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单元测试 7 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2448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单元测试 7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单元测试 7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单元测试 7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单元测试 7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单元测试 7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单元测试 7 1.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单元测试 7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单元测试 7 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单元测试 7 1.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2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单元测试71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是碳单质

B.石油是纯净物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D.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资源

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航天服材质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等复合而成,它是一种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B.煤中含有苯、二甲苯等,可以通过煤的干馏得到,并将它们分离

C.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镁、溴等

D.在海轮外壳镶嵌锌块,能减缓轮船的腐蚀,是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面粉增白剂中的成份CaO2具有强氧化性

B.CaO能与SO2反应,可用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D.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

2.5

m的颗粒物,它们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4.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D.“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5.工业上制取硫酸铜不是直接用浓硫酸与铜反应,而是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做的优点是(  )

①节省能源 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 ③提高H2SO4的利用率 ④提高了Cu的利用率.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全部

6.下列金属通常采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来冶炼的是(  )

A.NaB.AlC.FeD.Ag

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02对空气的污染

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

8.“绿色化学”要求在化工合成过程中,目标产物对反应物的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要求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取代反应B.加聚反应C.氧化反应D.消去反应

9.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提取溴,富集溴可以用亚硫酸钠溶液或二氧化硫水溶液作为吸收液

B.从海水中提取碘常用过氧化氢做还原剂

C.可以用铝热反应制得单质镁

D.铝热剂就是指铝和氧化铁混合物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油是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取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分别相等

D.煤含有苯和甲苯,可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包括PM2.5、PM10、O3、CO、SO2和NO2等6项指标

B.苯酚俗名石炭酸,是有毒物质,所以不能用来消毒

C.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12.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的要求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制得肥皂

C.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13.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

A.制钠:

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

B.制铁:

以铁矿石为原料,CO还原得铁

C.制镁:

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H2还原得镁

D.制铝:

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

14.下列情况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燃烧液化石油气

B.燃烧管道煤气

C.燃烧氢气

D.燃烧木材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可以用置换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B.Cu可以用物理方法冶炼得到

C.Al可以用直接加热法冶炼得到

D.Fe可以用铝热法冶炼得到

二、非选择题

16.海水占地球总储水量的97.2%.若把海水淡化和化工生产结合起来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钠中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族.

(2)目前国际上实用的“海水淡化”主要技术之一是蒸馏法.蒸馏法是将海水变成蒸汽,蒸汽经过冷却而得高纯度淡水,由此可判断蒸馏法是  (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重要化工产品,反应式为:

食盐+H2O→NaOH+H2+Cl2(未配平).该反应中食盐的化学式是  .利用电解所得气体制36.5%的浓盐酸1000t,最少需要消耗食盐  t.

(4)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氯碱工业产品及氯化钠循环治理含二氧化硫废气并回收二氧化硫的方法,该方法的流程如下:

写出②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上述亚硫酸氢钠与甲醛经过一定反应,可以合成俗称“吊白块”(雕白粉)的物质.因吊白块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食品漂白.其结构简式为:

HOCH2SO3Na,根据其结构特点,吊白块能发生的反应有:

  

A.皂化反应B.聚合反应C.与金属钠反应D.氧化反应.

17.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在有机合成、化学分析等领域.

(1)海水提溴过程中溴元素的变化如下:

①过程Ⅰ,海水显碱性,调其pH<3.5后,再通入氯气.

ⅰ.通入氯气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ⅱ.调海水pH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用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是

②过程Ⅱ,用热空气将溴赶出,再用浓碳酸钠溶液吸收.完成并配平下列方程式.

Br2+Na2CO3=NaBrO3+CO2+

③过程Ⅲ,用硫酸酸化可得Br2和Na2SO4的混合溶液.相同条件下,若用盐酸酸化,则所得溴的质量减少,原因是.

(2)NaBrO3是一种分析试剂.向硫酸酸化的NaI溶液中逐滴加入NaBrO3溶液,当加入2.6molNaBrO3时,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溴和碘的存在形式为及物质的量分别为:

粒子

I2

Br2

IO3﹣

物质的量/mol

0.5

1.3

则原溶液中NaI的物质的量是mol.

