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2189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0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单元导语

本单元共包括三个大的知识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以及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中依托具体实物来认识人民币,并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日常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最常用的人民币单位。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该部分知识包括例1、例2、例3和例4,例1先安排学生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例2再通过兑换活动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例3安排学生认识5元及5元以上的人民币,让学生知道“元”在人民币单位中占主导作用,例4通过对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理解。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计算

  例5和例6展现了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以及简单计算的方法,例5的安排是由易到难,先掌握把复名数转化为单名数,进而借助逆向思维推出单名数化为复名数的方法,为例6的计算做好了准备;例6安排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人民币简单计算的教学。

3.解决问题

  例7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要重点教学调整的方向性和罗列的有序性,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依托具体实物来开展,以避免使学生认识人民币时空洞无物,教师应选用模拟人民币来开展教学,充分利用课本附页中为学生提供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币,以及与课本配套的人民币学具。

教学时,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活动认识并归纳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种类,了解每种人民币的面值、色彩特点等。

教师要多设计活动,如设计兑换活动,增强学生对元、角、分之间换算的熟练掌握;模拟购物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与元、角、分有关的简单计算,进而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时,还应注意将货币文化介绍给学生,增进爱护人民币的情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本单元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在例1、例2、例3、例4的教学中,依托实物设置情景,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53、54页内容及第55页练习十二。

内容简析

例1~例4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教学目标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2.学会简单的购物、换币。

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会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并知道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并能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教法与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创设购物、换钱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各个动手,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认识人民币的功能和作用。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法:

播放课件,观察情景图,图中的小朋友把平时的零用钱都存了起来,现在她要去买学习用品了,看看她都想买什么?

我们陪她一起去买吧!

导入课题。

【品析:

应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中,随着课件的播放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猜谜导入法:

猜谜语是一年级学生喜欢的游戏,教师向学生说出谜面:

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买文具,全部都用它。

(谜底:

钱)

对答对的学生给予肯定与表扬,让学生继续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钱?

你们认识钱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

导入本节课题:

认识人民币。

【品析: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提问导入法:

同学们去超市挑选完需要的物品,在超市出口要怎么做呢?

(付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钱?

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你有过独自购物的经历吗?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人民币。

【品析:

提出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回答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人民币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件观察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

例如:

1元的纸币有大写的汉字“壹圆”。

1元硬币上有我们伟大祖国的国徽图案,人民币代表着我们祖国的尊严,我们要爱护它。

“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1元和1角虽然都有1,但是单位不同,面值就相差很大了。

逐一认识5角、5分、2分、1分的人民币,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现在很少用了。

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看数字和汉字认识人民币。

【品析:

在生活中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和辨别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互相辨认,加强学生对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认识。

2.认识元、角、分的进率

教师要对辨认人民币正确率高的同学进行奖励,利用学具奖励第一名学生一张1元的,奖励第二名学生10张一角的,1元和10个1角哪个多?

10个1角加在一起就是1元,所以:

1元=10角。

奖励第三名同学10个1分的,10个1分加在一起就是1角,所以:

1角=10分。

【品析: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逐步使学生掌握人民币之间的进率。

3.1元以上的人民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一些贵重物品时常常要用到一些大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认识它们吗?

播放课件,让认识的学生介绍一下,并说一说是怎么识记的?

认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识记方法,并利用学具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品析:

让学生在辨认大面值的人民币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4.以元为单位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

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换钱游戏,播放课件,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张5元的可以换5张1元的,1张10元的可以换2张5元的,1张100元的可以换10张10元的,1张100元的可以换2张50元的,然后采用两人一组的形式进行练习。

【品析:

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发现、合作探究,通过小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认识了人民币并了解了人民币之间的进率后,教师组织学生回顾练习,让学生能真正独立应用人民币教学购物,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质疑:

1元=10角,1角=10分,那么1元等于多少分?

