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2503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docx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docx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

《草原》教学设计

利辛县实验小学刘玉京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教学设计1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土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

(放课件,听歌曲)

听了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着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板书课题)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一起走进草原,齐读课题。

二、质疑问难,了解学情。

过渡:

在预习课文中,大家知道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

1读了文章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

也可以把预习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2教师随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件展示)

三、自学课文,合作探究。

1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注意一边读,一边画出重点的词句,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教师相机指导。

过渡:

在自学的过程中,同学们特别认真,尤其是同学们能抓住重点的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写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2小组同学自学交流,认识上达成共识后,待会汇报你们自学的的成果。

教师深入到小组内,和同学一起交流探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组织教学。

四、激励评价,赏读涵咏。

过渡:

刚才老师参与了同学们小组的活动,每个同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特别高,很多同学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下面,我们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的同学,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谈谈你们的体会和理解认识。

(一)指名研读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学,汇报学习的情况。

1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说说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

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书上的词语或者自己概括词语加以总结,请同学把这些词板书在黑板上。

〔你体会的很好,能否用书上的重点的词语加以总结,把它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参与板书课文中的重点的词语。

学生板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错别字。

2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展示课件),加深学生感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草原喜爱的思想感情。

(听了同学们谈的对草原的感受,一定想走入草原了,来吧!

放课件)

3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的课文。

过渡:

这么迷人的景色,这么优美的语句,我们真的应该多读读。

选择本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进去。

〔板书:

景色美〕

4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适时鼓励。

(出示课件)

(二)研读老舍先生在访问中被热情招待的部分。

过渡:

同学们通过边读边谈体会的方法,我们感受到草原的美,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在访问的过程中又什么的感受呢?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部分,放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交流理解课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1)迎接远客:

学生先读重点的语句谈体会,然后看录像,学生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板书概括的词语)

教师小结:

在路上作者初步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随后他们来到了蒙古包外。

(2)学生齐读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热情接待:

先让学生随作者一起走进蒙古包,看看发生什么样的事,(学生看录像),再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谈谈为什么这样读课文。

学生概括板书词语)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如果自己是一位访问团的成员,看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又受到内蒙古人民的热情款待,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

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能不能对主人发出访问我们家乡的邀请?

(教师板书:

人热情)

2时间过得真快,在联欢的欢声笑语中,今天的访问就要结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

在斜阳下,怎么舍得分别?

作者感叹: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理解句子的意思,齐读。

六、课内外结合:

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见所闻,课下收集今天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草原资料或者图片,准备在班上交流展评。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教学设计2

教育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认识保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发展目标:

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说出来。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

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过度:

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速读课文,思考:

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板:

风景美人情美

过度:

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好,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

板:

草原风情画

3、默读课文,对全文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度:

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作者在写草原美景的同时,还

2、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3、学生汇报。

4、找出句子,抓对比。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指导朗读。

(2)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3)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

5、者先是想高歌,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呢?

如果把这两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让他先“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

提示:

“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往往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那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表达?

(讨论)

6、学生汇报。

点拨1:

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

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

(出示图)

板:

开阔

点拨2:

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激动、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过度:

接下来他看到了草原的什么?

(部分)那他的感情起了什么变化?

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柔美。

点拨3:

注意作者第二次写景的部分,他先总的说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茫茫”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这里这样说呢?

感情朗读。

点拨4:

接下来分了两部分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

指导朗读:

(1)先读这两部分,然后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句1:

“四面都有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随机出示图:

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清丽。

指导朗读。

这里把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2: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随机出示图、出示两种风格的国画,理解“勾勒”、“渲染”。

点拨5:

这样柔美的线条,缓缓地高起来,又缓缓地低下去,就像(波浪)。

所以作者沿着这波浪般的线条,一直远望,就觉得好象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所以作者说……

指导朗读。

7、自由读第二次写景的部分,读出柔美的感觉,把自己读沉醉。

四、总结:

作者情景交融的描绘,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同胞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使人向往,令人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1、看图,听音乐。

2、口语训练:

做小导游,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如画美景。

五、布置作业

1、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自然风光。

2、背诵第一自然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课时)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句。

2、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她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必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

四、教学方法:

读书自悟、悟中体情。

五、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

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课文前两段,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目标完成过程。

1、揭题:

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3、引读课文,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课文,思考:

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4、理清脉胳,讨论分段:

默读思考:

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

可分成几段?

段意是什么?

5、复习检查。

请同学们根据课后习题1的提示,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写了初到草原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人民从几十里外来迎接客人。

6、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问难。

7、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学习第一段。

听师范读边听边在脑海申勾勒画面。

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这一段写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

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一碧千里:

一望无际全是碧绿的草原。

茫茫:

檬陇的样子。

尽管一望无际,但远处仍是那样清清楚楚,没有模糊的感觉。

"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

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

教师适时点拨:

a、在这一段申作者运用非常贴切的打比方的句子来写具体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作者用"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比喻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演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作者用"『用绿色喧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比喻草原上小丘线条的柔美。

b、作者用词准确,语句生动、形象、优美。

比较句子,读一读,说说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

(2)学习第二段。

a、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从"洒脱"一词体会到草原的"一碧千里"。

"河"字后面加了感叹号,说明河在草原上的重要,有了河,才能有牲口,才会有人家……)

b、初人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景色有什么不同?

画出有关语句,集申交流(初人草原,看出草原辽阔、寂静。

从"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都……"和"初入草原,听不见……也看不见……"接近公社时:

看到了小河、牛羊、马群听见了鞭响。

c、出示投影片:

看图,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从"远处"一词看出,草原人民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体会到牧区人民情深谊长。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看出主人们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马跑得飞快,体会到主人迎客心切;小丘的顶部成半圆形,因为马队是从小丘上过来的,所以远看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热闹的场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静。

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8、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三、四、五段。

2、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二)目标完成过程。

;

1、复习检查。

(指名背诵第一段)

2、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

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

用"--"线标出、交流。

(如: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两个"再"。

"总是热乎乎地握着"中的"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很多……都是……"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2)指导朗读这一段。

(注意:

重音读画线的词语,表达主客双方激动的心情。

3、学习第四段:

a、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

(如b、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好茶,摆上了好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

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

b、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c、找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4、学习第五段:

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

(三)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2、围绕重点;学习表述。

(1)找出描写草原美景的部分和叙述蒙古族同胞热情待窑的部分读一读。

思考:

作者是怎样写草原上的景美,人更亲的?

(2)小结:

这篇课文既有草原静态美景的描写又有热情迎客的动人场面,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3)片断练习:

《校园一角》。

(要求:

运用《草原》的写法,突出描写校园一角的特点。

教学小结:

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

你能想一想,说一说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