18.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

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B.坩埚C.表面皿D.泥三角E.酒精灯F.干燥器

(2)步骤⑤的仪器名称是;

(3)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的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4)若反应后有Mn2+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

19.铁砂的主要成分是微粒状的磁性氧化铁、石英、石灰石等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从铁砂中分离出磁性氧化铁,并进行铝热反应实验.

(1)取磁性氧化铁按图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  ,

现象很壮观,取少许反应生成的“铁块”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血红色.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可能混有没反应的磁性氧化铁外,还有一个原因是  .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铁块”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请写出此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每摩铝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

(4)生成除磁性氧化铁可做铝热反应实验外,下列哪些试剂也可以  .

A.CuOB.Na2O2C.MnO2D.MgO.

 

参考答案

1.C

考点:

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分析:

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

B.石油是由多种烃组成的混合物;

C.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D.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

解答:

解:

A.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产,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不是单质,故A错误;

B.石油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故B错误;

C.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态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故C正确;

D.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的成分,涉及到煤、天然气、石油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积累基础知识.

2.D

试题解析:

A、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为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煤中不含苯、二甲苯,故B错误;

C、从海水中提取NaCl属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锌比铁活泼,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消耗,金属Fe作为正极被保护就可以避免腐蚀,这种方法牺牲了阳极(原电池的负极)保护了阴极(原电池的正极),因而叫做牺牲阳极(原电池的负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正确。

3.D

试题解析:

A、CaO2具中含有过氧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故A正确;

B、CaO能与SO2反应,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气体,做脱硫剂,故B正确;

C、来源于工厂的废气、汽车尾气的氮的氧化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有效的减少氮的氧化物排放,故C正确;

D、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

2.5

m的颗粒物,而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的分散系,不在一个数量级,故D不正确。

4.B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专题:

化学应用.

分析:

A.锌比铁活泼,并且在空气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生锈;

B.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氢氧化铝为难溶物,能够中和胃酸中的盐酸;

D.从雾霾天气的成因考虑.

解答:

解:

A.锌比铁活泼,并且在空气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生锈,故A正确;

B.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氢氧化铝能够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能够作胃酸的中和剂,故C正确;

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有利于减少雾霆天气,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生活环境的污染与治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问题,难度一般.

5.B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专题:

氧族元素.

分析: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和硫酸铜,产生污染大气的SO2,并且硫酸的利用率低,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发生2Cu+2H2SO4+O2=2CuSO4+2H2O,反应无污染,符合原子经济的要求.

解答:

解:

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发生:

2Cu+2H2SO4+O2=2CuSO4+2H2O,则

①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而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节省能源,故①正确;

②反应无污染,而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和硫酸铜,产生污染大气的SO2,故②正确;

③反应物完全转化成生成物,提高H2SO4的利用率,故③正确;

④无论哪一种方法,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铜,都需要相同质量的铜,故④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硫酸铜的制备方法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可比较反应方程式的异同.

6.D

考点:

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择合适的冶炼方法,一般来说,活泼金属用电解法,较活泼金属用热还原法,不活泼金属如Hg、Ag等用热分解法冶炼.

解答:

解: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择合适的冶炼方法,一般来说,活泼金属用电解法,如钠、镁、铝,较活泼金属用热还原法,铁、铜,不活泼金属如Hg、Ag等用热分解法冶炼.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的冶炼,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确定金属的冶炼方法.

7.B

考点:

酯的性质;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

A.“地沟油”中主要含油脂;

B.海水中获得食盐为物理变化,海水提溴、碘、Mg等需要化学变化;

C.燃煤脱硫,将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盐,减少排放;

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均为有毒物质.

解答:

解:

A.“地沟油”中主要含油脂,还含有害物质,不能食用,但可用来制肥皂(碱性条件下水解)或燃油(油脂能燃烧),故A正确;

B.海水中获得食盐为物理变化,海水提溴、碘、Mg等需要化学变化,则从海水中提取物质不一定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故B错误;

C.燃煤脱硫,将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盐,减少排放,防治SO2对空气的污染,故C正确;

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均为有毒物质,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则应集中回收处理,故D正确,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保护,为高频考点,侧重化学与生活、材料、资源利用的考查,注意海水中资源利用原理及二氧化硅具有导光性,题目难度不大.

8.B

考点:

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绿色化学.

专题:

有机反应.