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

1角=10分,那么10角就是10个10分,也就是100分,所以1元=100分。

【品析:

通过质疑,让学生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后面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做好了铺垫。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谁能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认识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还学会了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然后衔接下节课的教学,提出问题:

  你们能独自到超市去帮妈妈完成一次购物吗?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在各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学具人民币在设置的生活情境中动手操作完成,能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功能,并体会到不同单位人民币之间换算的过程,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活动中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拟付款,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第2课时 简单的计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57页内容及第59页练习十三第1、2、3、6题。

内容简析

例5、例6 人民币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换算,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1.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能教学简单的计算。

2.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热爱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法与学法

1.采用实物演示法和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去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合作交流。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摆人民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他们的思维,并运用观察法、对比法完成本节课难点的突破,让学生在动中学知识,乐中长知识。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活动导入:

上一节课认识了人民币,利用手中的学具人民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题,并在全班汇报结果,评选出最佳小组。

1.1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

2.一张10元可以换几张1元,还可以换几张5元?

3.一张1元纸币和两个1角的硬币是几元几角?

在小组汇报结果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教师对方法梳理归纳,导入课题。

游戏导入:

课前利用商品的卡片,在教室布置一个模拟超市,老师扮演售货员,让学生进行一次模拟购物的游戏,在购物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付钱和找零的过程,在购物的情景中,导入课题。

【品析: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学生实际经验入手,激活学生的思维,把生活中的经验转化为知识。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所示例5,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解决例题中的问题,1张1元的可以换成10张1角的,所以1元2角=12角,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换算的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即12角=1元2角,由此完成18角等于(  )元(  )角的换算。

  应用学习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5元3角=(  )角  7元5角=(  )角 

  23角=(  )元(  )角 68角=(  )元(  )角

  教学例6的过程中,通过播放课件,直接出示商品及价格标签,先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价格说给同桌听,再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

1.有几种气球?

它们分别要多少钱?

2.你最喜欢哪两个气球,要是买这两个需要多少钱?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小组代表交流集体订正,教师适时指导、点拨、释疑。

【品析: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再采用合作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带动。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本节课学习了人民币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换算方法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让学生在小组内回顾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师提出质疑,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质疑:

例5中1元2角用1张1元的和2张1角的表示,你还能用其他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表示出1元2角吗?

学生动手摆一摆,用两张5角的和2张1角的可以表示1元2角;用12张1角的也可以表示1元2角,由此可以得出人民币的组成可以有多种方案。

【品析:

通过质疑,让学生用不同方案表示人民币的组成,为进行人民币之间换算和在实际生活中人民币的应用打下了知识基础。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能独立完成一次购物吗?

在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认识了人民币,会花钱,但是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然后衔接下节课提出的问题:

带50元钱,到商店去看看正好能买哪些东西?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在导入课题时,布置的模拟超市,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探讨、学习。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以及人民币间的换算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趣味性,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58页内容及第59页练习十三第4、5、7、8题。

内容简析

例7 在钱数限定的条件下购买所需物品,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掌握“罗列和尝试——调整策略”。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罗列和尝试——调整策略”的有序性。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教学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思考评价、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

播放课件出示复习题目。

8角-4角=(  )角 9角+7角=(  )角 3元+20元=(  )元 8角+1元5角=(  )元(  )角

让学生抢答比赛,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准确,完成对旧知的复习,继续播放课件出示例7,让学生独立思考例题中的问题,由此导入课题。

【品析:

让学生以抢答比赛的形式复习旧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由课件直接导入课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新知的学习。

活动导入:

在教室布置模拟超市,让学生思考去超市购物要准备什么?

(钱),这节课我们就让每个同学都到超市去购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谁先做好准备谁就第一个购物,在活动中导入课题。

品析:

设置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培养技能。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播放例7,引领学生观察示意图理解题意。

已知条件:

(1)四种刊物的单价;

(2)购买图书的总钱数。

问题: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此处让学生理解“正好”的意思,“正好”就是所买两种杂志价格总和为13元。

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全班汇报。

2.教师总结:

方法一:

先随便选两本,算一算总价,比13元多了,就把其中一本换便宜一点的,比13元少了,就把其中一本换贵一点的,5+8=13(元),买《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

方法二:

先选定一本,然后按顺序试一试,两本总价之和为13元即可,6+7=13(元),买《画报》和《连环画》。

【品析:

