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流体流动习题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1833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流体流动习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章流体流动习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章流体流动习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章流体流动习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章流体流动习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流体流动习题解析.docx

《第一章流体流动习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流体流动习题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流体流动习题解析.docx

第一章流体流动习题解析

阶段测试试题及评分标准

第一章流体流动试题及答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筛选)

[1-1]已知硫酸与水的密度分别为1830kg/m3与998kg/m3,试求含硫酸为60%(质量)的硫酸水溶液的密度为若干。

解:

根据式1-4

=(3.28+4.01)10-4=7.29×10-4

ρm=1372kg/m3

【1-2】已知干空气的组成为:

O221%、N278%和Ar1%(均为体积%),试求干空气在压力为9.81×104Pa及温度为100℃时的密度。

解:

首先将摄氏度换算成开尔文

100℃=273+100=373K

再求干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Mm=32×0.21+28×0.78+39.9×0.01

=28.96kg/m3

根据式1-3a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1-3】本题附图所示的开口容器内盛有油和水。

油层高度h1=0.7m、密度ρ1=800kg/m3,水层高度h2=0.6m、密度ρ2=1000kg/m3。

(1)判断下列两关系是否成立,即pA=p'ApB=p'B

(2)计算水在玻璃管内的高度h。

解:

(1)判断题给两关系式是否成立pA=p'A的关系成立。

因A与A'两点在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流体内,并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以截面A-A'称为等压面。

pB=p'B的关系不能成立。

因B及B'两点虽在静止流体的同一水平面上,但不是连通着的同一种流体,即截面B-B'不是等压面。

(2)计算玻璃管内水的高度h由上面讨论知,pA=p'A,而pA=p'A都可以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计算,即

pA=pa+ρ1gh1+ρ2gh2

pA'=pa+ρ2gh

于是pa+ρ1gh1+ρ2gh2=pa+ρ2gh

简化上式并将已知值代入,得

800×0.7+1000×0.6=1000h

解得h=1.16m

【1-4】如本题附图所示,在异径水平管段两截面(1-1'、2-2’)连一倒置U管压差计,压差计读数R=200mm。

试求两截面间的压强差。

解:

因为倒置U管,所以其指示液应为水。

设空气和水的密度分别为ρg与ρ,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原理,截面a-a'为等压面,则

pa=pa'

又由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可得

pa=p1-ρgM

pa'=p2-ρg(M-R)-ρggR

联立上三式,并整理得

p1-p2=(ρ-ρg)gR

由于ρg《ρ,上式可简化为

p1-p2≈ρgR

所以p1-p2≈1000×9.81×0.2=1962Pa

【1-5】如本题附图所示,蒸汽锅炉上装置一复式U形水银测压计,截面2、4间充满水。

已知对某基准面而言各点的标高为z0=2.1m,z2=0.9m,z4=2.0m,z6=0.7m,z7=2.5m。

试求锅炉内水面上的蒸汽压强。

解:

按静力学原理,同一种静止流体的连通器内、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相等,故有

p1=p2,p3=p4,p5=p6

对水平面1-2而言,p2=p1,即

p2=pa+ρig(z0-z1)

对水平面3-4而言,

p3=p4=p2-ρg(z4-z2)

对水平面5-6有

p6=p4+ρig(z4-z5)

锅炉蒸汽压强p=p6-ρg(z7-z6)

p=pa+ρig(z0-z1)+ρig(z4-z5)-ρg(z4-z2)-ρg(z7-z6)

则蒸汽的表压为

p-pa=ρig(z0-z1+z4-z5)-ρg(z4-z2+z7-z6)

=13600×9.81×(2.1-0.9+2.0-0.7)-1000×9.81×

(2.0-0.9+2.5-0.7)

=3.05×105Pa=305kPa

【1-6】某厂要求安装一根输水量为30m3/h的管路,试选择合适的管径。

解:

根据式1-20计算管径

d=

式中Vs=

m3/s

参考表1-1选取水的流速u=1.8m/s

查附录二十二中管子规格,确定选用φ89×4(外径89mm,壁厚4mm)的管子,其内径为:

d=89-(4×2)=81mm=0.081m

因此,水在输送管内的实际流速为:

【1-7】在稳定流动系统中,水连续从粗管流入细管。

粗管内径d1=10cm,细管内径d2=5cm,当流量为4×10-3m3/s时,求粗管内和细管内水的流速?

解:

根据式1-20

根据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u1A1=u2A2

由此

u2=4u1=4×0.51=2.04m/s

【1-8】将高位槽内料液向塔内加料。

高位槽和塔内的压力均为大气压。

要求料液在管内以0.5m/s的速度流动。

设料液在管内压头损失为1.2m(不包括出口压头损失),试求高位槽的液面应该比塔入口处高出多少米?