分析:

根据题中信息绿色化学的要求:

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的产物,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可知化合反应、加成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解答:

解:

加聚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中的所有原子都转化到生成物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符合要求,而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均有副产物,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绿色化学的要求是原子利用率是100%,把握绿色化学的要求及常见反应的特点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9.A

考点:

铝的化学性质;氧化还原反应;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分析:

A.亚硫酸钠或二氧化硫水溶液具有还原性,能被溴氧化;

B.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过氧化氢能氧化碘离子而体现氧化性;

C.镁的活泼性大于Al;

D.可以发生铝热反应的混合物称之为铝热剂.

解答:

解:

A.亚硫酸钠或二氧化硫水溶液具有还原性,能被溴氧化,溴被还原生成溴离子,从而达到富集目的,故A正确;

B.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过氧化氢能氧化碘离子而体现氧化性,所以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故B错误;

C.镁的活泼性大于Al,所以冶炼镁不能采用铝热反应,故C错误;

D.作为铝热剂重要组成的金属氧化物,铝热剂应为Al和过渡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及铝热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熟悉海水中提取溴的方法及流程,知道金属冶炼方法与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10.D

考点: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蒸馏与分馏.

分析:

A、石油是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石油主要由液态烃构成,也溶有少量气态烃和固态烃.

B、含C18以上的固态烃利用率低,交通运输业需要更多的燃料油,使重油长链烃分子断裂就可以得到汽油.

C、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相同.

D、煤经过干馏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后得到煤焦油等物质.

解答:

解:

A、石油是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石油主要由液态烃构成,也溶有少量气态烃和固态烃.石油中肯定含有C5﹣C11的烷烃,因此通过石油炼厂的分馏就可以得到汽油、煤油等分馏产品,故A正确;

B、使长链烃分子断裂为C5﹣C11烷烃的过程采用催化裂化的方法,故B正确;

C、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相同,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分别相等,故C正确;

D、煤经过干馏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后得到煤焦油等物质,而煤焦油是含有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在170℃以下蒸馏出来的馏出物里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和其他苯的同系物等,所以煤中并不含有苯和甲苯,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石油分馏与裂化、煤的综合利用,以识记为主,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11.B

试题分析:

B、苯酚有毒,但苯酚的稀溶液可用来消毒,故B错。

12.D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硅和二氧化硅;肥皂、合成洗涤剂.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应用.

分析:

A.“低碳经济”就是节能减排;

B.根据皂化反应原理分析;

C.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被腐蚀,不活泼的金属被保护;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解答:

解:

A.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的要求,故A正确;

B.脂与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所以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碱性水解制取肥皂,故B正确;

C.海轮外壳上镶人锌块,和铁在海水中形成原电池,锌做负极被腐蚀,正极铁被保护,故C正确;

D.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故D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能减排,油脂的水解,原电池原理,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难度不大.

13.B

考点:

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A.工业制钠是电解熔融NaCl来制取;

B.工业制铁是CO还原铁矿石来制取;

C.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来制取;:

D.工业制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制取;

解答:

解:

A.工业制钠是电解熔融NaCl:

2NaCl

2Na+Cl2↑,而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

2NaCl+2H2O

2NaOH+H2↑+Cl2↑,得不到钠,故A错误;

B.工业制铁是CO还原铁矿石:

3CO+Fe2O3

2Fe+3CO2,故B正确;

C.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氧化镁:

MgCl2

Mg+Cl2↑,故C错误;

D.工业制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

2Al2O3

4Al+3O2↑,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冶炼,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14.C

解:

液化石油气是由碳氢化合物所组成,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烷系或烯类等,燃烧液化石油气氧气不足时易产生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管道煤气是指水煤气,是炽热的碳和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使用不当易引起环境污染;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产物生成水无污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

燃烧木材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甲酸、乙酸、碳颗粒等污染环境.

故选C.

15.D

解:

A、Mg可以用电解法熔融的氯化镁的方法冶炼得到,故A错误;

B、Cu可以用热还原方法冶炼得到,故B错误;

C、Al通常采用电解法熔融的氧化铝的方法冶炼制备,故C错误;

D、金属铁可以采用铝热反应来制备,故D正确.

故选D.

16.

(1)IA;

(2)物理变化;

(3)NaCl;585;

(4)NaOH+SO3═NaHSO3;NaHSO3+HCl═NaCl+H2O+SO2↑;

(5)CD.