此题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而让学生理解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尝试和罗列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策略,重点让学生理解调整的方向性和罗列的有序性,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质疑:

在解决例7的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时,能用13元减去其中任意一本杂志的价格解决问题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按要求试一试,用13元减去任意一本杂志的价钱,所得的结果与哪一本杂志的价钱相等,那么这两本杂志的价格之和就正好是13元。

【品析:

通过质疑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探寻不同解题方法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是:

尝试和罗列,前者体现为:

先随便选两本计算,再根据结果调整,结果大于13元,就应将其中一本换便宜些的,结果小于13元,则将一本换贵一些的,后者体现为先任选一本再有顺序地“试算”。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说出“怎么想的”,更让学生反思“怎样想到这样想的”,并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使学生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性,在引导学生掌握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过程中,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在课上不能很好的掌握,课下多组织一些模拟购物活动,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知识。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兑换以及简单的计算。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人民币的认识

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认识

人民币的兑换

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人民币之间简单的计算

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加强学生对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的认识,总结出不同面值人民币的互换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购物,并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能准确无误的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掌握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换算的方法。

2.应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复习方法

1.通过回顾与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所学内容,进一步掌握人民币之间换算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设置的情景中练习交流、回顾提升,并掌握方法。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问题引入:

在认识人民币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本单元所有知识。

【品析:

由问题引领学生直接导入课题,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谈话交流引入法:

在认识人民币单元,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再进行全班交流。

【品析: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回顾,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基本知识复习

复习教材,想一想:

人民币有几种单位?

请从大到小排列。

(元、角、分)

从大到小说说人民币的面值。

元:

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角:

1角、5角。

分:

1分、2分、5分。

◎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1元=10角 1角=10分

由此可得:

1元=100分

【品析:

先让学生通过复习教材、小组讨论引起对旧知回忆,自主汇报,然后再通过设置问题,进一步加强对人民币相邻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养成及时总结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

2.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换一换

100元的人民币,你能换成其它面值的人民币吗?

可以换多少张50元的?

多少张10元的?

多少张20元的?

一张20元的人民币可以怎样换?

可以换多少张1元的?

可以换多少张5元的?

还可以换多少张10元的?

多少张5元的?

(2)算一算

5元2角-1元8角=

第一种算法:

先用2角-8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是10角,12角-8角=4角 4元-1元=3元,3元+4角=3元4角。

第二种算法:

5元2角=52角,1元8角=18角,52角-18角=34角=3元4角。

在算钱时,一定要注意:

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3)买一买

利用课前发的纸币学具,在购物活动中,我们用它来充当人民币。

老师扮演营业员,利用商品卡片设置模拟超市,每个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种或两种物品,先想好需要花多少钱,应该找给你多少钱?

想好了,就可以购买了。

◎学生独自完成购物活动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模拟购物活动

  全班分成8个组,2个组的同学当售货员,其余当顾客。

利用课前准备的商品卡片布置模拟超市,各小组轮流购物。

要求:

1.确定自己要买的东西,列出购物清单。

2.选好物品,利用学具人民币完成购物。

3.集体交流:

学生汇报自己买了什么东西,一共用了多少钱。

4.同学互相提问,如“你买了什么东西?

用了多少钱?

还剩多少钱?

教师适时进行理财观念的教育。

【品析:

在数学熟悉的购物情境中,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评价总结,提升能力

1.回顾自己本单元的学习和收获,你对自己满意吗?

2.把每次的购物经历做好记录,并与同伴分享。

【品析:

通过学生进行经验的相互交流,使学生所学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也得到提升。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在“小小商店”里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在活动中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完成了一次突破,一方面我们复习了人民币有关知识,运用百以内的加、减法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另一方面,通过同学的活动,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把它解决。

大家相互谈一谈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

我的反思:

【品析:

本环节中我们采用算一算、换一换、买一买轻松演练形式完成了对人民币认识的复习,不同单位间的换算以及购物活动的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创新潜能,提高了学生应用人民币的实际能力,切实达到本环节知识与能力双项强化提高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