解:

取管出口高度的0-0为基准面,高位槽的液面为1-1截面,因要求计算高位槽的液面比塔入口处高出多少米,所以把1-1截面选在此就可以直接算出所求的高度x,同时在此液面处的u1及p1均为已知值。

2-2截面选在管出口处。

在1-1及2-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式中p1=0(表压)高位槽截面与管截面相差很大,故高位槽截面的流速与管内流速相比,其值很小,即u1≈0,Z1=x,p2=0(表压),u2=0.5m/s,Z2=0,

/g=1.2m

将上述各项数值代入,则

9.81x=

+1.2×9.81

x=1.2m

计算结果表明,动能项数值很小,流体位能的降低主要用于克服管路阻力。

【1-9】20℃的空气在直径为80mm的水平管流过。

现于管路中接一文丘里管,如本题附图所示。

文丘里管的上游接一水银U管压差计,在直径为20mm的喉颈处接一细管,其下部插入水槽中。

空气流过文丘里管的能量损失可忽略不计。

当U管压差计读数R=25mm、h=0.5m时,试求此时空气的流量为若干m3/h。

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103Pa。

解:

文丘里管上游测压口处的压强为

p1=ρHggR=13600×9.81×0.025

=3335Pa(表压)

喉颈处的压强为

p2=-ρgh=-1000×9.81×0.5=-4905Pa(表压)

空气流经截面1-1'与2-2'的压强变化为

故可按不可压缩流体来处理。

两截面间的空气平均密度为

在截面1-1'与2-2'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以管道中心线作基准水平面。

两截面间无外功加入,即We=0;能量损失可忽略,即

=0。

据此,柏努利方程式可写为

式中Z1=Z2=0

所以

简化得

(a)

据连续性方程u1A1=u2A2

u2=16u1(b)

以式(b)代入式(a),即(16u1)2-

=13733

解得u1=7.34m/s

空气的流量为

【1-10】水在本题附图所示的虹吸管内作定态流动,管路直径没有变化,水流经管路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试计算管内截面2-2'、3-3'、4-4'和5-5'处的压强。

大气压强为1.0133×105Pa。

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均以mm计。

解:

为计算管内各截面的压强,应首先计算管内水的流速。

先在贮槽水面1-1'及管子出口内侧截面6-6'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以截面6-6'为基准水平面。

由于管路的能量损失忽略不计,

=0,故柏努利方程式可写为

式中Z1=1mZ6=0p1=0(表压)p6=0(表压)u1≈0

将上列数值代入上式,并简化得

解得u6=4.43m/s

由于管路直径无变化,则管路各截面积相等。

根据连续性方程式知Vs=Au=常数,故管内各截面的流速不变,即

u2=u3=u4=u5=u6=4.43m/s

因流动系统的能量损失可忽略不计,故水可视为理想流体,则系统内各截面上流体的总机械能E相等,即

总机械能可以用系统内任何截面去计算,但根据本题条件,以贮槽水面1-1'处的总机械能计算较为简便。

现取截面2-2'为基准水平面,则上式中Z=2m,p=101330Pa,u≈0,所以总机械能为

计算各截面的压强时,亦应以截面2-2'为基准水平面,则Z2=0,Z3=3m,Z4=3.5m,Z5=3m。

(1)截面2-2'的压强

(2)截面3-3'的压强

(3)截面4-4'的压强

(4)截面5-5'的压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压强不断变化,这是位能与静压强反复转换的结果。

【例1-11】用泵将贮槽中密度为1200kg/m3的溶液送到蒸发器内,贮槽内液面维持恒定,其上方压强为101.33×103Pa,蒸发器上部的蒸发室内操作压强为26670Pa(真空度),蒸发器进料口高于贮槽内液面15m,进料量为20m3/h,溶液流经全部管路的能量损失为120J/kg,求泵的有效功率。

管路直径为60mm。

解:

取贮槽液面为1―1截面,管路出口内侧为2―2截面,并以1―1截面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式中Z1=0Z2=15mp1=0(表压)p2=-26670Pa(表压)u1=0

=120J/kg

将上述各项数值代入,则

泵的有效功率Ne为:

Ne=We·ws

式中

Ne=246.9×6.67=1647W=1.65kW

实际上泵所作的功并不是全部有效的,故要考虑泵的效率η,实际上泵所消耗的功率(称轴功率)N为

设本题泵的效率为0.65,则泵的轴功率为:

【例1-12】试推导下面两种形状截面的当量直径的计算式。

(1)管道截面为长方形,长和宽分别为a、b;

(2)套管换热器的环形截面,外管内径为d1,内管外径为d2。

解:

(1)长方形截面的当量直径

式中A=ab

=2(a+b)

(2)套管换热器的环隙形截面的当量直径

【例1-13】料液自高位槽流入精馏塔,如附图所示。

塔内压强为1.96×104Pa(表压),输送管道为φ36×2mm无缝钢管,管长8m。

管路中装有90°标准弯头两个,180°回弯头一个,球心阀(全开)一个。

为使料液以3m3/h的流量流入塔中,问高位槽应安置多高?

