比划以下1厘米长。

(3)找一找。

①伸出手,提问:

手指的宽度、手掌的宽度、一诈的宽度,哪个大约是1厘米?

谈话:

我们要记住身上的这把厘米尺,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它可管用了。

②现在我们一起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

(4)让学生自己数,从刻度0到3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厘米。

小结:

从刻度0到刻度几,它们之间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1)谈话:

该怎样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请大家看。

(2)展示课本51页的例题。

提问:

铅笔刀长几厘米?

线段长几厘米?

(3)让学生拿出纸条(长度是整理米数),量一量纸条的长度,汇报结果。

(4)看“想想做做”第1题说说哪种量法对,其他的量法错在哪里。

讨论:

用米尺量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4、量线段。

谈话:

我们已经学会量线段的长度,现在让你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你会吗?

你是怎样画的?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画法。

讨论:

你喜欢哪种方法?

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三、综合训练,巩固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各自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

指名回答:

哪条线段长?

长多少厘米?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红色的线段有多长,蓝色的线段有多长,再提问:

这两条线段都接近几米?

你认为可以怎样?

(大约8厘米)

小结:

我们遇到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不是正好几厘米时,可以看它接近几厘米,用“大约几厘米”来表示。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

跟老师一起量手掌的宽度和食指的长度,把结果写在横线上。

谈话:

手掌的宽度和手指的长度也是我们带在身上的尺子,要记住这些长度。

当我们没带尺子又需要测量一些物体时,就可以用身上的尺子测量出物体大约的长度。

1、游戏:

比一比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谈话:

请你们估计几个物体的长度,先不用尺子量。

估计这个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你把数字记下来,然后量一量实际长度是多少,看看估计得怎样。

四、总结质疑

提问: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和本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板书

认识厘米

第3课时认识米

月日

课题 认识米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建立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并测量常见物体的长度。

2、发展观察、操作、比较和估测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空间观念。

3、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4、培养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并测量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

(1)提问: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作单位?

1厘米大约有多长?

用手演示一下。

怎样用尺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量量数学书短的边大约是多少厘米?

量量课桌长的边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动手量。

(3)全班交流:

量好了吗?

有没有困难?

在量的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

(4)讲述: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如果还用厘米作单位,就比较麻烦了。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那就是“米”。

(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

那么,1米究竟有多长呢?

二、联系生活,认识长度单位“米”。

1、认识长度单位“米”。

(1)出示米尺,告诉学生米尺的长度正好是1米。

(2)谈话:

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米尺,看看1米有多长?

请小朋友们用两手夹住米尺的两端,说说两手之间相距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3)用铅笔与米尺比一比,说说1米大约有几枝铅笔长。

(4)谈话:

请小朋友们全部起立,用米尺比比自己的身高,1米到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

请两名学生上来指一指1米到自己的什么地方,教师测量验证。

请小朋友们比划一下,1米有多高?

(5)请同桌学生用米尺量量课桌的长,看看课桌的长大约是多少?

(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

2、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1)让学生把米尺平放在课桌上,数一数,观察一下1米等于多少厘米?

(2)反馈板书:

1米=100厘米。

(3)提问:

你知道2米是多少厘米吗?

你是怎样想的?

(4)练一练:

5米=()厘米9米=()厘米

700厘米=()米300厘米=()米

(5)指导完成“试一试”:

量一量:

以小组为单位量量黑板的长,量好后,再和老师一起量量教师的长,然后回到座位上填空。

先估计,再量一量。

学生估计教室的门高大约是多少米,再测量。

三、综合运用,巩固内化。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张开你的两臂,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

提问:

厘米与米相比,哪个单位大?

如果让你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单位,你会吗?

2、“想想做做”第三题:

(1)谈话:

刚才大家都用米尺与自己的身高作比较,身高都超过1米。

那么你的身高比1米多多少厘米?

想不想量出来?

同桌相互帮助,量出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多少厘米。

(2)、学生测量。

(3)、指名汇报自己的身高。

3、“想想做做”第四题:

在()里填上“米”或“厘米”。

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4、“想想做做”第五题:

学生独立做,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利用课余时间量一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吗?

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去实践一下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综合与实践我们身体上的“尺”

月日

课题 我们身体上的“尺”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学生尺,米尺和卷尺测量不同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合理选用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

2、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些测量物体的策略,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加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用各种尺量和想办法量。

2、想办法量。

教学过程

一、认识各种尺

讲述:

请同学们把带来的尺(学生尺、米尺、卷尺)拿出来,在小组内互相看一看。

提问:

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尺子介绍给大家?

要说出它是什么尺,你为什么喜欢它。

指名上介绍学生尺、米尺、卷尺测量过长度吗?

量的什么?

二、用学生尺量

讲述:

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用学生尺分别量出四条边的长,填出在课本第45页中间的括号里。

学生各自测量、填写。

提问:

通过量,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发现:

长方形纸上面的一条边和下面的一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纸左边的一条边和右边的一条边一样长。

讲述:

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的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你能量出折痕大约长多少厘米?

学生各自折,测量,再回答。

讨论:

怎样折,折痕最长?

量量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像下面者折,折痕最长。

(图形略)

提问:

把你的这条折痕的长度与长方形的边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

刚才你们量长方形的边和折痕的长度是用什么尺量的?

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

学生通过交流得出:

由于这个长方形的纸的边和折痕都比较短,所以用学生尺来量就可以了;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反而更麻烦。

三:

用各种尺量

1、量出自己的一柞、一步和一庹的长度。

谈话:

如果我们想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却没带尺子,用什么办法能量出它大约多长?

出示一柞、一步和一庹的图示,让学生比画出这三个长度,要提醒学生一步的长度是从后边的脚尖到前边的脚尖之间的长度,不是两脚之间的空隙。

让学生量出自己的一柞、一步和一庹大约有多长。

先说说分别选用什么尺量一柞、一步和一庹的长,再说说量一柞、一步和一庹的长的具体测量办法。

谈话:

最好能记住自己的一柞、一步和一庹的长度,用它们作为自己身上的尺。

2、估测物体的长度。

讲述:

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一柞、一步和一庹大约有多长,就可以用它们来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先用身上的“尺”估计一下自己的袖长、数学书长边的长、黑板长边的长,后通过测量验证。

3、量铅笔、圆珠笔和粉笔的长。

谈话:

请量一量自己的铅笔、圆珠笔的长度,老师再发给每组一支粉笔,轮流量一量粉笔的长度,把测量结果填在第55页的表格里。

学生动手测量、填表。

同桌互相检查,看量的结果是否正确。

提问:

量这三种笔的长度时,你用的是什么尺?

4到篮球场上去量。

讲述:

刚才我们量的都是较短的物体,可是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很长的物体,比如要想知道篮球场的长和宽有多长,我们就要到篮球场上去量一量。

(1)测量篮球场的长。

提出要求:

先各自走10步,量一量有多少米?

从篮球场的这一头走到另|一端,数数走了步?

再小组合作量篮球场的长有多少米?

学生按要求测量、记录。

提问:

你走10步大约多少米?

从篮球场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走了多少步?

篮球场的长有多少米?

你们是用什么尺量测量出这个长度的?

(2)测量篮球场其他线段的长。

谈话:

篮球场上还有哪些线段,你们能量出这些线段的长度吗?

小组合作量一量。

各小组讨论哪些线段的长,用什么办法测量。

各小组进行测量。

各小组汇报进测量结果。

四、全课小结:

提问:

这节课你参加哪些活动?

你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备注

(设计或修改意图)

作业

板书

我们身体上的“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