考点:

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分析:

(1)主族元素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3)根据元素守恒知,食盐中含有Na、Cl元素,根据原子守恒知,其化学式为NaCl;

根据氯原子守恒计算需要氯化钠质量;

(4)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少量强碱反应生成亚硫酸氢盐和水;亚硫酸氢钠和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硫、水;

(5)吊白块中含有醇羟基、亚硫酸根离子,具有醇和亚硫酸盐性质.

解答:

解:

(1)主族元素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NaCl中Na元素最高化合价是+1价,所以Na位于第IA族,故答案为:

ⅠA;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根据题干知,蒸馏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

物理变化;

(3)根据元素守恒知,食盐中含有Na、Cl元素,根据原子守恒知,其化学式为NaCl;

根据氯原子守恒得关系式NaCl﹣﹣﹣﹣HCl,

设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Cl﹣﹣﹣﹣HCl

58.536.5

x1000t×36.5%

58.5:

36.5=x:

(1000t×36.5%)

x=

=585t,

故答案为:

NaCl;585;

(4)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少量强碱反应生成亚硫酸氢盐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OH+SO3═NaHSO3;亚硫酸氢钠和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硫、水,反应方程式为NaHSO3+HCl═NaCl+H2O+SO2↑,

故答案为:

NaOH+SO3═NaHSO3;NaHSO3+HCl═NaCl+H2O+SO2↑;

(5)吊白块中含有醇羟基、亚硫酸根离子,具有醇和亚硫酸盐性质,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能被强氧化剂氧化而发生氧化反应,不含酯基和碳碳不饱和键,所以不能发生皂化反应、聚合反应,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性质判断、物理变化判断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熟悉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7.

(1)①ⅰ.Cl2+2Br﹣=Br2+2Cl﹣;

ⅱ.Cl2+H2O=H++Cl﹣+HClO,增大c(H+),平衡逆向移动,抑制Cl2与水的反应;

②3;3;1;3;5NaBr;

③盐酸有还原性,与溴酸根反应;

(2)3.

解:

(1)①ⅰ.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以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即Cl2+2Br﹣=Br2+2Cl﹣,故答案为:

Cl2+2Br﹣=Br2+2Cl﹣;

ⅱ.①氯气的溶解平衡为:

Cl2+H2O=H++Cl﹣+HClO,若增大c(H+),平衡逆向移动,会抑制Cl2与水的反应,提高Cl2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

Cl2+H2O=H++Cl﹣+HClO,增大c(H+),平衡逆向移动,抑制Cl2与水的反应;

②氧化还原反应中,Br的化合价升高值为5,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价态律,所以所的产物是﹣1价的溴离子,Br元素化合价降低值为1,根据电子守恒,所以溴酸钾的前边系数是1,产物还有5mol的NaBr,溴单质系数是3,根据钠元素守恒,碳酸钠的系数是3,故答案为:

3;3;1;3;5NaBr;

③盐酸有还原性,溴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盐酸可以和与溴酸根反应,导致溴单质的生成量减少,故答案为:

盐酸有还原性,与溴酸根反应;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可得5×2.6mol=2×0.5mol+6×n(IO3‾),则n(IO3‾)=2mol,根据元素守恒,原溶液中n(NaI)=0.5mol×2+2mol=3mol,故答案为:

3.

18.

(1)BDE

(2)分液漏斗(3)蒸馏

(4)2I-+MnO2+4H+=Mn2++I2+2H2O

(5)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19.

(1)铺KClO3,插镁条并将其点燃;生成的红热的铁在掉落到蒸发皿过程中,表面被空气氧化为Fe3O4;

(2)NaOH;2Al+2OH﹣+2H2O=2AlO2﹣+3H2↑;

(3)8Al+3Fe3O4═4Al2O3+9Fe3NA.

(4)AC.

考点:

探究铝热反应.

专题:

解题方法;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1)铝热反应的引发:

铝热剂上铺KClO3,插镁条并将其点燃即可;铁离子遇到硫氰化钾显示红色,根据金属铁的性质来回答;

(2)金属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但是金属铝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

(3)金属铝和铁的氧化物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金属铁和氧化铝的反应是铝热反应,根据化合价变化确定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