(即位差Z应为多少米)。

料液在操作温度下的物性:

密度ρ=861kg/m3;粘度μ=0.643×10-3Pa·s。

解:

取管出口处的水平面作为基准面。

在高位槽液面1-1与管出口截面2-2间列柏努利方程

式中Z1=ZZ2=0p1=0(表压)

u1≈0p2=1.96×104Pa

阻力损失

取管壁绝对粗糙度ε=0.3mm,则:

由图1-23查得λ=0.039

局部阻力系数由表1-4查得为

进口突然缩小(入管口)ζ=0.5

90°标准弯头ζ=0.75

180°回弯头ζ=1.5

球心阀(全开)ζ=6.4

=10.6J/kg

所求位差

截面2-2也可取在管出口外端,此时料液流入塔内,速度u2为零。

但局部阻力应计入突然扩大(流入大容器的出口)损失ζ=1,故两种计算方法结果相同。

【例1-14】通过一个不包含u的数群来解决管路操作型的计算问题。

已知输出管径为Φ89×3.5mm,管长为138m,管子相对粗糙度ε/d=0.0001,管路总阻力损失为50J/kg,求水的流量为若干。

水的密度为1000kg/m3,粘度为1×10-3Pa·s。

解:

由式1-47可得

将上两式相乘得到与u无关的无因次数群

(1-53)

因λ是Re及ε/d的函数,故λRe2也是ε/d及Re的函数。

图1-29上的曲线即为不同相对粗糙度下Re与λRe2的关系曲线。

计算u时,可先将已知数据代入式1-53,算出λRe2,再根据λRe2、ε/d从图1-29中确定相应的Re,再反算出u及Vs。

将题中数据代入式1-53,得

根据λRe2及ε/d值,由图1-29a查得Re=1.5×105

水的流量为:

【例1-15】计算并联管路的流量

在图1-30所示的输水管路中,已知水的总流量为3m3/s,水温为20℃,各支管总长度分别为l1=1200m,l2=1500m,l3=800m;管径d1=600mm,d2=500mm,d3=800mm;求AB间的阻力损失及各管的流量。

已知输水管为铸铁管,ε=0.3mm。

解:

各支管的流量可由式1-58和式1-54联立求解得出。

但因λ1、λ2、λ3均未知,须用试差法求解。

设各支管的流动皆进入阻力平方区,由

从图1-23分别查得摩擦系数为:

λ1=0.017;λ2=0.0177;λ3=0.0156

由式1-58

=0.0617∶0.0343∶0.162

Vs1+Vs2+Vs3=3m3/s

校核λ值:

已知μ=1×10-3Pa·sρ=1000kg/m3

由Re1、Re2、Re3从图1-23可以看出,各支管进入或十分接近阻力平方区,故假设成立,以上计算正确。

A、B间的阻力损失hf可由式1-56求出

【例1-16】用泵输送密度为710kg/m3的油品,如附图所示,从贮槽经泵出口后分为两路:

一路送到A塔顶部,最大流量为10800kg/h,塔内表压强为98.07×104Pa。

另一路送到B塔中部,最大流量为6400kg/h,塔内表压强为118×104Pa。

贮槽C内液面维持恒定,液面上方的表压强为49×103Pa。

现已估算出当管路上的阀门全开,且流量达到规定的最大值时油品流经各段管路的阻力损失是:

由截面1―1至2―2为201J/kg;由截面2―2至3-3为60J/kg;由截面2-2至4―4为50J/kg。

油品在管内流动时的动能很小,可以忽略。

各截面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见本题附图。

已知泵的效率为60%,求此情况下泵的轴功率。

解:

在1―1与2―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以地面为基准水平面。

式中Z1=5mp1=49×103Pau1≈0

Z2、p2、u2均未知,Σhf1-2=20J/kg

设E为任一截面上三项机械能之和,则截面2―2上的E2=gZ2+p2/ρ+u22/2代入柏努利方程得

(a)

由上式可知,需找出分支2―2处的E2,才能求出We。

根据分支管路的流动规律E2可由E3或E4算出。

但每千克油品从截面2―2到截面3-3与自截面2-2到截面4-4所需的能量不一定相等。

为了保证同时完成两支管的输送任务,泵所提供的能量应同时满足两支管所需的能量。

因此,应分别计算出两支管所需能量,选取能量要求较大的支管来决定E2的值。

仍以地面为基准水平面,各截面的压强均以表压计,且忽略动能,列截面2-2与3-3的柏努利方程,求E2。

=1804J/kg

列截面2-2与4-4之间的柏努利方程求E2

=2006J/kg

比较结果,当E2=2006J/kg时才能保证输送任务。

将E2值代入式(a),得

We=2006-98.06=1908J/kg

通过泵的质量流量为

泵的有效功率为

Ne=Wews=1908×4.78=9120W=9.12kW

泵的轴功率为

最后须指出,由于泵的轴功率是按所需能量较大的支管来计算的,当油品从截面2―2到4―4的流量正好达到6400kg/h的要求时,油品从截面2―2到3―3的流量在管路阀全开时便大于10800kg/h。

所以操作时要把泵到3-3截面的支管的调节阀关小到某一程度,以提高这一支管的能量损失,使流量降到所要求的数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